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83.54KB ,
资源ID:239139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391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化工原理流体流动复习题.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复习题.doc

1、(word完整版)化工原理流体流动复习题例1-1 静力学方程应用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A、B、C内均装有水,容器C敞口。密闭容器A、B间的液面高度差为z1=1m,容器B、C间的液面高度差为z2=2m,两U形管下部液体均为水银,其密度r0=13600kg/m3,高度差分别为R=0。2m,H=0。1m,试求容器A、B上方压力表读数pA、pB的大小。解如图所示,选取面1-1、22,显然面11、22均为等压面,即。再根据静力学原理,得: 于是 =7259Pa 由此可知,容器B上方真空表读数为7259Pa。同理,根据p1=p1及静力学原理,得: 所以 =2。727104Pa 例1-2 当被测压差较小时,为

2、使压差计读数较大,以减小测量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相对误差,也常采用倾斜式压差计,其结构如图所示.试求若被测流体压力p1=1.014105Pa(绝压),p2端通大气,大气压为1。013105Pa,管的倾斜角a=10,指示液为酒精溶液,其密度r0=810kg/m3,则读数R为多少cm?若将右管垂直放置,读数又为多少cm?解(1)由静力学原理可知: 将p1=1。014105Pa, p2=1.013105Pa,r0=810kg/m3,a=10代入得: =0。073m=7.3cm(2)若管垂直放置,则读数 =0。013m=1.3cm可见,倾斜角为10时,读数放大了7.3/1.3=5。6倍。例13一车间要求将

3、20C水以32kg/s的流量送入某设备中,若选取平均流速为1.1m/s,试计算所需管子的尺寸。若在原水管上再接出一根f1594。5的支管,如图所示,以便将水流量的一半改送至另一车间,求当总水流量不变时,此支管内水流速度。解质量流量 式中u=1。1m/s,m=32kg/s,查得20C水的密度r=998kg/m3,代入上式,得:0。193m=193mm 对照附录,可选取f2196mm的无缝钢管,其中219mm代表管外径,6mm代表管壁厚度。于是管内实际平均流速为:m/s若在原水管上再接出一根f1594。5的支管,使支管内质量流量m1=m/2,则:将d1=159-24。5=150mm=0。15m,d

4、=219-26=207mm=0.207m,u=0。95m/s代入得:m/s例1-4 20水以0。1m/s的平均速度流过内径d=0.01m的圆管,试求1m长的管子壁上所受到的流体摩擦力大小.解首先确定流型.查附录得20水的物性为:r=998.2kg/m3,m=1。005cP=1。005103Pas,于是 可见属层流流动.由式1-88得:N/m21m长管子所受的总的摩擦力N例1-5关于能头转化如附图1所示,一高位槽中液面高度为H,高位槽下接一管路。在管路上2、3、4处各接两个垂直细管,一个是直的,用来测静压;一个有弯头,用来测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因为流体流到弯头前时,速度变为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静压

5、能,使得静压头增大为(p/rg+u2/2g)。假设流体是理想的,高位槽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2点处直的细管内液柱高度如图所示;2、3处为等径管。试定性画出其余各细管内的液柱高度。解如图1-25所示,选取控制面11面、2-2面、33面和44面。对11面和2-2面间的控制体而言,根据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得: 式中u1=0,p1=0(表压),z2=0(取为基准面),于是,上式变为: (1)这就是2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见附图2,其中比左边垂直管高出的部分代表动压头大小。同理,对1-1面和33面间的控制体有: (2)可见,3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也与槽中液面等高,又因为2、3处等径,故u

6、2= u3,而z3z2=0,故由式1、式2对比可知,p3/rg p2/rg,静压头高度见图126.在1-1面和44面间列柏努利方程有: (3)可见,4点处有弯头的细管中的液柱高度也与槽中液面等高。又z3= z4,u4 u3,对比式3、式2可见: 例16轴功的计算如图所示,用泵将河水打入洗涤塔中经喷嘴喷出,喷淋下来后流入废水池。已知管道尺寸为f1144mm,流量为85m3/h,水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摩擦损失为10J/kg(不包括出口阻力损失),喷头处压力较塔内压力高20kPa,水从塔中流入下水道的摩擦损失可忽略不计。求泵的有效轴功率。解取河面为11面,喷嘴上方管截面为22面,洗涤塔底部水面为3-3

7、面,废水池水面为4-4截面.河水经整个输送系统流至废水池的过程中并不是都连续的,在22面和33面之间是间断的,因此,机械能衡算方程只能在1-2、3-4之间成立。在11面和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取河面为基准面,则z1=0,z2=7m,又u10(河面较管道截面大得多,可近似认为其流速为零),m/s,p1=0(表),wf=10J/kg。将以上各值代入上式,得: 式中p2由33面与4-4面间的机械能衡算求取。因流体在3、4面间的流动损失不计,故有: 取4-4面为基准面,则z3=1.2m,z4=0,又u3u4 0,p4(表)=0代入上式解之得: J/kg而J/kg于是 J/kg故泵的有效轴功率为

8、:=2137W2.14kW例1-7如图所示,将敞口高位槽中密度870kg/m3、粘度0.8103Pas的溶液送入某一设备B中。设B中压力为10kPa(表压),输送管道为f382.5无缝钢管,其直管段部分总长为10m,管路上有一个90标准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为使溶液能以4m3/h的流量流入设备中,问高位槽应高出设备多少米即z为多少米?解选取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截面为22面,并取2-2面为位能基准面。在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式中:Pa,r=870kg/m3,m/s,可见属湍流流动,查表11并取管壁绝对粗糙度e=0.3mm,则e/d=0.00909,查图130得l=

9、0。038(或按式1-117计算得)。查表12得有关的各管件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 突然缩小:z1=0。5;90标准弯头:z2=0.75; 球心阀(全开):z3=6。4。于是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机械能衡算式中,得: m本题也可将2-2面取在管出口外侧,此时,u2=0,而wf中则要多一项突然扩大局部损失项,其值恰好为u22/2,故管出口截面的两种取法,其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例18设计型问题已知一自来水总管内水压为2105Pa(表压),现需从该处引出一支管将自来水以3m3/h的流量送至1000m远的用户(常压),管路上有90标准弯头10个,球心阀(半开)2个,试计算该支管的直径。已知水温20C,由于输送

10、距离较长,位差可忽略不计。解从支管引出处至用户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1)式中,p1=2105Pa,p2=0,r=1000kg/m3,m=1。00510-3Pas,l=1000m,查表1-2得,90标准弯头10个:z1=0。7510=7.5;球心阀(半开)2个:z2=9。52=19所以 z=z1+z2=26。5 代入式(1)得: (2)因l与d有复杂的函数关系,故由式(2)求d需用试差法.l变化较小,试差时可选用l作为试差变量。试差过程如下:首先假设流动处在完全湍流区,取e=0.3mm,则:查图1-30,得l=0.035,由式(2)得:m属湍流。再由e/d=0。0077及Re查图130或

11、由式1-117计算得:与l初值相差不大,试差结束。最后结果为:mm。根据管子标准规格(见附录)圆整,可选用f483。5mm的镀锌水管.此时管内流速为: m/s可见,u处在经济流速范围内。例1-9操作型问题分析如图所示,通过一高位槽将液体沿等径管输送至某一车间,高位槽内液面保持恒定.现将阀门开度减小,试定性分析以下各流动参数:管内流量、阀门前后压力表读数pA、pB如何变化?解(1) 管内流量变化分析取管出口截面2-2面为位能基准面,在高位槽液面11面和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而 于是 将阀门开度减小后,上式等号左边各项均不变,而右边括号内各项除z增大外其余量均不变(l一般变化很小,可近似认

12、为是常数),故由此可推断,u2必减小,即管内流量减小。(2) 阀门前后压力表读数pA、pB变化分析取压力表pA所在管截面为A-A面,由1-1面、A-A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可得:当阀门关小时,上式等号右边各项除uA减小外,其余量均不变,故pA必增大。pB的变化可由B-B面、2-2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分析得到: 当阀门关小时,上式等号右边各项除u2减小外,其余量均不变,故pB必减小。讨论:由本题可引出如下结论:简单管路中局部阻力系数的变大,如阀门关小,将导致管内流量减小,阀门上游压力上升,下游压力下降。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性。例110操作型问题计算用水塔给水槽供水,如图所示,水塔和水槽均为敞口。已知水塔水面高

13、出管出口12m,输水管为f1144mm,管路总长100m(包括所有局部损失的当量长度在内),管的绝对粗糙度e=0.3mm,水温20C.试求管路的输水量V。解因管出口局部摩擦损失已计入总损失中,故管出口截面取外侧,为面22,此时u2=0。在水塔水面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将z1=12m,l+le=100m,d=11424=106mm=0。106m代入并化简得: 由此式求u需试差。假设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由e/d=0.3/106=0.0028查图得l=0。026,代入上式得: m/s从附录查得20C水r=1000kg/m3,m=1103Pas,于是由Re数和e/d=0.0028重

14、新查图得:l=0.026,与假设值相同,试差结束.流量m3/s = 98.4m3/h例1-11设计型问题某一贮罐内贮有40C、密度为710kg/m3的某液体,液面维持恒定。现要求用泵将液体分别送到设备一及设备二中,有关部位的高度和压力见图。送往设备一的最大流量为10800kg/h,送往设备二的最大流量为6400kg/h。已知1、2间管段长l12=8m,管子尺寸为f1084mm;通向设备一的支管段长l23=50m,管子尺寸为f763mm;通向设备二的支管段长l24=40m,管子尺寸为f763mm。以上管长均包括了局部损失的当量长度在内,且阀门均处在全开状态。流体流动的摩擦因数l均可取为0。038

15、。求所需泵的有效功率Ne。解这是一个分支管路设计型问题。将贮罐内液体以不同流量分别送至不同的两设备,所需的外加功率不一定相等,设计时应按所需功率最大的支路进行计算,为此,先不计动能项(长距离输送时动能项常可忽略不计),并以地面作为位能基准面,则3、4点的机械能为:J/kg J/kg可见,Et3Et4,又通向设备一的支路比通向设备二的支路长,所以有可能设备一所需的外加功率大。故下面先按支路23进行设计。在2、3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将Et3=433。4J/kg,l=0.038,l23=50m,d23=0。07m,m/s代入得: J/kg 再在2、4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有关数据代入得:m/s,

16、kg/s=22514kg/h6400kg/h可见,当通向设备一的支路满足流量要求时,另一支路的流量便比要求的大,这个问题可通过将该支路上的阀门关小来解决。所以,按支路23进行设计的设想是正确的。下面求所需外加有效功率。在1、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 z1=5m,p1=5.0104Pa,Et2=449.8J/kg,l=0.038,l12=8m,d12=0。1m, m/s代入得: J/kg泵的有效功率: W1.58kW例1-12操作型问题分析如图141所示为配有并联支路的管路输送系统,假设总管直径均相同,现将支路1上的阀门k1关小,则下列流动参数将如何变化?(1)总管流量V及支管1、2、3的流量

17、V1、V2、V3;(2)压力表读数pA、pB.解(1)总管及各支管流量分析取管出口外侧截面为2-2面,沿支路1在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参见式1133): (1)式中 B1A、B1、BB2分别代表总管段1A、支路1、总管段B2的阻力特性,由其表达式可见,其值与摩擦因数、管长、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及管径大小有关,也就是说,与管路状况有关。于是,式(1)可改写成: (2)同理,分别沿支路2、3在1-1面与22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3) (4)式中,B1A、BB2表达式同上,再由并联管路的特点可知: (5)由式(2)、(3)、(4)分别导出V1、V2、V3的表达式,然后代入式(5),得

18、:即 (6)当阀门k1关小时,1支路的局部阻力系数增大,使B1增大,而式(6)中Et1、Et2、B2、B3、B1A、BB2均不变(l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故由式(6)可判断出总管流量V减小。根据V减小及式(3)、式(4)可推知,支路2、3的流量V2、V3均增大,而由式(5)可知V1减小。(2)压力表读数pA、pB的变化分析由11面与A之间的机械能衡算Et1= EtA +wf1A可知,当阀门k1关小时,u减小,wf1A减小,故EtA增大,而EtA中位能不变、动能减小,故压力能必增大,即pA增大。而由B与22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得: (7)当阀门k1关小时,式中z2、zB、p2、l、l和d均不变,

19、而u减小,故pB减小。 讨论:本例表明,并联管路上的任一支管局部阻力系数变大,必然导致该支管和总管内流量减小,该支管上游压力增大,下游压力减小,而其它并联支管流量增大。这一规律与简单管路在同样变化条件下所遵循的规律一致(见例1-9).注意:以上规律适用于并联支路摩擦损失与总管摩擦损失相当的情形,若总管摩擦损失很小可忽略,则任一支管的局部阻力的变化对其它支管就几乎没有影响。例1-13操作型问题计算高位槽中水经总管流入两支管1、2,然后排入大气,测得当阀门k、k1处在全开状态而k2处在1/4开度状态时,支管1内流量为0。5m3/h,求支管2中流量.若将阀门k2全开,则支管1中是否有水流出?已知管内

20、径均为30mm,支管1比支管2高10m, MN段直管长为70m,N1段直管长为16m,N2段直管长为5m,当管路上所有阀门均处在全开状态时,总管、支管1、2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分别为le=11m,le1=12m,le2=10m。管内摩擦因数l可取为0.025。解(1)支管2中流量在0-0面与11面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z0z1=20 10=10m,l=0.025,l +Sle =70+11=81m,d=0。03m,l1+Sle1 =16+12=28m,m/s代入得: u=1.7m/s总管流量m3/s=4.3m3/h故m3/h(2) 阀门k2全开时支管2上的阀门k2全开后,管路系统总阻力下降,因

21、而总管内流量V将增大。在00截面与N处应用机械能衡算式不难得知N处的压力下降,所以支管1内流量V1将减小,甚至有可能导致V1=0。假设支管1中无水流出,于是,由00与22间的机械能衡算可知: u=2.21m/s 再由N处与22截面间的机械能衡算可知:J/kg而J/kg 可见,EtN Et1,支管1中无水流出的假设是正确的。若EtN Et1,则支管1中有水流出,原假设错误,此时需按分支管路重新进行计算【例11】 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3与998kg/m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解:根据式1-4 =(3。28+4。01)10-4=7。29104 m=

22、1372kg/m3【例12】 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221%、N2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压力为9。81104Pa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m=320.21+280.78+39.90.01 =28.96kg/m3根据式1-3a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例1-3 】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1=0.7m、密度1=800kg/m3,水层高度h2=0.6m、密度2=1000kg/m3.(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 pA=pA pB=pB(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解:(1)

23、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 pA=pA的关系成立。因A与A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pB=pB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由上面讨论知,pA=pA,而pA=pA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A=pa+1gh1+2gh2 pA=pa+2gh于是 pa+1gh1+2gh2=pa+2gh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0.7+10000.6=1000h解得 h=1.16m【例14】 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

24、一倒置U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R=200mm。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解:因为倒置U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g与,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截面a-a为等压面,则 pa=pa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 pa=p1gM pa=p2g(MR)ggR联立上三式,并整理得 p1p2=(g)gR由于g,上式可简化为 p1p2gR所以p1p210009.810。2=1962Pa【例15】 如本题附图所示,蒸汽锅炉上装置一复式U形水银测压计,截面2、4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z0=2.1m, z2=0.9m, z4=2.0m,z6=0.7m, z7=2.5m。试求锅炉内水面

25、上的蒸汽压强。解:按静力学原理,同一种静止流体的连通器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故有 p1=p2,p3=p4,p5=p6对水平面1-2而言,p2=p1,即 p2=pa+ig(z0z1)对水平面3-4而言, p3=p4= p2g(z4z2)对水平面56有 p6=p4+ig(z4z5)锅炉蒸汽压强 p=p6g(z7z6) p=pa+ig(z0z1)+ig(z4z5)g(z4z2)g(z7z6)则蒸汽的表压为 ppa=ig(z0z1+ z4z5)g(z4z2+z7z6) =136009.81(2。10.9+2.00。7)10009.81 (2。00。9+2.50。7) =3.05105Pa=305

26、kPa【例16】 某厂要求安装一根输水量为30m3/h的管路,试选择合适的管径。解:根据式120计算管径 d= 式中 Vs=m3/s参考表11选取水的流速u=1。8m/s 查附录二十二中管子规格,确定选用894(外径89mm,壁厚4mm)的管子,其内径为: d=89(42)=81mm=0。081m因此,水在输送管内的实际流速为: 【例17】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连续从粗管流入细管。粗管内径d1=10cm,细管内径d2=5cm,当流量为4103m3/s时,求粗管内和细管内水的流速?解:根据式1-20 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u1A1=u2A2由此 u2=4u1=40。51=2.04m/s【

27、例1-8】 将高位槽内料液向塔内加料.高位槽和塔内的压力均为大气压.要求料液在管内以0.5m/s的速度流动.设料液在管内压头损失为1.2m(不包括出口压头损失),试求高位槽的液面应该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解:取管出口高度的00为基准面,高位槽的液面为11截面,因要求计算高位槽的液面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所以把11截面选在此就可以直接算出所求的高度x,同时在此液面处的u1及p1均为已知值.22截面选在管出口处.在11及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p1=0(表压)高位槽截面与管截面相差很大,故高位槽截面的流速与管内流速相比,其值很小,即u10,Z1=x,p2=0(表压),u2=0。5m/s,Z2

28、=0,/g=1。2m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9。81x=+1.29。81 x=1。2m计算结果表明,动能项数值很小,流体位能的降低主要用于克服管路阻力。【例1-9】20的空气在直径为80mm的水平管流过。现于管路中接一文丘里管,如本题附图所示。文丘里管的上游接一水银U管压差计,在直径为20mm的喉颈处接一细管,其下部插入水槽中。空气流过文丘里管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当U管压差计读数R=25mm、h=0。5m时,试求此时空气的流量为若干m3/h。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解: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压强为 p1=HggR=136009。810.025 =3335Pa(表压)喉颈处的压强

29、为 p2=gh=10009.810.5=4905Pa(表压)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两截面间的空气平均密度为 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即We=0;能量损失可忽略,即=0。据此,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 Z1=Z2=0所以 简化得 (a)据连续性方程 u1A1=u2A2得 u2=16u1 (b)以式(b)代入式(a),即(16u1)2=13733解得 u1=7。34m/s空气的流量为 【例110】水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虹吸管内作定态流动,管路直径没有变化,水流经管路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管内截

30、面2-2、3-3、4-4和5-5处的压强。大气压强为1.0133105Pa.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均以mm计。解:为计算管内各截面的压强,应首先计算管内水的流速.先在贮槽水面11及管子出口内侧截面6-6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6-6为基准水平面。由于管路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即=0,故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式中 Z1=1m Z6=0 p1=0(表压) p6=0(表压) u10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解得 u6=4。43m/s由于管路直径无变化,则管路各截面积相等。根据连续性方程式知Vs=Au=常数,故管内各截面的流速不变,即 u2=u3=u4=u5=u6=4.43m/s则 因流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忽

31、略不计,故水可视为理想流体,则系统内各截面上流体的总机械能E相等,即 总机械能可以用系统内任何截面去计算,但根据本题条件,以贮槽水面1-1处的总机械能计算较为简便。现取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上式中Z=2m,p=101330Pa,u0,所以总机械能为 计算各截面的压强时,亦应以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Z2=0,Z3=3m,Z4=3.5m,Z5=3m.(1)截面22的压强 (2)截面33的压强 (3)截面44的压强 (4)截面5-5的压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压强不断变化,这是位能与静压强反复转换的结果。【例111】 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

32、上方压强为101.33103Pa,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0Pa(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15m,进料量为20m3/h,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效功率。管路直径为60mm。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22截面,并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Z1=0 Z2=15m p1=0(表压) p2=26670Pa(表压) u1=0 =120J/kg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泵的有效功率Ne为: Ne=Wews式中 Ne=246.96。67=1647W=1.65kW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

33、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N为 设本题泵的效率为0.65,则泵的轴功率为: 【例1-12】 试推导下面两种形状截面的当量直径的计算式。(1) 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a、b;(2) 套管换热器的环形截面,外管内径为d1,内管外径为d2。解:(1)长方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式中 A=ab =2(a+b)故 (2)套管换热器的环隙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故 【例1-13】 料液自高位槽流入精馏塔,如附图所示。塔内压强为1.96104Pa(表压),输送管道为362mm无缝钢管,管长8m。管路中装有90标准弯头两个,180回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一个。为使料液以3m3/h的流量流入塔中,问高位槽应

34、安置多高?(即位差Z应为多少米)。料液在操作温度下的物性:密度=861kg/m3;粘度=0。643103Pas.解:取管出口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在高位槽液面11与管出口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 Z1=Z Z2=0 p1=0(表压) u10 p2=1。96104Pa 阻力损失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0.3mm,则: 由图1-23查得=0.039局部阻力系数由表14查得为进口突然缩小(入管口) =0。590标准弯头 =0。75180回弯头 =1。5球心阀(全开) =6。4故 =10。6J/kg所求位差 截面22也可取在管出口外端,此时料液流入塔内,速度u2为零。但局部阻力应计入突然扩大(流入大容

35、器的出口)损失=1,故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例114】 通过一个不包含u的数群来解决管路操作型的计算问题。已知输出管径为893.5mm,管长为138m,管子相对粗糙度/d=0。0001,管路总阻力损失为50J/kg,求水的流量为若干。水的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1103Pas。解:由式1-47可得 又 将上两式相乘得到与u无关的无因次数群 (1-53)因是Re及/d的函数,故Re2也是/d及Re的函数.图129上的曲线即为不同相对粗糙度下Re与Re2的关系曲线.计算u时,可先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53,算出Re2,再根据Re2、/d从图129中确定相应的Re,再反算出u及Vs.将题中数据

36、代入式1-53,得 根据Re2及/d值,由图129a查得Re=1.5105 水的流量为: 【例1-15】 计算并联管路的流量在图1-30所示的输水管路中,已知水的总流量为3m3/s,水温为20,各支管总长度分别为l1=1200m,l2=1500m,l3=800m;管径d1=600mm,d2=500mm,d3=800mm;求AB间的阻力损失及各管的流量。已知输水管为铸铁管,=0。3mm.解:各支管的流量可由式158和式154联立求解得出。但因1、2、3均未知,须用试差法求解。设各支管的流动皆进入阻力平方区,由 从图1-23分别查得摩擦系数为: 1=0。017;2=0.0177;3=0。0156由

37、式158 =0.06170.03430.162又 Vs1+ Vs2 +Vs3 =3m3/s故 校核值: 已知 =1103Pas =1000kg/m3 故 由Re1、Re2、Re3从图123可以看出,各支管进入或十分接近阻力平方区,故假设成立,以上计算正确。 A、B间的阻力损失hf可由式156求出 【例116】 用泵输送密度为710kg/m3的油品,如附图所示,从贮槽经泵出口后分为两路:一路送到A塔顶部,最大流量为10800kg/h,塔内表压强为98.07104Pa.另一路送到B塔中部,最大流量为6400kg/h,塔内表压强为118104Pa。贮槽C内液面维持恒定,液面上方的表压强为49103P

38、a。现已估算出当管路上的阀门全开,且流量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时油品流经各段管路的阻力损失是:由截面11至22为201J/kg;由截面22至33为60J/kg;由截面22至44为50J/kg.油品在管内流动时的动能很小,可以忽略。各截面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见本题附图。已知泵的效率为60%,求此情况下泵的轴功率。解: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以地面为基准水平面。 式中 Z1=5m p1=49103Pa u10 Z2、p2、u2均未知,hf12=20J/kg设E为任一截面上三项机械能之和,则截面22上的E2=gZ2+p2/+u22/2代入柏努利方程得 (a)由上式可知,需找出分支22处的E2,才能求出

39、We.根据分支管路的流动规律E2可由E3或E4算出.但每千克油品从截面22到截面33与自截面22到截面44所需的能量不一定相等。为了保证同时完成两支管的输送任务,泵所提供的能量应同时满足两支管所需的能量。因此,应分别计算出两支管所需能量,选取能量要求较大的支管来决定E2的值。仍以地面为基准水平面,各截面的压强均以表压计,且忽略动能,列截面22与33的柏努利方程,求E2. =1804J/kg列截面22与44之间的柏努利方程求E2 =2006J/kg比较结果,当E2=2006 J/kg时才能保证输送任务。将E2值代入式(a),得 We=200698。06=1908 J/kg通过泵的质量流量为 泵的有效功率为 Ne=Wews=19084。78=9120W=9.12kW泵的轴功率为 最后须指出,由于泵的轴功率是按所需能量较大的支管来计算的,当油品从截面22到44的流量正好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