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答案问题探究1 本文讲述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话题是谈理想。具体围绕“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部分内容来写的。 所以“言志”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评)2人物语言行动孔子态度性格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率尔哂之直率、信心十足,但莽撞曾皙“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叹之谦虚、实事求是冉有“愿为小相”惜之更谦虚,敏而好学,墨守成规公西华“咏而归”舍瑟而作与之洒脱,淡泊于名利,从容3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他主张“入仕”,
2、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都和治国有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 针对子路,孔子“哂之”。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孔子当时不语,后“叹之”。理由是“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孔子“惜之”。理由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针对曾点,孔子“与之”。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展示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图: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
3、礼,以求得丰年。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主张以礼治理国家。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因此博得孔子的赞赏。孔子赞叹之时,也是表达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课外拓展一、1【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3【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
4、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二、1答案:孔子勃然大怒,直接呵斥冉有、季路。文章通过三次对话,表达了孔子对学生不能尽到为人臣子的责任,以及不能施行以礼治国的愤怒。这与侍座篇中那位亲切温和、循循善诱的老师截然不同。2答案:孔子怒斥学生的原因在于学生违背了自己的“仁政”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孔子提出了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表明了
5、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译文参照: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
6、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
7、颛臾,却在萧墙里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答案一、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三、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8、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四、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
9、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六、重点虚词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七、一词多义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