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大学教育 年第 期改革纵论基金项目:年度天津大学自主科研基金(人才团队 北洋骨干)“中国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类型研究”,项目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申超(),男,山西潞城人,管理学博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张帆(),女,河南信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天津,。:。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 对跨学科组织另类转型战略的个案研究申超张帆摘要: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是中国大学中一种独特的组织现象。从组织社会学的制度主义视角来看,作为案例组织的 大学某生态环境类跨学科组织之所以采取向地理学学科化方
2、向改造的转型战略,是由于其在面对大学中的传统单一学科组织和跨学科组织两种组织群体的趋同压力时被迫选择与弱趋同压力的跨学科组织群趋异而与强趋同压力的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群趋同的结果。这种趋同是由我国独特的学科规范合法性压力和文化 认知合法性压力所共同促成的,而讲求效率的考量,又使案例组织在向地质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个传统学科回归和靠拢的可能性兼具的情况下,做出集中建设地理学一门学科的战略选择。这一学科化改造的过程,既可以看作是案例组织对我国大学以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本的治理格局的一种妥协,也可以看作是其一次迫不得已的战略突围。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另类转型战略的解读,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在常规的跨
3、学科组织发展思路之外的其他可能性,并对这种中国式的另类可能性进行辩证的思考。关键词:跨学科组织;学科化改造;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制度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自 世纪以来,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处于持续发展中,其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方式也随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跨学科研究成为服务国家利益、满足社会需求以及赢得和提升大学学术声誉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大学结合各自的办学基础与传统,纷纷创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组织。与跨学科组织相对的是大学中的传统单一学科组织,本文用“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特指建立在已经被广为认可和接受的既有学科基础上的大学各院系组织。在我国,
4、这类组织常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下文简称 学科目录)中的某一学科门类或某些一级学科及其涵盖的二级学科为基础,组建相应的院系组织。作为对跨学科研究的结构性承诺 ,尽管各国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均不同程度地面临来自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的压力和挑战,甚至也有不少跨学科组织中道崩殂,但是,它们似乎都将如何有效地汇聚多学科研究视角、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知识桎梏作为其组织构建目标的不二法门。然而,在中国,研究者却发现一个不走上述寻常路的另类跨学科组织 大学某生态环境类跨学科组织,它采取一种从跨学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科组织(围绕地质学、生态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
5、等多个学科开展交叉研究的研究院)逐步向以地理学一门学科为核心的传统院系组织回归和靠拢的发展与变革策略,本文暂将这一现象称为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对此,笔者好奇的是,在上述世界范围内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构建共识之下,这一组织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跨学科组织转型发展的特例为什么会在我国出现?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即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一、研究方法由于上述跨学科组织的转型现象尚未被学界充分关注和理解,故而本研究以 大学某生态环境类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为个案,采用启示性的单案例研究。为提升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研究资料一方面来源于 大学内部网站的电子公告,其
6、中包括与案例组织诞生和发展过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事实性信息;另一方面来源于几乎参与组织创建与发展全过程的该组织的 位教学科研与行政双肩挑的教师和 位实验岗教师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本研究以(即 的首字母)代表教师,(即 的首字母)代表行政领导,代表教学科研与行政双肩挑的教师,并辅以数字编号对其进行编码。例如:表示编号为 的教师,、分别表示编号为 和 的两位教学科研与行政双肩挑的教师。访谈在 年至 年间开展,共计 次,每次访谈约 小时。访谈对象的选取原则是要选择那些能最大程度地提供研究所需有效信息并愿意支持本研究的相关人员。由于案例组织初创时只有十几人,这使得了解案例组织成长全过程的消息来源者的基
7、数本身就较为受限,故本研究实际访谈的人数也较为有限。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以“案例组织是如何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作为问题主线来提问,并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辅以必要的追问。此外,由于本研究隶属于一项关于 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的整体调研,所以访谈资料也包括对该校研究生院、财务处等校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访谈,这部分访谈虽不是直接为本研究设计的,其访谈内容也未在本文中直接引用,但它对我们全面地了解案例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本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在组织社会学的制度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归纳和解读的方式展开。案例研究方法学者一般认为,分析框架(概念或理论的)的确立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它能
8、对分析过程提供重要支持,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时,研究者首先将有意义的单位进行编码,接着按照编码对内容进行分析和描述,然后检测编码之间的联系以及辨别显露模式。也就是说,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是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展开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笔者通过对上述多渠道的信息进行三角互证的方式,以增强结论的信度和效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跨学科、交叉学科、学科交叉等词在我国不少政策文本或学术作品中常被视作语义相近的词汇而交替使用,故本文拟循旧制,暂将其视为同义语使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一项描述性与解释性兼具但重在解释的个案研究,由于对个案的解释常需还原有关个案的细节之处,故为避免个案描述与解释部分的重复,本文
9、在案例的基础描述上采取从简的方式。下文从个案的简要描述开始,逐步转入对个案的解释。二、学科化改造的历程:一个案例组织的变革简史(一)组织创建: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其创办之初四大科系之一的矿务学既是地学的分支之一,也是案例组织创建的学科来源。地学一般是指包含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与生态学等在内的综合学科体系,这些学科在我国均归属于理学门类。年,由于受全国高等教育院系大调整的影响,大学的地质系被抽调合并到其他大学,其地学发展就此中断。年,大学开始大力支持学科交叉平台建设以弥补自身学科发展的不足。受访者 说:“作为 大学曾经的强势学科,地学的复建自然也被提上了日
10、程。”于是,作为一个小型的跨学科组织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地研院)宣告诞生。它主要由一个校外引进的地学方向的院士团队组成,依托生态环境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以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为主。此时,地研院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组织特征。首先,该组织以学科交叉平台为依托,有较强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的学科包容性。它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学科交叉平台主要由下设的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流域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地 气界面科学研究中心、界面过程与土壤圈演化研究中心、构造 地貌 气候 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组成。此时,受访者 认为地研院的主要职能是:
11、“围绕其所承接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同时面向区域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相关部门高效地开展合作。”这种基于国家重点项目、以跨学科研究平台为依托的组织形式,使地研院的研究方向具备明显的跨学科色彩。其次,其人才培养亦具有较为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受访者 指出:“在组织成立之初,地研院并没有确切聚焦于某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其科研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围绕跨学科科研项目的需求进行。”因此,其承担的学生培养任务(早期只在博士研究生层面开展)也不是全然地以某个传统的一级或二级学科为依据进行的。受访者 说:地研院的学生培养任务基于其生态环境交叉学科平台内的跨学科科研活动进行,面向表层地球系统科学
12、、环境地理学、地球化学、生态水文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向开展。这就使其人才培养也具有跨学科的色彩。(二)组织转型:向学科化方向改造地研院的建设主要依托的生态环境学科交叉平台受 大学的周期性资助,资助经费源自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项目拨款,周期性资助到期后,该平台不仅要接受学校的考核,还面临有关支持经费是否可持续等不确定性的考验。为了在 大学站稳脚跟,地研院不得不考虑其长远发展的问题。经过与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的多轮商讨,征得学校高层同意之后,在地研院成立满 年的时间节点上,一个以它为基础组建的新的二级学院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科院)宣告诞生。与地研院鲜明的跨学科取向不同,地科院的
13、建制展现出其向地理学一级学科方向聚焦的发展倾向。首先,成立地理科学系,并着力打造地理学学科优势。在地科院成立前,作为以研究院名义存在的案例组织,其下不设学系,十几人的教师团队主要归属于其下设的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很显然,这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为主要职能的研究型组织。而案例组织从地研院到地科院(即研究院到学院)的名称变化,在其组织建制上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成立了地理科学系。尽管此时地研院及其下设的若干分支研究中心的名称依然在并行使用,但其教师团队显然已同时拥有一个聚焦于地理学的学系身份的归属。与此同时,地科院开始按照地理学一级学科的方向来规划组织未来的发展,三头并进地打造学院在地理学的传
14、统分支方向(即其所涵盖的传统二级学科)上的发展优势,截至 年底,地科院的教师团队已从初建时的十几人快速飙升至 余人。有受访者称,三头并进式的打造,具体表现为:在自然地理学上,基于原本的人才队伍学科背景,继续巩固和扩大学科优势;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上,利用学科交叉平台已有的相关仪器设备,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人文地理学上,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并与相关人文院系合作,弥补发展的不足。()其次,其人才培养开始向地理学学科方向倾斜。地科院在建院的同年即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不仅出现数量和层次的双重扩张,而且开始逐步向地理学及其所属的理学门类调整。如表 所示,案例组织的博士研究生
15、培养在 年从工学方向转到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在 年至 年间也逐步从地质学转到地理学方向。表 案例组织招生信息表招生年份本科生招生情况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博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年未招生未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名)年未招生未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名)年未招生未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名)年未招生地质学(名)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名)年未招生环境科学(名)、地球化学(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学位 名)年地理科学专业(名)环境科学(名)、地理学(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学位 名)数据来源:以上内容根据案例组织所在院校内部网站信息整理。表格中的“(名)”指招生人数。申超张帆:大学跨
16、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在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建设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案例组织为何会选择逐渐偏离原本的跨学科组织建设方向而向传统单一学科组织靠拢呢?这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即从组织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其学科化改造背后的原因进行解析。三、学科化改造的制度主义解释:一种讲求效率的组织趋同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认为,组织是高度制度化的产物,为了获得生存合法性,组织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与所处制度环境相适应的、可行的发展策略。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组织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常常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这就是组织在制度环境中面临的趋同
17、压力。跨学科组织在大学场域中所面临的趋同压力主要来自传统单一学科组织和新兴跨学科组织两个群体。目前,我国大学的传统院系组织主要依据单学科而构建,它在我国大学内部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和文化观念;而作为后起之秀的跨学科组织虽然在数量发展上迎来井喷,但是,其组织群体内部“仍未形成稳定且统一的结构模式,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制度也有待构建和完善”。因此,制度完备且文化成熟的单一学科组织群体对新生的跨学科组织造成的趋同压力似乎更大,而对其趋同,也就意味着逐渐趋异于跨学科组织群体的惯常发展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其实正是其趋同于大学传统院系组织的某种反映,只不过这种趋同的同时还考虑到效
18、率的因素。下文拟结合其具体的趋同过程和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展开详细分析。(一)案例组织向学科化方向转型的原因:追求双重合法性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它可以在多种层面发生作用。新制度主义学派的斯科特()在对前人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合法性机制的 种类型,即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文化 认知合法性。这些合法性的基础各不相同,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的压力,其中,规制合法性的基础常常是指法律法规等“硬”制度。然而,在我国强调“放管服”的治理改革背景下,政府对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的设立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因此,笔者认为,规制合法性并非案例组织变革的主
19、要压力来源,而另外两重合法性则更具解释力。其一,规范合法性压力推动了案例组织的学科化转型。在我国,学科目录作为一种学科准入规范掌握着大学学术组织的合法性身份和设置规范,只有跻身 学科目录才意味着组织自身具有合法性身份以及资源获取资格。这种围绕 学科目录所形成的组织行为规范,就如一种不同于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观念力量,既会“对社会行为施加一种限制,也能赋予社会行动某种力量”。这种形塑组织发展的规范主要有如下两种。首先,以学科为依据的组织设立规范影响了案例组织的组织建制。所谓以学科为依据的组织设立规范是指我国大学常以 学科目录中所包含的学科门类、一级或二级学科为基础来设立学术组织的一种规范。遵循这种规
20、范,组织就能凭借其合法身份,获得明确的官方认可和相应的资源投入。与传统院系组织不同,案例组织在建立之初主要依托的生态环境学科交叉平台在 大学是一个周期性的建设项目,周期结束,其资源的获取就成问题,而其所依托的学科则还是一个尚未跻身 学科目录的新兴交叉学科 表层地球系统。虽然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系统符合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其位于 学科目录之外,故而无法在我国大学“以一级学科主导的院系治理格局”中获得明确的官方认可和稳定的资源投入,这给案例组织坚持原本确立的跨学科发展思路制造了障碍。正如一位院领导所言:我们最初设想的是按照大地学的思维建院,直接基于表层地球系统这个研究领域来建设,但是,后来
21、我们才了解到,建学院和建课题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建课题组有很大的灵活性,而建学院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划分的学科来。()其次,以学科为依据的招生规范影响了案例组织的人才培养形式。所谓以学科为依据的招生规范是指大学学术组织招收研究生须按照 学科目录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中划分的学科门类来进行的一种规范。在这种规范下培养人才,才能使组织的人才培养成效获得合法性的认可。在组织建立早期,地研院主要在工学门类而非理学门类下进行博士研究生培养。虽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打破地学的传统学科界限,促进高效的跨学科科研合作,但是,由于地学的相关学科如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在 学科目录
22、中均归属于理学门类,这种学科门类的不对应就使得案例组织的人才培养成效面临认定和归属上的困难。对此,一位院领导解释道:我们最初没有博士点,博士生都是依托环境学院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的,所以之前的学生都是按环境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标准来培养的,年的两个研究生就是从环境学院调剂来的。到后来的 年、年、年,虽然我们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是没有办法独立招生。这些学生毕业也是授予工学学位,外界也看不到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所做的工作。另外,总是依赖别的学院调剂肯定会影响我们招生的质量,因为别人不可能把最好的学生给你,所以我们就考虑自己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这样就能保证生源质量和供给。(
23、)如上所述,在 学科目录规范带来的无形压力之下,案例组织为了摆脱生存困境,不得不在组织建制和招生方面向传统院系靠拢,也即向着 学科目录中既有的学科化方向改造自身。其二,文化 认知合法性压力形塑了案例组织的学科化转型。除了规范要素外,文化 认知性要素也是构成制度的关键要素,这种要素构成关于社会性质的共同理解以及建构意义的认知框架。其中,文化不仅是主观的信念,也是一种被感知为客观的、外在于个体行动者的符号系统。相对于规制和规范合法性的强制性作用来说,文化 认知合法性更加强调“通过遵守共同的情景界定、参照框架,或被认可的角色模板或结构模板而获得合法性”。与 学科目录所构造的学科规范相适应,一种广为大
24、众认可的、以学科为基础的信念体系与文化框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取向。一方面,在大学场域内,以学科为本的资源配置文化影响案例组织的资源获取行为。所谓以学科为本的资源配置文化是指大学内部将“各个学术组织在人、财、物等各项资源上的获取情况与其所属学科是否获得独立建制以及具体建设水平相挂钩”的一种共同认知。在这种文化影响下,获得独立建制以及学科建设水平高的学院,能够在资源分配中拥有更强的获得感,得到学校更多人、财、物的支持,大学内的教师和学生通常也会认为这类组织的地位较高且实力较强。因此,当案例组织主要依托的是一个未登 学科目录殿堂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时,就无法在以学科为本的资源配置
25、文化中顺畅地获取资源。对此,一位院领导说:我们最初以学科交叉平台为依据建立研究院主要是看重学校对它的投入很大,但是,后来当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后,学校的投入就开始缩减了,投入预算是由你的单位的产出结果来决定的。这时候我们就发现,虽然说我们作为一个研究院是集中的,但是,从这种学科设置来说我们是扩散的,我们没有独立的招生资格,没有自己的学科建制,在跟环境、水利、材料、生物等各个学院的共享的工作中,我们都要做出让步,要配合他们的学科评估。这样一来,外界就看不到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和贡献,这其实对我们的资源获取造成了不利影响。()缺乏由 学科目录所认可的独立学科建制,使得案例组织的绩效产出只能通过与其他院系合
26、作的科研成果来展现。如果再考虑到“跨学科研究中要想取得共识尤为困难”这一现实,那么,以跨学科研究为主体的工作可能使案例组织无法及时回应学校和社会大众的期待,进而持续地影响其在校内的资源获取。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其实恰是其模仿大学内部传统院系组织的一种行为,这种组织同形既有助于其“减少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有助于其借助能够体现学科建设水平的显性成果,及时回应学校和社会的期待,并为自身的组织存在增加更为有力的合法性依据。另一方面,在大学场域外,以学科为本的评估文化则牢牢扼住案例组织发展的命脉。以学科为本的评估文化是指社会大众将大学学术组织所属学科的评估等级作为
27、评价其发展状况和建设成就的符号的一种认知框架。在我国,由教育部学位中心按照 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的整体水平评估从 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在因其而渐次形成的评估文化影响下,外界普遍认为:“评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估成绩名列前茅就意味着组织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拥有着雄厚实力。”这样的组织对外界人才资源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案例组织若能在评估中跻身前列,就能将社会大众所承认的理性要素融入自身,跻身大学的分类与等级系统之中,争取到更优质的生源和师资,进而增加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反之,则可能面临被学校淘汰出局的风
28、险。对此,案例组织的一位领导坦言:在建立之初我们主要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平台,我们只想做研究,就纯粹为了学科交叉共同做事,并没有想要建学科。但是,没想到学科评估对学校影响很大,在学校内部,如果一个组织不参加学科评估或者学科评估成绩不太好的,那后来就很有可能被削掉。所以我们的发展目标就不得不有所改变了,开始计划建一个学科,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些学科交叉的工作。()(二)案例组织聚焦一个学科方向转型的原因:对效率的追求上述合法性机制主要聚焦于制度环境对组织发展的影响,解释了案例组织为何向学科化方向转型,但尚不能解释其为何只向地理学的学科化方向转型。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除了关注制度环境以外,还关注技术环境对
29、组织的影响,认为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不同,技术环境要求组织要有效率。技术环境是指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的运行,包括组织外部的资源与市场、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统筹等。而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需统筹考虑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因此,从技术环境的视角来看,在多个学科化发展方向并存的情况下,案例组织最终选择将有关资源策略性地投注到地理学一门学科上,与其对效率的追求密不可分。具体来讲,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案例组织追求对成本投入的控制。有学者指出,一个学科的发展要经过起步、发展、提高 个阶段,每个阶段大体需要 年时间。由于地学在 大学已经有 多年的发展空白,地
30、研院的建立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新建一个学院前期本就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资,包括新建教学和科研场所、培养师资队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等,而案例组织作为一个新生组织要同时建设多个学科,并促进多个学科间的交叉,需要的资源和精力就更多,学科建设的效率也会因为分散到不同方向上而大大降低。因此,集中建设一个学科更符合它的发展实际,也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对此,一位院领导解释道:要把一个学科做好是需要花很大力气的,学科建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节奏,同时建设多个学科可能会让你哪个学科都建设不好,让每个学科都没有特色,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决定缩减原先计划的一级学科数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未来成果产出更具优势的学科
31、 地理学上,后面等发展成熟了再建其他学科。()与此同时,地研院最初投入的设备资源也比较有利于支持地理学学科的人才培养,不需要再耗费更多的资源投入其中,从而有助于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对此,地研院的一位教师指出:学院的名气往往都是靠一个专业打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定位在一个专业上发展。而且,我们前期投入的那些平台和仪器主要是进行表层地球系统研究的,跟地理学方向也符合。如果要发展其他学科还需要耗费更多资源,所以我们现在想尽力把地理学做好,等将来人才队伍体量大的时候,我们再争取地质学或者生态学。()二是由于案例组织追求学科建设的收益速度。既然已经决定采取集中发展一个学科的战略,那么案例组织为何会选择优先发
32、展地理学,而不是同属理学门类的另外两个关联学科 地质学或生态学呢?这是因为,在学科评估中,对案例组织而言,主攻地理学相对来说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佳绩,而学科评估佳绩则是其借以获得学校信任和支持、证明其发展潜力的最可靠也是最客观的证据之一。对此,作为地研院创始成员之一的一位领导详细解释道:我们队伍的人大部分都是地学背景的,这对我们参与地理学的学科评估是有利的,但是,在生态学方向我们没有地位较高的学术带头人,要想在学科评估中拿到好成绩就比较难了。()从当前学科评估状况来看,地理学比地质学和生态学更有希望在学科评估中拿到好成绩,因为地理学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下面只有 个二级学科,建
33、设起来就比较快,在自然地理学和遥感上我们原本的学科背景和设备就是支持的,而人文地理就可以依托其他学院合作建设。地质学下面的 个二级学科,我们的研究方向仅涉及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两个,其他的 个学科都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起来就比较慢。地理学的学科评估体量也比地质学大,地理学的 类有、和,地质学只有,而且地质学领域位居前列的老牌院校学科地位难以撼动,要想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成就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如图 所示,一方面,因受到我国大学所处制度环境中特有的规范合法性和文化 认知合法性的双重压力,案例组织不得不向有较强趋同压力的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群的方向进行适应性变革;相应地,跨学科组织群对其造成
34、的趋同压力就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案例组织也在效率机制的驱使下,主动采取集中建设地理学一门学科的权宜之计。也就是说,正是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才催生了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或者说,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恰是其讲求效率的组织趋同的一种表现。案例组织学科化改造前弱趋同压力组织设立规范组织招生规范跨学科组织群体成本控制收益速度学科评估文化资源配置文化案例组织学科化改造后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群体强趋同压力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规范合法性文化?认知合法性图 案例组织学科化改造的理论解释图四、对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的辩证思考(一)对学科化改造作为一种跨学科组织的转型路径的评析从上文案例组织转型部分的描述可知,学
35、科化改造使得其各项工作越来越向地理学一级学科的方向聚焦。这些变化在巩固其以地理学为核心的学科边界的同时,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原初目标。尽管作为其跨学科工作象征的地研院并没有随着地科院的成立而消失,它与地科院正在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实际运作,但是,至少从短时间来看,快速上马的地理学一级学科组织建制无疑将成为地科院争取学校资源的主要根据及其自身资源投入的重要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案例组织集中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原始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在其跨学科的发展路向上可能具有某种“倒退”的意味。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与学科化改造的进程相
36、伴,案例组织在与跨学科研究有关的发展方向上取得不少积极的成就。首先,在多学科的人才引进方面,案例组织正在除地理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方向上聘用新教师,例如,年,引进一位生态学方向的院士进行授课,并计划依托其成立一个生态系统中心。其次,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案例组织申报的地球系统科学博士学位交叉学科授权点经 大学推荐,最终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议通过,且案例组织已在同步筹建与地理科学系并行的地球系统科学系。第三,在有关涵盖跨学科领域的学科评估与科研经费的筹集上,大学以案例组织为主参评的地球科学,在 年全球学科评估中成为新晋的全球前 的学科,与此同时,其通过各种科研立项获得的实到科研经费已逾 亿元。
37、第四,在基于院系合作的跨学科成果分享上,案例组织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此,一位领导感慨:直到我们人员发展起来之后,才慢慢建立了党委、成立了地理科学系,完善了行政管理团队、教学实践平台和科学与技术中心等,有了这些,我们才能跟其他学院更好地进行沟通。因为我们有了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点,所以在一些跨学科合作成果划分中,我们也能表达自己参加学科评估的利益需求了。()以上种种似乎在昭示,学科化改造给案例组织带来的并不只是其在跨学科发展方向上的某种单向“倒退”,它在跨学科方面的努力,其实一直作为一条暗线,与学科化改造并行不悖地发挥效力。或者说,学科化改造其实并未在根本上扰乱案例组织的跨学科发展目标,而是在一
38、定程度上化解了其以跨学科的名义单边推进组织发展的某些困境,进而打出一枚以学科化积极反哺跨学科的双响炮。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二)学科化改造对大学跨学科发展整体布局的影响当我们把对学科化改造现象的思考触角从跨学科组织本身提升到学校整体层面时,我们或许还应该思考,案例组织这种另类的跨学科发展思路对于学校的整体跨学科发展布局来讲意味着什么?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关注这种思路能否为其他跨学科组织采用。对此,笔者认为,这需要综合比较案例组织与其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异同点后,进行审慎地考量。这是因为,案例组织因学科化改造而收获反哺跨学科的奇效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其着力靠拢的传统学科方向
39、地理学在 大学并没有既存的学术组织能构成其直接的竞争对手,亦是 大学想着力恢复和补齐的空白领域。与此同时,这也与地理学作为一个传统学科“本身就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且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密不可分。这些均可能成为制约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经验被简单复制的重要背景因素。此外,若以学科化改造的方式来全面推进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在组织变革的高效性和集约性方面,似乎还值得仔细斟酌。这是因为跨学科的战略规划在实施时常需要改变有关跨学科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文化,如需要降低学术单位之间的壁垒,“这就要求一种灵活性的文化,而不是一种等级控制的文化”。然而,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恰似与上述文化氛围相悖,它通过将研究院升格为
40、学院的方式,将自身融入大学传统的院系治理等级之中。其重要目标之一是先寻求组织存在的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再谈发展。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营造一种有助于降低学科间交流壁垒的灵活性的文化,似乎并不十分有利。退一步讲,如果全校的跨学科组织都采取这种组织建设思路的话,那么,学校将不得不为此支付相应的组织和人员成本,这或许既不理性,也不现实,且存在资源浪费的可能。五、跨学科组织另类转型战略的本土性与可推广性探讨(一)学科化改造转型战略的本土性探讨本文提出的跨学科组织另类转型战略 学科化改造,主要是笔者在对我国一所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转型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基础上识别和提炼出来的一种新现象。之所以将其命名为
41、学科化改造,是由于在笔者所涉猎的中外相关学术话语体系中,很难寻觅到一个可以恰如其分地表征这一现象的旧有词汇。为了对这一新现象的特性做进一步的概括,结合这一现象所反映出的相关表征,笔者尝试对其做以下初步界定。本文所指的学科化改造是指我国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一种从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跨学科组织逐步向以一门学科为核心的传统院系组织回归和靠拢的发展与变革策略,这里的“多门学科”和“一门学科”中的“学科”均是特指为我国的 学科目录所明确认可的既有一级学科。因此,学科化改造这一现象实际上主要揭示的是我国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在受到 学科目录规训下迫不得已探索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策略,它
42、有比较明显的外部制度规训的特点。故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目录化改造现象。它主要反映的不是一种跨学科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而是一种跨学科组织在我国本土的制度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新政治方式。本文对这种新方式的呈现与解读,既不是要简单地肯定它,或暗示它代表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变革的新方向,也不主张简单地否定它,而是希望通过对这一独特现象的客观呈现与学理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在常规的跨学科组织发展思路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进而促使我们对这种中国式的另类可能性进行辩证的思考。“与西方的学术制度演进以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为主导不同,我国的学术制度建构具有明显的外部逻辑主导的特征。”具体到大学学术组
43、织变革方面,对其构成影响的重要外部逻辑即是我国相对细密的学科划分及与之相应的规训制度。在 学科目录及基于其开展的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下,我国大学在学术组织的治理方面形成以 学科目录为本的治理格局。跻身目录,是包括跨学科组织在内的所有学术组织取得生存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反之,则困难重重。因此,可以说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现象恰是我国独特的学术制度的产物。(二)学科化改造转型战略的可推广性探讨如上所述,由于学科化改造现象是我国独特的学术制度的产物,因此,当我们考虑这种独特的跨学科发展战略是否具有外部可推广性时,就应充分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关注不同国家有关大学的内外部学术制度的异同。与此同
44、时,即便同在中国背景下,其他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若想通过效法案例组织来获得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其所在的大学是否存在拟回归的单一学科的竞争对手,以及该大学是否计划大力支持发展该学科。具备这两个条件是案例组织成功实现学科化改造的前提。大学中存在已有竞争对手或该大学没有发展该学科的规划或意愿,都将增大这一战略变革的难度。此外,在学科化改造的同时不丢掉跨学科的知识生产特色,还需要其拟回归的学科方向如地理学一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对于那些建立在理论知识体系比较成熟且边界比较清晰的“纯硬科学”基础上的跨学科组织来说,案例组织的发展战略或许并不适用。六、关于跨学科组织未来发展的建议本文揭示和解释了中国大学中
45、的跨学科组织在面对生存和发展困境时所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应对策略 学科化改造。这一看似有违常理的逆向变革,其实是案例组织在面对传统单一学科组织和跨学科组织两种组织群体的趋同压力时、在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被迫选择与弱趋同压力的跨学科组织群趋异而与强趋同压力的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群趋同的结果。它既可以看作是对我国大学以 学科目录为本的治理格局的一种妥协,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迫不得已的战略突围。它既指向跨学科组织的现实生存问题,也指向跨学科组织的长远发展问题。因此,要使我国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不再为了追求合法性而被迫选择向传统单一学科组织方向趋同,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一套能与之并行、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
46、有效的大学跨学科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制度。一旦这套制度趋于成熟且被广泛认可和接受,那么新生的跨学科组织自然会向其趋同,而不再被迫模仿单一学科组织。本文拟从国家、大学及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为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长远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可根据知识生产和人才需求的前沿发展情况,及时调整 学科目录,并在学科评估中保持对交叉学科的开放性和融通性,进而为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事实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已明确将交叉学科增设为 学科目录的第 个学科门类。
47、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 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又为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可看作是我国有关部门为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所迈出的坚实一步,但未来仍需在其内部结构上继续完善。第二,大学应考虑为跨学科组织设计一套与传统院系组织并行不悖且有助于两者交互融通的资源获取与考核评估的制度规范。如上所述,案例组织之所以通过学科化改造的方式,以求得生存之道,恰是因为我国缺乏一套有利于跨学科组织有效运行的制度规范。因此,创设一套能与单一学科组织的制度规范并行且融通的新制度规范,将有助于破除跨学科组织对传统学科规范的盲目依赖,亦有助于大学在整体上优化资源配置,防止跨学科组织集体陷入曲
48、线救国的学科化改造迷思之中。第三,有关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和全面反思我国大学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一套以传统单一学科组织为主的学术体制,并在承认这一体制的历史惯性的前提下,努力激活学术组织的内生动力,并在外部权力与内在逻辑间保持一种“必要而合理的张力”。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更好地展现其自身在跨学科组织设计及整个跨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中的活力和主动性,以应对变动不居的知识生产迷局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困境。最后,值得讨论的是,案例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初见成效或许并不意味着其组织合法性的完全确立,它仍需对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做出新的回应。虽然向地理学的学科方向回归和靠拢为其生存提供了暂时的合法性依据,但是,由于案
49、例组织仍将多学科交叉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努力方向,且我国的 学科目录(特别是其中的交叉学科门类)还在不断变化与调整。因此,案例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到底将如何与现有学科发生关联,如何与我国持续变化的学科规范相适应,如何继续加强和巩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仍具有不确定性,仍待在变革中探索前进。申超张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化改造参考文献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与经费资助获得的“马太效应”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现代大学教育,():,?,():邓猛,程三银 教育个案研究 陈向明 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十讲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超,康涛,姬懿 学
50、科发展趋势与跨学科组织模式研究 北京教育(高教),():刘志忠 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其无边界对策 高教探索,():斯科特,制度与组织 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 版 姚伟,王黎芳,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焕娣,段姝 大学治理视域下的高校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江苏高教,():傅伯杰 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 地理学报,():殷忠勇 从学科走出学科:知识生产与知识政策视域下学科群建设的逻辑、困境与策略 江苏高教,():褚照锋,陈廷柱 多学科类型学院的运行困境与发展对策 基于 学院发展历程的考察 高校教育管理,():霍利,理解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 郭强,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