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对策研究(-01-19 13:16:54)转载标签:北京产业机构财经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结构不停升级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发生了巨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和此同时,资源短缺、竞争加剧等新情况出现,又对首全部经济连续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面对全球经济深刻变革新形势和国家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新要求,首全部经济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北京市“十二五”计划纲要提出了“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结果,着眼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升级”和“坚
2、持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关键,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发明品牌,显著增强首全部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总体安排,为本市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为了解和把握北京市产业发展现实状况和前景,切实做好首全部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工作,我们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调研,经过研究、论证和座谈,对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提议。一、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现实状况及特点“十一五”以来,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提升经济增加质量、不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转变经济增加方法,首全部经济逐步走上又好又快发展良性运行轨道,综合经济实
3、力不停提升。和地域经济连续快速增加相伴随,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出现了一系列主动改变,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关键支点。1.经济连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停提升“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北京市加紧地域关键产业建设,全市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增加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从全市经济总量绝对量方面来看,整年实现地域生产总值13777.9亿元,比上年增加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3323.1亿元,增加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30.5亿元,增加9.1%。“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域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4%(图1),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加1.4
4、%、9.5%和12.3%,地域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达成第13位,人均GDP达成11307.2美元,全国排名第2位,仅次于上海市(表1)。表1:部分省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情况GDP人均GDP数值(亿元)全国排名数值(美元)全国排名北京137781311307.22广东4547316941.57江苏4090327697.23浙江2722747690.24上海16872911868.71天津91092010595.03重庆7894234049.113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综合竞争能力深入增强近几年,北京市经济发展一直立足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深入
5、提升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加方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效,实现区域经济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其特点关键表现为:“三、二、一”产业格局不停巩固,三次产业结构由1.3:29.1:69.6改变为0.9:24.1:75。产业内部结构不停优化,文化创意、旅游、金融等高端产业发展快速,成为本市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所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为12.3%,比提升2.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642亿元,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为48.2%,比提升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停升级,产业发展展现高端化趋势。3.第三产业展现良性发展态势
6、,成为首全部经济增加关键推进力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快速,率先形成了服务经济为主导产业结构。伴随首全部城市功效不停完善,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和中国外著名企业纷纷落户,为第三产业提供了更为宽广发展空间,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本市第三产业增加速度年均保持在12%以上。全市第三产业在地域生产总值中比重率先超出7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达75.8%。期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加贡献率一直在80%左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已经成为驱动首全部经济增加关键力量。4.产业布局深入优化,产业聚集程度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CBD(商务中心区)
7、、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产业布局(图2),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凸显。在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中,集聚了全市90%高技术产业、80%现代制造业、55%生产性服务业和52%文化创意产业。上六个月,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以7%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40%以上增加值,实现了全市48%利润,发明了全市42%纳税额,支撑了全市36%GDP。图2: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产业布局二、北京市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1.实体经济支撑不足二产不强近几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突出做大三产和发展服务经济理念,经济增加方法逐步转变,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减。至第二产业所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分别为28.7%、27.5%、25.
8、7%、23.2%、24.1%,和29.1%相比,平均每十二个月降低一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各行业“十一五”期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849亿元、2053亿元2198亿元、2191亿元和2702亿元,年均增加9.1%,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作为第二产业支柱行业,工业增加乏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产业增加。从各年改变趋势来看,因为工业增加值连续低迷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递减,增幅波动不稳,对经济增加拉动作用有限,说明全市地域生产总值增加对第二产业依靠度很小。表2:北京市和上海、广东等地在二产、工业发展上差异单位:亿元GDP其中二产其中工业总量和北京差额总量和北京差额总量和北京差额广东
9、省454733169522918195952137518674江苏省409032712521754184312122418523上海市1687230947140381764573756北京市1377803323027010从产业结构协调性角度看,并非第三产业占地域GDP百分比越高,就能代表产业结构越高级、越优化。第三产业说到底是服务业,既服务于生活,也服务于生产(即生产性服务业),假如没有强大二产作为支撑,城市第三产业经济总量肯定有限。现在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高达75%以上, 依据国际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经验来看,第三产业比重深入提升空间较小,未来首先需要经过不停提升第三产业效益和附加值来发展
10、壮大和升级。其次,需要适度发展高端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表2能够看出,北京市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相比,生产总值差距关键表现在二产上,尤其是表现在工业上。2.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高端不高作为北京市主体第三产业,产业中现代行业发展和中国其它地域相比即使表现出了一定优势,但因为中国经济整体起步晚,它们和发达国家和地域差距还是显而易见。近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关键集中在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上,以上五大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成了67%(图3),展现出较高行业集中度;而部分新兴行业如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业、居民服务和公共
11、管理等产业增加值所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并不高,仅为9%和5%,对第三产业增加贡献率不足10%,对第三产业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这不仅影响首全部城市功效发展定位和“北京服务”品牌实现,也势必影响经济整体质量提升。图3:北京市产业结构情况(%)除此之外,在一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方面,如房地产行业,整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01.1亿元,其中吸纳人口住宅地产投资1509亿元,占投资总额52%,而能够吸纳产业商业地产投资336.3亿元,仅占投资总额12%。在工业内部各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给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工业40%以上,而国家大力发
12、展和北京市“十二五”计划确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足。3.产业用地布局分散,集群效应仍待挖掘北京城市总体计划即使明确了各个区县功效定位,但因为缺乏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有效区域间产业协作机制,部分区县和功效区全部不一样程度地存在产业低级次同构现象,区县和功效区在引入建设项目时,关键考虑当地域资源特点和项目对当地域经济贡献,较少从全市发展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合理性,存在低水平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如顺义和亦庄汽车产业);全市产业基础布局上还存在着北强南弱、北高南低现象;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大型开发区相比较,北京城市总体计划“多中
13、心”布局、中关村“一区十园”布局和北京市“十一五”计划“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布局,使全市关键产业用地过分分散和零碎,产业规模和集中度全部比较小,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得不到充足发挥,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4.资源约束刚性加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任重道远“十一五”期间,本市万元GDP能耗由0.792吨标煤下降到0.5816吨标煤,累计下降26.59%,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及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北京作为资源输入型城市,因为近几年房地产业快速增加,尤其是住宅建设规模急剧膨胀,北京市人口机械化增加和城市承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城市总体计划提出,到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8
14、00万人以内,而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第2号公报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数为1961万人,和五普数据相比,十年间人口增加600万人,平均每十二个月以60万人数递增,年均增加约3.8%。伴随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因为自然资源匮乏,能源、土地、水已经成为制约首全部产业发展瓶颈。三、北京市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机遇1.世界经济调整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机遇金融危机和现在欧美债务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了深度调整,危机以后,国际经济虽放缓,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倒逼机制”,营造了全球范围内调结构大环境;从中国看,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加保就业方面压力显著缓解,为调结构发明了难得机遇,
15、内需支撑作用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这为未来几年继续做好结构调整工作奠定了基础。北京要抓住这些机遇,主动促进首全部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加紧淘汰落后产业。在经济微观层面,危机引发全球产业调整,加紧了国际产业链分工和重组,带来了大量并购和重组机遇,北京企业不仅能够利用资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加速国际化进程,而且能够利用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资源,主动吸引产业高端步骤,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2.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京津冀区域合作为北京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北京市对整个环渤海地域在技术层面全部有很强辐射力,有利于发挥首全部在管理、科研、科技服务和金
16、融领域优势,参与京津冀区域协作,含有占据龙头地位一系列优势和资源背景,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北京研发中心、总部基地等地位巩固、高端服务业发展全部带来了良好机遇。3.“十二五”计划实施机遇为促进经济长久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专题,以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为根本,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主攻方向,提升制造业关键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加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战略布局。最近国家又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提出支持节能环境保护、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个新兴产业发展
17、和建立产业专题基金、搞重大产业创意工程、应用示范工程等相关政策,这是党中央三个转变政策具体落实表现。“十二五”计划实施和相关产业政策出台将成为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难得机遇。四、对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提议(一)相关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标准、目标1.调整标准:一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效定位相统一标准。经过高端产业发展和低端传统产业退出调整,构筑含有首全部经济特征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定位,表现北京“四个服务”和“五个之全部”城市功效;二是促进产业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相协调标准。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构
18、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产业基础。实施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深入节能降耗,实现节省发展、清洁发展和可连续发展,提升水、土地、能源节省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主动发展能耗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创新。三是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整相结合标准。充足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调整和宏观调控相结合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新机制。2.调整目标:经过调整,使本市产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全方面优化、协调,功效集聚和区域经济特色愈加凸显,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技术产业和优异制造业为支撑,国际化特征鲜明、符
19、合首全部城市功效定位发展要求现代化高端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增强产业关键竞争力。(二)相关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方向1.加紧服务业调整升级,优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做强做优高端服务业。继续发展知识密集商务服务业:关键包含法律服务,咨询和调查,企业管理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发展会计、审计、咨询、法律、信用管理等高端商务服务,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和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效。发展以国际金融为特色金融服务业: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产业。充足利用北京基础设施完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和涉外资源丰富等优势,抓住国际金融业向亚太地域转移有利机遇,加紧国际金融机构在北京集聚,建设培
20、育金融服务园区,发展银行卡、数据处理、呼叫业务等金融后台服务,提升债券发行中心和清算中心功效,建设含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城市。壮大总部经济:保留和引进电子设备、电气机械、能源等企业总部,关键引进互联网设备、3G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等网络和通讯设备、数控及柔性制造系统、复合材料制造、高能束流加工等优异装备制造企业总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传媒、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旅游休闲娱乐、设计服务、文化艺术、其它辅助服务等产业。关键促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亚洲地域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影视节目和作品策划、制作、发行、营销等行业发展,发展软件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
21、计、动漫制作等设计创意产业,建设专业、时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提升首全部文化中心功效。大力发展软件、研发、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深入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推进数字电视运行服务。2.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高技术产业和优异制造业深入提升,做强第二产业。现在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境保护、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关键,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培育新经济增加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愈加突出。北京市要把握中国经济增加方法转型机遇,瞄准国际前
22、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口,优先发展节能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新医药,电动汽车等产业,推进太阳能、绿色电池,和半导体节能照明等节能新技术和产品开发和利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等。3.加紧传统产业向高端升级。在确保传统行业稳定发展同时,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深入开放服务领域,以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关键,提升新兴行业如教育、卫生、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居民服务等行业发展速度,加大投资力度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做到以传统行业为新兴行业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新兴行业为传统行业提供技术支持良性协调发展。调整房地行业结构,关键发展楼宇经济,为高端
23、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主动引导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提升和改造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逐步转产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表面技术和涂层材料、纳米和高纯材料等。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眼于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效优化配置,以现有高端产业功效区和城市“两轴两带、多中心”为基础格局,不停提升六大高端产业功效区辐射力,主动培育通州、石景山、怀柔和丽泽等新兴高端产业功效新区,以长安街沿线(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金融街、CBD、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高端服务业产业带为轴,北部以“创”为主,建设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海淀区平原地域、昌平区南部地域、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南部以 “造”为主,建设
24、优异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大兴、亦庄),构建“北创、南造、中服务”特征“一轴两带”开放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打造“北京发明”、“北京服务”品牌。(三)相关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策略和具体方法1.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协调和领导。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发改委、计划、国土、环境保护、工商等部门领导参与产业调整领导小组,负责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决议和协调,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新型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各区县、各功效区(园区)管委会和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当地域或本行业产业特点,落实对应产业调整方法。2.做好产业发展和调整计划。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计划和“十二五”计划纲要落实,编制关键产业发展计划,做好
25、各产业功效区产业发展和建设计划,加强计划对产业调整引导作用。发挥土地资源对产业发展调控作用,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城市建设计划和产业发展计划“多规合一”,严格根据计划审批建设。经过住房保障政策,严格控制区域内住宅房地产投资规模,遏制区域人口集聚膨胀态势,以房地产规模和布局,调控人口规模和布局。根据“一轴两带”产业空间布局,合适调整行政区划,先期能够经过编制区域性计划(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计划)方法,建立有效区县间产业协作机制,待机成熟后再调整行政区划。3.明确市场准入条件。制订完善北京市关键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北京市限制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北京市淘汰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作为全市产
26、业调整依据。依据产业调整关键,严格审批限制、淘汰类项目,对现存重污染、高能耗、高水耗、存在安全隐患等限制、淘汰类产业,加大监督控制力度,采取清理整理、限期整改等有效方法,促进、引导其经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加紧产业、产品转型。建立关键产业和重大项目筛选评价机制,把土地投资强度、产出效率和能耗、水耗、环境保护、就业等指标作为项目筛选关键依据,实施差异化区域准入政策。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充足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资金引导,推进高端产业功效区、科技园区和重大项目标建设。4.研究制订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要综合利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关键发展产业和功效区集聚,
27、充足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功效,有效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依据产业调整中关键产业、关键区域计划、建设和发展需要,由市财政安排产业结构调整专题资金,为部分关键发展产业领域中规模企业和限制淘汰产品改造转型提供贷款贴息等支持。对本市关键发展产业企业产品,政府采购部门优先购置。对于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异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在享受国家、市相关高技术产业优惠政策基础上,市相关部门优先列入相关计划项目,并给资金支持。5.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硬环境。加大市政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力度,加紧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
28、讯和信息服务等基础产业,提升城市功效对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二是营造产业创新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实施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用好用足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经过市场机制运作,建立和完善科技评定、技术结果交易、创业投资等区域创新服务机构,促进科技和资本对接;主动激励多元投资主体创办多种形式孵化服务机构,建立服务功效社会化、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为科技结果产业化、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环境;激励中国外大型企业和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三是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投资服务体系,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制订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机制,强化领导责任追究。6.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足利用境内外招商活动和互联网等平台,做好项目推介;将高端产业功效区作为招商引资载体,实施定向招商,完善调整功效区内部产业链条,激励和吸引中国外符合产业政策企业到北京发展,加紧主导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形成。扩大市场开放度,加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社会公众服务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投资空间。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