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 年 4 期农业教育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式发展路径研究郑瑞强,杨少杰(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45)新农科建设围绕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利用前沿科学技术改造当前农科专业,实现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发展,旨在提供高层次人才培养保障,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1。涉农综合性高校是强农兴农“社稷之器”,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
2、略对于涉农综合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旨在培养高层次农科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结合时代特征,着眼未来发展,聚焦传统农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单薄等问题,创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式发展可行路径,进一步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涉农综合性大学推动农科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高水平涉农高校、提升办学内涵的迫切需要。1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内涵特征随着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2019年,我国先后开展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举措(北大仓行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
3、践项目(北京指南)工作研讨。2022 年,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项目(JXYJG-2021-067)第一作者简介:郑瑞强(198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发展。摘要:新农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高质量发展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全面增强涉农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立足涉农综合性高校发展特色,准确把握新农科建设的内涵特征,充分发挥涉农综合高校的学科协同优势。结合现实考察,着力从“转变教育理念、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深化
4、产学研协作、创新组织结构”等方面探索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性创新发展路径,以期提升涉农综合性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水平。关键词: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图分类号院G640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9902渊2024冤04-0116-05Abstract:New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s the inherent need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the objective demandof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and the task re
5、quirement of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The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re therealisticdemandsofcomprehensivelyenhancingthecorecompetitivenessofagriculture-relatedmajorsinagri
6、culture-related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agriculture-relate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we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ombliningrealityinrestigationulturalconstr
7、uction,givefullplaytotheadvantagesofdisciplinecoordinationofagriculture-related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Comblining reality inuestigation focus on changing educational ideas,integrating discipline system,anddeepening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e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and o
8、ther aspects,andexplore theintegrated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agricultural graduate edu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stgraduateeducation in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t agriculture-relate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Keywords:agriculture-relate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Ne
9、w Agricultural Science;postgraduate education;integrated development;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DOI:10.20028/j.zhnydk.2024.04.027116-2024 年 4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农业教育见 发布,其内容是对前述工作的概括和深化,并提出十四项加快新农科建设意见。新农科研究生教育内涵特征的重点是“新”,要求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思维能力活跃和综合素质一流的新时代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新业态发展并提出和解决相关专业领域的复杂
10、问题。1.1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多维在传统农科研究生教育中,组织机构和专业教师仅作为客体在研究生培养流程中各司其职,目标是通过知识传递实现农科研究生专业化知识与科研能力的纵深发展。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知识体系强调将农科各个组成要素分化为子系统,并赋予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协调,使系统整体达到最优状态,以响应和排解农业创造性和融汇性发展的问题2。从组织层面看,一是促进传统和新兴学科知识的交叉,破除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壁垒,演变成跨学科、全方位的知识融合模式,重新打造新时代农科知识体系,建立交叉融合学科集群。二是更加注重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向专业教育方向延伸,运用“通专融合”策略来提升农科研究生综合素
11、养和实践精神。三是提倡个体发展与人文精神融合,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生价值,以期将农科研究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和人文环境健康的保护者。从教师层面看,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注重基础知识与高新技术相融合,改变教师传输刻板内容的做法,以更加前沿、综合的视角进行教学,并转换教学模式,从重复已有知识转向创新知识。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由涉农高校打破原有知识融合之间的无形壁垒,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教育系统协整效应拓展。1.2办学结构更加合理完善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规避了教育趋同化的道路,并探索高质量办学定位、特色化学科建设、多样化人才培养和分级化评价标准
12、等方向,以激发高等农业教育的整体创新能力。不同类型高校的协同发展是深层化办学定位的基础保证,在新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各校立足自身办学优势,充分挖掘“软件”和“硬件”特色,坚持因校制宜的育人成才模式,体现不同学科领域的一流竞争优势。一方面,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高层次人力资源的补充,并在农业技术驱动创新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能级的创新型农科人才与实践型农科人才。另一方面,新农科研究生教育也在探寻分级化评价标准体系,打破学术偏好的评判标准,革新程序化的评价方式,以农科研究生为中心,坚持结果导向,提高农科研究生质量评价的广度和深度。1.3利益联结更加稳固紧密新农科建设在社
13、会、制度、产业、文化、政治和历史等多维因素综合作用下应运而生,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置身于多重复杂因素构成的场域之中,共同影响着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方向和实际效果。利益关系的形成塑造出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和期望,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更注重整体利益,能够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互相串联起来,促使表面上关联性较弱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起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新农科研究生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方向,在利益驱动的嵌入影响下,其始终处于基于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性变革状态中。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的价值体系,更加全面地考虑国家、社会、教师和研究生等多元主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逐步实现着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产业效益、提升农科研究生
14、综合能力、实现教师自我价值,以及促进教育机构自我变革的目标。1.4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传统农科教育理念滞后于现实发展,更新迭代比较被动。而新农科研究生教育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填补空缺,并以此为基础,创新性地指明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格局,服务乡村发展。借鉴国际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经验,丰富我国农业教育的实践内涵,通过创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实践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清晰前进道路。新农科研究生教育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提高农科教育发展的质量和特色,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模式、标准和保障体系,形成“发掘特色化学科、创新高品质专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发展局面。新农科研究生教育与世界先进农业技术和全球发
15、展趋势方向接轨,构建高等农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格局,探索产学研等要素禀赋全面合作机制,以领先姿态引领高等农业教育领域发展3。2融合性发展视角下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困境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办学模式,对接新时代农科类人才全面发展要求,基于融合发展理念,关键在于117-2024 年 4 期农业教育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知识重构、学科融通、教学互益。结合现实考察,当前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和农科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有待完善之处。2.1实行专业教育理念袁研究生通识教育仍有偏差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
16、养综合应用型、技术创新型、技能实用型农林人才。然而,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不仅在本科教育中常态化,在农科研究生教育中也不可避免。通识教育表征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才,本质上是对个人精神、责任和志向的内在写照与全面要求。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研究生通识教育越来越被看重,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但高品质通识教育教材资源缺乏、“爱农”教育体系不完善、对通识教育理念错误解读等现象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若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研究生只是单纯扩大知识面,缺少对自然、社会、群体和自我的认知与思考,或将终究是只有“通识教育”外表的专业教育,无法将农科研究生培养为一个“全面的人”。2.2学科专业结构单一袁
17、研究生知识广度有待拓展涉农综合性高校农学相关专业普遍注重传统农业知识的传承,相关学科的成果,尤其是最新科技成果被融入到农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内容仍需增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但是由于专业界限和缺乏交流,这些领域很少能够渗透到农业中并产生理想的“化学反应”,无法突破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瓶颈”。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研究生教育无法与新时代前沿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材料技术等适应性融合,其单一的专业结构尚未满足在“新农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无法培养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2.3教学模式关注理论学习袁研究生实践能力有待
18、增强涉农综合性高校的农科专业建构仍多参照以往的专业设立经验。一方面,专业发展格局并未打开,知识结构体系单一,缺少在农业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融合;另一方面,这种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体系构建能够保证农科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但由于缺乏对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实践条件受地域等因素限制或教师特定技能素养缺失,农科研究生缺乏解决“三农”实践问题的经验指导,无法有效实现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加之农科研究生导师队伍数量不足,双导师制推广有限,导致培养的农科研究生难以成为在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创新与推广,生产营销与管理工作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5。2.4组织结构耦合性低
19、袁研究生跨界交流存在障碍涉农综合性高校内部院系自始在专业设置之始即基于学科特性进行专业细分,导致院系组织与学科专业之间的耦合性较低,形成了院系彼此分割、学科资源固化、专业缺乏创新的发展局面。致使涉农综合性高校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呈现封闭态势,农科研究生无法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学术交流探讨,不利于知识学习与科研项目的展开,难以达成全面培养的预期目标。部分涉农综合性高校,组织结构存在内部官僚化程度较高、教育观念守旧等不足,跨学科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也面临着协同度不高、效率较低的困境。3基于协同优势下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发展路径3.1涉农综合性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优势涉农综合性高
20、校在涉农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依托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及学科优势,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重构、融合教育模式、提供研究平台等方式提供更加优质的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资源6。3.1.1注重开放协同,服务研究生成长愿景涉农综合性高校通常倡导开放协同,立足于特色学科,充分发挥其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将农科研究生培养成创新型、综合型、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涉农综合性大学具备优越的培养条件和雄厚的学术底蕴,通过与其他涉农高校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或研究基地,以联合培养农科研究生的方式进行合作,包括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及农科研究生培养环节等各方面7。一方面,可以拓宽农科研究生知
21、识结构,还能够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更好地发挥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对农科研究生在感受不同学科思维方式和培养模式交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展农科研究生的思维创新和活跃度。很多涉农综合性高校都建立了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多学科团队,积极引进外部专家学者参与到农科研究生教育中来,加强农科研究生与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并根据农科研究生学科背景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跨学科农科研究生科研118-2024 年 4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农
22、业教育工作的考核与激励,充分调动农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1.2学科部门俱全,支持跨学科知识重构农业学科之间、农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当前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8。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综合性高校拥有完备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布局,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的实践难度较低,既能为农科研究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也壮大了农类学科的竞争优势。涉农综合性高校打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通道,更有力地创新了农科与工科、医科、文科和理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工业 4.0 带来的信息、生物、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为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专业改造打下坚实基础,诸如当前发展态势良好的环境
23、科学与工程、农业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都是涉农综合性高校面对新形势及时做出调整的结果。此外,涉农综合性大学在落实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推动通识教育发展,更好地满足农科研究生的知识需求和核心素养需求,进一步提高农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农科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潜力。3.1.3“硬件”设施完善,夯实产学研协作基础涉农综合性高校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提供真实的研究场景和应用场景9。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综合性高校拥有不同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尤其是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将科研成果与园区
24、、企业和农民等主体结合起来,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推广,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加工、环保、畜牧和水产等行业的发展。在新农科背景下,涉农综合性高校农科研究生可以结合专业领域深入参与到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中,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涉农综合性高校注重培养农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行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涉农综合性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农科研究生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此外,涉农综合性高校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的合作,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联合共建研究中
25、心、科技创新基地等方式强化农科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3.2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发展路径面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传统农科研究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0。新农科建设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涉农综合性高校发展新农科教育需要从理念、知识、模式和组织等维度展开创新,推动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组织结构等领域变革。通过融合式发展,重视农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知识和工具,对现代生物、信息、机械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研究生。3.2.1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实现农科研究生全
26、面培养涉农综合性高校需创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理念,顺应新农科建设,积极探索人文科学主义、新老农科专业、通识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机制,致力于实现农科研究生全面培养。尤其要注重将农科研究生专业认知和思想发展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同步开展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为农科研究生认清世界形势和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提供全新视野,增进农科研究生贡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感与使命感,真正实现给农科研究生打上知农爱农的“标签”。3.2.2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打造多学科共建新形态处于持续变革并走向多元化的时代,要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协同共建,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以学科交叉为导向,促使农科研究生更好形成跨
27、领域的思维模式,从而具备解决脱离传统框架问题的能力。涉农综合性高校应该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地开设新课程,融合传统硬科学课程与软科学领域的知识,增设特色课程,重点培养农科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确保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方向11。以农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为目标进行传统农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改良重塑,强化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合一性和实践性,打破因专业学科造成知识获取的壁垒,致力于形成新农科知识生产机制,持续不断地创新知识生产方式,实现农科研究生知识结构转型升级。3.2.3深化产学研协作,提高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涉农综合性高校为实现农科研究生全方位发
28、展、深化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产业与人力资源的对接,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积极与农业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展开合作,为农科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119-2024 年 4 期农业教育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作机会和实践环境,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水平,以此更好地培养农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依托企业平台,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本,加强农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12。涉农综合性高校应与农业企业、农村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和农业科研院
29、所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在合作中拓宽农科研究生实践锻炼和科研创新的渠道,使之更具实效性和应用性。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引领和推动农科研究生考虑实际问题、探究解决方案,从而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3.2.4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增强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新农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涵盖不同领域,建立健全一个综合性、多方面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促使农科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13。深化双导师制度或校内外导师制度,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课程,开展教育实践,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应该采用跨学科的设计方法,帮助培养农科研究生的多学科知识
30、结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以解决日益复杂化的农业问题。重点关注农科研究生培养科技转化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确保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农业人才,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2.5创新组织结构,提供研究生教育“软”环境涉农综合性高校发展新农科研究生教育,需要厘清传统学科、新兴学科、跨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跨学科组织,持续提供融合式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创新跨学科农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功能评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计划来有效协调和流通学科资源,并通过优胜劣汰保证跨学科组织的先进性,提供良好的教育“软”环境,以适应跨学科知识生产和创新的需求,赋能农科研究生教育,持续提高农科研究生教育质量。4结束语新农科建设旨在进行
31、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知识重构、学科融通、教学互益。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研究生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研究基于融合发展理念引领,结合典型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实践,系统分析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组织结构的脱耦性等特征,深入探寻农科研究生培养理念滞后于实践、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等发展困境,从培养理念、知识体系、办学模式和组织再造等领域全维创新新时代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式发展路径,以期促进研究生培养由学科素养向核心素养转变,促成研究生教育的“人文转向和现实转向”,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丰富面向新农科的
32、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参考文献院1 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2(12):31-33.2 韩雨哲,于旭蓉,王伟.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2(4):9-16.3 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30-37.4 朱帅蒙.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23(3):122-125.5 王勇,徐国峰,贾宝霞,等.新农科背景下实践育人机制研究以农业硕士培养为例J.中国
33、高校科技,2019(S1):65-66.6 任梦娇.新农科背景下校地、校企科技创新协同育人J.技术与市场,2021,28(7):196,198.7 吴军辉.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以设施农业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5):26-29.8 王杜春,牛海燕.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6):6-11.9 焦新安,俞洪亮,杨国庆,等.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5):22-25,56.10 戴青华,丁永前,陈卫.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21(4):84-87.11 杨艳文,杜锐,冷雪.“新农科”视域下本硕博贯通培养与科教融合模式构建以 9 所非“双一流”高校作物学学科样本为重点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5):53-57.12 张寿,林贞花,李宝龙,等.“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疆学刊,2022,39(2):5-10.13 王平祥,徐小霞,刘辉.转型与重构:高校“新农科”建设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4):54-60.12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