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准则下内部研发费的账务处理【案例】某企业2008年5月份开始对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进行研究开发。5月份进入研究阶段,发生差旅费等10万元。6月份进入开发阶段,领用材料50万元,人工费用20万元,注册费、律师费等其他费用3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形成的专利技术于7月份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该项专利技术会计与税法摊销年限均为10年。2008年度该企业会计利润15万元,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均应先在“研发支出”科目中进行归集。期末,对研究阶段发生的相关支出,应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
2、,不符合资本条件的,也应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但尚未完成开发活动的,相关支出仍保留在“研发支出”中,待完成开发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再将相关成本转入“无形资产”。这里要注意新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对转入无形资产的成本的区别。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自行开发的新技术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除非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可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准则下内部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1、5月份研究阶段发生差
3、旅费等费用: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万元贷:银行存款等10万元月末,借:管理费用10万元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万元2、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费用: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0万元资本化支出80万元 贷:原材料5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20万元 银行存款等30万元3、6月末:借:管理费用20万元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0万元4、7月份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借:无形资产80万元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80万元5、2008年度对该专利技术进行摊销:借:管理费用4万元 贷:累计摊销4万元(80102)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