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3 ,大小:458.50KB ,
资源ID:259208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5920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1万吨生物质燃料颗粒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年产1万吨生物质燃料颗粒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年产1万吨生物质燃料颗粒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 1 -第二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主要研究范围-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8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8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20 -第一节市场分析- 20 -第二节 市场预测- 23 -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方案- 29 -第一节 建设方案- 29 -第二节 产品方案- 30 -第五章 总图运输- 32 -第一节 总图布局- 32 -第二节运输- 34 -第六章 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6 -第一节 选址原则- 36 -

2、第二节 建设条件- 37 -第七章 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 44 -第一节 工艺技术和设备选择原则- 44 -第二节 工艺流程- 44 -第三节 设备方案- 47 -第八章 公用辅助工程- 49 -第九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和消防- 52 -第一节 环境保护- 52 -第二节 劳动安全- 54 -第三节 节能- 56 -第四节 消防- 59 -第十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61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61 -第二节 经营管理- 62 -第三节 劳动定员- 63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的实施计划- 64 -第十二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66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4 -

3、第一节 投资估算- 74 -第二节 资金筹措- 76 -第十四章 经济评价- 77 -第十五章 综合评价结论及投资建议- 85 -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一. 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二. 项目承建单位涂海海陵生物质颗粒燃料有限公司三.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简介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加工项目由涂海海陵生物质颗粒燃料有限公司投资承建,该公司是专业投资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农作物秸秆、木材、木粉、锯末、树枝、板条、玉米芯、香制品、棉花柴、花生壳的购销。公司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外生物质燃料科研机构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实现了生物质颗粒燃

4、料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生产,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地区。公司现有员工4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技术人员1人,工人2人。四. 项目性质新建五. 建设地点该项目选址在涂海县阳劳路北侧、宋王村西侧,具体位置见图。六.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提出背景1、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生物质能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3、木质颗粒作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4、木质颗粒的发展由于受到原料、气候、生产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政府出台鼓励其发展的力度不够大,发展速度一直不快。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环

5、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们对“低碳、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日益青睐。尤其是木质颗粒燃料,凭借其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密度大、发热量高、燃烧效率高、环保等特点,使得人们对能源需求的目光进一步对准了木质颗粒。(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能源消费不断增长,资源危机日益加剧 2、结构矛盾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我国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在煎受着生存环境恶劣的危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由于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而受到严峻挑战。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3、国际市场能源价

6、格波动剧烈,风险因素不断增加 4、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节能降耗任务不容忽视5、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6、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极待改善七. 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设计由一条1万吨的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占地面积为2130m2,总建筑面积为1550m2,分四大功能区,即:原料收集堆放区,生产加工区、产品存储区和管理配套区。主要建设原料粉碎车间、挤压车间、原料堆放车间、产品存储车间、生产办公用房及辅助设施。以及供水供电用房及设施,产品展示销售用房等。八.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0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26万元,工程

7、建设其他费用13万元,预备费12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6.24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业主自筹解决。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技术经济指标单 位数 值备 注一总占地m22130约为3.2亩二产品生产能力(年产量)吨10000三项目定员人4四年工作日d300五总建筑面积m2 1550六绿地率17.8七项目总投资万元704其中工程费用万元405.26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13预备费万元124.5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26.24八财务内部收益率1税前%13.72税后%12.03九财务净现值(Ic=13%)1税前万元2482税后万元186十总投资

8、收益率%56.34十一投资利税率%57.49十二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年4十. 研究结论 1、涂海海陵生物质颗粒燃料有限公司是专业投资兴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商务性企业,具有专用技术团队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研发的知识产权。该项目的建设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和使用奠定了基础。2、涂海海陵生物质颗粒燃料有限公司拟建年产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生产所需木质原料主要来自木材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根据对原料需求量和来源调查,该项目的建设原料是充足的。3、涂海海陵生物质颗粒燃料有限公司具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可作为本项目的骨干力量,促进本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4、本项目选址在涂海县阳劳

9、路北侧、宋王村西侧,该区域交通方便,属于规划中的企业建设用地,既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又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5、本项目拟采用选用ETS制粒新技术,ETS(EcoTre System)是意大利研制开发的新型木质颗粒制粒生产系统。它对原料的湿度适应性强,湿度为10%35%时就可以成粒,所以大部分原料不需要干燥即可直接用于制粒;成粒以后的升温只有1015,压制出来的颗粒温度一般只有5560,无须冷却即可直接进行包装,通常可以去掉干燥和冷却2道工序。这种制粒方法能耗很低(比传统的工艺方法减少60%70%的能量消耗),而且机器磨损也大大减小,总成本降低很多。该生产工艺技术领先,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

10、之一。6、本项目重视能源的回收利用,与国家的节能政策相一致。7、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能满足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8、本项目通过采取可靠的消防、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确保生命及财产安全,提高劳动卫生质量。9、财务评价表明,本工程经济效益良好。本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2.03%,年平均税后利润总额为186万元,总投资收益率56.34%,投资回收期4年。说明本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此应抓住机遇,尽快实施项目。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技术进步,其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较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对节约

11、资源、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尽快投资实施。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1)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建议采购已存放3-6个月的原料作为本项目的原材料。(2)本项目的环保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3)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应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本项目的生产安全。第二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主要研究范围一. 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10年4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

12、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4、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7号);5、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9月);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如快推进农业作物桔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7、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5年11月29日);8、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8735号);9、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378号);10、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11、国家其他相关能源方面的法律规定。二. 研究范围可行

13、性研究报告的范围是: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分析、厂址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与消防、项目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与评价。三、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工程咨询等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丙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一、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生物质能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能源之一。目前,作为能源的生物质主要是指农业、林业及其它废弃物,如各

14、种农作物秸秆、糖类作物、淀粉作物和油料作物,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以及动物粪便等的一次加工生产的燃料(例如,颗粒)或者二次加工产生的能源(例如,沼气,微藻油)。生物质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且前三位的能源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由此更加凸显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现阶段生物质作为能源被利用的部分还不到其年能量储存总量的l%。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绝大部分自然腐解将能量释放到自然界中。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

15、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据估计,未来的十年里将是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的关键时期,国际上发达国家主要把目标集中在大型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电技术上,美国生物质发电量以每7%的速度增长,欧盟生物质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将增加至15%,英国2010年前生物质能源可满足能源总需求量的19%。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重要部分,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 由于生物质替代燃料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显著特点,因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显得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显得尤为重

16、要。目前,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质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的程度。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源利用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生物质能源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技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和垃圾填埋发电技术等项目,对于生物

17、质能源颗粒产品的加工与燃烧利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物质能源颗粒产品在我国也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源示范基地,部分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范围和规模明显扩大,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农民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中获得的收益不断提高,农业生物质能在国家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和地位不断上升。到2015年,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开发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初步实现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市场化”。对于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也四提新能源: 第一次:拓

18、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二次: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第三次: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第四次: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

19、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明确了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按照这一思路,以木质材料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应该是当前发展的重点。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称,预计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规划指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15%左右。同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

20、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我国将采取强制性市场份额、优惠电价和费用分摊、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建立产业服务体系等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步、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二、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生物质能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生物质颗粒原料主要是玉米杆、水稻杆、木屑、稻壳、花生壳、瓜子壳、树皮等所有农林剩余物,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最后制成颗粒状的燃料。它的原材料分布广泛,加工工艺简便,成品颗粒即可直接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以绿色煤炭而著称,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可替代煤、油

21、、气,是高效且节能的环保产品。 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1月22日发布了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表示中国将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公报说,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通过工业化利用途径,将富含油脂、木质纤维及非食物类果实淀粉的林木生物质材料,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产品和生物基产品,包括液体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固体成型燃料、气体燃料、直燃发电以及生物塑料等。中国现有灌木林、薪炭林、林业剩余物,每年可提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够减少十分之一的化石能源消耗;如刺槐、柠条、沙棘、柽柳等资源,通过平茬收割可作为燃料用于生物发电或加工固体成型燃料。国家电

22、网公司所属的国能生物发电公司,在广东省建立的以林木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发电厂已投产运行,并着手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建设林木质生物发电厂。此外,国家林业局成立林业生物质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将规模化培育能源林列入“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三五”建设方案。三、木质颗粒作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木质颗粒的生产方法与其他生物质能相比较,具有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设备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固化成型的燃料易于贮运(可长时间存贮和长途运输),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和大规模使用等特点。我国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

23、要1996-2010中提出要把发展高效的直接燃烧技术、致密固化成型技术、气化技术,作为今后能源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来抓。 木质颗粒燃料是清洁环保的能源。据测定,含硫量仅占0.01%,燃烧后产生的灰分仅占1.5%,燃烧后烟气中CO、CO2、SO2、NO2等成分的排放,均低于目前燃煤锅炉规定的排放标准。木质颗粒燃料在使用中不会带有灰尘或脏物,从而保证场所清洁,减少清洁打扫的工作量。木质颗粒燃料是一种全天然的燃料,一经压缩和干燥后,将保持其天然木质素,不需要胶水和粘合剂。木质颗粒燃料已被证实是一种完全燃烧的固体燃料,使用该燃料的炉体平均排放量为每小时1.2克,低于目前燃煤锅炉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

24、的环保要求,生态优势明显。在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木质能源约占生活用能的70%,占整个用能的50%。但木质能源的利用仍以直接燃烧的柴灶方式为主,这种燃烧方式热利用效率很低,只有10%-15%左右。而使用木质颗粒燃料却能大大提高这些木质材料的燃烧效率。由于这些材料原始状态是很松散的,在其燃烧过程当中80%到90%的能量随着烟气和灰分的散失而流失浪费了。如果将它们的物理状况加以改变,变成一定的密集形态粒状或块状,可以将热效率提高到80%以上。木质颗粒热效率高。木质颗粒燃料的热值约为标准煤的0.7-0.8倍,即1.25吨的木质颗粒燃料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热值,但木质颗粒燃料在配套的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

25、率是现有燃煤锅炉的1.31.5倍,因此1吨木质颗粒燃料的热量利用率与1吨标准煤的热量利用率基本相当。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作为供热锅炉、茶水炉、发电燃料等是具备相当的市场前景的。所占空间小。由于木质颗粒燃料经过压缩,很大程度上节约储存空间,同时更便于调动运输。安全的能源。木质颗粒燃料由于取自于自然状态生物废料,不含有裂变爆炸等化学物质,故不会发生其他能源所造成的中毒、爆炸、泄漏等事故,使用起来安全放心。有可持续性。木质颗粒燃料来自于废料,是由废弃品或残余原料转化来的产品,燃烧后的炉灰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新的植物生长,只要有阳光、水、二氧化碳,木质颗粒燃料所需要的生物资源将源源不断。四、我国生物质颗

26、粒燃料发展的概况。可再生能源法的有效实施,以两大规划制定的近阶段和远景目标作为推动力,国家相关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能源局、林业局等,纷纷发布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当前,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中,秸秆颗粒燃料占的比重比较大。由于秸秆颗粒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分布较广;可以实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近销售等特点,特别是秸秆发电,电价补贴的优惠政策,使得其发展的较快。 国家先后两次采取电价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第一次为2006年1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以委颁文件形式下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

27、摊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实行政府定价,具体是:“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取消补贴电价。”第二次为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的关于2007年1-9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随后公布了关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两个通知称,纳入补贴范围内的秸秆直燃发电亏损项目按上网电量给

28、予临时电价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1元。 与秸秆颗粒相比,木质颗粒的发展由于受到原料、气候、生产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政府出台鼓励其发展的力度不够大,发展速度一直不快。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们对“低碳、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日益青睐。尤其是木质颗粒燃料,凭借其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密度大、发热量高、燃烧效率高、环保等特点,使得人们对能源需求的目光进一步对准了木质颗粒。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危机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为10345亿吨,探明剩余可

29、采储量约占全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但是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能源资源赋存不均衡,开发难度较大,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储量严重不足。再加上能源利用技术落后,利用低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比其他国家更快,能源枯竭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更严重。因而,日益增长的对外能源需求造成的能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突围之路。二、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65%左右为煤炭,大量使用

30、煤炭,使 66%的中国城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以及22%的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含量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期以来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面对当前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严重环境危机,调整能源结构已迫在眉睫。三、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剧烈,风险因素不断增加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振荡,价格不断攀升,而我国石油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因此,价格的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多方面影响。在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应对中断能力相对较弱,相信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了二年

31、前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造成的影响。另外,影响天然气,电力供应的因素趋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维护能源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四、 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节能降耗任务不容忽视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不但可以衡量国家整体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也可衡量经济发展模式是不是合理可行和进步。就煤炭这一主要能源物质而言,用来进行热交换的装备,其燃烧使用效率普遍只有3050%,若进一步创新改造,就煤炭一项,“十二五”期间就可把消费增量控制在0.70.9亿吨标煤,节约能源3.610.8亿吨标煤。由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高耗能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仍将占较大

32、比重,要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不是说说就可以在短期内做到,而是一个较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效率”二字极其重要。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也离不开效率问题。五、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力推可再生能源,中国更应该把握住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时代走向,争取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缓解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品种齐全,数量多,资源基础雄厚。我国小型水电(指5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的可开发量为1.2亿千瓦,目前仅开发了不到 1/4;全国陆地每年接

33、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如果按陆地面积的1%、平均转换效率按20%计,一年可提供的能量达4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6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24.6亿吨标准煤)的两倍;我国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亿千瓦,实际可开发为2.53亿千瓦,加上近海(115米水深)风力资源,可装机容量达10 亿千瓦;生物质能资源也十分丰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每年约有3.0亿吨标准煤,薪柴资源为1.3 亿吨标准煤,加上城市有机垃圾等,资源总量近7亿吨标准煤。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上再翻一番。此外,还有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供大规模长期开发利用。总之,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34、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可以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必将对能源供应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6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能源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每年要消耗6亿多标准煤的能量,其中一半的能源靠作物秸秆和砍伐树木获得,这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作为农村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为农村提供气体燃料、提供生活热水、为偏远地区农户解决无电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农村能源与环境

35、协调发展重要途径。所以,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六、 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任重道远科技发展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能源技术前沿领域还有相当差距。就生物质能源来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20年就拥有成熟的技术工艺,在生物质颗粒燃料方面,日本拥有十几项专利。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和强调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 生物质能、风能都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花费较大人力、国力研究太阳辐射能(光能、热能)的收、传送,实际上是太阳能的一种有条件的能源利用方式和途经。从经济角度看,远不如充分开发和利用能够储存太阳能的生物质资源,这方面存

36、在有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其中,自主创新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此次在海南建设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就是实现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七、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极待改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广大农村相对比较落后,尽管目前绝大部分乡村都用上了电力,但由于电力资源有限,因而农村能源存在着二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乡镇企业技术普遍落后,生产加工基本上是采用技术含量较低的粗放型模式,生产加工企业所用能耗是城市能耗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二是广大农村人口居家所用燃料绝大多数仍在沿袭传统习惯,以煤炭或薪柴为主,所用燃具也都是一些简单的炉灶,一些偏远地区在工业作坊中也还使用柴

37、薪作为主要燃料,不但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可想而知,由于能源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加大使用量,周而复始,给环境带来极大破坏,水土流失,洪涝泛滥,干旱少雨,很大程度上都与农村燃料的供应困难和结构严重不合理有关。海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建设生物质颗粒燃料,既能使得农林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又为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用能铺展了一条无障道路,是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谐社会奔小康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电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

38、,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第一节市场分析一、产品特性 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的原料来源非常广泛,林业生产中的三剩物,木材加工,竹材加工和人造板生产中产生的锯屑,刨花,树皮,砂光粉,废旧木材,枝丫材,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各类秸秆以及其他各类可燃烧的生物质均可制造颗粒燃料。林业及农业剩余物作为能源的利用基本上还处于直接燃烧的原始阶段,其燃烧特性较差,利用率低,一般在10%30%左右。直接燃烧给城市的整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造成了生物质能资源的巨大浪费。煤炭作为燃料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且污染严重。煤炭中的全硫份包括有机硫、

39、硫铁矿和硫酸盐,前两种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生成SO2,第三种为不可燃性硫,列入灰分。据估算,燃烧1吨煤将排放0.91.2万标m燃烧废气、9.6Kg24Kg 的SO2、30Kg60Kg的烟尘,同时可产生0.1440.288吨炉渣和大量的NOx。而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据测定,生物质成型燃料含硫量占总量的0.36%,燃烧后产生的灰分占总量的0.61%,其燃烧后烟气中CO、CO2、SO2、NOx等成分的排放均低于目前燃煤锅炉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的环保要求,生态优势明显。二、产品效益1、大力培育和开发和利用林木生物质资源可以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生物质燃料的排放的气体以

40、CO2为主,比化石能源清洁,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尤其是林木生物质燃料在消耗过程中排放的CO2量是树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的CO2量,因此可基本实现CO2吸收排放平衡。同时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地区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发展带动作用,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有利的探索。2、开发生物质颗粒项目可以为涂海县广大的家具制造业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经济效益。使传统家具制造业同新能源、环境保护高度融合起来,把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转化成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对涂海县作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三、国内市场供求现状我国大多数农民利用秸秆、薪柴的方式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直接燃烧的状

41、态,这样不仅农作物秸秆不能充分燃烧,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们身心 健康。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的能量密度相当于中质烟煤,但成型燃料燃烧排放的CO,来自于秸秆光合作用吸收的CO,吸收和排放达到平衡,基本实现零排放, 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量也远小于煤。生物质成型燃料本身体积较小,接触到的空气充足,可以充分燃烧,相对于煤来说,燃烧特性明显改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物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包括颗粒燃料、块状燃料和棒状燃料,其中颗粒燃料因其自身特性,具有流动性强、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

42、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 下,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生产厂家260余处,生产能力每年约76.6万t。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主要用作 农村居民户用炊事、取暖、住宅区取暖、工业锅炉以及发电厂等的燃料,可减少一次能源的损耗,增加生态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效益;为农民增收, 增加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国内部分成型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发展成熟。如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生物质制粒设备,整机传动部分选用瑞士、日本高品质轴承,确保传 动高效、稳定、噪声低,采用国际先进的真空护热处理制造工艺加工而成的合金钢环模,使用寿命长,且适用

43、范围广,可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花生壳以及木屑等 多种燃料制粒成型;江苏牧羊集团生产的MUZL系列制粒机,采用双马达同步齿形带分步骤传动系统及独特三压辊经典设计,布料均匀,产量高,噪音低,环模技 术可加工最小颗粒孔径1. 2mm;MZLH508JG高效率制粒机,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加工制造的合金钢环模,使用寿命长,特制喂料机构,进料均匀可靠,专为压制各种秸秆颗 粒燃料而设计。国内生物质颗粒燃料起步较晚,产量较低,不但产能与产量相差悬殊,而且使用范围非常有限,由于没有行业标准,与工业企业燃料装备不匹配,难以达到替代燃料效能。而我国地域辽阔,幅度广大,能源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地区,广大中

44、南地区相对较少,“北煤南运,西气东送”的格局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海南省与大陆隔海相望,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在内地,由于煤炭紧缺,尤其是每年冬夏两季更为突出,对于广大农村,使用柴薪作燃料。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这种现象只会加剧。生物质颗粒燃料正好解决了直接燃烧桔杆、柴薪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热效率问题,另外,农林废弃物的利用,还可使得农民或林农从中获得每吨数百元的经济收入。四、产品需求市场分析目前我国原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1.4%,属缺油国家,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4108t,同比增长1.7%,进口1.45108t,同比增长14.2%;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

45、储量较少,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108t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天然气主要应用领域有化工、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城市民用及商业和油气田生产自用气,其中工业用气比例约为34%,发电及热力用气约占13%,城市燃气比例约为30%,由于原油资源的紧缺及价格的大幅上涨,天然气在化工中的应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原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供求矛盾和市场风险日益突出。为了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能源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还存在清洁能源需求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石油短缺是中国

46、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安全,必须立足本国优势能源,开发和推广清洁煤技术,大幅提高核能消费比重,加快和扩大国际合作,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经过技术革新生产加工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其燃烧值与普通二类烟煤接近,其热能转换与矿煤相似,且CO2、SO2综合平衡可以达到零排放。生物质成型燃料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目前包括农村乡镇农户、小型服务业(洗浴、小型养殖等)、火力发电,工厂动力,建筑取暖在内的广大用户群正在逐渐形成,市场将迅速扩大,本项目紧跟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能源发展战略,以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第二节 市场预测一

47、、国际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从2007年至2010年二季度,世界范围内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增长较快,其中:2007年世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为11.26亿吨,2008年增长到12.56亿吨,到2010年上半年,统计产量为10.89亿吨。其中:亚洲地区2007年生物质颗粒燃料1.8亿吨,占世界产量的15.98%;2008年增长到2.06亿吨,比上年增加0.26亿吨,增长率14.44%,占世界份额的16.02%;2009年产量为3.51亿吨,与上年相比,增加1.45亿吨,增长率70.39%。欧洲地区生物质颗粒燃料2007年为5.13亿吨,2009年5.74亿吨,2009年9.80亿吨,增长率70.7%。美洲地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