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5.34MB ,
资源ID:241461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414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pdf

1、2024年3 月第2 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Mar.2024No.2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郭冬生林炜静摘要: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生机活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也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成果创新性不足、有组织科研乏力、对策建议操作性欠佳、重质性研究轻量化研究等不足。适应新

2、时代我国妇女与教育发展需要,妇女教育研究要践行“两个结合”,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跨学科研究,探究妇女教育学理,关注男女均衡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特色。关键词:妇女教育;性别教育;研究进展;发展趋势D0I:10.13277/ki.jcwu.2024.02.006中图分类号:G776作者简介:郭冬生,男,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与教育、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林炜静,女,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法学院2 0 2 1 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1 0 0 1 0 1收稿日期:2 0 2 3-1 1-2 4文献标识码:A

3、文章编号:1 0 0 7-3 6 9 8(2 0 2 4)0 2-0 0 4 9-0 9本文所称“妇女教育”,是指以女性为教育对象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正式社会教育,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女生教育和专门女子学校教育(含独立设置和混合型女子高校、女子中学、女子中职学校、妇女干部学校和高校内设女子教育机构等)。故本文所称“妇女教育研究”指对女生教育、女子学校教育和性别意识教育的研究,并把“女子教育”“女性教育”“妇女教育”的研究均视作“妇女教育研究”。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第四次世妇会)及此后每五周年举办的纪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妇女性别研究,也推进了我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华女

4、子学院学报是刊载妇女教育研究论文最多的妇女研究领域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妇女教育蓝皮书)是跟踪妇女教育研究的专业权威图书。故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为主,以中国知网的妇女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等为辅,在梳理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热点焦点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发展与繁荣。一、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概况(一)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妇女教育研究论文分析笔者对1 9 9 6 一2 0 2 0 年间1 2 0 多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共3 5 8 篇妇女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按

5、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等指标简要分析如下。1.研究领域。1 9 9 6 一2 0 2 0 年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刊发妇女教育研究论文约3 5 8 篇,主要涉及妇女教育基本理论、妇女教育史、当代外国妇女教育、教育性别分析(女性主义分析)女校发展与管理、女校人才培养(含思想政治教育等)女生因材施教、女大学生就业、大学女教师、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化建设等选题(详见表1)。其中,女校人才培养(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学一4 9 一改革等)女校发展与管理、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化建设、妇女教育基本理论等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2 2.1%、1 5.1%、1 1.5%、1 0

6、.9%;中外表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9 9 6 2 0 2 0 年)妇女教育论文涉及研究领域研究妇女外国妇教育性女校发女校人女生因女大学大学性别意女性学妇教基小计领域教育史女教育别分析展管理才培养材施教生就业女教师识教育科建设本理论论文(篇)27百分比(%)7.52.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妇女教育研究论文发现,质性研究、量化研究两类方法都有体现,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特点(见表2)。理论分析或哲学思辨是作者使用最频繁的方法(3 3.0%),其次是经验总结(1 7.0%)、调查研究(1 2.0%)、社会性别分析(1 0.6%)等方法,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国际比较等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7、研究理论方法思辨论文(篇)118百分比(%)33.0注: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方法的论文,仅选取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表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9 9 6 一2 0 2 0 年)妇女教育论文作者单位及研究方向作者单位研究方向女子高校其他高校149人140人41.6%39.1%整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3 5 8 篇论文发表时所注作者的职称和学位发现,将近六成(5 8.9%)作者具有正高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及中表4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9 9 6 一2 0 2 0 年)妇女教育论文作者职称和学位分布职称分布高级职称中级职称211人103人58.9%28.8%注:博士学位的作者没有包含在读博士

8、生(视为硕士学位),硕士及其他学位的作者没有包含在读硕士生;在读硕士生仅指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作者。的妇女教育研究论文作者不到四分之一 。(二)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一5 0 一妇女教育史、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女生心理发展与因材施教、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15104.22.8表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9 9 6 2 0 2 0 年)妇女教育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经验历史总结研究612817.07.8妇女干校49人13.7%初级或无职称44人12.3%5415.17922.1调查研究4312.0科研机构20人5.6%级以下职称者占四成(4 1.1%);超过一半的作者具有博

9、士学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作者将近94%(详见表4)。而在十年前,该刊具有博士学位学位分布博士学位硕士及其他179人156人50.0%43.6%分析已出版的三本妇女教育蓝皮书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2(女子院校发展)中国妇女教育发267.3篇论文的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学习单位、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进行整理后发现,女子高校(4 1.6%)和其他高校(3 9.1%)是妇女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研究、妇女/性别研究的作者分别占3 3.5%、2 2.1%,其他研究方向的作者占4 4.4%(详见表3)。个案国际研究比较22236.16.4教

10、育研究120人33.5%246.73.研究人员。笔者对中华女子学院学报3 5 8社会性小计别分析及其他382510.67.0妇女研究79人22.1%174.7267.34111.5文献法其他研究159人44.4%在读硕士生23人6.4%3910.9358100358100展报告NO.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可以发现:在研究内容上,重在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审视(分教育阶段、分教育类型和分省市区分析),对女子教育院校(分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女性(含高校女教师、女领导、女大学生和研究生)、高校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或女性学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等;

11、在研究方法上,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含问卷与访谈)、个案研究、国际比较、社会性别分析(含女性主义)等是最多采用的方法,努力做到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表5 三本妇女教育蓝皮书4 1 篇报告作者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和学位情况所属单位女子高校其他高校其他机构教育研究研究17人19人41.5%46.3%注: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成果取第一作者的单位、职称、学位等信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等,博士包括已获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三)中国知网检索妇女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为了更深入了解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进展,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中妇女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截至2 0 2 3

12、年1 0 月1 9 日),共搜索到篇目含有“妇女教育”“女子教育”或“女性教育”主题词的学位论文6 2 9 篇。经过认真对比,去掉按“女子教育”“女性教育”“妇女教育”主题词检索的同篇名、同作者的重复篇目,以及论文标题与正文内容不一致(即不属于妇女教育研究)的篇目,实际检索到含有“妇女教育”“女性教育”或“女子教育”主题词的硕士和博士论文6 1 8 篇。其中,含有三个主题词的博士论文2 8 篇(“女性教育”1 4 篇、“女子教育”1 1 篇、“妇女教育”3 篇);含有三个主题词的硕士论文5 9 0 篇(“女子教育 2 5 0 篇、“女性教育”223篇、“妇女教育”1 1 7 篇)。分析2 8

13、篇妇女教育研究主题的博士论文,在研究内容上,中国妇女教育史(特别是近现代妇女表6 中国知网检索的2 8 篇妇女教育研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中国妇女外国妇女研究内容教育史论文(篇)9分析三本妇女教育蓝皮书作者群体发现(详见表5),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相似,高等学校(含女子高校和其他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含在读博士生)是妇女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不同的是,研究者的学科专业分布更广泛,从事教育研究、妇女/性别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的作者比例大致为3:4:3,这也凸显出女性与性别教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协同攻关特点。同时,该研究队伍(作者群体)的专业素养更高,绝大多数有高级职称(9 7.6%),大

14、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或为博士研究生在读(8 7.8%)。研究方向女性/性别其他方向高级职称其他职称5人12人12.2%29.3%教育史6职称16人13人39%31.7%教育史)、外国妇女教育史、妇女教育基本理论是博士学位论文最多的选题,其次是当代国外妇女教育、女校人才培养、女校发展与管理等选题(参见表6)。在研究方法上,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含问卷与访谈)、个案研究、口述史、历史分析、国际比较、哲学思辨、社会性别分析(含女性主义)等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学位授予上,多数被授予教育学(含教育史、教育原理、比较教育)博士学位(2 1 人),少数被授予历史学(3 人)法学(2 人)、管理学(1 人)、艺术学(

15、1 人)等学科博士学位。二、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下面笔者基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刊发妇女教育研究论文、三本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检索的妇女教育博士学位论文,试对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焦点进行概述。(一)我国妇女教育史研究妇女教育当代国外基本理论妇女教育63学位博士硕士及其他40人1人97.6%2.4%女校人才女校发展培养与管理2236人87.8%5人12.2%小计28一5 1 一曲剧对1 9 9 6 一2 0 0 5 年有关近代女子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韩新路对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蔡锋研究了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特征叫。此外,魏晋对民国时期女子师范教育进行了探讨

16、2,宋珂君、何红对港澳台女子高等教育做了梳理3,杜学元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女子教育史进行了系统审视,陆慧分析了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变迁5 。研究者们发现,我国古代就存在女子教育,并且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点。到了近代,我国近代女子教育明显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杨洁、李婵玉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妇女教育体现了从培养革命女战士到造就现代女国民、从革命教育到全面发展教育、从关注少数妇女到惠及全体女性、从男女教育平等走向差异公平的演进逻辑回。(二新中国妇女教育研究欧阳林舟对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进行了研究。安树芬等梳理了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脉络,并提出2 1 世纪初女子高等

17、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8。莫文秀等从多学科角度对改革开放3 0 年我国妇女教育历史、现状和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各级各类教育及北京等4 省市教育发展进行了性别分析,对性别意识教育和女性/性别研究的学科化等进行了专题研究9。该课题终期成果成为国内第一本妇女教育蓝皮书,并被中国妇女研究会评为第二届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学者们认为,新中国妇女教育取得巨大成就,妇女受教育状况不断改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源于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实施机动灵活的办学策略,以及依靠国家体制统筹推进。特别是党和国家持续重视妇女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立法、规划、政策等有效手段,使教育成为新

18、中国女性发展进步最明显的领域之一。突出表现为,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取得成效,九年义务教育两性差距基本消除,妇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创历史新高,女生在各类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均超过男生,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人数大幅增加,扫除妇女文盲成果斐然(三)国外妇女教育研究牛莲分析了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叫,蒋莱介绍了美国女子学院 2,高惠蓉系统研究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历程3 ,郭冬生探析了美国女子学院女性教育课程 4。杨阳等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金香花对中韩两国妇女教育进行了一5 2 一比较分析 1 6,黄敏对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进行了探讨1 7。陈雪儿、刘义兵对2 1 世纪以来国

19、外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做了述评 1 8 ,吕美妍、吕文华探究了印度表列群体女童教育问题9,赵子刚、曹长德对中韩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比较分析 2 0 。归纳众学者研究成果,美国女子高等教育有将近2 0 0 年历史,大致经历了从追求男女入学平权到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男女平等、从模仿男子学校到尊重女性特点办学、从聚焦主流群体到满足不同女性群体需求的转变过程。如今不仅各教育阶段女生全面赶超男生,而且打破了学科性别限制,课堂和校园环境对女生日趋友好。但有人认为,受过教育的女性并没有实现和男性享有完全平等的地位1 3。日本女子教育在明治维新时期得到了发展。20世纪初日本女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2

20、 0 世纪中叶有显著提高,二战后得到较好发展。但长期存在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5 。同处东北亚儒教文化圈的中国和韩国,在女性教育问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于两国的女性教育之中,只是在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上有所差异(韩国较之中国明显)。由于中韩两国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故我国女性教育的制度环境优于韩国,教育领域男女平等程度高于韩国 6(四)教育男女平等研究1.男女教

21、育机会平等。2 0 1 0 年前,郑新蓉、丁娟、孟桂英、朱静、蔡超等对我国女性教育权利、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给予了高度关注。2 0 1 0 年后,随着教育优先发展以及教育平等进程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实现了男女机会平等,高等教育阶段呈现男女位置调换(女性多于男性)。但有学者认为,女性人学机会在城乡和阶层之间还存在差距,来自农村的女生上大学的机会相对较少,其起步的社会资本低于城市女孩 2 1 。2.男女教育过程平等。郭仕等分析了教学中隐藏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2 ,戴莉分析了学前教育中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 2 3 。研究者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男女平等理念,消除课程和教学中隐含的性别刻板、性别偏见甚至

22、性别歧视。但是,应该淡化还是强化女性角色、倡导“非性别化”还是“双性化”、如何寻求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角色的平衡等仍存在分歧。针对2 1 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出现的天平从男生一端向女生一端“倾斜 的现象,学校、家庭、政府及社会要协同发力,重塑有利于男女生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2 4 。3.学科/专业性别差异。王俊等调查发现,在院校、学科/专业选择的动机、过程、结果及满意度等方面,本科生存在较明显的男女差异,随着女大学生数量增加,学科/专业性别隔离现象越发严重。要消除这种现象,高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 。王宏亮通过访谈发现,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只是理性选择行为结果之一,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有

23、着更为宏观的社会意义,仅就教育领域的改革谈论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是舍本逐末,只有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才是解决性别隔离问题的出路2 。(五)女子院校发展研究1.女子院校社会价值。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以女校领导为主力的研究者纷纷撰文阐述办女子学校的现实意义。回春茹、吴宏岳、雷庆礼、席春玲等分析了女校复兴的背景和潜在的优势,诠释了女子院校存在的价值。女校承载着推进男女平等、服务妇女发展的特殊使命,是探索女性成长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教育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叫。2.女子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是广受女校领导和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贾秀总、吴宏岳、魏雾晖等论述了新时期女子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张李玺、罗婷

24、等研究了女子高校办学特色,杜芳琴阐述了女子学院使命和定位,张洁清探究了女子高职办学特色,姚钦英探讨了妇女干部学校发展问题!。学者们一致认为,坚持特色发展是我国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女子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女子高校要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德育工作等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特色,还应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彰显不同于传统高校的独特价值。3.女子院校综合研究。张李玺等基于大量数据和文献,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内地独立设置女子高校(含高职学院)、大学女子学院、女子中等职业学校、女子高中、妇女干部学校以及港澳台女子学校进行了整体研究,指出:女子

25、院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一一这种环境克服传统的性别偏见,比男女混合学校更能唤醒女性的自觉,张扬女生的个性;女子院校是探索女生成长规律的试验田一一这里重视性别敏感教育,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实施针对性教育;女子院校还是一种可选择的教育资源一一这里为女生进行职业和人生的双重准备,学生更容易成为卓越女性、成功女性、魅力女性 2 7 3(六)女生发展研究1.女生思想政治教育。姚钦英、孙卫华、张霞等探讨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李云霞、王涛对北京市女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分析 2 8 ,黄瑞妮对重点高校女大学生的爱情进行了质性研究 2 9 ,陈晓晴、杜学元对女研究生婚恋观问题进行了考察 3 0 ,宫严慧对女

26、大学生的婚恋财富观及理财教育做了探讨 3 ,王舒圆、兰建华对女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调查分析 3 2 ,谢秀珍对女大学生正确生命观进行了剖析 3 3 ,李洁、石彤对影响女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 3 4,武晓伟等分析了女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与动机 3 5 ,单艺斌等探讨了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困扰与解决对策 3 ,于光君探讨了女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3 7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 8 等问题。研究者认为,由于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与男生的不同,女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与男生的共性,也呈现女生群体的个性。各级各类学校要正视性别差异,重视对性别差异规律的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促

27、进性别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女生的“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女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女生心理与因材施教。罗国忠、贺香沛等探讨了中等教育阶段女生人格发展,郑欣、何树莲、赵立莹、刘蕾等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发展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郭黎岩、张楠等探讨了女大学生性心理,刘继华论述了女性教育中“双性化”人格培养问题,王蕾蕾论证了女性课程体系与女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关系,赵荣荣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川。何文华、孟彩调查分析了网络对女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3 9 ,张霞、房阳洋对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4 0 1。研究者普遍认为,男女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差异

28、,要坚持因性别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发展其兴趣爱好,挖掘其发展潜能,实施有别于男生的教育,促进女生全面发展,为谱写绚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4 。有学者从后女性主义视角对以“淑”为表征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探究,从“和谐一5 3 一合理性”出发,阐明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制度中重构“淑女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3.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黄海群、李春玲、周华珍等探讨了本科女生就业问题,许艳丽探讨了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唐红洁等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做了调查研究,石彤、王献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侯典牧等对在校女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韩新路研究了新时期女大学生

29、就业观 4 3 ,周旅军对大学生择业偏好进行了社会性别分析 4 ,宋月萍等对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 4 5 ,李绍明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 4 。研究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扩招、经济发展以及自身素质能力都有关联,但与传统文化观念和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不无关系。女性教育优势并未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男性优势地位 4 7。劳动人才市场中的“男性偏好”不能仅用性别歧视来解释,还要从用人成本视角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男性偏好”是体制内劳动用工制度造成的 4 8 。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尤其要完善相应劳动法规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七)

30、高校女教师研究武晓伟等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探讨了高校女教师的幸福感 4 9 ,蒋玉梅考察了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 5 0 。禹旭才对西方国家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述评 5 1 ,邵琳翔、周小李对德国高校女性学者资助计划进行了探析 5 2 。张李玺等专题研究了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含女大学生和女教师),梳理了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前高校女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诸如学术地位较低、女性工作相对贬值,职务差别明显、高校管理层的性别失衡现象,收人差异、女性实际收人低于男性等,提出将性别意识纳人主流决策层、在文化中重构性别意识、高校内部改革注重两性平等的对策建议 5 3(八)性别意识教育

31、研究科学的性别教育包括性教育、性别意识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和性别角色教育。学术界较多关注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和男女平等意识教育。陈丽琴、刘筱红、闫广芬等论证了社会性别意识纳人高校必修课的政策问题,回春茹等探讨了女性/性别课程对于中学性别教育的启示。于光君认为女子高校存在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忽视甚至否定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教育的问题 5 4 。要贯彻一5 4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师生的男女平等意识,消除学校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等现象,还要汲取传统性别角色教育精华,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九)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化研究王珺等分析了女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32、认为要发挥它在重塑社会性别价值观、追求社会性别公正中应有的作用 5 5 。刘宁分析了顶层设计视阈下的中国妇女理论研究 5 ,石红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特色女性学理论发展之关系 5 7 ,陈方对女性学课程教学与学位教育进行了探讨 5 8 ,杜芳琴研究了中国妇女学3 0 年反观与理论化 5 9 ,叶文振研究了女性学开放发展四十年历程(6 0 ,韩贺南探讨了女性/性别学学科范式(研究对象与知识领域),胡晓红、田楚妍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四个维度 6 ,魏国英探讨了中国女性学话语建构问题 6 3 。黄河将1 9 9 5 年以来我国妇女/性别研究分为三阶段:描述性研究为主一一以女性眼光探究妇

33、女问题的阶段,重视实证研究一一妇女与社会结构性别视角审视的阶段,倡导多维度研究一一在聚焦服务中推进妇女议题的精专化阶段 6 4 。魏开琼基于中华女子学院的实践探索,把女性学学科发展分为重视妇女运动、以妇女为中心、女性学学科化三个时期,认为将来既要在学科规范层面向纵深推进一一继续探索女性学独立,又要立足妇女问题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提供解释框架与行动策略,进行知识体系的建设(6 。在笔者看来,在当下高等教育和科学体制内,虽然“女性学”或“妇女/性别研究”没有获得独立的一级学科地位,但是,女性或性别问题的研究始终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天生具有新兴交叉学科的属性。要把女性或性别研究的

34、成果转化为成熟的可传播的知识,培养一代又一代女性乃至教育全体公民,在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意识,促进两性相互理解、和谐共荣,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三、未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趋势展望综上所述,自1 9 9 5 年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世妇会以来,社会性别分析被广泛运用于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妇女教育研究不仅成为妇女/性别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学科支撑,而且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百花园的一道风景。但是,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检索的妇女教育博士论文看,近3 0 年的妇女教育研究也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研究成果创新不足、有组织科研缺乏、对策建议操作

35、性欠佳、重质性研究轻量化研究等问题。与我国女性学或妇女/性别研究境况相似,从西方引人的女性主义或社会性别理论已普遍成为理解和解释“性别与教育”议题的基本工具,但适合我国国情、教情、妇情的妇女教育或性别教育本土化探索相当薄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妇女和家庭建设等重要论述精神不够,存在较大程度的“水土不服”问题。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我国妇女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同时也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需要更好地探索女性成长成才规律,破解教育性别差异与公平难题,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妇女教育、性别与教育研究学术繁荣。

36、在此,试对未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提几点前瞻性思考。(一)有组织科研倍受重视。没有创新,妇女教育研究就失去价值。如前所述,虽然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单兵作战较多、有组织的科研不足,导致理论创新不足、深层次研究不够等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方位,紧町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与中国女校联盟等作用,凝聚全国妇女教育研究同行的力量,携手开展新时代妇女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有组织的跨界跨学科研究,在深人研究基础上回答妇女教育和性别教育的新课题,为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各级妇联组织和女子教育机构建言献

37、策。(二)跨学科研究持续发展。无论教育问题还是性别问题,还是“性别与教育”问题,都是这类复杂的研究对象或日学术领域,唯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方能产出真知、接近真理,否则就可能步入“盲人摸象”的境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经验之一就是立足中国本土妇女问题和性别文化语境,坚持走多学科协作和跨学科研究的道路,不断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历史研究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优秀成果,从而建立并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未来我们要继续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之路,与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加强对话交流,推进妇女教育、性别与教育研究健康发展。(三)理论研究渐入主流。长期以来,应用型妇女教育研究

38、受到重视,妇女教育研究对实践的作用力在不断提升。但是,相对于教育科学其他学科和领域而言,我国妇女教育和性别教育的学理研究、理论性研究还十分薄弱,妇女教育研究总体上处在教育学术的边缘状态。要想由“边缘”走向“中心”或者说进人教育研究主流,我们要坚持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坚持全球性与本土化相结合,加强妇女教育和性别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核心概念、性别与教育的关系等学理性问题探究,推进妇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同步发展,增强妇女教育和性别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和创新性,服务妇女教育工作实践和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繁荣,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和理

39、论贡献。(四)男女均衡提上日程。从2 1 世纪初叶开始,教育性别结构不断变化,如今几乎各教育阶段都出现了女性在校生数和(或)占比高于男生的状况。有些学者和媒体将这种“女多男少”现象称作“教育女性化”。马宇航、杨东平的研究预测2 0 3 0 年前后“女多于男”的水平将达到1 5%一2 0%,进人高等教育性别结构的较稳定状态 6 。教育天平从一端(男性)偏向另一端(女性),不是教育发展的初衷,也不是男女平等的本义。在未来教育和妇女事业发展进程中,面对“教育女性化”“男孩危机”“阴盛阳衰”等新问题,妇女教育研究者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持续跟踪教育领域性别结构的变化及其潜在的社会问题,系统研

40、究、及时回答教育实践中诸如“教育女性化”“男孩危机”等课题,提出完善有关法规政策建议和行动策略,推进教育男女均衡发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五)中国特色必成共识。一方面,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和全球视野,与世界各国同行建立对话交流机制,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解决好“水土不服”的问题。特别要正视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社会期待,提高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妇女和性别教育研究。为此,我们要自觉践行“两个结合”的要求,自觉担起新时代的一5 5文化使命,不仅要面向国际,而且要引导国际,向

41、世界同行展示我国妇女教育和性别教育的新进展、新成就,传播妇女教育和妇女/性别研究创新理论,发【参考文献】1郭冬生.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我国妇女教育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为主要样本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1,(6)。2魏晋.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重要成果:评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的教学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6,(3)。3宋珂君,何红.港澳台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0 3,(1).4蒋家琼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述评 J.文教资料,2 0 1 2,(1 4).5陆慧.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变迁与启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2、4,(6).6杨洁,李婵玉女性现代化的教育推进:妇女教育百年发展的逻辑进路与省思 J教育研究,2 0 2 3,8)。7欧阳林舟.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 0 1 2.8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9莫文秀.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0.1(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8.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 0 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EB/0L.https:/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0 9,(1).12蒋莱.单性别高等教育与女性成长:基于美国女子

43、学院的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3.13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14郭冬生.美国女子学院的女性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4).15 杨阳.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 D东北师范大学,2 0 2 0.16金香花.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 0 0 7.17 黄敏.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0,(3.18陈雪儿,刘义兵.本世纪以来国外农村妇女教育研究述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1)19吕美妍,吕文华.印度表列群

44、体女童教育问题及启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8(1。20赵子刚,曹长德.中韩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比较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8,(5).21刘璐.新时代背景下的女子高等教育:第三届中外女子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2 0,(1).22郭仕.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学性别平等分析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0 9,(2)。23戴莉.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6,(4).24郭冬生.论我国教育现代性的性别危机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5,(4).25王俊,田菊.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调查

45、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选择为案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6).26王宏亮.教育领域性别隔离的误解:以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5,(5).27张李玺.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2(女子院校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 2.28李云霞,王涛.北京市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8,(1).29黄瑞妮.爱情是女孩的天花板吗?:重点高校女大学生青春期爱情经历的质性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2 0,(5).30陈晓晴,杜学元.女研究生婚恋观问题研究综述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1,(3

46、).31宫严慧.浅议女大学生的婚恋财富观及理财教育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5).32王舒圆,兰建华.女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现状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2,(3)。33谢秀珍.女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缺失的四维因素剖析及对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7,(3).34李洁,石彤.影响女大学生成长的若干社会因素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3,(1.35武晓伟,康小惠,林清凤.女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与动机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4)。36单艺斌,等.当前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困扰与解决对策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1,(1).37于光君.传统文

47、化与女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5)38于光君.女大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6,(1)。39何文华,孟彩.网络对女子院校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2,(3)。40张霞,房阳洋.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与培养路径探析:基于过程学的视角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2).41郭冬生.林徽因的人格魅力及其教育学意义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7,(1)42关景媛.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 0 1 4.一5 6 一出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同行的声音,讲好中

48、国教育强国建设和妇女发展进步的故事,为世界妇女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43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1,(3).44周旅军.对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社会性别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7,(2).45宋月萍,李靖颖.社会资本、性别与择业: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分析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2)46李绍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3,(2).47李春玲“男孩危机“剩女现象 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 妇女研究论丛,2 0 1 6,2).48郭冬生“就业难”与女大学生的

49、人生规划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2 0 1 7,(2 2)。49武晓伟,史乐然,高艳.高校女教师幸福感研究: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2)。50蒋玉梅.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1,(4)。51禹旭才.西方国家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述评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4,(4).52邵琳翔,周小李.护佑高校女性学者的学术生涯:基于对德国高校女性学者资助计划的探析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9,(4).53张李玺.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 8.54

50、于光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6,(6)。55王珺.女性学: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0 7,(4).56刘宁.顶层设计视闵下的中国妇女理论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2,(1)57石红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特色女性学理论的发展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2,(5).58陈方.再论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建设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3,(6).59杜芳琴.从研究到学科化并通向行动主义:中国妇女学3 0 年反观与理论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1 3,(2).60叶文振,女性学学科意识与女性学开放发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