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第二节 项目概况3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区基本情况7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三章 教育需求分析与教学规模13第一节 教育需求分析13第二节 教学规模14第四章 校区校址选址15第一节 选址原则15第二节 场址现状16第三节 校园建设基本条件17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23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23第二节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5第三节 单体建筑平面布置28第四节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34第五节 道路交通及绿化景观规划37第六节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40第七节 强电设计45第八节 弱电设计
2、48第九节 暖通方案设计说明52第六章 节能和节水方案55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57第一节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57第二节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8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58第八章 卫生防疫与安全保护61第一节 卫生防疫61第二节 安全保护62第九章 项目建设管理63第一节 项目建设管理63第十章 项目实施方案65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65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66第三节 招投标方案6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9第一节 投资估算69第二节 资金筹措72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73第一节 财务评价的依据与基础数据73第二节 财务评价73第十三章 社会影响评价78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79第一节 项目实施的
3、建议79第二节 项目研究结论79附件8183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第三小学新建项目(以下简称新三小)2、建设单位:*教育局 法定代表:华文逸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5、*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6、*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8、城镇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9、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10、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与编制过程1、项目提出的理由为加快会昌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缓解城区小学学生入学压力,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县城检察院东侧铁页门区域新建一所小学,项目已列为*2010年度十五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项目编制的过程2010年3月,受会昌新三小的委托,宁都县工程咨询中心组织专家成立专家组,对*投资建设新三小校区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写专家组按照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依据*对全县教育资源的调配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城区建设整体规划基础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就目前已确定的铁页门
5、校址的生态环境,水、电资源及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第三小学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项目研究的范围1、在调查分析*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建设新三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办学规模进行论证,并设计出可行的方案;3、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提出环保与节能措施;4、提出项目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项目实施计划;5、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分析,提出资金筹措和招投标方案,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点新三小位于县检察院南侧铁页门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县城文化广场的南侧,九州大道东侧的丘陵地带。二、
6、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新建三小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小学,设计规模为在校生3000名,教职工约150人,学校规划占地66.18亩,总建筑面积26888平方米。本项目拟建教学楼、综合楼、会议中心、图书科技楼、行政办公楼、教师宿舍、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校园道路、亮化、景观绿化工程。2、建设目标会昌新三小所处位置地势较平坦开阔,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新学校的建设,始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极大关怀和高度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在全县一流现代化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的背景下,根据社会需求和县财政情况,计划用2年的时间,完成对新校区的建设任务,将会昌新
7、三小营造成集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式、文化气息浓郁为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建设成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优雅园林环境的*南地区一流的示范小学。 三、主要建设条件1、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本项目拟建在铁页门区域,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城区学生容量,加快会昌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缓解城区小学入学压力,优化本县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2、政府鼓励和支持会昌新三小的建设。县政府把会昌新三小的建设列为全县2010年度十五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3、新建校区的建设条件优越。铁页门地段场地宽广,场内建筑物较少且造价较低,征地拆迁难度不大,征地拆迁成本较低;交通便利且安全;建设场地平坦,基建造价
8、低,便于整体规划;供水供电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良好。四、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总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4906.4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3995.12万元、教学设备费用209万元,其他费用468.64万元(含土地征用费用243.24万元),预备费233.64万元。具体详见 “总投资估算表”。 2、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建设总投资4906.40万元,本项目投资全部由县财政予以统筹安排解决。五、效益预测项目建成后,会昌第三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可达到3000人,有利于*城内学校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使县城小学阶段入学率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本项目体现的主要是社会效益,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从财务分析数据可以
9、看出,项目计算期内利润总额为806万元,教学期年均利润为58万元,可实现收支平衡。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 目单 位数 量规划总用地亩66.18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26888建筑物占地面积平方米8825地面停车位个60建筑系数%20容积率0.609绿地率%32%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1、本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基于学校的建设场地已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并能满足所拟建项目的要求,其次,是所必须的大部分基础设施由市政公用设施提供,包括供电、供气、通信、污水处理、交通等外部公用设施的条件。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土建施工中,会造成一定的植被破
10、坏,形成局部的水土流失。一方面要求建筑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学校负责施工的人员(或者校方委托的监理代理)也应重视这个问题。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关乎人才培养、科技进步、民族振兴,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会昌新三小的建设,是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以发展教育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符合*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城区的学生容量,加快*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步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缓解城区小学入学压力,提高*总体教育水平,在完善扩大
11、教学规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效益显著,建议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抓紧建设,使项目能按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采用必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规避风险,以期达到预期效益。本报告认为,会昌新三小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区基本情况*位于*州市东南部,北纬25092555,东经1152911602之间。东南邻福建武平,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县治文武坝镇,距*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章贡区148公里。全县设文武坝、筠门岭、周田、麻州、庄口、西江6镇和清溪、右水、高排、晓龙、珠兰、洞
12、头、中村、站塘、永隆、富城、小密、庄埠、白鹅13乡,有14个居委会,246个村委会,3131个村民小组。全县有128861户,人口4840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049人。少数民族有畲、壮、回、苗、满、侗、傣和高山族,占全县人口1.06%。人口密度159.40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13.03,自然增长率8.75,净增率1.19%。全县有大小河流319条,水能资源蕴藏量17.9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3.76万千瓦;建中小型水库54座,塘、坝、陂、堰3041座, 总蓄水量12782.5万立方米。建电站74座, 装机2.07万千瓦。水域面积6820公顷, 可养鱼面积1073.3公顷。耕地6778.
13、65公顷, 宜林山地22万公顷, 宜牧草场13.33万公顷,宜果缓坡地6.66万公顷。主产水稻,经济作物以烟叶、水果、甘蔗、油菜为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被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有黑麂、水鹿、虎纹蛙、穿山甲、白鹇、蛇雕、草鴞、褐林鴞等8种,省级保护动物有鼬獾、黄鼬、赤麂等28种。植物以松、杉、油茶、油桐为主。主要矿产有锡、岩盐、萤石、石灰石、稀土、钽铌等30多种,其中锡金矿储量10万吨,岩盐储量21.4亿吨。石灰石遍布北部乡镇,萤石、稀土、钽铌储量丰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誉为“虔南第一山”的汉仙岩和盘山、紫云山、岚山、车心温泉、狮子岩溶洞等自然景观,以及粤*省委、省苏、省军区和会寻安中心县委革命
14、旧址和文信国公祠等人文景观。主要地方名产有烟叶、甘蔗、辣椒、木材、毛竹、油桐、油菜籽、棕片、竹笋干、脐橙、跃新水稻良种、米粉、酱干、白砂糖、锡精矿、萤石精粉、氢氟酸、水泥、转鼓、松香等。2009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455亿元,人均7923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0.81%,其中,第一产业100500万元, 第二产业134875万元, 第三产业119174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3.4%、22.1%和11.9%。财政总收入为4.04亿元,同比增长26.3%。生产粮食161920吨、烟叶1507吨、油料2452吨、蔬菜84690吨、果用瓜10433吨、水果72052吨、茶叶36吨、油菜籽
15、318吨、水产品13170吨、肉类总产量35230吨、生猪出栏31万头、年末存栏15.8万头,家禽出笼510万羽、年末存笼78.1万羽;生产锡精矿3230吨、原盐598891吨、林木(纤维板)7371立方米、自来水184.12万吨、大米57594吨、饮料酒825吨、水泥96.37万吨、萤石精粉251431吨、米粉54323吨,发电15158万千瓦时,供电18551万千瓦时,中成药351.7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亿元,人均3049元,分别增长21. 2%和17.50%。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县仍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
16、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切实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以发展教育来引领和支撑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委、县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
17、政策措施,对教育工作高度关注。并做出决定在铁页门规划一个第三小学用地,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办好教育事业的坚强决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会昌新三小建设项目,凝聚党心、民意,饱含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爱和期盼,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对促进*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服务、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既是贯彻党的教
18、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上升时期,正在全面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因此,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项目建设,完善和优化了*教育发展布局,缓解了城区小学入学的压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会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需要。把教育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来抓,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各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愿望,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教育资源不足、基础教育质量急待提高
19、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在教育园区建设一所义务小学,是一项关注民生福祉、惠及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会昌新三小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矛盾、提升会昌教育规模和档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而且有利于更为全面的开展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愿望。四、是调整全县教育布局,提升中心城区教育辐射功能的需要。教育事业关联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在学龄人口中所占比重稳步增长,接受教育的愿望及教育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人口加速向城镇转
20、移,对教育的规模、结构、形式等提出新要求,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提出要加快普及义务教育,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98%以上。这些将对*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布局结构、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会昌新三小的建设,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促进全县教育调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教育的辐射功能,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项目建设适应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21、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教育工作高度关注,做出了建设*新三小的决定,专门成立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对会昌新三小项目规划、土地、资金等做出安排,给予优惠政策措施,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提出要把会昌新三小列入*2010年度十五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为会昌新三小的创办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环境。2、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悠久历史,自古文风鼎盛。新中国成立后,会昌秉承崇文好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科教兴县,成为教书育人的沃土,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自恢复高考至今已输送大、
22、中专毕业生三万多人。人民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教育。会昌新三小建设项目,凝聚党心、民意,饱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爱和期盼,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全县人民对项目建设将会给以大力支持。4、项目符合*教育发展规划会昌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是:加快构筑包括坚实的基础教育、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达的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组成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小学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项目符合*教育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控制
23、性详细规划。5、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教育优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城市化进程的要求,科学做好城镇教育规划和建设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6、项目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已经落实到位会昌新三小项目是会昌城区实施教育三大建设项目之一,县财政安排400万元用于会昌新三小建设的征地拆迁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已经落实到位。7、具有较强的项目建设和管理能力*教育局具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良好的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组建会昌新三小建设筹建小组对本项目实行规范运作管理,完全能够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24、。第三章 教育需求分析与教学规模第一节 教育需求分析一、*各类教育情况2009年全省人口4381万人,共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8012所,在校生936.01万人,全省教育人口987.82万,占全省总人口22.55%。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内,门类齐全,结构日趋合理,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全省共有小学14727所,在校生378.2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辍学率为0.82%。小学毕业生升入普通小学的比例为99.41%,升入小学阶段的比例为99.45%。共有小学1865所,在校生201.36万人,小
25、学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4.05%,毛入学率为115.26%。 共有普通高(完)中617所,在校生84.92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09所,在校生64.1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4%。共有普通高校66所,其中本科院校20所,本专科在校学生64.61万人,其中本科在校学生26.3万人,专科在校学生38.31万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1所,在校学生10.13万人。二、生源情况预测会昌人口约48多万,属中部欠发达地区。该县基础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与生源相对过剩的矛盾,已成为制约该县教育良性发展的一大瓶颈。学校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小学,面向县城城东新区招生。会昌有19乡镇,有14个居委会,2
26、43个村委会,3121个村民小组。全县有128861户,人口4840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049人。基础教育资源还非常紧缺,城区小学的入学压力大,生源市场巨大。同时,国家加大普及义务教育的力度,减免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等,使得生源更为广阔,数量更为巨大,以及家长比较重视子女教育,都会让子女完成最为起码的义务教育。由此可以认为,只要学校能实现其既定的办学条件,达到预期的办学水平,生源是不成问题的。根据统计,2009年春季,全县在校中小学生近10万人。其构成如下:类别所数学生总数其中女生学生比例班级数普通高中3641510765.55%85职业高中17021070.38%12小学26218328
27、37024.93%342小学完小136706293865569.15%1306初小86学点34合计28699578482081001745第二节 教学规模 会昌新三小位于铁页门教育园区,占地66.18亩,办学规模为3000人,本项目可研报告建设规模及各项指标按3000人办学规模测定。建筑总面积为26888平方米。第四章 校区校址选址第一节 选址原则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学校选址应符合以下规定:1、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2、节约和效益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行费
28、用。3、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战争危害。4、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5、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6、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7、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8、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9、满足发展要求,留有发展余地。选址方案比较:根据*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
29、,将文武坝镇铁页门区规划为教育园区,校区与县城中心区的距离为2公里,交通便利。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铁页门区择地新建会昌新三小,并已经获得征地,占地66.18亩,新校址已经过多方领导和专家论证,且能满足上述选址要求,故此研究报告对选址方案不作方案比较。第二节 场址现状一、地点与地理位置*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大陆季风型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生长季长。气温:年平均气温:18.9全年日照时数1782.8小时1782.8小时无霜期286天降水量:年平均总降水量:1509.7mm年雷暴日数49.5天新三小位于*铁页门区,在实验学校西侧,整个校区地形为丘陵
30、地貌,基本呈现出中部带状隆起的特征。校区南北纵深长326米,东西长310米,总计占地面积66.18亩;最高点为195米左右,最低点为170米左右,相当的高差起伏。校区范围内以林地和园地为主,有少量农宅,部分现状水体和植被有保留利用价值。二、校区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会昌新三小拟建校区场地中,土地权属如下表:序号土地单位面积(亩)备注1养猪厂1.4私营2果园5私营3民房1.6砖混建筑720m2,土木建筑1080 m2 。4菜地、农田30铁页门村5山地、林地28.18铁页门村合计66.18根据*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此地块已确定作为会昌新三小新校园建设用地。第三节 校园建设基本条件一、地形、地貌条件
31、*铁页门区属白垩系缓丘陵岗埠地貌。现场地为原状地形地貌,未经平整,地势起伏较大,最大相对高差25米。其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及白垩系上统泥质粉砂岩。地质环境稳定,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工程地质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在16.5m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存4个岩土工程地质单元层:l、耕植土(Q4ml):灰黑色,由粘粒和植物根系组成,软塑,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震反应,刀切面较光滑。底部粉砂含量较高。局部分布,厚度0.000.80米,平均厚度0.74米,层顶面标高183.00180.80米,平均标高181.68米。2、粘土(Q4al):褐黄色、浅黄色,以粘粒为主,土质较
32、均匀,稍湿、坚硬,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较高,无摇震反应。少数钻孔有揭露,层厚0.005.30米,平均厚度2.79米;层顶面标高185.101 78.90米,平均标高181.84米。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2):紫红色,泥砂质结构,岩石风化较强烈,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或碎块状,手捏易碎,冲击难以进入,浸水易软化。岩体极破碎,Kv0.15,Kv取值0.12,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124.5,基本质量等级V级。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等。全场地分布,层厚1.904.10米,平均厚度2.84米;层顶面标高191.10175.40米,平均标高182.98米。4、中风化泥质
33、粉砂岩(K2):紫红色,泥砂质结构,块状构造,裂隙稍发育,闭合微张,较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少许短柱状、碎块状,RQD=6578。属极软质岩。岩体较完整,Rc=3.94MPa,Kv=0.750.55,Kv取值0.56,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241.8,基本质量等级V级。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等。但在局部层面坡度较大,约18.2。揭露厚度5.108.40米,平均厚度6.27米;层顶面标高189.90173.00米,平均标高180.14米。2、地下水特征1)、地下类型: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划分为微承压水,赋存于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之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小,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
34、标高178.70189.20米,平均标高181.57米。2)、各岩土层渗透性:耕植土、粘土属微透水性地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根据其裂隙发育程度判定属弱透水性地层。3)、地下水腐蚀性分析:本区属半湿润气候区,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根据ZK25所取地下水水样分析结果,水质简项分析结果其PH值为6.35,侵蚀性CO2含量为7.35mg/L,HCO3-含量为0.741mmol/L,SO42-含量为10.30mg/L,CL-含量为10.76mg/L,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关于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标准第12.2.112.2.5条分析:场地地下水对混
35、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3、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范围内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勘察场地现为原始地形地貌,无陡坡分布,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性;但根据设计标高,场地平整后局部将有约0.004.50米的回填土,较厚的回填土区易导致土层塌陷,所以建筑物基础宜穿过素填土层进入原生土,以消除因其塌陷造成的不利影响。场地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可溶岩、空洞及软弱夹层分布,因此不存在地面塌陷危险。区域地壳稳定,无活动性深大断层、断裂破碎带通过场区。因此,拟建场地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不发育。4、岩土参数的分析确定和选用本次勘察对中风化
36、泥质粉砂岩(K2)采取代表性岩样。舍弃个别土质不均匀引起的指标异常值后,各土体力学性质指标能反映土体特征,合理可靠,可作为土体承载力设计依据。5、岩土参数的建议值根据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成果统计分析结果、结合本地区建筑经验推荐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如下:耕植土(Q4ml):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粘土(Q4al):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2):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2):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1200Kpa。6、岩土工程的分析拟建场地位于*铁页门区,地形处于丘陵地貌之中的山坡之上,地形起伏较大。地
37、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其场地属中等复杂型,场地稳定。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内岩土种类少,但不均匀,地基等级为二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各岩土层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如下:耕植土(Q4ml):层厚不无效,厚度差异较大,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粘土(Q4al):稍密,分布不均匀,仅局部出现,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2):分布全场地,层位稳定,厚度大于2.3m,力学强度高,可选作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2):分布全场地,层位稳定,厚度大,力学强度高,是理想的地基基础持力层。可选作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查得本工程区域地震动
38、峰加速度小于0. 1g,地震烈度为7度,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按抗震要求执行。综上所述,按照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参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提出建议如下:本拟建地基等级为二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类别为类,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级为乙级。三、周边环境条件新三小位与县城中心城区东北部,距县城中心约2公里,场地周边环境较好,现有会昌实验学校。*城规划此处为教育园区,今后将陆续建设一批教学单位。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的周边环境格局,可以较长时间的稳定。这一区域远离工业生产区,山水相宜,总体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是一处学习、生活、教学的宜
39、人环境。四、交通条件新三小位于铁页门区域36米宽的九州大道西侧,与县城中心区的距离为2公里,城市主干路环路位于校区一侧,待学校招生办学后,将会开通公交线路同往城区,交通将十分便利。五、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水、电、气、通信等)*新三小的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等均由市政公用系统提供,且已接入到铁页门区,可直接接入使用。六、征地拆迁条件校区建设用地分类*新三小建设用地土地分类面积表 单位:亩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耕地果园林地养猪场住宅用地荒草地水田菜地2010521.41.626.1866.18七、施工条件学校地面交通方便,地质条件适宜于建筑,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具备大规模基础施工建设
40、的便利条件。本项目建设场地西临湘江,砂石方便。其它建筑材料均可由市场购买,不存在材料供应问题。八、政策支持条件项目作为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对推广*义务教育的范围,缓解城区小学入学的压力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并且决定将会昌新三小建设项目列入*2010年度十五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享受政府的优良政策待遇。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使用合理,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师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建筑平面布置应结合校园总体规划,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设计既要有合理的组合平面,在选址上还要考虑该地段对
41、学生心理发育产生的影响,并合理安排学校用地。学校平面要布局整齐、视野开阔,建筑设计要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感的目标。会昌新三小位于铁页门区。学校建筑风格力求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实用,并融入地域文化,结合场地和环境要求,彰显其个性和特色,实现原创性、生态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1世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教育的内涵由注重课本知识传授向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德、智、体、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化,这一趋势是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1、整体性原则功能布局的关联性、空间的完整性、建筑造型的整体性。会昌新三小的规划设计力求创造一个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教学环境。2、前瞻性
42、原则力求设计具有一定超前性,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学术效益的三者结合。借鉴国内外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规划学科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使校区规划立意新、起点高,具备超前意识。3、功能性原则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和运动场地正南北向的功能要求,坚持最佳朝向思想。校区的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丰富生动舒适的交往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交流信息和情感的场所。4、生态性原则借新建之机遇,打造新一代“花园学校”、“园林学校”,寓学于风景之中,寄情于园林之间。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条件,有机地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的生态校园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塑造
43、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5、创新性原则总体规划布局面向未来、有所突破,但又要立足传统。吸收传统理念、辅以现代手段,营造新学园。新校区分区做到科学合理,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对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方便了师生的生活。6、艺术性原则典雅、优美的建筑造型、多元化的空间层次与亲近的环境小品,是校园艺术性的要素体现,使整个校园充满“人文、教育、交流”的学术气氛。新校区的设计在空间、功能布局、建筑造型上均注重整体性的体现。同时在大空间完整性的统一下,突显单体建筑的功能化、个性化空间,展现校园灵气、活力的一面,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面熏陶。从而进一步发挥和延伸教育建筑的深层次的使用功能,
44、赋予建筑启发性和引导性,促使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第二节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二十一世纪的校园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更是陶冶品行、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实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贯穿在整个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之中,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与思维方式。因此,方案从规划层面上既要突出传统教学区域,更要将学生的教学区域、交往场所、生活区域、运动区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要重视课堂中“授”的作用,更要强调课外生活中“学”的作用。一、总体规划方案项 目方 案总平面布局总体设计以遵循尊重自然为原则。1、一主两辅,三条轴向空间并置。中部礼仪轴线;东、西部教
45、学轴线;北部生活轴线。东西舒展分列,南北有序渐进,同时刻意错落有致、而成不失活泼的均衡格局。2、系列空间,演绎特色主题庭园。形成层次分明的网状公共空间系统,衍生出诸多园林庭院。融合人文主题,塑造若干特色主题庭园。3、融合校区,塑造场景生动的景观校园。通过缜密的竖向设计,高低晏仰,变不利为有利的难得契机,形成有特质的坡地校园。功能布局校园在整体上分为教学区、生活配套区、体育运动区、行政办公区等,各功能区通过道路、绿化、水体的分隔,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组团。交通组织交通规划力求形成一个与各功能区联系便捷,并与景观紧密结合的路网体系,同时强调交通组织以人为本,以步行为本。校园共设置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主入口设置在九洲大道西侧学校居中的位置,以广场和景观形成具有标志性、序列感的入口空间,成为校园的礼仪性入口。在西侧沿江大道上设置次入口,服务于餐饮中心的后期输送、食堂娱乐中心的开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规模:在校生3000人,教师133人,60班规划总用地面积:66.18亩总建筑面积:26888容积率:0.609建筑系数:20%绿化率:32%本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交通组织合理,规划采用疏密并用,张弛有度的规划结构,综合考虑了校园空间的密度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