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 研究闭合电路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
(2)理解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
(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5)掌握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
2、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鼓励学生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电动势、内阻的概念与其在电路中的作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本节重点。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也是本节重点.
2、电动势是本部教材难点,必须交待清楚。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也是一个难点
三、教具:
四、课时
3、安排 :2课时 。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可给出一个儿童滑多级滑梯比喻,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4、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
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
六、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电源
1.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保持两极间有一定电压,供给电路电能。
2.电动势:电源的属性,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用符号ε表示。单位:伏特,ν。
注意:(1)电动势由
5、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2)不同类型的电源电动势不同,同类型不同型号电源电动势相同。
(2)实验:如课本图2-3-4所示电路。
过程:断开电键,伏特表读数U,闭合电键,改变滑线变阻器阻值,R减小,对应伏特表读数,U1、U2、U3。
U为电源电动势,U大于U1、U2、U3,且U1>U2>U3
分析产生原因:电源内电阻存在,且内阻r不变,大小由电源自身特点决定。随着R变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源内部电势降落增加,外电路电势降落降低。
3、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
ε=U+U′,U外电路电压又称路端电压,U′电源内电路电压
分析U、U′的物理意义:电源电动势反映电源的一
6、种特性,它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4、比较电动势和电压的物理意义。
电动势:ε。w表示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消耗的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ε表示移单位正荷消耗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对比电压:U。w表示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消耗的电能,电压表示移动单位正电荷消耗的电能。反映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本领。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
ε=U+U′,或ε=IR+Ir,都称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式中:ε:若电源是几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应为整个电池组的总电动势,r为总内阻,R为外电
7、路总电阻,I为电路总电流强度。
应注意:ε=U+U′和ε=IR+Ir,两式表示电源使电势升高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势降落总和,ε理解为电源消耗其它形式能使电荷电势升高。IR、Ir理解为在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也称为电压降)
(三)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讨论路端电压,电路总电流随外电路电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根据:ε=U+U′、U′=Ir、I= ,ε、r不变
R↑→I↓,U↑、U′↓,当R→∞时,I=0、U=ε、U′=0(也称为断路时)
R↓→I↑,U↓、U′↑,当R=0时,I= (短路电流强度)U=0、U′=ε
例1(课本46页例1)
例2(课本47页例2)
(四)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
电路图(见课本图2-3-9)
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法与作图法
七、布置作业 :第一节课本p43 2、3 第二节开展探究活动:1、调查各种不同电源的性能特点。(包括电动势、内阻、能量转化情况、工作原理、可否充电)
2、考察目前对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
(1)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前社会对废旧电池的重视程度;
(4)废旧电池的回收由哪些主要的途径和利用方式;
(5)如何更好的变废为宝或使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