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 作者: 日期:10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 内蒙古乌海市第五中学 王美芬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1、时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习惯兴趣(1)利用地理的优势,具体、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2)用通俗易懂的、符合学生特征的内容和语言。(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4)加强学科横向联系。(5)极安排学生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6)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2、培养学生经常运用地图的习惯(1)养成认真看图的习惯.(2)养成认真填图的习惯。(3)养成动手绘图的习惯。(4)养成经常用图的习惯。3、学生广泛运用比较
2、法的习惯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地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习惯(1)组织学生办地理小报。(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野外考察。(3)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地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5、培养学生广泛运用阅读自学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 内蒙古乌海市第五中学 王美芬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地理教学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呢?要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1、时时注意激发
3、学生学习地理习惯兴趣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是一种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现象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些知识内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认真地、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探索、实践,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知识、智力和兴趣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因也是学习的结果。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恰当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
4、,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形成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只要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爱学。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的因素有:(1)利用地理的优势,具体、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课所涉及的内容有许多是直观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幻灯、实物标本、图片、地图、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感观。如:讲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这时他们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像能力差,学生对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课件授课,把地球公转模拟的实际情
5、况演示给学生,学生既能够理解又能提高学习兴趣。讲地球上的自然带时,利用电视录像给学生展示各自然带的特点,学生的印象深刻。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实际观察,例如:在学习恒星一节时,我们选择适当的时间带领学生观察星座,这样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不论是新颖的教学内容,还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均可使学生产生兴趣。(2)用通俗易懂的、符合学生特征的内容和语言。地理课中有些原理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只要坚持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乱为序就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如:讲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时,由于大气我们看不到,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果把它和山地中的高差坡度-下滑力联系起来,学生理解就容易的多.(3)联
6、系生产生活实际.把课本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并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地理课的许多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觉到知识有用性,学生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加其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地图知识时,利用当地的地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到自己家和所在学校的位置,然后学生自己确定自己家在学校的方位,量算自己家和学校的距离。这样学习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好,学生容易掌握.同时,一些涉及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探索,可以使学生树立远
7、大理想,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些基础上形成的兴趣是稳定的持久的。(4)加强学科横向联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学科,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语文、外语等学科均有广泛的联系,教学中适当地进行联系,可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5)极安排学生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例如:让学生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参与教学讨论,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对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经常组织知识抢答赛和其它的课外活动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6)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老师
8、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包括师德修养、业务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等),教师热爱学生,丰富的知识,生动活泼的语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2、培养学生经常运用地图的习惯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和地理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要了解分布情况,就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地图上,要了解区域联系和差异也需要地图,地图可以扩大和延长我们的视野,是地理“望远镜”,地图是其它任何工具都无法取代的。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
9、习的习惯。具体做法有以下一些:(1)养成认真看图的习惯。看图指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前提条件。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掌握地图的语言,熟悉地理事物的分布,增强对地图的认知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利用教学挂图,学生用地图册引导学生看图、指图,这样既起到示范作用,强化学生的地图意识,又能教会学生看图、指图、分析地图的方法,通过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成因,还能起到开拓思维、强化记忆的作用,能促使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营造一个互竞互助、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另外,在课后做好指导,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地图,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地图意识.(2)养成认真
10、填图的习惯。在学生看图、指图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其认真填图的习惯.这即是前一个环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个环节的检测。检测学生对一般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始填图时就培养学生认真填图的习惯.首先,教师做好填图示范,讲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填写法,要求位置的准确,字迹工整。其次在批改作业要细心、及时,并对学生的填图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把填写好的作业展览,这样既起到表扬的作用,又给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3)养成动手绘图的习惯。通过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逐步树立了地图意识,增强对地图的认识能力。之后,鼓励学生动手绘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地图的思维能力。学生
11、学习绘制地图要从描图开始,在描图时注意简明、醒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要全部描绘,只要把教学相关内容描绘出来就行,使学生学会正确取舍地图的内容.其次,绘制地图要由简单到复杂。在描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绘制一些示意图,或根据学习内容创意性的填写地图,以培养学生的文图转换能力。第三,要培养学生根据资料绘制地理图表,根据复杂的地理图表绘制简单的结构图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图表转化能力。例如:根据高中地理上册的水圈中的“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表”要求学生绘制出水体扇形百分比图.通过对学生的绘图习惯的培养,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
12、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原则,这也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养成经常用图的习惯。经常用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较高层次。通过前几个环节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利用地图的意识,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例如:在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时比较困难,让学生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就能简化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理解规律、原理等。例如:在理解水循环原理时,让学生画出水循环过程图,便于学生理解其过程和各环节。训练学生分析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理解“昆明准静止锋”对昆明、贵阳的天气的影响时,如果把锋面画在中国
13、地形图上,学生就能准确的理解、掌握。经过这几方面的培养尝试,学生的地图技能有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产生了培养学生经常利用地图的习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3、学生广泛运用比较法的习惯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有: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与变化和各地区的特征-区域性,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培养学生广泛运用比较法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会总结归纳、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地理概念。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地理名词、地理术语等。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必须对地理概念进行分析、记忆和理解。每
14、个概念有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在学习中明晰内涵,重视教师所举的典型的外延性实例,使自己正确理解。对相似的地理概念可用比较法找出异同。例如:“天气与气候”、“水资源和水力资源”等。加强地理概念的记忆,加强记忆的方法有提高兴趣、现象记忆法、重复强化法、理解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方法.(2)地理原理.地理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规律及其成因。这些都是概括抽象了的知识,学习地理原理要抓住实质、理清因果脉络。掌握原理实质、用比较法辩清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征,抓住地理原理的特点、规律的实质,善于总结归纳。例如:学生学习气候类型的判断,实质是判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首先根据气温判断该地所在南、北半球,然后判断温度带(
15、热带的最低温度大于15;亚热带最低温度是0-15;温带最低温度小于0,而最高温度大于20;亚寒带最高温度10-20之间;寒带最高温度小于10。),其次再结合降水的类型(降水的多雨型、均匀型、少雨型、冬雨型、夏雨型)进行综合判断。地理事物的原理,都有其因果关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构成复杂的连锁式的因果关系。所以学生学习地理应用图表梳理,理清脉络。比如:学习地壳物质组成时,若用下表梳理,可以充分体现地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地壳 各种岩石间的转化地壳物质的循环(3)区域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16、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以及自然、经济、历史的条件密切联系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并分析由此形成的区域特征的思维和习惯。例如:内蒙古的区域特征的分析:位置 气候 植被 动物 自然景观地形 土壤位置-大陆内部:地形-高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减少;土壤钙质土、棕壤;植被自东向西是森林、草原、荒漠;动物以食草动物为主如:黄羊等。(4)地理时空。地理空间包括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三个方面。地理时间包括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化、时间变序三个方面,学习时要运用串编法序列化的学习策略。串编学习法:依托地
17、图有利于明确地理事物的相互方位、相关关系等时空关系的特点,地理空间内容可以借助地图上的一些点、线、面而进行串编学习,“点”是指城市、矿产地、水电站、自然保护区等,“线”是指海岸线、行政区界线、交通线、经纬线、重要地理界线等,“面”是指海陆、国家、政区、地形区等.序列化策略,即将演变过程按顺序排列。如: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更替的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习时弄清上述这些地理事物发生、发展、演变、转化的过程,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从属关系等地理事物演变规律,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策略,并且运用演变规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又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4、积极组织学生
18、参加地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习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经常有针对性开展一些地理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评判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地理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1)组织学生办地理小报。地理小报在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传地理科普知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办地理小报要争取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励学生主动猎取课外地理信息,促进课堂地理学习。确保小报的质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精心设计版面内容,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主,范围要广
19、,联系实际的内容要多一些,小报的主题要鲜明、突出。此外,还可通过地理主题会,地理墙报和时事地图,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野外考察.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讲黄河时,组织学生到黄河参观,学生对黄河的凌汛,泥沙含量有直观的认识。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预先确定活动的地点、目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师把实践活动的地点事先考虑清楚,列出考
20、察活动的内容提纲,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活动。在考察实践活动中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每次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好总结,写出个人的体会和收获。(3)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地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成立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可以提高地理爱好者的地理学术水平,激发他们对地理奥秘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把地理课学得更为生动活泼。例如:成立天文爱好小组,天气观察小组,地理教具制作小组,乡土地理调查小组等.还可以和其它学科共同组织兴趣小组,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与生物学科共同组建生态系统有关的活动小组,与计算机学科共同组建学件、教件制作小组(可以
21、使教师理解学生的思维)等。5、培养学生广泛运用阅读自学习惯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些情况,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 (1)、培养学
22、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安排自学环节,让他们自学的愿望.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受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的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再次,指导学生自学进行阅读自学成果总结。在学生阅读自学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即
23、时组织学生讲座肯定学生的自学成绩,总结经验,扩大自学影响,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自学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 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总是的主要依据。地理课的自学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途径实现的。根据地理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地理科的阅读自学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语意式
24、”阅读法 这种阅读自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地理课文。“语意式”新闻记者法主要适合于课本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清楚的章节或段落,如高中地理下册的一些章节。使用这种方法自学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重要的要领可做句子成份分析,找出关键词,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采取“语意式”阅读法让学生自学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历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
25、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2、“提纲式”阅读法 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 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学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如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就可列出这样的自学提纲: (1)热力环流气压差异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受力情况分析及其产生的大气运动(填写下表) 大气受力情况分析 大气水平运动特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绘出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26、北半球)的示意图. 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自学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摆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座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3、“习题式”阅读法 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
27、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辩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4、“地图式”阅读法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
28、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总之,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某一学科单独的任务,而是各学科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学科协同努力,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正面引导,积极提供仿效的榜样;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参考文献1 刘旭林浅谈地理教学法中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2 王跃华 中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