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磷安全规程 (GBZ24784-) 目 录 目 录 1 1 范畴 1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普通规定 2 5选址和总体布置 3 6建、构筑物构造 3 7生产装置和设备 4 8安全装置、设施 5 9 安全标记 6 10 消防设施 6 11照明与电气安全 7 12起重设备 7 13防雷防静电 8 14安全生产管理 8 15 安全作业 10 16设备维修 11 17黄磷贮存与运送 12 18职业卫生 13 19事故应急解决 14 附录A黄磷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 16 附录B黄磷烧伤现场急救和创面解决 17
2、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原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马龙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总公司、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重要起草人:刘幽若、陆思伟、王慰慈、明兵、杨亚斌、李成林、甄云军、杨光明、潭唯 1 范畴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规定了黄磷安全生产公司选址和总体布置、建、构筑物构造、生产装置和设备、安全装置和设施、安全标记、消防设施、照明与电气安全、起
3、重设备、防雷防静电、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作业、设备维修、黄磷贮存与运送、职业卫生和事故应急解决规定。 本指引性技术文献重要合用于电炉法生产黄磷生产公司新建、改建、扩建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和控制以及安全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献中条款通过本指引性技术文献引用而成为本指引性技术文献条款。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涉及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指引性技术文献,然而,鼓动依照本指引性技术文献达到合同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指引性技术文献。 GB 2893安全色 GB 2894安全标
4、志 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4387 工业公司厂内铁路、道路运送安全规程 GB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222 工业公司煤气安全规程 GB7231 工业管道基本辨认色、辨认符号和安全标记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
5、装置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备设计规范 GB50160-1992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7 工业公司总平面设计规范 GB19358 黄磷包装安全规范、使用鉴定 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HG∕T20649化工公司总图运送设计规范 HG∕T20675化工公司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指引性技术文献。 3.1磷蒸汽 磷矿石、硅石和焦炭或无烟煤在电炉中高温加热,产生大量含元素磷气体。 3.2磷炉尾气tail gas in p
6、hosphorus furnace 生产黄磷时磷蒸气回收元素磷后所产生废气(尾气),重要成分是CO,普通CO含量在85%~90%。 3.3磷铁 ferro phosphorus 磷矿中氧化铁被还原生成金属铁,熔融铁与磷反映生成磷铁。 3.4清槽作业 slot cleaning up 在清理受磷槽、预沉槽、精制槽、磷储槽、磷泥槽中磷泥或其她杂质作业。 4 普通规定 4.1 黄磷生产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和控制以及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应按本指引性技术文献执行;本指引性技术文献未作规定,应执行相应现行国标及规范规定或规定。 4.2新建、改建、扩建工
7、程项目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纳人建设项目概算。 4.3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献应有职业安全健康专篇。安全设计应贯穿于各专业设计之中。 4.4 黄磷生产应选取先进生产工艺办法或从生产装置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综合防护办法,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合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有害因素,亦应采用综合防止、治理办法。 4.5建设项目施工应按设计进行。变更安全设施,应经设计单位书面批准。工程隐蔽某些,应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隐蔽。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应将竣工阐明书及竣工图交付建设单位。 4.6工程筹建
8、时应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涉及各种技术图纸、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运营档案、特种设备档案、电气设施检测数据、安所有件检测记录等。 4.7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5选址和总体布置 5.1 新建黄磷厂厂址选取应符合GB 50187、HG/T 20649等有关规定规定。 5.2黄磷厂应建在城郊或重工业区,并位于本地生活饮用水水源下游。 5.3 劳动条件较差重要生产车间,设备应单排布置。高温操作岗位,应布置在热源上风侧。 5.4建在重工业区内黄磷厂,宜位于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5.5新建厂厂区边沿与居住区卫生防护距离不应不大于表1规定,在卫生
9、防护距离内,应设卫生防护带。 表1 黄磷厂卫生防护距离 近5年平均风速/(m/s) 卫生防护距离/m <2 1000 2~4 800 >4 600 5.6在总图布置中应考虑各建筑物防火间距,安全疏散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问题,保证其符合国家关于规定。装置区设环形道路,和界区外道路相连,以利于事故状态下人员疏散和急救。 5.7厂区布置和重要车间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供消防车和救护车在异常状况或紧急急救状况下使用。 5.8遵循厂区规划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区别原则,生产区不应在设立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虽然是暂时性质)。生产用房、仓库内不应有职工宿舍。 5.9在总图布
10、置中应设立高位安全水池或水塔。 5.10黄磷生产公司应有专用渣场,并进行规范设计和防渗入解决。 6建、构筑物构造 6.1 地震烈度按本地最高级别设防。 6.2具备易燃、易爆介质生产厂房应遵守防火、防爆等安全规范、原则规定,建筑物按GB 50016规定进行设计,对易泄漏有害介质管道及设备尽量露天布置。 6.3依照火灾危险性级别和防火、防爆规定,建筑物按一、二级耐火级别设计,满足建筑防火规定。重要生产场合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表2。 表2重要生产场合火灾危险性分类 车间、建筑物名称 火灾危险性类别 产品储存区域 甲类 泥磷回收装置厂房 受磷槽、预沉槽、精制槽、泥磷池 原料
11、烘干 乙类 配电室 办公用房及生活设施 废水解决系统 戌类 消防水池、清水池 6.4电炉制磷厂房应充分运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容许下,可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构造。应采用框架构造,必要时局部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5 h非燃烧体墙。不适当采用自然通风或采用自然通风有困难场合应采用通风换气办法。 6.5 黄磷厂火灾爆炸危险场合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GB 50016规定。 6.6配电室构造、基本应依照水文地理状况进行建设,防止遭大水沉没或山体滑坡、泥石流影响,引起电器短路事故。在电气操作现场应配备经检查合格电气安全防护用品,操作实行监护制度,以防发生人身
12、电气安全事故。 6.7应依照建构筑物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设立相应消防设施。其中设立小型灭火装置数量,应符合GB 50140规定。 7生产装置和设备 7.1 黄磷电炉应采用微正压生产。黄磷生产应选取先进生产工艺办法或从生产装置上采用办法使工厂车间卫生和环境条件符合有关原则规定。 7.2磷炉变压器短网在电极上闭合,固定某些铜排保持安全间距,铜管通水冷却,可绕某些电缆用绝缘材料保护,通冷水冷却。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桥架和穿管敷设。 7.3冷凝塔用O.3 MPa~0.4 MPa、20℃~60℃工艺水喷淋,塔体材料内壁采用防腐钢板制作或作防腐解决,外壁涂防腐涂料。 7.4 压力容器使
13、用单位购买压力容器或进行压力容器工程招标时,应选取具备相应制造资格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或组焊)单位。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负责,并指定具备压力容墨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原则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工作。 7.5 黄磷储罐应设立安全围堰,并配备相应安全设施,黄磷储罐应定期进行壁厚检测。 8安全装置、设施 8.1 报警装置 8.1.1 在生产中也许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导致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质作业场合,应设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黄磷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参见附录A。 8.1.2原料制备、电炉制磷、制磷主厂房顶层、尾气解决等重要生产岗位应
14、设立可燃气体、防火自动报警装置。 8.1.3产生黄磷尾气作业场合,如原料制备、电炉制磷、制磷主厂房顶层、尾气解决等岗位CO浓度应定期测定。 8.2通风设施 8.2.1 磷蒸气、黄磷尾气外逸场合,应依照不同外逸、污染状况配备相应通风装置。 8.2.2 生产装置规定密闭,整个磷炉周边应保持空气流通。 8.2.3料柜与磷炉连接部少量CO顺着料管从料柜上逸出,应保持良好通风。 8.2.4清槽作业时人员进入槽内人孔前,应进行强制通风,操作人员应带防毒面具。 8.2.5依照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用防尘防毒通风办法控制其扩散,工作场合空气中有毒物质不应超过容许浓度。 8.3尾气设施
15、与设备 8.3.1 尾气设施与设备筹划、制造、施工安装、生产和检修应遵守GB 6222规定。 8.3.2尾气管道应设压力自动调节和事故紧急切断装置,尾气管道上防爆孔、闸阀、放散管,应与其她管道保持一定距离,并应设有冲洗管内残存尾气设施。 8.3.3从电炉引出尾气管道,应设有隔断装置,并保持完好。 8.3.4尾气管道下面,不应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设立供人停留和操作建筑物。 8.3.5点火口装有紧急事故切断阀,在尾气调节操作地点,应设有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 8.3.6尾气从磷炉输送到烘干系统应采用微正压(O.1 kPa~O.35 kPa)操作。 8.3.7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合用,
16、应符合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关于规定,并应设有安全阀、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等装置。 8.4 防护设施 8.4.1 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应符合GB 4053.1、GB 4053.2、GB 4053.3、GB 4053.4规定。 8.4.2坑、沟、井、池应设有防护围栏或盖板。 8.4.3设备外露运转某些和有危及人身安所有位,均应设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8.4.4易泄漏磷蒸气、磷炉尾气等有毒气体处所,应采用必要防范办法。 9 安全标记 9.1 危险场合、要害部位、铁路与道路平交道口,以及道路路口等,均应设清晰醒目安全体志。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GB 2893和
17、GB 2894规定。 9.2 电缆走向、管道等,应有明显标志,不同介质管线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GB 7231规定。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反扣(向)阀门应批示旋向。 9.3高温设备和高温管道应设立隔离栏,并有警示标志。 9.4厂内应划出专用车辆行使路线,设立限速标志。 9.5生产、储存场合紧急疏散出口应当设立明显标志。 9.6凡有不安全因素部位应设立醒目安全标志并采用必要防护办法。 9.7黄磷贮罐区围堰上应设立明显标志,注明名称、黄磷中毒急救办法、发生泄漏和燃烧时处置办法、应急管理部门电话和联系人。 10 消防设施 10.1 黄磷生产、黄磷尾气装置防火应按GB 50016规定设
18、立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应依照火源及着火物质性质配备恰当种类、足够数量消防器材。 10.2依照建构筑物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设立相应消防设施。其中设立小型灭火装置数量和种类,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设立小型灭火装置数量和种类 类别 设立数量/ (个/m2) 灭火器种类 泥磷回收装置厂房 1/50 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受磷槽、预沉槽、精制槽、泥磷池 办公用房及生活设施、配电室、原料烘干 废水解决系统 1/100~ 1/150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产品储存区域 1/80 建、构物面积局限性m2,至少设
19、立一种灭火器。 10.3依照GB50016、GB50140等规范规定,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测和更换,保证其状态完好。 10.4黄磷仓库按GB 50016设立相应消防器材。 10.5黄磷贮罐区应配备喷淋装置、安全桶、消防栓等安全设施。灭火时应采用雾状(开花)水。 10.6依照生产过程中消防用水量及消防污水产生量,厂方应设计足够池容污水事故池,防止消防污水直接外排。 11照明与电气安全 11.1 电炉制磷系统电气设备和线路设计、安装、运营应符合GB 50058规定。尾气回收、加工系统按二级区域场合规定选用防爆型电器。 1 1.2 电炉制磷系统动力、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等应有
20、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安全办法。 1 1.3生产装置暂时电缆、仪表线应加强管理,生产现场不应使用暂时线,并结合检修对不符合规定电缆、仪表线及时进行更新,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 1.4厂房自然采光和照明,应能保证安全作业和人员行走安全。 11.5生产车间和作业场合最低照度值,不应低于国标1.5倍。 1 1.6车间配电及电气控制盘均应设在单独房间内。 12起重设备 12.1 通廊坡度为8º~12º时,检修道及人行道均应设防滑条,超过12 º时应设踏步。 12.2胶带输送机应设有下列装置: . a) 安全绳等胶带事故停车装置; b) 倾斜胶带逆止装置; c) 启
21、动信号装置; d) 头、尾轮清扫器; e) 密封罩。 12.3 同一轨道上相向运营两台桥式起重机,间距不应不大于2 m。 12.4起重机应设有符合GB 6067安全防护装置。 12.5 吊具必要在容许安全系数范畴内使用,并应定期检查。钢丝绳和链条安全系数应分别符合GB 6067规定。 13防雷防静电 13.1 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贮罐应按GB 50057规定设立防雷设施。干燥窑、磷矿烧结机、尾气净化、三级冷却塔系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立防雷设施。 13.2厂(车间)内尾气回收设备、管道应按HG/T 20675规定采用防静电办法,并在避雷保护范畴之内。
22、 13.3 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立,单独接地。防雷接地电阻值不不不大于10 Q,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不不大于100Ω。 14安全生产管理 14.1 黄磷生产厂(部)车间、工段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纯熟掌握工艺过程设备性能和安全技术,并指挥事故解决。重要操作室和岗位之间,应设有电话或对讲机。 14.2黄磷生产公司应结合黄磷生产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 14.3黄磷生产公司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诲,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职工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14.3.1新职工应接受厂、车间、班
23、组三级安全教诲,经考试合格后由纯熟工人带领工作至少三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14.3.2调换工种和脱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人员,应事先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14.3.3外来参观或学习人员,应接受相应安全教诲,并应由专人带领。 14.4特种作业人员和要害岗位、重要设备与设施作业人员,应通过专门安全教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获得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并保持生产装置特种作业人员相对稳定性。 14.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制定相应安全技术办法;对关于生产人员,应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14.6黄磷生产公司应为职工提供
24、符合国标或行业原则劳动防护用品,职工应对的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7黄磷生产公司应建立对厂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清扫制度。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14.8准时对设备管道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黄磷生产公司应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对发现问题应提出整治办法,并限期整治。 14.9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不应擅自拆除。 14.10黄磷生产公司发生伤亡或其她重大事故时,应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厂长(经理)或其代理人和各岗位负责人应及时到现场组织指挥急救,并采用有效办法,防止事故扩大。 14.10.1 发生伤亡事故,应按国家关于规定报告和解决。
25、 14.10.2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因素,并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办法。 14.11 加强动火、起重、登高、设备内作业、抽堵盲板、动土、电气等检修作业安全管理。 14.11.1 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前应进行检测,必要时专人监护,并准备消防器材。 14.11.2起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遵守GB 6067等关于规定、规定。起重机操作期间,运营区域内地面不应有人员操作或通行。划定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14.11.3登高不不大于2 m高处作业应办理相应级别高处安全作业票。 14.1 1.4进入有毒有害气(汽)体、液体、固体和也许伤害人身安全塔、罐、槽、炉、地沟(坑)、
26、管道等容器内作业应办理进入设备内安全作业票,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 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b)进行安全隔绝; c)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d)进行置换、通风; e) 准时间规定进行安全分析; f)佩戴规定防护用品; g)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h)具备急救后备办法。 14.11.5凡生产装置所属气(汽)体、液体管网(含总管、支管)上所有盲板抽插作业应办理抽插盲板安全作业票。 14.11.6凡在生产区域内进行与装置设备、生产系统、地下工艺管线、电缆地沟、生产、生活建构物、厂区道路、交通、有直接影响动土、断路、爆破作业深度超过O.5 m,应办理相应允许证。
27、 14.11.7 电气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电工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非电工作业人员不应从事任何电工作业。 14.12重大危险源黄磷贮存区(库房、储罐区),应制定重大危险源目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 15 安全作业 15.1 原料岗位干燥机点火时,应有专人负责。 15.2严格控制袋除尘器温度在60℃~100℃。 15.3配料与吊料人员应经常保持联系,吊料时料桶下不应有人员停留。 15.4炉壁、炉底及水冷口浮现烧红现象应及时停电,水冷夹套漏水应及时更换。出渣前检查渣水泵、渣槽与否完好,出渣时渣槽两侧不应站人、不应跨越渣道。 15.5受磷槽溢流管应保持畅通,避免堵塞
28、而引起火灾。 15.6精制黄磷时应保证蒸汽压力不超过0.4 MPa,控制阀门应视精制槽内磷位置变化进行恰当调节。 15.7应有专人定期对产生磷泥进行回收,避免槽内磷泥积存过多导致溢流管堵塞。 15.8与磷或磷泥有接触管道,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管道与否畅通,每次作业完毕后应对管道进行疏通。 15.9蒸气管道突然停气时,应及时将与磷直接接触管道拉出,并及时疏通排空。若发生管道堵塞现象,不应用蒸汽或热水对管道口直接进行加热,应采用间接加热办法使其均匀熔化进而疏通。 15.10 回收泥磷装置管道应定期清理,保持畅通,泥磷回收设备锥底阀门应完好,无泄漏。 15.11烘干作业时不应使用明火,引风
29、系统应保证畅通。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测火焰燃烧状况,防止火焰突然熄灭,同步记录供气和排空压力(即保证供气正压,排气为负压,均为o.05 kPa~o.10 kPa),若火焰熄灭应及时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待引风继续运转15 min后停机。 15.12每次排放磷渣(磷铁)前都应清理疏通渣槽,铺牢渣槽(磷铁槽),防止沟槽产生泄漏等以保证磷渣能顺利地进入渣池水淬,杜绝磷铁流入水淬池。 15.13在撬渣(取磷铁)过程中应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 15.14应保证其磷铁冷却时间,要待磷铁完全冷却后才干实行撬渣。不应采用用水强制降温办法冷却磷铁。 15.15磷炉尾气回收和尾气加工系统应保证正压操作。 15
30、.16磷炉尾气放空应点燃。 15.17尾气点火前应吹扫管道并进行空气转换、气体分析,合格后进行点火作业。 15.18使用尾气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即送气、点火、引风等遵循开关顺序。 15.19抽堵盲板设备管道内温度应在60℃如下,凡有毒有害气体设备管道,应泄压后抽堵盲板,抽堵盲板时最大压力不应超过9.8 kPa。 16设备维修 16.1设备检修应停机进行,悬挂检修标志。 16.2进入尾气系统检修,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 用蒸汽或惰性气置换尾气管道; b)保持良好通风; c)取样分析合格; d)戴好防毒面具; e)现场周边不应有明火作业; f)作业时不应少于两人,并
31、有专人监护。 16.3厂区路面和铁路专用线施工,应经关于部门批准,施工时应设安全围栏标记,夜间应设红灯。 16.4车间厂房,应依照厂房实际状况及时进行维护。 16.5 电炉修筑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 电炉基本应一次完毕; b)检修工作地点有良好照明与通风; c) 同一点多工种交叉作业和高处多层交叉作业,采用相应安全办法,并由专人统一指挥; d)在炉内、地沟或坑井内工作时,设专人监护; e)作业人员穿戴全副防护用品。 16.6在受磷槽、磷储槽、精制槽、预沉槽、磷泥槽或密闭设备检修前,应监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如磷化氢浓度和一氧化碳(CO)浓度变化,在检
32、修过程中至少每隔2 h检测一次。 注:车间(作业场合)环境空气中可接受磷化氢气体最大浓度值为o.3 mg/m。,一氧化碳(CO)气体最大浓度值为30 mg/m。。 16.7在所有停电或某些停电电气设备上作业,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办理动电气检修工作票; b)停电并采用开关加锁等防止突然来电办法; c)验电和放电; . d)装设接地线,各相短路接地; e) 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17黄磷贮存与运送 17.1贮存黄磷库房与铁路、道路防火间距应符合GB 50016规定。 17.2黄磷应贮存在冬暖夏凉一、二级防火建筑库房,库温在1℃~30℃,单独贮
33、存,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易燃物,爆炸品等分库存储。库房内不应设立办公室、休息室。 17.3黄磷贮存养护: a)入库验收:检查包装与否完整无损,不应沾污稳定剂,水位应高于产品。 b)堆码苫垫:码垛时下垫石条或水泥条,垛高1.j m,垛距80 cm~90 cm,墙距、柱距30 cm。 c) 在库检查: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按比例抽查,发现问题扩大抽查,做好记录。 d) 温湿度管理:密封库房,通风降温,应防止稳定剂结冰: 17.4黄磷贮罐材质应为碳钢,设有保温层,罐内设有加热盘管.黄磷表面有约1 m高水封以隔绝空气,必要时以氮气封保护液封水,延缓液封水酸化时间。 1
34、7.5贮罐依照GB 50160一19925.3.7规定,设立贮罐围堰和防火堤.堤匀夸效容积应符合规定。 17.6 围堰容积应满足可以容纳贮罐内所有黄磷和黄磷面上保存1 m高度液封水规定。 17.7黄磷包装桶应由定点生产单位提供并符合GB 19358规定,并附由国家授权检查单位出具包装检查合格证书或出口危险货品包装性能检查成果单。 17.8罐装黄磷罐车应有合格质量原则,并进行严格进厂和出厂检查。 17.9黄磷装车时,装卸人员应轻装轻放。 17.10火车和机动车辆在厂区内行驶速度应遵循GB 4387规定。 17.1 1 运送黄磷车辆应有危险化学品运送资质证书。 18职业卫生 18
35、.1 黄磷厂应对尘毒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和健全车间和工段工业卫生管理体制和监测体制。 18.2作业场合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应符合国标规定。 18.3直接从事生产作业人员应采用个人防护办法,危险岗位操作人员应备有一套有效防毒面具及有效防护用品,如:阻燃工作服、耐酸碱长筒胶鞋等。 18.4黄磷、黄磷尾气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应配备两套以上长管式面具和空气呼吸器。 18.5有黄磷、泥磷存在部位应配备安全水桶、洗眼器、喷淋装置等。 18.6 黄磷生产岗位或车间应配有应急用药物柜。 18.7装卸、搬运、使用黄磷及具有黄磷制品作业人员,应穿戴全副防护用品;工作完毕,作业人员应对身体及防
36、护用品进行清洗。 18.8经常性进行黄磷作业现场,应设立事故应急池,并有淋浴装置。 18.9装卸、搬运及使用黄磷时,应提前将黄磷特性及注意事项向工人阐明,检查防护用品佩戴状况。并在专职安全员监督管理下进行工作。 18.10皮肤病患者、结膜疾患者,以及对黄磷过敏人员,不应从事黄磷工作。 18.11 使用黄磷,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 熔磷操作岗位应位于上风侧。 b) 应采用人与黄磷不直接接触生产工艺。 c) 黄磷加工过程应密闭。 d) 产生黄磷烟气作业场合,应设通风净化设施。 e) 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场合伙业,应有两人以上在现场,并有人监护。 f) 大量
37、散发粉尘场合,应设吸尘装置。 g) 高温车间应尽量运用自然通风排除余热或进行换气,若自然通风达不到规定,应采用机械通风。 h) 生产车间和作业场合工作地点噪声不应超过85 dB(A)。既有公司经努力暂时达不到原则时,可恰当放宽,但不应超过90 dB(A)。 i) 接触黄磷、有毒物质、粉尘和高温作业人员,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和定期疗养制度。 j)对新人厂职工,应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尘肺、气管炎、皮炎、骨质类疾病等患者,不应从事黄磷生产。离岗人员进行体检。 k) 设立工作场合有毒有害物质告知提示信息。 19事故应急解决 19.1 黄磷生产公司应按照AQ/T 9002规定编
38、制火灾爆炸、触电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必要器材与设施,定期演习,并建立演习记录和台账。 19.2相应急救援预案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报本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备案。同步定期组织演习,使每个职工都会使用消防器材,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防止事故发生。 19.3黄磷生产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关于人员应当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 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关于部门报告。 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关于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关于部门报
39、告。 19.4大、中型黄磷厂应设救护站,并备有救护车。对要害部门人员应进行事故紧急急救和人员急救知识培训,黄磷灼伤应及时进行专业救护。黄磷烧伤现场急救和创面解决参见附录B。 19.5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及时按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流程进行事故报告。 附录A黄磷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 (资料性附录) 黄磷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重要存在场合及重要危险特性见表A.1。 表A.1 黄磷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重要存在场合及重要危险特性 名称 重要存在场合 重要危险特性 黄磷、泥磷 受磷槽、预沉槽、精制槽、泥磷池、成品贮罐 黄磷接触空气引起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
40、中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相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皮肤灼伤 磷炉、尾气 电炉、水封、烘干机、喷淋塔、尾气管道 磷炉尾气含一氧化碳(C0)80%~90%,CO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12.5%~74.2%),空气中CO质量分数10 mg/kg会使人中毒,100 mg/rn3立虽然人头痛恶心。生产车间空气中CO最高容许质量浓度控制在≤1 mg/rn3 含氟气体 电炉、喷淋塔、水封、尾气管道 生产过程中含氟气体重要为氟化氢(HF),HF、可使人体中毒,重要体现为四肢
41、疼痛、皮肤病等,重者骨质疏松、增殖和变形。生产车间空气中HF最高容许质量浓度控制在≤1 mg/rn3 磷铁 电炉、渣道 熔融磷铁温度较高,遇水会发生剧烈爆炸,严重时导致物毁人亡 电炉炉渣 电炉、渣道 电炉定期排出熔融炉渣,温度普通在1400℃左右,稍有不慎极易烧伤人体 焦碳 原料工段、料柜 属高燃值燃料,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危害,燃烧后产生烟尘,其中具有各种有毒金属和致癌物质,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和呼吸道疾病 磷化氢 电炉、污水工段、泥磷池 极易燃,具备强还原性,与氧接触会发生爆炸,与卤素、氧化剂接触能发生激烈反映,磷化氢作用于细胞,会影响细胞代谢,其重要损害人体神经
42、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肾脏及肝脏 附录B黄磷烧伤现场急救和创面解决(资料性附录) 黄磷烧伤是热及化学物质复合烧伤,普通较深,可达骨骼。黄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烟雾和大蒜样臭味,在黑暗环境中能见到蓝绿色莹光。 黄磷烧伤致伤机理重要是黄磷烧伤后可由创面和黏膜吸取,引起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甚至导致死亡。黄磷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发生热烧伤,遇水后形成磷酸和次磷酸引起化学烧伤,使创面损伤继续加深。黄磷是强烈胞质毒,能迅速从创面或黏膜吸取,由血液带至各脏器,引起损害及中毒。磷蒸气经气道黏膜吸取,引起中毒。 黄磷烧伤现场急救解决:磷烧伤后,应及时扑灭火焰,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及其周边正常
43、皮肤。冲洗水量应足够大。若仅用少量清水冲洗,不但不能使磷和其化合物冲掉,反而使之向四周溢散,扩大烧伤面积。在现场缺水状况下,应用浸透湿布包扎或掩盖创面,以隔绝黄磷与空气接触,防止其继续燃烧。转送途中切勿让创面暴露于空气中,以免复燃。 创面解决:清创前,将伤部浸入水中浸浴,进一步清创可用1%~2%硫酸铜溶液清洗创面,最后用清水将创面洗净。然后用镊子将磷化铜颗粒清除干净,创面普通采用包扎疗法,以免残存磷与空气接触燃烧。包扎内层不应具有任何油质药物或纱布,以免磷被吸取。 为了减少磷及磷化合物吸取及防止其向深层破坏,对深度磷烧伤,应争取初期进行切痂手术。切痂时应涉及已侵入较深层组织,以免磷继续吸取而破坏深部组织。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