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现代教学 2024/7教学研究 教法新探初中抒情散文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探索文/上海市曹杨中学 傅晓璐【摘 要】本文从初中抒情散文教学入手,探讨抒情散文的教学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抒情散文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关键词】逻辑 抒情散文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选入了多篇抒情散文,其语言凝练、结构精巧、思想内容深刻,是初中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经典范本。然而由于其文本上的特性和教师教学中的惯性,对于抒情散文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尤其是逻辑思维层面的教学价值仍有挖掘空间。一、抒情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抒情散文对具体事物进行叙述、描写,通常没有贯穿文本的情节,突出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作者往往借助客观的景、物
2、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教师对此类文本的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重视整体感知但忽视文脉结构抒情散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这样一条常规路径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先寻找文章的写作对象(物、景),接着分析作者如何叙述、描写写作对象,进而提炼写作对象的特征,把握作者情感。这条路径能较快地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特征以及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情感,但学生多是从零散的句子中提取景物的特征,停留在感知内容的层面,忽视文章的文脉结构以及作者透过写作对象背后所要表达的理性思考。文脉结构在全文中起着整合材料的重要作用,也是深入领会作者情思、培育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发力点。2.讲语句品读但缺少品读方法抒情散文在内容、语言的呈现形式
3、上都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构思之精巧,但其方法多是关注语言形式的品读,如分析修辞、炼字、句式等。我们在品读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还要看作者是用怎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进而探索为什么要用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述。3.强调情感体悟但缺乏有效抓手抒情散文是作者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教学抒情散文时教师会强调情感体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悟情感多是停留在表层理解或存在思维标签,如学生概括的情感一般是抒发作者对景或物的悲伤、赞美、喜爱。很多散文的确涉及以上几类情感,但每篇散文的个性情思被同化,如何从具体的语
4、言中较为精准地概括抽象的情感?教学中往往缺少有效的抓手。二、挖掘抒情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就文本特征而言,抒情类散文中,作者的个性化情感和思考往往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通过自我反思达到精神寄托和共鸣,也就是所谓的“文中有我”。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过程就是文章的脉络线索。基于这样的文本特征,其教学价值可以归纳为:以形成语言经验和感受语言内涵为主的语言运用教学价值;以逻辑思维培养为主的思维能力教学价值。对于语言运用层面的教学价值挖掘,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熟悉且擅长的,但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到:抒情类散文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借助关联、演绎、抽象、归纳等思维训练
5、,我们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建构深度阅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三、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抒情散文教学应用策略1.从普通逻辑视角关注句、段之间的关联普通逻辑反映的是事物一般属性及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学生阅读抒情散文的难点正是在看似零散的语言表达和寄托于内的情感中,建构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直达文章情思主旨的通道。以普通逻辑的视角,借助关联词、关键句的捕捉,分析句、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文本内部的关联,是可供选382024/7 现代教学 教学研究 教法新探择的应用策略。第一,关联词是可以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抽象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
6、语。关联词的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连接起来构成复句,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句段关系的梳理,提炼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过程。如贾平凹 一棵小桃树 开头第一句“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以转折的形式表达他想写却没有写此文的纠结。作者之所以纠结,是因为被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因果关系)。通过梳理小桃树的生长经历和生长过程的表现(38 段),可以用五组转折关系梳理小桃树生长过程的具体表现,虽然小桃树被“我”忘却、长得很委屈、被周围人说没出息、长的样子猥琐、被猪拱过,但小桃树依然顽强奋发地生长。这样将 38 段的内容勾连,在转折关
7、系的语境中,读出作者对小桃树认识的转变。第二,关键句可以是文章首尾句、前后呼应句、过渡句、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这些关键句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句子段落间的关系。如 紫藤萝瀑布 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最后一段“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促使作者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习这篇文章需引导学生思考内在情思的产生和眼前景物之间的关系,抓住作者使用的喻体特征解读眼前紫藤萝的特征,明确眼前的紫藤萝对作者内心的触动,然后阅读回忆中的紫藤萝,读出紫藤萝今昔生命状态的对比,触动作者的内心,最后串联全文行为变化的内在动因,理清文章脉络。2.用逻辑演绎建构从具体语言到抽象情感之间的逻
8、辑路径抒情散文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学生可以聚焦语言表征、上下文语境、情感脉络,通过联想、想象建构起具体语言到抽象情感之间的逻辑路径。白杨礼赞 中在开头、中间、结尾都出现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的词句,形成一以贯之的情感线索。第一段直接抒情,总起全文,第二、第三段写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第四段是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接着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高大、挺直的特点。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地读出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那么作者仅仅赞美树本身吗?第七、第八段由白杨树过渡到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结尾段照应开头将白杨树与“贵族化
9、的楠木”对比,再次点题,表达赞美之情。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把握文字中蕴涵的激情,在此基础上,能够利用语言标志(反复出现的词句)把握情感。3.用逻辑归纳帮助学生掌握抒情类散文阅读的程序性技能郅庭瑾教授在 为思维而教 一书中提到,教会学生思维指的是那种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思维能力进行系统的、旨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活动。思维可以通过教学训练来提高,思维是可以教会的。思维的教必须强调学生自觉主动经常参与思维实践。学生自行阅读抒情类散文也可以依循一定的路径,经过反复的思维训练,从而习得这一类文本的程序性技能。以 小石潭记 为例,教师先请学生圈画作者写了哪些小石潭的景物,概括
10、小石潭的景物特点,推断作者的情感,继而分析材料间的关系,梳理作者情感的起伏。同样写树,第一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充满美感的景致使我们愈加感受到小潭的美妙;第四段“四面竹树环合”,幽寂之景令人感到压抑,作者的情感投射在他所写的景物之中,同样的景因内心的情不同,写出来就大相径庭了。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政治上满腔热情却无法施展,苦闷不已。他来小石潭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而潭上“四面竹树环合”的幽寂与其悲苦的遭遇有着相通之点,情因景生。学生还需要关注语言形式,如“犬牙差互”“斗折蛇行”中的喻体选择,“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中的“过”“不可”两个副词的使用,理解作者寄寓景物中的忧思。教学抒情类散文既要关注文章内容、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还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逻辑思维培育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参考文献:1 曹刚.探索文本解读的路径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2 陈树强.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形式逻辑思维培育策略探析 J.语文建设,2022(12).3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本文编辑:沈妍)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