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园23 冬季号阴文李兰花李鸿明8 月 7 日袁青海省委书记尧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袁 甘肃省委书记尧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来到隔黄河相邻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尧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袁一同调研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遥 返程途中袁陈刚调研了民和县接官亭历史文化馆尧喇家遗址遥 祁连山系东端最南支脉积石山下的这片黄河谷地袁再次跃入人们视线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遥黄河流域:党政关切关注的生态高地这里袁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合部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尧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所在地袁滔滔黄河在这里蜿蜒流过袁造就了大西北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状况下的地理环境和景观风貌遥 这里袁积石峡尧禹王
2、峡尧大墩峡等景区景点规划建设体现着新时代生态经济的无尽价值尧生态保护的科学施策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范例遥 两省书记到这里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袁了解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现状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尧生态产业培育发展壮大等情况袁共同谋划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遥历史上袁甘青同饮黄河水袁互为上下游袁是野你中有我尧我中有你冶的一家人曰现而今袁两省共同肩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遥 对此袁陈刚书记在调研中强调袁青海要始终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野国之大者冶的理念袁深刻领悟野三个最大冶省情定位和野三个更加重要冶战略地位袁切实
3、扛起野源头责任冶尧体现野干流担当冶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遥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尧河湟文化袁发掘利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袁更好助推高质量发展遥 要全面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袁保护水资源尧防治水污染尧改善水环境尧修复水生态袁 牢牢巩固水质达标成果袁守护黄河水晏河清尧长久安澜袁共同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袁呈野几冶字形流经青海尧四川尧甘肃尧宁夏尧内蒙古尧山西尧陕西尧河南尧山东 9 省区袁全长 5464 公里袁是我国第二长河遥2019 年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院野黄河
4、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袁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遥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袁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遥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袁讲好耶黄河故事爷袁延续历史文脉袁坚定文化自信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遥 冶从这个意义上讲袁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袁保护好尧传承好尧弘扬好河湟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遥由此袁青海省委省政府尧海东市黄河古道泛清波土乡生态沐春西 部 大 观 圆园23 冬季号委市政府提出野保护尧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袁以文化繁荣促进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冶的明确要求袁这对河湟地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和有利条件袁繁荣发展河湟文化迎来春晖遥 对
5、此袁民和县委县政府积极承担时代责任袁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民和这块热土上厚重的历史文化尧 传统文化尧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袁 坚持以文促旅尧以旅彰文袁更广范围尧更深层次尧更高水平地积极打造文旅融合互补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袁不断提升县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品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获得感袁努力为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民和建设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遥官亭古镇:承载河湟文化的三川重地古老的黄河尧 厚重的河湟文化袁凝聚了民和绵延永续的历史文化根脉遥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袁 在冲出狭长幽深的积石峡后袁 便进入了一片平坦开阔的盆地袁在黄河北岸留下了一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那便是有青海野高原小江南冶之称的官亭盆地遥官亭镇位于三川中心
6、地带袁是民和县土族聚居地袁是青海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重镇遥走进这块有着丰富人文底蕴的土地袁我们会感受到三川土族地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遥这里的临津古渡曾是古代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曰被称为野东方庞贝古城冶的喇家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大型灾难遗址袁其中的母爱文化尧面条文化尧石磬文化尧历史遗存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河湟文化元素遥沿川官高速向南行驶袁 过古鄯袁经满坪袁便进入了三川地界遥三川地区位于民和县南部黄河沿岸袁是一块三面环山尧一面临水的美丽小盆地遥因其境内有三条主要的季节河要要要上川的赵木川河尧中川的大马家河渊也叫朱家河冤尧下川的前河渊也叫桑卜拉河冤穿境而过流入黄河袁被称
7、为野三川地区冶遥隋炀帝杨广到青海亲征吐谷浑袁 从临津渡口过黄河至官亭袁再到乐都遥 当时是皇帝亲征袁有专员接待接应袁故在三川地区设立接官亭遥几度朝代更迭袁几经沧海桑田袁历代朝廷官员袁商贾行旅袁驿马奔忙袁东进西出袁接官亭成为官家暂驻之处袁后来便成了地名遥为赓续河湟文化的历史文脉袁让后世之人铭记故土文化袁2016年袁官亭地区的有识之士出资在黄河古渡官亭一侧的大河家桥头上重建了仿大理石材质的接官亭遥亭子为六层袁呈六角形袁檐牙高啄袁立柱横凳袁可供行人休憩遥 2022 年袁又对接官亭进行美化亮化装饰袁使其成为凭吊黄河文化的一处地标性建筑遥三川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袁黄河从西面的积石峡滚滚入境袁绕三川而过袁从寺沟
8、峡向东而去袁其地理位置优越袁环境宜人袁风景优美遥这里居住着土族尧汉族尧回族尧藏族尧撒拉族尧 东乡族等民族袁 土族人口占 70%以上遥土族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袁 共同建设尧 守卫着这一片富饶美丽的土地遥三川地区以官亭为中心袁海拔 在 1600 米 耀2200 米袁 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农业区之一袁属第三纪红土断崖发育的丹霞地貌遥黄河从三川流过袁哺育了这片富庶肥沃的土地袁这里气候温和尧水源充足袁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袁是有名的瓜果之乡遥 据古籍叶秦边纪略曳记载院三川在明嘉靖时野水溉田畴冶野枣梨成林袁膏腴向望袁其地水草大善冶遥清代诗人吴栻曾作 叶三川杏雨曳一诗来赞美三川遥官亭镇地处黄河北岸袁东与中川乡接壤袁
9、南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隔黄河相望袁西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乡毗邻袁北与民和县杏儿乡尧甘沟乡接壤遥 官亭镇是青海的历史文化名镇袁 走在街道上袁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浸润人心遥在镇中心袁建有三川文化中心袁珍藏有中国最早的四库全书遥其建筑的五个塔形楼阁象征五大堡三川各族儿女精诚团结尧 凝心聚力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人文精神遥官亭镇政府门口有棵槐抱榆古树袁树龄在百年以上遥 此树槐和榆栽在一起袁槐树生长快袁而榆树生长较慢袁 后来形成槐树茂盛浓密尧枝干高大袁而榆树只成为一旁枝袁为槐树所抱遥全树左为槐袁右为榆袁而又浑然一体袁别生妙趣袁像是一对兄弟袁历经风雨沧桑袁见证时代变迁袁相互依存袁相互扶持袁一同西 部
10、 大 观喇家遗址出土的玉刀14 圆园23 冬季号守护着故土家园遥沿街两边栽种着几百棵河湟地区少见的银杏树袁夏日郁郁葱葱袁秋天满身金黄袁远远望去袁蔚为壮观遥 镇政府大院里的两棵银杏树袁树身高大袁枝繁叶茂袁主干虽略显苍老但不失苍劲挺拔遥这两棵银杏树是解放后从外地移植过来的袁是在民和栽种的首棵银杏树袁 称得上是民和银杏树的始祖遥玛尼奇山:俯瞰黄河风光的丹霞峰峦玛尼山位于官亭街道西侧一公里处袁 山体为典型的丹霞地貌袁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袁形成了奇峰峭拔尧双峰呼应尧风光旖旎的绝佳境地遥在官亭地区的老百姓当中袁玛尼山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院很早以前袁当地土族群众每逢农历初一尧 十五和土族传统节日时袁有登山送火
11、把的习俗遥 这种习俗还与大禹治水斩蛟龙的故事有关遥 相传袁大禹治水时在积石峡怒斩阻挡治水的青龙和黄龙袁当时有一条白龙帮助大禹治水袁后来大禹治水成功袁白龙化为山形恩泽整个三川地区袁保护当地村民平安遥 从远处观望袁 玛尼山刚好就在龙头上袁山上的两座观景亭恰似两只龙角袁 而西南方向的宽坪山形似龙身袁龙尾摆到了梧释沟遥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座凤山袁在中川乡与官亭镇相连接的大红山上遥 因此袁当地群众认为三川地区是一块流金溢彩的风水宝地遥 久而久之袁送火把的习俗变成了每年一度的火把节遥过去的玛尼山袁是一座褐红色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的荒山袁植被稀疏袁没有什么特别遥 当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到了黄河南岸的这座文化重镇时袁
12、当地的一个村民鼓起勇气承包了玛尼山袁开始了漫长的荒山绿化惠泽百姓改善生态的艰难创举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袁山上种植的山杏尧山桃尧梨尧核桃尧榆树尧沙枣尧柠条尧黑刺尧泡桐尧新疆杨等成活率逐年提高袁同时袁试栽银杏尧新疆核桃尧油桃成功遥 随着山上花草树木品种的增多袁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袁呈现出苍翠茂盛尧郁郁葱葱尧鸟语花香的景象遥置身其间袁心旷神怡遥玛尼山两面山顶上各有一座亭子袁是 2006 年新建的观景亭遥登上山顶袁站在观景亭袁整个古镇尽收眼底袁三川风光一览无余遥 极目远眺袁黄河逶迤,犹如银练曰烟雨三川袁苍茫旷远曰云锁临津古渡,雾遮参差人家袁缥缥缈缈袁别有一番情趣遥临津古渡:古丝路南道的历史记
13、忆临津古渡是黄河上游的一个重要渡口袁是古代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袁也是连接青海和甘肃的要径之一遥临津古渡也称黄河上渡尧积石渡遥它始于汉代袁繁荣于唐宋袁从汉朝到明尧清以及近代袁一直是黄河上游的一个重要渡口遥东晋高僧法显尧南宋僧人法勇尧北魏比丘惠生和宋云以及唐高僧道宣等袁都曾先后取道于此袁或往西域尧或往印度渊经西藏冤袁那时袁临津古渡已成为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通道遥而在更早期袁五千多年前袁这条河沿岸袁黄帝尧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袁中国第一个王朝禹夏兴盛起来袁立国 800年的周朝兴盛起来袁 而横扫六合尧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兴盛起来遥同样袁成就了万世之功的禹王袁有了流传千年的大禹治水的民间故事遥在中
14、国的许多古渡里袁临津古渡就是著名的古渡之一袁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遥那时袁羊皮筏子尧摆渡船和浮桥袁 也成为渡河的主要工具遥据历史记载袁汉武帝时袁临津古渡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袁汉羌各族聚居于此遥 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袁 大量的中原客商由此前往西域遥在隋朝时袁隋炀帝出巡陇右尧河西地区袁亲临前线指挥与吐谷浑作战遥 从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袁降吐谷浑 10 万余人袁畅通了丝绸之路袁密切了内地与西域尧西亚和欧洲国家的关系遥 自此袁临津古渡作为丝绸之路重要关隘的地理位置愈加彰显袁 若要从黄河上游西进新疆尧南入西藏袁须通过这一渡口遥 可以说袁临津古渡的存在极大地拓展了内地同西域尧欧洲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遥 到唐代时
15、袁汉藏互通友好袁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来往的使者尧商贾尧官员络绎不绝遥辽宋夏金时期袁临津古渡口设有茶马互市的榷场袁 各族人民互通有无袁贸易频繁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遥 明清时期袁许多商贩从兰州尧四川尧陕西等地运回做工精细的丝绸和布匹在大河家销售袁各种玉器尧马匹也从这里走向内地市场遥 民国时期袁大河家镇的商业环境更趋成熟袁种类繁多的商品更加源源不断地从临津古渡流通遥直到民国时期袁这里还有官船遥 古渡方便了交通袁也聚揽了人气遥 紧临着渡口的大河家袁因此成了三川地区和甘肃两地物资交流的中心遥1949 年 8 月袁 王震将军率大军进驻大河家袁在当地人民的积极配合下袁 从临津渡口顺利渡过黄河袁
16、挺进青海袁为后来解放青海尧新西 部 大 观15 圆园23 冬季号疆奠定了基础遥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袁临津古渡仍在使用袁渡口上两根巨大的铁索袁在当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遥为方便黄河两岸的交通袁1985年袁 中央和甘肃省政府共同出资袁在临津古渡口开工建设大河家黄河大桥袁施工中采用的挂篮悬臂浇铸工艺袁 为全国首例遥 1988 年 11月竣工通车后袁黄河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在黄河上袁 天堑变通途袁古老的临津渡结束了其长达千年的靠船摆渡的历史遥如今袁黄河日夜奔腾袁临津古渡只剩下一墩石锁和一条铁索遥黄河水冲刷着锈迹斑斑的铁索袁一层一层泛起的水花袁 像古籍史书袁 一页一页记载和诉说着古渡的前世今生袁
17、摆渡人激越雄壮的号子袁在黄河的波涛声中销声袁余韵犹存遥喇家遗址:彰显上古文明的文化遗存喇家遗址坐落在官亭镇喇家村黄河河谷地带北岸的二级阶地上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大型灾难遗址遥黄河在青海尧甘肃两省奔腾而过袁形成了许多峡谷和大大小小的山河间盆地袁喇家遗址所处的盆地就是其中的一个袁 是青海海拔最低尧气候条件最好的地方遥 它既是黄土高原的边缘袁又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遥黄土覆盖在低矮平缓的红色岩层之上的山丘上袁构成了青海东部地区典型的黄土沟岭地貌特征遥 黄河岸边这片富庶的土地袁自古就是人们生活的乐园袁4000 年前袁一个神秘的部落曾在这里惬意地生活袁直到有一天袁灾难改变了这里的一切袁从而在中国古代史
18、上留下了辉煌一页遥1981 年袁喇家遗址发现遥 一条长 600 米尧宽 200 米尧深 5 米的环城壕沟袁 提高了喇家遗址的等级袁成为 4000 年前一个大型部落或王国存在的标志遥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推断袁 喇家遗址是一处距今 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遥4000 年前地震引发的洪水袁 使得这一遗址被封存在了地下遥当人们再次发现时袁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之久遥 时光的沉淀袁让曾经的惨烈拥有了动人心魄的文化内涵袁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袁无意间保留了一条今人与古人对话的通道遥 2001 年袁喇家遗址被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遥喇家遗址中发掘了多组非正常死亡的人类群体遗骸袁遗骸中多以成年女性和幼儿为主遥根据
19、考古专家对喇家遗址的还原袁当时的情景或许是这样的院一场强烈的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袁滑坡堵塞黄河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遥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袁多达110 亿至 160 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泻袁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和泥石流遥而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袁原本生活得好好的喇家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袁就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和接踵而来的洪水和泥石流所吞没袁 这些夹杂着石头尧泥沙的洪水直接抹平了这个地震后残存的部落遥他们突遇无法抗拒的灾难袁呈现出了一刹那间各异的姿态院有的曲肢侧卧袁有的匍匐于地曰有的上肢牵连袁 有的跪踞在地曰有的倒地而亡袁有的相拥而死遥让人极生怜悯的是处在东墙壁下的母亲和婴儿遥母亲倚墙
20、跪坐地上袁右手撑地袁左手搂抱着怀中的婴儿袁 脸颊紧贴在婴儿头顶袁身体极力地卫护着怀中的婴儿袁眼睛惊恐地望向即将坍塌的屋顶遥婴儿则依偎在母亲怀中袁一双小手紧紧地搂着母亲的腰袁露出极度恐惧的表情遥在离此不远的一房址中的一对骨骸袁母亲跪在地上袁双手搂紧婴儿袁脸面朝上袁双眼仰望袁像是在祈求苍天赐给她们母子一条生路遥可以想象袁母亲当时是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幼小的生命遥这一幕幕令人惊骇的场景袁让人们目睹了母亲以身佑子的深情袁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伟大的母爱遥这慈母佑子的遗骨成了世人眼中四千年不朽的母爱图腾袁这种伟大的情感是人类得以延续袁 创造出灿烂文明的根本原因遥喇家遗址不仅是一处大型的灾难性遗址袁还是一处新石器
21、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遥其中先后出土的石磬尧陶器尧铜器尧骨器尧石器尧玉器尧壁炉尧大型玉刀等文物袁用途涉及生活用品尧生产工具尧装饰品尧礼品等各个方面遥其中大型玉刀被誉为野玉刀之王冶袁为王者之器遥 石磬被誉为野黄河石磬王冶袁是中国考古目前最大的石磬王袁石磬音色清纯悦耳袁音律完整袁依惯例称为野特磬冶袁是社会最高层使用的礼乐器袁也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遥 深沉尧悠远的磬声袁 到底昭示着什么袁今人谁也说不清楚袁只有它硕大的形象负载着无数远古之谜遥喇家遗址中还出土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遥这碗面条是中国考古过程中发掘出的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物袁是由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袁这说明我们的先民早在 4000 年前
22、就已经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了最早的面条遥这碗面条将人类的面条史往前推进了 2000 年袁 刷新了西方世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袁书写了人类文明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袁也为中西 部 大 观16 圆园23 冬季号国饮食文化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遥禹王峡谷:青山绿水镶嵌的古老传说中川乡位于民和县最南部黄河北岸袁东邻甘肃省永靖县袁南接甘肃省积石山县袁 西与官亭镇接壤袁北与甘沟乡尧前河乡毗邻遥居黄河中游袁地处三川中部袁以地形尧地理位置命名袁故名中川遥 这里山清水秀袁风光旖旎袁气候湿润袁更引人注目的是那长约五公里袁有着野小三峡冶之美誉的禹王峡遥民和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个县
23、遥六千多年的烽火烟尘袁涅槃重生袁这里闪耀着亘古久远的河湟文明和地域文化光彩袁成为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袁也是河湟文明的滥觞之地遥位于中川乡峡口村的禹王峡袁则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口遥 穿过禹王峡袁黄河彻底告别青海袁向东流入甘肃境内遥 踏上这片热土袁到处都是先辈留存下来的古文化遗迹和美丽传说遥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袁 导河积石袁是自西而东循着黄河的走势进行的遥据叶尚书 窑 禹贡曳记载袁大禹治水野浮于积石袁至于龙门冶袁传说大禹治水的地方袁就是现在的小积石山袁属积石山余脉袁峰峦奇特袁巍峨雄姿袁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遥 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袁形成一条长约二十五公里的峡谷即积石峡袁是黄河上游著名
24、的峡谷袁 传说是大禹治水开凿而形成的遥 积石山脉宛如苍龙卧地袁拦截了滔滔黄河袁在这里豁然裂出一条长缝袁恰似天门中开袁形成了长峡深谷袁即禹王峡谷遥 峡谷中有禹王石尧禹王宝座尧禹王擂鼓台尧禹王粮仓尧禹王缸尧禹王洞尧大禹斩蛟崖等河床奇石景观袁传说是大禹生活的地方遥禹王峡地处黄河流域袁原先这里由于地域偏远加上两岸峭壁交通极其不便袁只有当地土著居民在此牧耕袁鲜有旅游者遥 直至上世纪末期黄河梯级开发袁在峡谷地区建设电站水坝袁使黄河水漫涨袁在峡谷上游形成了高原湖泊袁 丹霞映水袁水鸟成群袁从而吸引了众多好奇人士来此探幽遥禹王峡之美袁美在山尧美在水遥峡内山谷险峻袁绝壁悬崖袁与清澈碧绿的黄河水构成了峡谷间的如画风
25、景遥 两岸奇石嶙峋袁风雨造就的丹山高耸入云袁 千姿百态袁 一池碧水沿河堤蜿 蜒 而 卧 袁两岸山坡绿草 如 茵 袁 山鸟鸣唱遥 若盛夏之时在湖泊上乘小游艇穿梭于峡 谷 之 间 袁曲 曲 折 折 袁忽而宽阔如天地间相连袁忽而又进入一线天袁游艇驶过时袁激起串串浪花在水面上回旋遥河面上有许多鸥鸟翻飞袁时而贴近水面袁时而在空中盘旋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遥禹王峡之美袁也美在其神奇故事和古迹遗址遥藏传佛教寺院铧尖寺就位于禹王峡口袁 依山傍水而建袁藏语称野森格静房冶袁土语称野堪智尔西蔑冶袁意为形似铧尖遥相传该寺建于清朝同治时期袁清光绪二十一年毁于兵燹袁 上世纪 30 年代重建遥 站在禹王峡脚下仰望袁坐落
26、于半山腰的一座古塔坐东朝西袁雄伟壮观袁似乎在守望着奔腾的黄河和沿岸的三川大地遥禹王峡既有山水情美袁又有古老传奇镶嵌袁民族风情相融遥 黄河水告别禹王峡袁 便一路蜿蜒前行袁浩浩荡荡向甘肃省流去遥这里有黄河水的吟唱袁 有悬崖峭壁的险峻袁有大禹治水的千古传奇袁还有禹王祭祀台上见证风雨沧桑尧有待考古学界揭秘的古岩画袁给禹王峡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袁也造就了禹王峡美丽如画的峡谷风景遥传承历史文化袁 弘扬时代精神遥挖掘保护土乡黄河岸边丰富的历史文化尧民族文化尧旅游文化尧生态文化是讲好野民和故事冶的生动文化实践遥紧紧围绕民和地区黄河流域尧湟水河流域尧大通河流域野三河间冶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的要求袁加强河湟文化资源系统的挖掘尧传承尧保护尧培育袁使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活起来尧传下去袁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袁使河湟文化的精华闪亮起来袁让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品质根植民和大地袁是我们这一代人紧跟时代步伐且需要继续的创举遥西 部 大 观1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