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学校 任留初中 年级 八年级 教师姓名 胡友军 时间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概念规律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及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认识理解牛顿第一定理。2、理解什么是惯性,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会利用惯性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2.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教学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惯性概念。教学难点难
2、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教法“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新课师:老师首先设置一些问题情景:为什么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用力的作用效果对滑板车进行受力分析。学生讨论得出:在竖直方向上受支持力和重力,在水平方向上受脚的推力向前运动,不受推力时滑板车状态由运动变静止说明滑板车受到另一种力。设疑导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知识点一: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师:【提出问题】阻力对运动物体有何影响?【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比较小车运动距离的大小,并推理当水平面没有摩
3、擦力时小车的运动状况。(1)器材:斜面、毛巾、棉布、小车、刻度尺、桌子。(2)步骤:a、在与斜面衔接的水平面上放一条毛巾,小车由斜面上某一位置自由滑下,在毛巾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做标记,用刻度尺量出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b、用棉布代替毛巾重做实验记录下在棉布上运动的距离;c、拿掉桌子上的棉布,重复实验测出小车在桌子上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师: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说明什么?(2)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哪两种情况况?(3)“或”体现什么情况?3、如何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小组可以讨论完成)师:(1)物体运动需要不需要力来
4、维持?(2)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知识点三:惯性师:设计演示实验:猛然抽出玻璃杯下的纸条;迅速打击鸡蛋下的硬纸板;载有铁块的小车突然受阻停止运动。师:【板书】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师:让学生讨论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师:让学生自学课本P1819页内容了解惯性的应用与危害。d、把得到数据填入表格。(各小组独立完成)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cm)小车在棉布上运动的距离(cm)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cm)102550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论证】1、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越远;2、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见效的越慢。说明阻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见效的原因。【科学推理】如果小车
5、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生:说明定律对所有物体都适用,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一例外。生: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的理想状;二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它的效果等效为不受力。生:两种状态必具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思考两个问题结合所学进行回答教师总结: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纸条被抽走了,杯子却留在原地;硬纸板被打飞了,鸡蛋却落入杯中;小车虽受阻停止了,铁块却飞离了小车。思考得出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生: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学生学习后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利用惯性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也很多。设置问题情境并让学生参与完成,自己总结概念效果好.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正确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阔知识视野,进一步明确惯性。课堂小结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惯性的利用、危害。作业布置思考如果没有惯性,生活将会怎样?教学反思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