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套(时间:90 满分:100分) 班级:_ 姓名:_ 一、 我会拼也会写。zh jin x f bi cn qng tng jin kng mng lng bin f wi ji 二、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召(zho zho)集 杀菌(jn jn) 流恋(lin nin) 龟(gu jn)裂 估(g g)计 丝绸(chu cu)三、 区别字组词 侵(_)抬(_)嫂(_)防(_)宫(_)浸(_)胎(_)瘦(_)妨(_)官(_)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失魂落(_) 得意(_)(_) 千(_)万(_)迫不及(_) 恋恋(
2、_)(_) (_)式(_)样1形容舍不得离开的词是_。我还能写出一个这个格式的_。2形容变化多的词是_。形容一会儿也等不及了的词是_。五、 选词填空。消受 忍受 接受 承受1.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研究,他们最终(_)了我们的提议。2.刀伤、烫伤、轧伤、咬伤,食指(_)的机会最多。3.有些深海水族柔软的躯体可以(_)接近一吨的海水压力。4.小区居民无法(_)清晨广场舞的噪声污染,反映到社区居委会,要求予以解决。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_。2这不正是紧急事吗?(改为陈述句)_。3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4草叶上的露珠
3、十分美丽。(改为比喻句)_。七、 日积月累。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又誉其矛曰:“_,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2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孟郊所写的诗_“_,_。”一句从人到物,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而“_,_。”一句则写出了人的动作和心理,慈母的深笃之情自然流露出来。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_所作的山水诗,“_,_。”一句写出了桂花飘落、山谷空空荡荡的景象。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年龄段的别称都不同,你知道吗?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_ 三十岁:_女子年满十五岁:_ 七十岁:_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典型的_,“_”点明了题目,“_”不仅再现了暮春时节、
4、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还透露了时代气息。6我积累的谐音歇后语有:孔夫子搬家_;梁山泊的军师_。我喜欢的谐音歇后语还有_7毛主席用“_,_。”这两句诗表明心志,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八、 阅读课文慈母情深选段,完成练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 蹋)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gng gng)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zhng zhng)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
5、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 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1用“”划去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省略了“我”看到的部分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话没说完3选段中,“揉得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指”说明了什么?_4选段是对母亲的_描写,运用了_修辞手法,连用四个“立刻”说明_。5你是怎样理解选段中人物对话的?_6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_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
6、乘凉。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即要准确,又要讯速,好吗?”“好!”我爽快地答应。心想: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爸爸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铁重!”“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我一愣,正在忧豫,爸爸又提醒道:“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连忙改口说:“一样重!”妈妈说:“对了,要听清问话。”爸爸又考了:“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马上说:“一样重。”“哈哈”大家又笑了。我挠了挠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这回是铁重。”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一斤棉
7、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儿说:“棉花体积大!”“为什么?”爸爸追着问。“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否则会闹出笑话。”我点了点头,笑了。1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恍然大悟: _盘算: _3前两个自然段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过来。_4“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中的“两次教训”是指什么? _ _5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请在文末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十、 作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事会让我们感动、不解、懊恼、难过
8、、欣喜、悲痛其实,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才丰富啊!发生了,过去了都是一种甜蜜的回忆,宝贵的财富。那么,就让我们以“这件事_”为题,写一篇作文吧。要求:紧扣文题,意思明确,文句流畅,文题补充完整,书写规范;400字以上。_参考答案1、逐渐 媳妇 悲惨 蜻蜓 健康 朦胧 蝙蝠 慰藉2、zho jn lin jn g chu3、侵略 抬高 嫂子 防护 宫殿 浸泡 轮胎 胖瘦 妨碍 官职 4、魄 扬 扬 变 化 待 不 舍 各 各 恋恋不舍 欣欣向荣 千变万化 迫不及待 5、接受 消受 承受 忍受6、圆明园是园林 这正是紧急事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草叶
9、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十分美丽7、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豆寇年华 而立 及笄 古稀 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尽是输(书) 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8、1蹋 gng zhng 伏2A3说明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和母亲平日的辛劳。4 动作 排比 母亲工作繁忙,非常辛苦 5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的爱子之情、深明大义、通情达理。6因为作者认识到了母亲挣钱的辛苦,对母亲很感激,很崇敬。9、1要三思而后言2形容“我”一下子明白了。 指“我”在
10、心里算计。 3即既讯迅忧犹4“我”认为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相比,铁重。 “我”认为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一样重。 5事情发展凡事要三思而后言10、范文:这件事让我感动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记忆已被海水般的日子渐渐冲淡。但姥姥照顾老奶的事却让我感动,一直不能忘怀。我的老奶(我姥姥的婆婆,我妈妈的奶奶)是一位百岁老人,但仍耳不聋,眼不花;而我的姥姥已年过七旬,曾是一名人民教师,是一位满头银发又很慈祥的老人。年前,老奶的孩子们嫌老奶岁数大了,不能干活,在他们眼里,老奶吃饭就好像在浪费粮食似的。他们把老奶“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抚养。姥爷知道这件事以后,毅然决定要把老奶接过来抚养,姥姥不仅十分
11、支持,说:“妈把你们辛辛苦苦拉扯大,就是动物也知道报恩啊!他们不要妈,咱要!”姥姥把老奶接过来之后,老奶都成了我们家的“大熊猫”了!春节的时候,老奶的头突然疼了起来,大家都很奇怪,一向健康的老奶怎么会头疼?还是姥姥聪明,让大家带着老乃去看病,自己也一瘸一拐的跟上了。婆婆生病了,媳妇去看,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压根不值一提。可别人不知道,我可清楚!姥姥去年膝关节积水,腿肿了几倍,好久都不能下床,姥姥迷信,说过年拄着拐杖不喜庆,才扔掉了拐杖,老奶又生病,姥姥又要跑上跑下,这对于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跑上跑下是多么不容易,每上一个台阶,都是锥心刺骨的痛。有一次我看完老奶正在下楼,看见老姥姥迎面而来,我忙跑上前本想要搀扶姥姥,可姥姥果断的回绝了,说让你快回家写作业吧,她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我争不过姥姥,只有站在那里,看姥姥一只手扶着扶手,一只手拎着一盒鸡汤,将十分之八的中心都已到了扶手上,每上一个台阶姥姥就停下来按摩几下,来来往往的人们差一点就要把姥姥撞到,连姥姥手中的鸡汤都撒了许多我目送着姥姥一阶一阶的上到老奶的病房,我才钻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过了一个星期,老奶的病终于好了,也许是老天被这可贵的孝心所感动了,姥姥的病竟没有恶化,而是逐渐好了起来8 / 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