1、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项目名称:有机食用菌工厂化产销基地 建设单位:××市××有限责任公司 1.1.2 建设单位概况 ××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现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及机械设备约人民币3700万元。并于2006年6月兼并了××市×担保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2月又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注册了××市×煤炭经营运销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自筹资金申报××旗30MW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及变废为宝的环保节能型的型煤开发项目,2008年3月公司于××旗实施肉驴、种驴种植、肉驴交易
2、及深加工项目。几年来,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公司已从原始积累阶段的单一经营向集团化、多元化经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158名,国家级经济师1名,国家级会计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环境科技专家2名,大专本科以上管理人员8名,特种机械操作手37名,大中专院校毕业工程技术人员13名。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2岁,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82%。 1.1.3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意义 1.建设背景 ××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相对恶劣,属于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土壤贫瘠,腐植质含量较低,特别是今年初××××发生凌汛洪水溃堤,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不利于一般作物的生长、发育,不易种植粮食、蔬菜
3、及其它经济作物,灾后重建成为该地区的难题。××集团想广大群众和各级政府之所想,通过调研提出有机食用菌建设项目,为灾区重建和灾民安置找到了有效途径。 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是一个传统产品,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近十几年,食用菌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很猛,食用菌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食用菌对丰富菜篮子、改善人们营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将越来越显现它的积极作用。栽培食用菌,无论山区、平原、湖区和丘陵等地区均可,很少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食用菌又可以高
4、度立体化、集约化和工厂化栽培,可分层分袋、间种和套种,其单位面积产值超过粮、棉、油、麻、丝、茶、果、药、蔬菜等,现在食用菌产量产值居于粮、棉、果、菜、茶等后的第六位。2007我国年食用菌年产量达到168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年总产值796亿元,出口量为71.47万吨,出口值14.24亿美元。食用菌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及加工食品,中国食用菌产量以每年18-20%的增长率稳步增长。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当前有1000多个食用菌种植村,数百个食用菌种植县,食用菌加工企业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它成功地解决了我国2000多万农
5、民的就业问题,广大农民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小康、走向了富裕。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动员如此之多的农民来发展食用菌产业,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之多的农民从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得到这么多实惠。实践证明,食用菌是改变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产业,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国际食用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食用菌列入主导产品地位,采取政策倾斜,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扶持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托科技创新,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必将进一步迅猛发展。 2.建设意义和有利条件 (1)××旗发展食用菌具有地域优势 ××旗地处高纬度地带,自然气候冷凉,高温季节短,昼夜温差大,阴雨天气很少,病虫危害轻;××旗地域辽阔、土地贫瘠、多风少雨,但恰恰是这一点,使这块土地所受污染少、空气清新,这些都是有机食用菌生产不可多得的自然条件,在此环境下生产的菌类,其干物质含量和营养成分较高,风味浓厚,品质尤佳。 近年来,由于环境气候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工业和种植业利用农业副产品的技术不断提高,利用率不断扩大,导致与食用菌生产争原材料的情况逐渐突出,使食用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南菇
7、北移已大势所趋。我区有适宜的气候和廉价的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80%的食用菌喜低温生长,而食用菌产业发达的南方地区在夏季高温多雨,很难生产食用菌,更不能规模化生产,造成食用菌夏季供应明显下降,市场供不应求这时开展反季节栽培的食用菌具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在××旗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反季节生产食用菌可四季均衡供应,即可得到产业均衡收益而且能在夏季缺货期获得高额回报。 (2)食用菌市场广阔,有发展前途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其蛋白质含量占子实体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须
8、的8种氨基酸;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各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硫胺素)、维生素B。(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麦角甾醇)等:矿物质含量亦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利于人类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食用菌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农产品产业之一,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及加工食品,2007年出口量为71.47万吨,出口值14.24亿美元,特别是香菇出口量占到世界贸易的80%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国内消费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持续上升,其市场潜力之大显而易见。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
9、TO后,在带来全局性战略利益的同时,也使许多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就迫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种植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粮、油、棉等大宗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为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特点,以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综合效益高为优势的食用菌产业腾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质优价低、产量大的优势,将为世界各地的消费需求提供方便,食用菌市场将更大、更广阔。 (3)食用菌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 由于食用菌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进行立体栽培;食用菌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
10、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所以说食用菌产业是高效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据统计,种植一亩金针菇产值可达2.85万元,是大棚西红柿产值7500元的3.8倍,是棉花产值970元的29.4倍,是玉米产值530元的53.8倍,是优质小麦产值425元的67.1倍。若同样投入1785元,种植香菇投入产出比为1:4.4,种植花生投入产出比1:2.58,种植香菇的纯收入相当于16.9亩花生的纯收入。食用菌的高效益还体现在可以以粮菇型、菜菇型、林菇型、果菇型等多种优化组合模式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旗食用菌项目采用工厂化先进生产形式,
11、每年可完成产值人民币3亿多元,税后净利润7200万元,还可带领3000余户家庭脱贫致富。 (4)食用菌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具有独特地位 中央2008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确定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来自有关部门的数字显示,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左右;每年产生的6亿吨作物秸秆、45亿吨畜禽粪便80%以上未经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量超过1.2亿吨;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处理直接排放。而据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来自农业生产方面的污染也令人触目惊心: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一些
12、地区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污水灌溉,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食用菌生产方式与其他作物不同,有其独特之处。食用菌的栽培基料主要是工农业废弃物(锯木屑、中药渣、废棉、酒糟、甘蔗渣、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条、畜禽粪便等),××旗可利用当地废弃的桔杆、锯木屑、玉米芯、豆秸、高粱壳、葵花盘、麦秸、柠条枝、灌木,牛、羊、猪、驴粪及当地充足的草炭,变废为宝,同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中食用菌自身会产生一种活性较强的纤维素转
13、化酶,可将长链的纤维素降解为短链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营养,从而将大量的木质纤维素等生物物质转化为一系列多样化的物质。这些农业剩余生物资源经过食用菌吸收转化采收子实体后的菌糠,粗纤维含量下降80%左右,氨基酸含量增加3-4倍,即可以作饲料,又可以直接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发展有机农业。这一循环过程无污染物产生,净化了农村生活卫生环境、增加了产品产出量、使生物资源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大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用菌的这种独特的生产特性,使其在与林业、种植业、种植业及其加工业的联系中作为中心产业链的连接环,具有不与人争
14、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生态优势,是生物资源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具体应用。这些食用菌下脚料对改造沙地更有独特优势,栽培一万亩食用菌即可改良一万亩沙地,达到1:1的改造比例。因此,发展食用菌产业可由此走出一条低成本快速改良土壤的循环经济模式,对广阔西北地区沙地治理和贫瘠土壤良田化改造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这种循环方式还体现三方面的效益:一是可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可减少农村污染源,净化环境,创造农村优质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的农业循环经济。 ××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食用菌产业,利用采菌后的废料,对土地进行改造,利用三年的时间,可改造有机高产农
15、田30000亩。 (5)食用菌产业可以为灾后劳动力安置提供途径 食用菌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为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机会和途径。食用菌生产对劳动力要求并不高,青壮年、老人、妇女在经过一定的培训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都能承担从种到收的全过程。目前全国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人数达2500多万。在浙江、福建、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广东和四川等省许多地方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劳动致富的重要途径。××有限责任公司食用菌产业项目完成后,可安置当地受灾群众8000名农民就业。 (6)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建设××市新兴主导型产业 通过建设具有先进生产管理水平和
16、雄厚实力的大型食用菌集团公司,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有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园区。促进产、供、销一体,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由种植型向加工型转变;二是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延长产业链,走新型产业化道路。重点推进食用菌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着眼于世界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研究开发,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创建当地食用菌品牌;辐射带动全×××市食用菌生产和市场发展。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旗的一项新兴主导型产业,使××旗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有机食用菌产品工厂化产销基地,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7)
17、有利于带动沙产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旗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对沙柳、柠条等沙生灌木的加工技术和产业,致使很多沙生灌木由于未技术平茬收割而导致死亡,不仅打消了农牧民植树造林改良沙地的积极性,而且极易出现改造好的沙地重新退化、沙化,不利于生态恢复建设。而经过加工、粉碎后的沙生灌木却是规模栽培食用菌所需的优质原料,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困扰××旗多年的沙地治理和沙产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农牧民通过沙产业增收的问题,也有效节省了用于发展畜牧业的饲草资源。 1.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划委员会、建
18、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3)《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4)××集团提供的厂址区位图和地形图,原料煤供应情况和煤价格、水资源状况、电力供应、材料价格、人力资源、土地价格及各项优惠政策等。 (5)国家现行的环保法规及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政策及条例等。 1.1.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谋求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原
19、则,对本项目进行布局,并留有发展余地;公用及辅助设施经济实用。 (3) 技术工艺路线和规模与国际、国内最新发展趋势相结合,并充分考虑项目未来发展的需求,具有技术系统的先进性和发展的前瞻性。 (4)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新建项目要求,坚持“客观、科学、公正、可靠”的原则,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建设规模、工艺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各种风险等进行充分调查和论证。 (5)坚持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立场和科学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恰当的评价。 (6)坚决贯彻国家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
20、6号)文件精神,加强安全设施的设计,执行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建成后安全生产。 (7) 根据项目的特点,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现行标准、规范和规定,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国家标准与规范。 (8)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有关规定,选用的工艺尽量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减少“三废”排放。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同步,打造成环境友好型企业。 1.1.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投资的必要性; (2)需求预测与市场分析; (3)项目建设
21、规模和内容。 (4)产品方案和技术设备方案的论证; (5)公用工程设施及环保措施; (6)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等。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于××旗×镇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一期完成:(2008年底)全地下室菌棚500座,半地下式300座,日光温室200座,现代化制菌车间1200m2, 二期完成:(2009年底)全地下式菌棚500座,半地下式100座,日光温室300座,工厂化种植育菇车间45000㎡,,菌袋制作车间3700㎡,食用菌加工车间7000m2,完成物流派送中心5000m2,冷库4600m2,低温中间
22、预冷库5500㎡,常温库房3000㎡,制冷车间2000㎡,锅炉房1800㎡及其他生产配套装置。 三期完成:(2010年底)半地下式菌棚300座,日光温室500座,西部产业化扶贫培训中心6000m2,食用菌研发中心3000m2,高效全日光生态展示大厅60000m2,生态餐厅6000m2及其他配套装置。 1.2.3主要建设条件及方案 1.建设方案 本工程主要由七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办公及生活区、公用工程区、大棚食用菌种植区、工厂化食用菌种植区、食用菌深加工区、仓储和物流配送区、产业化综合功能区(西部产业化扶贫培训中心、生态展示园区、食用菌产业化孵化中心、食用菌研发中心) 2.主要原料、燃
23、料及动力供应 (1)主要原料供应 原料均可由市场方便采购。 (2)燃料供应 煤可由就近煤矿提供。 (3)电力供应 电力可由×镇现有的公用工程设施提供。 (4)供水 当地水资源丰富,由基地自有水源井供水,可满足需要。 (5)供热 由基地设锅炉房满足供热需求。 3.工艺技术情况 本项目采用基地工厂化与农户种植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先进的制菌技术和工厂化种植技术,按生产需要配备先进的深加工生产线,生产环境较好,生产率高,可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高档次有机食用菌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满足出口需要。 4. 环境保护 本项目所排“三废”均可得到有效治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
2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本项目为食用菌种植及利用食用菌进行深加工项目,主要内容为食用菌深加工车间、制菌车间、制冷机房、冷库、办公楼及其相应的公用工程等设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现行法律法规,重视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配备消防设施。 6.劳动定员及职工来源 本项目基地共需员工800人,各类人员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岗位工作的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聘。大棚种植由各农户承包,需8000余人。 1.2.4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自2008年7月至2010年底,分三期进行。其中包括设计、土建施工、设备订购、安装、调试等。
25、 1.2.5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注 1 生产规模 滑子菇 吨/年 9600 金针菇 吨/年 4900 杏鲍菇 吨/年 2400 鸡腿菇 吨/年 4500 2 主要原辅料 棉籽壳、玉米芯 吨/年 4000 柠条、秸杆 吨/年 8000 麦麸、玉米面 吨/年 5000 木屑、锯末 吨/年 2000 石膏 吨/年 400 石灰 吨/年
26、 400 过磷酸钙 吨/年 200 白糖 吨/年 200 有机肥料 吨/年 2000 3 年操作日 天 270 4 公用工程消耗 新鲜水 m3/年 1940000 用电量 kwh/年 40079000 蒸汽 t/年 92000 循环水 m3/h 8600 5 运输量 t/a 52300 其中:运入量 t/a 23800 运出量 t/a 28500 6 全厂定员 人 800 其中:生产工人 人 656
27、 管理和技术人员 人 144 7 占地面积 万m2 314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47099.14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40450.35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1127.71 流动资金 万元 6648.79 9 正常年销售收入 万元 22420.00 10 正常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50.73 11 正常年增值税 万元 1507.33 12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804.39 13 年均息税前利润总额 万元 6092.55 14 年均所得税
28、 万元 1420.18 15 年均税后利润总额 万元 4260.54 16 财务评价指标 (1) 总投资收益率 % 12.94 (2) 资本金净利润率 % 15.45 (3) 长期借款偿还期 年 5.5 含建设期 (4)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09 所得税前 (5)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1.79 所得税后 (6) 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年 8.0 含建设期 (7) 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年 9.3 含建设期 (8) 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79 所得
29、税后 (9) 盈亏平衡点 % 61.16 达产第2年 1.2.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47099.14万元,其中固定资金投入40450.35万元,流动资金6648.79万元;资金筹措为自筹27582.86万元(固定资金自筹23593.58万元,流动资金自筹3989.28万元),申请贷款19516.28万元(固定资金贷款16856.77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659.52万元)。 1.2.7财务评价 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年平均收入为22420.00万元,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总额为6092.55万元,其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79%,财务净现值为11737.24万
30、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3年,盈亏平衡点为61.16%,贷款偿还期为5.5年,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项目经济上可行。 1.3研究初步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工艺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明显,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方针、加快灾区重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项目。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以便项目早日建成见效。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食用菌功能和发展概述 食用菌多是一些腐生菌、共生菌和菌根菌,少数为寄生菌,在自然界中野生于林间草地、林中倒木、伐桩、腐朽木及活立木
31、的枯枝上。不同植物上有不同的菌类,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的食用菌种类也不相同,如东北地区著名的食用菌有榛蘑、黑木耳;华北地区是猴头、平菇、口蘑;西南地区则是牛肝菌、红菇、松茸等。食用菌与各种生物种群构成了复杂的关系,成为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初人类一直把菇类当作美味食品,60年代以来,人们对食用菌的利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食用菌被列为当代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现在食用菌又成为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的新领域,其它经济价值仍在探索中。 食用菌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由栽培的食用菌、药用菌和野生菌3部分构成。具有极佳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既是美味佳肴和高级调料,又有食疗两用的保
32、健食品作用,历来是宴席上的珍品,近代人们称赋于“植物性食品的顶峰”、“素中之荤”、“上帝食品”、“健康食品”等美称。发展食用菌生产,有利于改善人类的食物结构,提高健康水平。 食用菌子实体含有丰富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是高蛋白、低脂肪老少皆宜的食品,也是21世纪人类食物链中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1、水份。鲜菇(耳)的含水量通常在90%左右,不同的食用菌含水量是不同的,而在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生长阶段,鲜菇(耳)的含水量也有较大的变化,不同的培养基内伤采收的食用菌鲜菇(耳)的含水量也有不同。 2、有机物。据《中国食用菌百科》登载。“目前中国已报道的食用菌有720种,其中大约有50多种
33、是极鲜美的,有50多种是美味的,人工栽培的近50种”,在这一百几十种食用菌中,平均含有蛋白质25%,脂肪8%,碳水化合物60%,(其中糖52%,纤维8%),灰份7%,所以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并兼有食疗价值的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 3、矿物质。食用菌中3--10%(7%左右),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矿质元素,其中钾、磷的含量最高,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调整人体机能、维持细胞代谢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4、维生素。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之所以高,还在于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B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脂溶性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如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
34、3(泛酸)、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B6(吡哆酸)、维生素B12(氰钴酸)、维生素 (抗坏血酸)、维生素D(麦角甾醇)和维生素K 等,在鸡油菌和密还菌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等。 经常食用食用菌就可以补充人体所缺少的生理必需元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鲍鱼菇、茶树菇就有防治脚气病,增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等。草菇、鸡腿菇、姬菇含有烟酸和烟酰胺等化合物,具有防治糙皮病、口舌炎症、血管痉挛、动脉硬化等功效。每天食用200g银耳或黑木耳就可以满足钙的需要,有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和镇静神经的作用。核黄素具有防止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炎、口角炎、阴囊炎等疾病的作用。抗坏血酸是防止坏血病的药物兼
35、有推迟衰老的作用。维生素D是抗佝偻病的药物,也是儿童的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A具有防治夜盲症、干眼病等作用。据报道,在100g鲜菇中含铁188.5mg,可以完全满足老年人对铁的需求,尤其对造血机能减弱的老年人更是上品。食用菌中富含一般蔬菜缺乏的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抗衰老等医疗保健作用。近年各国医学工作者又发现了某些药用菌的特殊疗效,从灵芝、猴头、银耳、香菇、平菇、金针菇、茯苓、猪苓、松茸菌、裂褶菌等撮多糖和多肽类物质,用于临床治疗食道癌、肺癌、胃癌、胃癌、肝癌、肠癌,至少150种食用菌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食用菌的药用作用还
36、在进一步探索发掘之中。 我国的食用菌可划分为4个类型: (1)传统的“五菇、三耳”(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毛木耳) (2)天然“七彩菇”:白灵菇、红菇、金福菇、黄伞、灰树花、银丝菇、紫木耳。这7色菇,成为都市酒楼、菜馆天然色素的菇食文化,受到青睐。 (3)时尚“10新秀”:杏鲍菇、姬松茸、茶薪菇、鸡腿菇、珍珠菇、大球盖菇、真姬菇、秀珍菇、鲍鱼菇、大斗菇。这10种时新菇品,成为亿万民众“菜篮子”中的佳肴。 (4)难得“五奇珍”:即松茸、美味牛肚菌、鸡纵菌、口蘑、羊肚菌。这5种菇人工栽培难度较大,产量稀少,成了不可多得的山珍。 食用菌多姿
37、多彩、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历来受人们的喜爱。美宴佳肴必有食用菌菜式,且国人善文意传情,多予以菜式美称,使受用者得饮食兼神意之享受。过去誉菇类为山珍,稀奇少有,一般民众未得享受。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食用菌得到极大的发展。中国人一向注重食物的味、香、营养,但在形、色方面稍欠一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饮食文化的普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食用菌在推动饮食文化中担当重要角色。如广东名菜:虾饺瓢草菇、灰黑色草菇、微红色虾饺、绿色豆苗,形如蝉儿伏在草地上,兼得虾、肉、鱼翅、鲜菇、青菜等丰富均衡营养,鲜嫩可口,食者有如诗如画之享受。此外,还有不少菜式,不单国人乐用,外国友人也为此而来。
38、 为了适应紧张的生活,用食用菌制作饮料,如香菇汁、香菇茶、猴头饮、灵芝茶等既生津解渴,又具特殊香味,可强身健体。 调味品的使用在中国的厨艺中十分讲究,关系到菜式的色、香、味。如用鲜草菇制的酱油,既有酱油的色、味,又有鲜菇的鲜味及营养。这是味精不能比美的。 点心、甜品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其中的龟苓膏既可口又有药用价值。雪耳旦挞:式样别致,营养丰富。雪耳木瓜炖冰糖:这个甜品用白色雪耳,橙红木瓜,色彩宜人,入口微甜。无论火躁的秋冬,多湿炎热的夏日都很受欢迎。 食用菌的大力发展,适应人们饮食多样化的要求,也合乎食品高蛋白、低脂肪、低热值的要求,丰富了人类的饮食文化。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
39、跨越几个气候带,在众多的山野中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大型真菌,蕴藏量十分丰富。食用菌人工栽培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据历史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约1400年前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在1300多年前始于我国浙江省的庆元县,是人工栽培的第二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的第三种食用菌是金针菇,始于唐末韩谔撰《四时纂要》,已有1200年的历史。世界上总产量最大的双孢蘑菇是1650年由法国最早栽培成功。进入20世纪后,人口恶性膨胀,出现了粮食和能源危机,唤醒了人们对废物利用的重视,大规模地利用各种廉价的基质和废物来生产食用菌,已被确认是通过生物作用将粗纤维转化为人类可食用优质蛋白的一条重要
40、途径。我国用占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发展食用菌生产能充分利用农、林副产品秸秆、棉子壳、木屑、酒糟、稻草等,还具有清除环境污染、化害为利、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1986年我国食用菌年总产量只有5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6.8%;1994年总产量达264.0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8%;目前我国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木耳等20多种食用菌已经形成批量商品生产。2007年食用菌年产量达到168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年总产值796亿元,食用菌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及加工食品,2007年出口量为71
41、47万吨,出口值14.24亿美元,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第六大种植产业。中国食用菌产量以每年18-20%的增长率稳步增长。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生产和出口大国。在食用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我国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新技术,改变了以往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的盲目发展局面,建设了多个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广大菇农和相关企业的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增强。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食用菌技术的进步,食用菌区域布局更加明显,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化种植向多样化转变,不断开发出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系列新品种,并
42、在推广市场效益高的珍稀食用菌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食用菌生产模式逐步向区域性、产业化方向发展;一大批食用菌基地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规范化发展。 2.2食用菌产销分析 食用菌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食两用等特性越来越受大众喜爱,成为吃出健康的首选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将“一荤、一素、一菌”作为二十一世纪人们健康膳食的合理结构。 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据统计,食用菌产量1978年仅有5万吨,到2007年已达到 1682万吨。在我国种植业中列粮、棉、油、菜、果之后,排在了第六位。食用菌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19
43、90年我国食用菌产量210万吨,出口15万吨,2000年产量已达到680万吨,出口55万吨。 2007年出口量为71.47万吨,出口值14.24亿美元,特别是香菇出口量占到世界贸易的80%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国内消费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持续上升,其市场潜力之大显而易见。世界食用菌产量正稳步增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印度、波兰、匈牙利等发展中国家。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设备先进,已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韩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3万吨,蘑菇2万吨,韩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
44、力,但日本、韩国总产量有限。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的食用菌产量保持不变甚至有所下降。例如,从1999年到2002年,10个欧洲国家的食用菌产量呈2%上下浮动;2003年的产量是803400t,比2002年下降了5.4%。而2003年10个新成员国家成员为市场总量增加了182500t。因此,考虑到这个额外的增加量,2003年欧洲的总产量约985640t。2004年-2005年美国栽培的食用菌销售量为386908t。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双孢菇年产量20-22万吨(鲜),产量仅次于美国,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地。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到各个国家。荷兰的
45、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械采菇,蘑菇产量15万吨左右。荷兰还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500个年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德国的蘑菇产量约5万吨。不足部分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印度食用菌的年产量从2001年的5000t增长至2004年的10000t,预期在可预见到的将来每年将递增约25%。从1945年开始,拉丁美洲的食用菌年产量稳步增长,1995年至2006年期间,该地区食用菌的商业产量从49975t上升到65951t,增加了32%,这意味着食用菌产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传统上,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食用
46、菌消费比较单一,而亚洲的食用菌产业品种多样化,(2003年的资料) 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双孢蘑菇一个品种。双孢蘑菇在其产业中几乎占了100%的绝对优势(GAZE,2005)。在美国,双孢蘑菇占据了该行业的98%、香菇占1%、而平菇只占了约0.5%(表5)。双孢蘑菇、香菇和平菇这3大品种合起来就几乎100%构成了美国和西班牙的食用菌产业,而这3种菇品在韩国占其食用菌总产量的72.7%、在中国占58.2%、而在日本只占12.3%(表6)。而近几年来,更多其它的食用、药用菌已逐渐扩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各种特色菇品正在冲击西方市场。可以预料,多样化的食用菌将会使全
47、世界的食用菌市场变得更广阔。 我国生产的食、药用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食、药用菌产品出口创汇对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分析近3年来我国食、药用菌产品的出口情况以及国内外食、药用菌消费需求动态,预计我国食、药用菌产品出口金额在去年基础上仍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放慢。主要呈以下特点:蘑菇罐头、盐水菇、速冻菇的出口金额将略有下降。从去年海关出口统计来看,菌属蘑菇罐头出口金额同比减少近2000万美元,平均单价也大幅下滑。这与罐头类食品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中受欢迎程度大幅下降有密切关系。小白蘑菇罐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出口金额最大的食用菌产品,去年3月和5月相继遭到澳大利亚
48、和墨西哥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近800万美元。另一方面,欧盟作为蘑菇罐头的另一主销市场,一直对其进口实施严格的配额限制,欧盟虽多次扩充其成员国,但都从未增加对我蘑菇罐头的进口配额。以鲜松茸、鲜香菇和鲜金针菇为代表的食用菌鲜品将继续保持其良好的出口势头。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都积极倡导居民多食用新鲜食用菌。根据有关资料反映,近年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菌鲜品进口量和居民日常食用菌鲜品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以松茸、块菌、牛肝菌为代表的野生菌出口将保持稳定。野生菌出口很大程度上受其资源数量限制。以松茸为例,近年来,日本、中国、韩国、朝鲜等国松茸产量均不同程
49、度减产,使其国际市场价格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摩洛哥、不丹等国近年也向日本出口松茸,由于该产品市场的单一性,无疑会挤占我松茸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产品附加值低。今后应考虑多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满足日益繁荣的国际药用菌市场需求。珍稀食用菌品种,如:白灵菇、杏鲍菇、灰树花、茶树菇、姬松茸等将继续走俏国内外市场。珍稀食用菌品种生产技术要求高,由于产量小,自然“物以稀为贵”。据德国蘑菇栽培者协会报道,去年4月在法兰克福每千克杏胞菇批发价竟高达9~11欧元。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是世界食、药用菌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也是我国食、药用菌产品最重要的主销市场。去年,向日本、韩国、中国香港
50、和台湾地区共出口近4亿美元的食、药用菌产品,占整个出口市场份额的50%,同比增长约15%。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作为我食、药用菌产品第一主销市场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动摇。除我国香港地区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具备很强的食用菌生产实力,也都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高档食、药用菌产品。近年来,东亚地区食、药用菌消费市场陷入了相对饱和的境地,再加之国内出口企业对上述市场的过度依赖,相互削价竞销,导致整个出口行业的利润水平在下滑。我国产干、鲜香菇、鲜松茸、虫草等产品在东亚地区颇受欢迎,但如果不能有效摆脱对该地区市场过度依赖,尽快扭转自相残杀的势头,面对已是微乎其微的利润空间,国内中、小型企业的生存都会受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