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堂使用的是武汉版科学(8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本次课是有关大气压强的复习课,通过对相关概念原理的回顾以及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会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对本章知识进行的整合、归类,并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龄中期的开始阶段,称为少年期。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思维的规则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特点是: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监控和内省实际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大气压的相关理
2、论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气压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一些现象。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对现象进行解释。另外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科学探究1。重新感受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学会测定大气压强的值的方法;2.通过多媒体重现有关实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认知.(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3。培养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三)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1.认意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
3、生活中的重要运作用,增强对科学物理学习的兴趣;2.在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熟悉大气压强在现代技术、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课标各学科大纲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提出复习内容和要求),即对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的测
4、定和大气压强的变化等三方面知识的复习;其次是具体知识点的复习,其中包括多个学习环节,具体有:知识点的回顾(大气压强的定义)、归纳定义(强调定义中的重点)、展示实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归纳结论)、经典例题讲解;再次对复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强调课程中的重难点;最后针对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环节精心设置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联系,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的予以解答.五、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媒体的选择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备注多媒体课件马德堡半球实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G。边播放、边讲解3分钟多媒体课件托里拆利实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G.边播放、边讲解3
5、分钟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他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讨论;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其他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提出复习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大气压:1.存在2。定义3。方向大
6、气压值:1。测定2.不同值大气压的变化:1。关系:与高度 与体积2。影响:沸点 气候(二)深化重点内容、交待注意事项1。大气压强回顾定义:学生回顾定义,教师归纳 大气压强的定义: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强调:单位面积。举例(大气压的存在与作用):教师展现马德堡半球实验。归纳 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力作用。学生举例:大气压的存在与作用教师设问:压强方向。讲解例1.归纳 大气压强的方向:大气向各个方向作用于物体。学生讨论:大气压强存在的原因。2.大气压强的测定学生回顾:一标准大气压的值:1。0105pa。教师展现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与现象,讲解例2.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现象原因
7、1水银柱下降受重力2在某处静止力的平衡3。大气压强的变化(1)变化a大气压与高度关系学生回顾:离海平面(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教师展现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处的气压值。 进行拓展:1.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降低100Pa。2。大气压变化不均匀。举例:高山反应。 b气压与体积学生回顾: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增大,气压减少;体积减小,气压增大。教师讲解例3.学生重新体验:人体呼吸过程。呼吸肌胸廓肺容积肺内气压吸气呼气(2)对生活的影响a大气压与沸点学生回顾:气压减少,液体的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教师讲解例4.b气压与气候-季风形成的原因。学生回顾:季风的形成。
8、教师展现:夏季风的形成。(三)进行强化训练1.把一个空烧瓶先放在开水中烫一会儿,然后立即固定在铁架台上,同时把一个大小合适的剥了皮的熟鹌鹑蛋迅速塞住瓶口,如图所示,你会看到鹌鹑蛋在 的作用下从瓶口 。2。某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饮料瓶(质软)和注射器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注入浓NaOH溶液并振荡塑料瓶后,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3.氢气球升到高空时易破裂,为什么?4.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厘米水银柱高,在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甲是 厘米
9、汞柱高,乙是 厘米汞柱高,丙是 厘米汞柱高。专家点评本节课是一节关于大气压强的复习课,从整体上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首先,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复习旧知识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大气压强的定义、变化等知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其次,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科学本质。教师组织学生就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进行讨论、举例;体会呼吸过程来对来和大气压强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体会到了大气压强对体积的变化的影响。不仅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科学本质.同时,整节课的教学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
10、师首先向学生提出复习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回忆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以及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教师归纳等使学生构建大气压强的知识网络。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练习,巩固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是围绕大气压强这一概念进行,对大气压强的基本特征、测定、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复习,结构清晰,层次鲜明。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课堂小结中不仅对知识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整合。评价练习中给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学生将掌握的知识用于具体的问题分析,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接着,本节课还体现了科学探究
11、的新理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将学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的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分析实验时,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实验是如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测定大气压的值的.学生通过分析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也学到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同时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要具有创新的科学精神。最后,本节课也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大气压强在现代技术、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在体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将教学目标的四个方面(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STS)真正落到了实处。另外,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三种教学方法,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营造了活跃、探究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本节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在复习大气压强三个特性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在复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此外,对于大气压强与新技术的介绍教师还有所欠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