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1。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的电荷数 3.除四大强酸,六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分部水解时产物。参见例题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例如:Na2CO3: c(Na+)+c(H+)=c(OH-)+c(HCO3)+2c(CO3 2) 因为碳酸根为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碳酸根前有一个2. 例如:在 0.1mol/L NaHCO3溶液中 。CH3COONa
2、: c(Na+)+c(H+)=c(CH3COO)+c(OH-) 。Na2CO3: c(Na+)+c(H+)=c(OH-)+c(HCO3)+2c(CO3 2-) .NaHCO3: c(Na+)+c(H+)=c(HCO3-)+2(CO32-)+c(OH-) .Na3PO4: c(Na+)+c(H+)=3c(PO4 3)+2c(HPO4 2)+c(H2PO4-)+c(OH-) 物料守恒概述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基本介绍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
3、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带电代数和等于右边。其中的也可以理解为原子核,因为外围电子数可能有变,这时候可以结合电荷守恒来判断问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反应物)元素原子(核)个数种类与总数对应相等于右边(生成物)(当然也不会出现种类不同的情况)。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质子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举例例.0。1mol/L的NaOH溶液0.2L,通入标准状况下448mL H2S气体,所得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ANa+HSOHH2SS2H+ BNa+H+=HSS2OH CNa+H2SHSS2-O
4、H DS2OHH+H2S 分析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上述溶液实际上是含0.02mol NaHS的溶液。根据上面的规律: 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有Na+ 、H+,阴离子有HS、S2、OH。 Na+H+=HS2S2OH 物料守恒:HS由于水解和电离,其存在形式为HS、S2、H2S。 S=S2-HSH2S 而钠元素物质的量等于硫元素物质的量即Na+=S2-HSH2S 代入中,得S2OHH+H2S 另在溶液中,H+ 、OH
5、都由H2O电离而来(仅对20摄氏度时 pH=7的溶液),故H+ 、OH二者的总量应相等,而H+由于HS水解的原因存在形式为H+、H2S,OH由于HS电离的原因存在形式为OH、S2.同样可得到. 综上所述,答案选D 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质子守恒概述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回顾(电荷守恒,质子守恒)1电荷守恒化合物电荷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溶液电荷 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例: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
6、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2物料守恒 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cPO43+cHPO42+cH2PO4+cH3PO4=0.1molL 根据Na与P形成微粒的关系有:cNa+=3cPO43+3cHPO42+3cH2PO4-+3cH3PO4 根据H2O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OH=HPO42+2H2PO4+3H3PO4+H+ 例2:NaHCO3 溶液中 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质
7、子守恒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C(Na+)=C(HCO3)+ C(CO32-)+C(H2CO3)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方法二:由酸碱质子理论 原始物种:HCO3,H2O 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C(H+)=C(CO32-)+C(OH) -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又如NaH2PO4溶液 原始物种:H2PO4,H2O 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 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