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6.94KB ,
资源ID:2471579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4715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第五章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doc

1、 第五章 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和同伴交往对其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熟悉并掌握依恋的产生及发展阶段。3、掌握依恋的类型及形成的条件。4、掌握师幼交往的基本特征,并了解目前幼儿园寻在的不当的师幼交往行为。5、掌握同伴交往的特征及交往的策略。技能目标:1、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从交往的角度,用交往的理念审视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幼交往的有效性。2、依据同伴交往的特点,为学前儿童创设交往的氛围,提供交往的平台,促进学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作用亲子交往依恋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师幼交往同伴交往策略特征作用特征作用策略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美国合格父母十

2、条标准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亲子交往的作用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父母亲(或其他直接照料他们的人)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 早期的亲子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婴幼儿因其整体发育、发展水平的局限,对成人表现出

3、了极大的依赖性,在婴儿的发展中,父母是婴儿生活环境的核心因素,由于他们身体发育的不成熟,在生活中,他们无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父母不仅是其物质生活的直接满足者,也是他们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他们只有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他们与父母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大量的接触中,他们学习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知识,认识了各种日常用品,包括名称、功用和使用方法:学会玩不同种类的玩具;同时在父母的引导下,注意观察身边的物品、人物和事件,以此锻炼注意力和感知能力,并奠定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初基础。父母还会帮助他们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父母在与婴幼儿交往中

4、所使用的语言,也成为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使儿童顺利地掌握本民族语言成为可能。有关研究指出,缺乏早期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智力和语言能力以及探索欲等方面均比富有亲子交往经验的同龄儿童差。由此可见,成人的支持、合作和指导是儿童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亲子交往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影响 关于依恋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当父母在场时,儿童往往更加安静、坦然、踏实,能更具有坚持性地完成任务,就连父母的声音或者录像也对儿童具有“安慰剂”的功效,能使他们更加轻松地应对陌生环境,从紧张、热虑或恐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平静。此外,父母平时对孩子表现出的关怀、温暖、支持和鼓励,非常有助于儿童积极、愉快情

5、绪情感的获得和发展。并且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他人的关爱、善良、同情、体贴,并对儿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甚至许多成人在追忆童年经历时都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三) 亲子交往对儿童社会品质的影响 交往中,父母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或观念、文化,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向儿童传授着多方面的社会性知识、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和交往技能;同时,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联系有关社交行为和技能的最佳场所,并在其中给予大量的帮助,指导、纠正或强化。儿童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轮流、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练习并发展的。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

6、同伴的文往也有相当明显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和关系状况。(四) 亲子交往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儿童最具有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影响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因素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有4类: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一)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他们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地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

7、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支持和肯定。这些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二)专断型:也属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态度方面,与上一类型有明显不同,父母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儿童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父母往往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但却又缺少对规则的解释,他们常常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儿童大多缺乏主动性,容易胆小、怯懦、畏缩、抑郁,自尊感、自信心较低,不善与人交往。(三)放纵型(或容许型):这类父母和权威父母一样对儿童充

8、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他们甚至不对孩子提出任何的要求,而让其自己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对孩子违反要求的做法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纠正孩子。这种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缺乏责任感,不太顺从,行为缺乏自制,自信心较低。(四)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很少,父母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对儿童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想搭理的态度。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也容易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顺从,且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二、学前

9、儿童的依恋 依恋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依恋的三个特点: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 2、可以从依恋者哪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3、依恋对象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情感上的痛苦。(一) 依恋的产生与发展1、依恋的产生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丘比特娃娃”效应2、依恋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03月)这个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所有的人,愿意注视所有人的脸,看到人脸或听到人声就会微笑,手舞足蹈,甚至咿呀说话。这个时候的婴儿还没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产生偏爱。第二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36月)这时的婴儿对熟悉的

10、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是有区别的,开始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咿呀学语等,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相对少一些,在陌生人面前就更少了。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连结阶段(6月2岁)婴儿从6、7个月起,表现出对依恋对象的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这是婴儿形成依恋的标志。这时婴儿离开依恋对象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就会开心,只要依恋对象在身边,就能安心地玩耍,并积极探索周围的世界,依恋是婴儿的“安全基地”。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这时幼儿已经完成了由自动激活的反应(如体内不适引起哭喊)向指向特定个体的复杂的目标调节系统的转换。如,哭泣不

11、再是一种机体内部状态的完全自动化反应,而是被婴儿用作召唤母亲的手段,并且婴儿能根据母亲的反应及母亲与自身的距离调整哭喊的强度。(二)依恋的类型 1、研究方法:“陌生情景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1978情节 事件观察的依恋行为1儿童在一位实验员的伴随下,由母亲带进室内,实验员离去 2母亲将儿童放在地板上,当儿童在玩玩具时,母亲坐在那看母亲作为安全基地3陌生人进入室内,坐下,并和母亲谈话对陌生人的反应4母亲从容离开房间,只有陌生人和儿童在一起,如果儿童焦虑不安,陌生人前去安抚他分离焦虑5母亲回来,招呼儿童,必要时安抚,陌生人悄然离开,只留下母亲和儿童对团聚的反应6母亲离开房间,让儿童独自呆在

12、室内分离焦虑7陌生人进入室内,必要时安抚儿童陌生人安抚儿童的能力8母亲返回室内,如果必要,安抚儿童,让儿童重新对玩具感兴趣对团聚的反应2、研究结果 依恋的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 65%70%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边,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的微笑或与母亲交谈。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非常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试图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快就平静下来,继续进行游戏和玩耍。(2)回避型 20%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

13、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紧张或忧虑的情绪,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偶尔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是与母亲的接触很短暂,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所以又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3)抗拒型 10%15%这类婴儿每当母亲要离开之前就显得非常警惕,有点大惊小怪,母亲真正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分离婴儿都会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如果婴儿看到母亲会立刻要求母亲抱抱他,可母亲刚把他抱起,婴儿又挣扎着要下来。这类婴

14、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不能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不太容易重新回到游戏中去,即使在玩玩具也会不时地朝母亲那里看。(三) 依恋对儿童后期行为的影响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安全基地”、主动求助的对象、社会参照作用2、依恋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后期行为、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认知、智力发展(1)早期依恋质量的个体差异可以预测以后行为的差异,安全型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在以后的社会能力与认知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在个性特征方面,安全型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和能力;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性儿童也显得更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

15、型儿童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 (2)早期依恋质量和类型与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及其与成人关系品质之间存在相关。(安全型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人缘好、友善合作。不安全型儿童在社交活动中倾向于退缩、被动、交往犹豫、参与活动不积极缺乏热情。)3、早年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四)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1、养育者方面的因素(养育者的敏感性)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兴味来适应孩子(3)积极地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2、婴

16、儿方面的因素养育者对不同气质的婴儿作出不同的反应,直接影响到依恋的“质”。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师幼交往一、 师幼交往的作用(一) 良好的师幼交往对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二) 良好的师幼交往对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三) 良好的师幼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四) 师幼交往可以通过影响幼儿的亲子交往和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 师幼交往的特征(一)师幼交往的基本特征1、教育性2、交互性和连续性3、网络性4、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5、非一一对应性6、系统性和综合性(二) 不当师幼交往类型1、 非对称相倚性师幼关系2、 高控制性师幼交往3、

17、事务性师幼交往4、 规则维护性师幼交往(三) 幼儿园师幼交往的类型1、 严厉型2、 灌输型3、 开放学习型4、 民主型三、 师幼交往的策略1、 开放策略2、 平等策略3、 支持策略4、 发展策略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一、同伴交往的作用(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二)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三)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高调控系统的发展二、同伴交往的特征(一)同伴交往的年龄特征1、出生后第一年,儿童在注视中形成同伴意识2、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在互动中深化同伴关系3、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最初他们交往

1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二)同伴交往的性别特征1、同伴交往的特点存在性别差异2、同伴交往的性别分离(三)同伴交往的类型特征 庞丽娟(1991)采用“现场提名发”,对4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分化,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的基本特征如下:(1)受欢迎型。13.33%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

19、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的正提名分很高而负提名分很低。(2)被拒绝型。14.31%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等等,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一般正提名分很低而负提名分很高。(3)被忽视型。19.41%与前两类幼儿不同的是,这类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

20、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这类幼儿的正、负提名分都很低。(4)一般型。52.94%这类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的喜爱、接纳,也非特别的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从提名分上看,这类幼儿的正、负提名分都有一定的得分,两者都处于居中的水平。在性别维度上,以上四种类型的分布也是很有意思的。在受欢迎幼儿中,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在被拒绝幼儿中,男孩显著地多于女孩;而在被忽视幼儿中,女孩多于男孩,但男孩也有一定

21、的比例。三、 同伴交往的策略 1、发起策略 发起,是交往的一种策略。当同伴因物质缺失一筹莫展时,儿童借助语言或行为,发起有效的交往行为,达到解决额问题的目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发起的角色一般是由成人担当,所以,在实验情境汇总,大多数幼儿显得束手无策,不善于运用发起这一策略。研究发现,小、中班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中、大班儿童则无明显差异。 2、协调策略 这是比发起更困难的一种交往策略。当交往难以进行下去时,协调行为能通过语言或动作进行人际调节,促使交往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的目的。它需要儿童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46岁儿童协调行为比发起行为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而且与发起的趋势相同,小班和中班儿童的协调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中班和大班不存在显著差异。 3、交换策略 这是交往策略中的一种基本的模式,即通过物质交换解决彼此的缺失困难、有效地达到目的。儿童交换行为存在着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交往中,“既给又拿”是儿童交往行为的基本模式,而且是通用的,、互惠的交往策略,能够达到交往的目的。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