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谋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建设思路3四、建设目标6五、规划依据9六、规划期限与范围9七、建设步骤10第二章 概况与基础条件12一、历史沿革12二、地理与行政区划12三、资源条件13四、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17五、综合分析22第三章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27一、发展思路27二、发展目标28三、总体布局29四、战略重点30五、第一产业发展30六、第二产业发展40七、第三产业发展48第四章 村镇体系建设与发展模式55一、城市化进程与村镇体系建设现状55二、建设思路55三、建设目标56四、农村人口预测与规模控制56五、村镇
2、体系构建58六、村镇发展模式64第五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8一、安全饮水工程68二、排水工程71三、道路交通建设71四、电力工程74五、邮政、电讯76六、防灾减灾76第六章 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79一、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79二、农村生态建设82三、沼气工程和清洁能源84第七章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86一、教育事业发展86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91三、文化体育事业发展93四、科技事业发展96五、新型农民培训与劳动力转移98六、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01七、公共服务设施102第八章 民主政治与乡风文明104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04二、民主政治建设105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107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0
3、9一、政策建议109二、组织保障措施110三、宣传保障措施111四、管理保障措施111五、资金保障措施112六、工程管理措施113七、人才保障措施114 附图:区位分析图行政区划图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规划图重点涉农企业发展规划布局图畜牧业基地建设规划图第二产业布局及园区建设规划图旅游线路及景点布局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撤并村庄规划布局图交通建设规划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图123第一章 总 论1.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紧紧抓住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4、主”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能力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支撑,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持续推进两个战略性转移,大力实施“双五”战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实力*、魅力*、生态*、和谐*和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2. 二、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并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实
5、效;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协调发展,统筹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全方位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市农村地域多样性明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度大,新农村建设必须从不同区域的具体实际出发,确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建设时序以及途径方法,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避免千村一面,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建设模式。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要体现政府和群众两个建设主体之间的共同提升和有效互动,市乡党委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强力推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力度,并强化在建设中的组织
6、、引导和服务功能,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农民是新农村的真正建设者和受益者,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促进共同发展。尊重民意、惠民为本。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强化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把促进农民增收、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杜绝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村、农民负担,使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举措都受到农民的欢迎,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梯次推进,
7、务求实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中要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并科学把握近远期目标的关系,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梯次推进。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有所侧重,有所突破,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务求每一阶段的建设都落到实处,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3. 三、建设思路*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建设实力*、魅力*、生态*、和谐*和一体化*,以“三化”建设带动“三农”发展,以“六新一好”标准推动新农村建设,以经济结构和城市建设两个战略转移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做强做大五大工业产品基
8、地和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以工补农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强以城带乡,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繁荣、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一)用“三化”建设带动“三农”发展1、用产业化解决农业问题以新型园场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地理气候的独特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品,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重点建设五大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8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畜牧业“百千万”工程,重点扶持神农、森龙、鑫海、圣堂、养怡等10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市场带
9、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总体效益。 2、用非农化解决农民问题通过多种措施,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致富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推进农民的非农化进程,从根本上富裕农民,实现农民增收。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实施农民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通过广开就业渠道、降低城市准入门槛、培育和发展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通过引导和扶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3、用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完善
10、村镇体系,重点建设4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具有人口和产业集聚作用、区域发展战略功能的中心城镇;确定和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心村,用城镇化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配套,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紧旧村改造,引导村落合并和人口聚集,适当集中新建住宅,改善村容村貌。(二)以“六新一好”标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村镇。以“五通、五化、一池三改、一有”的标准,科学规划,合理有序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村镇社区服务体系,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发展新产业。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高效农业。
11、通过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革命,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新农民。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培育新组织。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培育壮大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大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社会
12、化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形成新机制。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机制。着重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机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新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机制。塑造新风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全面实施村庄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面貌;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特色文化新村”和“文明和谐新村”; 加大农村教育、医疗、体育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创建好班子。继续创新和深化村级组织建设,开展“五个好”基层组织创建活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着力提高乡
13、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4. 四、建设目标总体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市实际,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左右,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6%,80% 的村镇基本达到“五通、五化、一池三改、一有”的建设标准,全市70%以上的村镇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民风文明,公共服务配套,村务管理民主,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到“十一五”期末,社会主
14、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1、生产发展形成新格局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增长,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8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基本建成,5大优势农产品得到壮大和巩固,“百千万”养殖工程达到100个,每个乡镇都拥有至少一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02.21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订单农业达到6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80%以上的村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9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达到70%。
15、2、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建立了稳定的农民增收机制,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稳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7.6%,其中非农产业收入达到60%以上,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90%的农村人口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农村社保和救助体系基本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40%,恩格尔系数小于35%,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普及高中教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现代通讯网络支撑体系基本建立。3、乡风文明展现新风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
16、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风气健康向上。60%以上的村建有全民健身活动场所,70%的村庄建立村级农民培训中心、图书室和网络文化站,享受文化服务人口达50%以上,农村劳动力每年接受素质培训达到45000人次,农村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有线、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控制在15件以下,5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4、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农村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历史古迹与人文景观得到有效保护,村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村庄综合治理目标,中心村“五通、五化”100%达标
17、,“一池三改”完成率占到农村居民的60%,农村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比重达到60%,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40%,全市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10%村镇达到省级卫生村镇。5、民主管理健全新机制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明显加强,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实施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审计监督和“一事一议”制度,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比重为100%,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80%以上的农村基层组织达到“五好”标准。5. 五、规划依据1、中发(2006)1号中共中央国
18、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晋新农办(2006)1号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4、*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5、河南省国民经济好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6、*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8、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9、河南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6. 六、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期限:2007年2015年,其中近期为2007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15年。规划范围:*境域除城区与天脊集团外的全部范围。7. 七、建设步骤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不
19、断提升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持之以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实行梯次发展的策略。在时间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近,优先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及具有典型性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村;在区域布局上,以城郊、沿路、城中村、乡(镇)政府所在地村重点发展;在规模体系上,每个乡镇优先发展3-5个中心村,通过典型引路、分步建设、最终实现整体推进。从现在起到2015年,将全市新农村建设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试点示范、全面启动、初见成效。按年度分批确定一批示范村、推进村、重点整治村,逐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主导
20、产业,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的专业村,有效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途径,形成符合*实际的、各具特色并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第二阶段:“十二五”巩固成果、全面铺开、整体推进。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用五年时间,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精神文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十一五”时期的示范村巩固成果,继续提升,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其他行政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争取“十三五”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章 概况与基础条件8. 一、历史沿革*市历史悠久,古老文
21、明,从商朝建立“微子国”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西周称潞,春秋时为潞子婴儿国,秦置潞县,属上党郡,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废入刈陵县,隋开黄十六年始置*县,唐天佑二年改为潞子县,五代复称*县。1940年 5月,以(郸)长(治)公路为界,分设潞东、潞西两县,1941年曾与长治县合并为潞安县,1961年恢复*县建制,属晋东南专区,1983年归属*市管辖,1994年撤*县,设*市,隶属*市。9. 二、地理与行政区划*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是晋、冀、鲁、豫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东北与平顺县相连,西南与*市郊区接壤,西
22、北和襄垣县毗邻,东北临浊漳河与黎城县隔河相望。全市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1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616米。北部为山区,西南、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和河谷盆地(属上党盆地一部分),东部为丘陵沟壑区,东西最长42.7公里,南北最宽28公里,总面积61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32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86平方公里,平川面积97平方公里,分别占到总面积的21.46%、62.76%、15.77%。全市有耕地面积31.4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00亩。市区西南至*市20公里,西北距省城太原240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623公里。全市下辖4镇3乡2个办事处,202个行政村,278个自然
23、村,总人口21.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7.43万人,农村劳动力8.4万个。2个办事处为潞华办事处、成家川办事处;4个镇为:店上镇、翟店镇、微子镇、辛安泉镇;3个乡是:史迥乡、合室乡、黄牛蹄乡。10. 三、资源条件(一)气候境内气候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季风强盛。年均气温9.5,10平均年积温3200左右,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气温-2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37.5。由于受地势高低与地形差异的影响,且等温线的差异与等高线的走向一致,局部区域温差明显,最冷与最暖相差2.5。气温日温差明显,一般平均在12左右。年无霜期176天,年均降雨
24、量50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34.9小时。丰富的雨热资源、局部气候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高效立体农业具备优越条件。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二)水资源*市水资源极其丰富,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78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河川径流量为5.84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总量为0.9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0.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711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0.54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约3652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4倍和6倍。境内主要河流为浊漳南源与浊漳干流,浊漳河南源境内长17.5公里,流域面积262.7平方公里,另有
25、大南河、百里滩河、漫流河等十多条主要支流。境内闻名三晋的辛安泉是华北第二个大型岩溶泉群泉,泉群年平均流量为11.9立方米/秒,水质优良,属高锶低钠型不含二氧化碳的纯天然矿泉水。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难得的宝贵资源,为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及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了先决和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衡,北部和东北、东南部山区严重缺水,存在饮水困难。(三)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主要以煤、石膏、石灰岩及其共生矿产为主。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有石灰岩、石膏、白云石、水泥粘土、铝土矿等10多种。境内含煤面积42.07平方公里,批准矿区面积12.6775平方公里
26、,批准占用储量9302.3万吨,保有储量6268.7万吨;白云石矿藏面积约20平方公里,储量约2.2亿吨;石膏矿藏面积约10平方公里,查明资源储量为2824万吨,矿床集中、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资源丰富,矿石品种多、质量好,面积约310平方公里,储量约5亿吨,其中,水泥石灰岩储量1.7亿吨,溶剂石灰岩储量为0.7亿吨,电石石灰岩储量为1.5亿吨。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煤炭资源分布集中,资源量有限;非金属石膏、石灰岩、白云岩分布普遍、矿种优势明显,具有大规模开采、加工的资源条件。(四)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市优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56科25属212种,
27、其中,天然木本植物26科25属48种,草本植物30科150余种,苔藓与菌类植物共14种。境内药用植物丰富,分布广、产量大的药材主要有黄岑、苍木、柴胡、五加皮等20余种。此外,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北部山区,还繁衍生息着80多种野生动物、禽类和200多种野生植物。(五)土地资源全市国土面积615平方公里,约合91.88万亩,其中农用地56.58万亩,建设用地12.40万亩,未利用土地22.89万亩。农用地中耕地面积31.41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55.52%,园地面积1.95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3.44%,林地面积14.93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26.38%。建设用地中,主要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建设
28、用地的90.2%,其次是交通用地。土地资源总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复杂,山、丘、川、谷兼有,便于农、林、牧、建筑、交通各业协调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农村道路用地标准宽,利于内部挖掘潜力;耕地不足(人均不足1.76亩),宜农后备资源有限,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宜林牧土地资源广阔,林牧业后备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全市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未利用地有待开发。非农业建设用地不够集约。(六)旅游资源*有着悠远深邃的骄人历史和辉煌厚重的灿烂文化,长达3000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品位较高,门类较全,涵盖古今建筑、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山水田园,涉及“绿色、古色、红色”,并有现代工农
29、业和城市旅游。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合室黄龙洞遗址留下旧石器时代先人的足迹;潞河婴儿墓群的出土文物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习俗风范;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辛安原起寺及其青龙宝塔凝聚着唐宋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既有南流涌泉、卢山叠翠等“新老八景”凸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又有神头大战、北村八路军总部遗址等红色景区;既有全国仅存、*独有的赛社、乐户、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示的古老文明,又有传统工业新型化、现代企业园林化的典型代表 潞宝集团的现代工业游,展示园林美景的市区城市游和高山流水景区的山水风情游、生态观光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市具备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
30、增长点和新兴产业的现实条件,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11. 四、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全市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31、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是*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GDP由2000年的15.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4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半的经济跨越发展。到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59元,财政收入完成9.0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至30.3亿元,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全国500强第397位,名列中部百强县(市)第84位,名列全省第12位,全市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市已经成为长治、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重镇。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32、实力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从“十五”开始,*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升级战略,积极发展“三园”经济,积极上马大项目,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增强。煤焦、化工、冶炼、建材、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80%以上。通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6大园区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05年园区企业总数已达到近50个,上缴税金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从2002年到2006年的四年中,累计投资36亿元,新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千万元
33、以上项目51个,通过大项目带动,更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同时,旅游产业迅速兴起,正成为市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流通、融通、交通等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一、二、三产同步推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次产业比重已由2003年的7.5:68.1:24.4,调整为2006年的4.0:75.7:20.3,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明显提高,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全面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力支撑。(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市以发展特色园场经济为载体,以抓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总体效益的提
34、升。在保证粮食生产,多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1亿公斤左右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双五”战略,种植业正向特色化、产业化、效益化推进,甜糯玉米、大葱、三樱椒、旱地西红柿特色种植已形成产业规模,基地面积接近5万亩,亩产收入最高达到6000元,农业效益显著提升;大力实施设施农业工程,目前已建成日光大棚100多栋,推广生贵式大棚140余架,双孢菇大棚130余栋;畜牧业实施了“百千万”工程,全市畜禽总饲养量达到150万头(只),规模养殖户达到1600户,百千万养殖工程达到100个,建成和在建的标准化畜牧小区达到了20个;三文鱼、红鳟鱼特色养殖,双孢菇等特色种植稳步发展,成为新的增收亮点。围绕特色优质农产品,扶持
35、壮大了神农玉米、森龙大葱、奥泰美三樱椒、鑫海肉鸡加工等10个农业龙头企业,有6个商标获得著名商标,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每年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定单种植保持在4万余亩,订单农产品转化率达到45%以上;同时,全市发展农户公司18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多个,中介组织的发育,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7元。农业在多元化、特色化、产业化和高效益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率先在*市各县区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沼气、通客运的
36、“五通”工程。“九五”时期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先后改造建设市乡道路11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2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了102.6公里/百平方公里;率先大力实施了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和村村通客运工程,建成户通水泥路374公里,65%的村达到了户户通水泥路;开通了5条客运循环线,在5个乡镇新建了4级汽车站,建成候车大棚75个,村通客运覆盖率达到了98;建设干线光缆90杆公里,支线光缆387杆公里,共设光节点213个,全部覆盖205个村,84%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同时网络实施“户户进”工程,06年达到了80%;十五期间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处,单村提引水工程33处,解决了
37、8个乡镇办事处89个自然村,3.85万人的饮水困难,全市83%的群众吃上了安全饮用水;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农网供电秩序、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显著提高;发展户用沼气接近1万户,建成7座大型秸秆气化站,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户已用上清洁能源。(五)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建设全面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特困户救助、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提高到1200元,实现了全市430户农村五保户应保尽保;重视教育,加大投入,调整优化了校点布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率先在全省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书本费,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38、%,高中入学率达到95.4%,率先在*市各县区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目标;建立农村新型流通网络,新建改建农村超市72个;农村卫生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93%,为2.6万名农民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加强了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全面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水平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六)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典型示范强力带动 *市认真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新农村建设已全面深入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2006年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并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
39、村建设工作的决定”,首批确定了11个省级示范村,19个*市级整治村,当年全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就达到8000多万元。目前90%的示点村达到“五通、五化、一有”标准,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典型。地处山区的大桥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粮经比例达到5:5;交通沿线的续村,修路、筑渠、栽树同步建设,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曹沟村依靠企业带动,投资300万元新建24栋别墅式住宅;郝家沟村结合煤矿沉陷区治理整体搬迁建设了新村;东靳村建成秸杆气化集中供气站,做到了“两人看火,全村做饭”;西天贡以工补农兴建了100架日光大棚。通过示范带动,不断的总结和创新,全市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有效全面推进。12.
40、 五、综合分析(一)机遇与发展优势1、新的发展形势迎来了政策机遇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明确提出了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这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2、突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发展空间*市是河南省通向冀、豫、鲁等地的门户,是连接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转接点,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陇海经济带和河南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接交地带,具有边际区位和中西部结合最佳区位优势。
41、随着今后国家“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掘起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更新换代,*市将逐步成为中西部与环渤海发达地区的“连接点”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启动点”,这必将为我市的迅速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带来难得的发展空间。3、强劲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发展基础目前,*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期,煤焦、冶炼、化工、建材、电力五大支柱产业迅猛发展,产业和企业优势更加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战略成效显著,2006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8.1亿,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33.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9.0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75.7:20.3,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
42、巩固,工业化进程正快速推进。“十五”期间基本实现了三晋十强市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正向全国百强县(市)冲刺。经济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4、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市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农村沼气和新型能源建设利用成效突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循环经济全面启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稳步实施,这些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二)挑战与存在问题1、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资源主导型产业决定了经济发展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造成了市域内经济发展的区域差
43、异较大,发展的不平衡突出,经济总收入较高的乡镇集中分布在市域的西部和中部,其他区域乡镇经济发展普遍较差,基本是农业型乡镇,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会不断加剧。另一方面,城乡发展表现出不均衡,缺少中等规模城镇,且布局不平衡,城镇化区域差异大,这些都为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带来巨大挑战。2、结构性调整任务艰巨工业支柱产业仍以资源型为主,高物耗、高能耗产业占比重较大,且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不足,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新兴产业。资源型产业结构造成自然资源日渐短缺,环境承载能力日显不足,生态环境面临威胁,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支柱产业的新型化、多元化是*工业发
44、展面临的巨大任务。农业生产虽然已初步形成五大特色产业,但产业规模不大,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大。服务业占比重相对较小,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没有取得突破。旅游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综合带动能力还未显现,还未形成产业。3、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进展缓慢,特色基地规模小,农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优势品牌,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出售比重高,延伸产业链条的任务还很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还处在较低的发展层次上,农产品种植盲目性较大,
45、市场风险较高,产-加-销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4、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17万农村人口分布在202个行政村,278个自然村,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人口在500人以下。村庄建设普遍缺乏规划指导,布局杂乱,建设、管理上处于无序状态、存在土地浪费和明显的短期行为。由于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比较困难,除解决通电、通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外,其它基础设施的配套难以全面普及,有一部分农村人口仍存在饮水困难。社会服务设施除基础教育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科技推广、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未得到根本提高。5、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还很弱一方面,
46、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大部分村无集体收入来源,严重削弱了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任务依然艰巨,靠政策增收的空间将越来越小,粮食生产对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趋缓,农产品价格拉动收入增长的作用减弱,靠农业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增收空间有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还相当缓慢,农民的增收渠道还未得到根本拓展,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任务很大。因此,如何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依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第三章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市通过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产的甜糯玉米、大葱、三樱椒、旱地西红柿等特
47、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彰显了规模效应,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畜牧业“百千万”工程建设已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二产围绕煤焦、化工、冶炼、建材、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建设了一批重点调产项目和新型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产的旅游、商贸服务业已凸显效益,发展步伐逐步加大。全市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时期。13. 一、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十一五”到2015年,是*围绕建设全国百强县(市)的宏伟目标,实施“引深两大战略,推进两个转移,创新三园经济,构建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的战略时期,也是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着这一目标,*市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提升壮大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具体为:第一产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五大产业带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扶持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特色种植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牧业“百千万”工程;依托龙头企业,用工业化经营理念发展农业,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第二产业:通过推进以摆脱资源依赖、培育接续产业、造就竞争后劲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战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