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3 ,大小:896.04KB ,
资源ID:2384467      下载积分:2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384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word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word版.doc

1、(完整word)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word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 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

2、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3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5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11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13附录3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1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17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18三、病原微生物检测19四、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20五、培训、评估和督查20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21头孢菌素类22头霉素类23-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24碳青霉烯类25青霉烯类26单环-内酰胺类26氧头孢烯类26氨

3、基糖苷类27四环素类28甘氨酰环素类29氯霉素29大环内酯类30林可酰胺类31利福霉素类31糖肽类32多黏菌素类33环脂肽类34噁唑烷酮类35磷霉素36喹诺酮类36磺胺类37呋喃类38硝基咪唑类39抗分枝杆菌药39抗真菌药42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7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48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55细菌性前列腺炎57急性感染性腹泻59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6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62腹腔感染66骨、关节感染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69口腔、颌面部感染72眼部感染73阴道感染75宫颈炎76盆腔炎76性传播疾病77侵袭性真菌病77分枝杆菌感染80白

4、喉81百日咳82猩红热82鼠疫82炭疽83破伤风83气性坏疽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84布鲁菌病84钩端螺旋体病85回归热85莱姆病85立克次体病8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87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 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 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

5、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 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 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三、抗菌药

6、物的经验治疗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 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 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

7、确选用抗菌 药物。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证据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者可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二)给药剂量 一般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

8、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 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 疗剂量范围低限).(三)给药途径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咽困难者);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情况(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 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所选药物有合适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 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严重、病情进展 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

9、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等);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肌 内注射给药时难以使用较大剂量,其吸收也受药动学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只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 的轻、中度感染者,不宜用于重症感染者。接受注射用药的感染患者经初始注射治疗病情好转并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

10、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等);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四)给药次数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发挥最大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一次.(五)疗程抗菌药

11、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 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 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 少或防止复发。(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 种及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

12、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 2 种药物联合,3 种及 3 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 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亦可能增多.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一)预

13、防用药目的 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1。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2.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3.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 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4.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5.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 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6.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

14、性疾病;昏迷、休克、 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三)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 在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有指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见附录 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此外,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 0.1109/L)持续时间超过 7 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 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涉及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史等诸多复杂因素,其预防用药指征及方案需参阅相关专题文

15、献。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二)预防用药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 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1。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脏器为

16、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 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2。清洁污染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 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

17、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污秽-感染手术(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 不属预防应用范畴。表 1-1 手术切口类别切口类别定义类切口(清洁手术)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 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 术等类切口(污染手术) 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 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

18、明显缺陷如开 胸、心脏按压者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注:1。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类,其类与本指导原则中类同,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类,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类。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2.病案首页 0 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其预防用药参考附录 3。(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 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

19、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 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 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 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 MRSA 发生率高,可选

20、用万古霉 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7.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见附录 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 选择。(四)给药方案 1。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 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

21、12 小时开始给药。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 小 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 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 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心脏手术可 视情况延长至 48 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24 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 长至 48 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 48 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随着放射介入和内镜诊疗等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

22、及,我国亟待规范诊疗操作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国际有关指南推荐和国内专家的意见,对部分常见特殊诊 疗操作的预防用药提出了建议,见附录 3: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 12)(一)基本原则 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 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严密监测肾功能情况。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3。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须根据

23、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 给药剂量及方法。(二)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调整 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调整给药方案。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宜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4.接受肾脏替代

24、治疗患者应根据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药物的清除情况调整给药方案。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 1-3)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 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种 情况。(一)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 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二)药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

25、,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 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属于此类.(三)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伴有肾功 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 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均属 此种情况.(四)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抗菌药物等属此类。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下降

26、,一旦罹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一)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按一般常用量接受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由于药物自肾排出减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尤 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可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二)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无用药禁忌者可首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具有肾、耳毒性,应尽可能避免应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应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慎用,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据此调整

27、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其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而迅速变化,因此新生儿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一)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代谢酶的产生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 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 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 案,个体化给药,以使治疗安全有效。(二)新生儿期避免应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表 14)。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

28、酮类应避免应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应避免应用.(三)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药 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四)新生儿的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动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 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氨基糖苷类: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 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

29、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结果个体化给药。(二)糖肽类:该类药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 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三)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小儿。(四)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一)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利巴韦林,妊娠期禁用。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妊娠期避免应

30、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经权衡利弊,用药时患者的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在严密观察下慎用.氨基糖苷 类等抗菌药物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3.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如青霉 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 A、B、C、D 及 X 类,可 供药物选用时参考(表 15)。(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某些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 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 霉素

31、、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 乳汁中含量低。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如氨基糖苷类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黄疸和溶血性 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用氨基糖 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表 12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抗菌药物按原治疗剂量应用阿奇霉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克林霉素 氯霉素萘夫西林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莫西沙星

32、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利福喷丁 利福布汀 利福昔明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伏立康唑口服制剂 伊曲康唑口服液 酮康唑替硝唑 乙胺嘧啶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时红霉素美洛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1环丙沙星利福平按原治疗剂量,重度肾克拉霉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甲硝唑乙胺丁醇功能减退时减量应用苯唑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达托霉素1吡嗪酰胺氨苄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1氟康唑1氟胞嘧啶1阿莫西林轻、中、重度肾功能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肟亚胺培南磺胺甲噁唑减退时均需减量应羧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甲氧苄啶用替卡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厄他培南阿洛西林头孢孟多拉氧头孢氧氟沙星头孢噻吩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头孢

33、唑啉头孢他啶氨曲南加替沙星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庆大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 B 去氧胆酸盐2用时需在治疗药物浓妥布霉素其他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2,3度监测下或按内生肌奈替米星替考拉宁伏立康唑静脉注射液4酐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阿米卡星多黏菌素 B量卡那霉素多黏菌素 E不宜应用四环素呋喃妥因萘啶酸注:1轻度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量,只有严重肾功能减退者需减量。 2该药有明显肾毒性,虽肾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但可加重肾损害。 3非肾毒性药,因静脉制剂中赋形剂(环糊精)蓄积,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ml/min 时避免应用或改 口服。4非肾毒性药,因静脉制剂中赋形剂(环糊精)蓄

34、积,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50ml/min 时避免应用或改 口服。表 1-3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抗菌药物青霉素 G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米卡芬净头孢唑啉妥布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按原治疗量应用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其他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达托霉素1诺氟沙星利奈唑胺1哌拉西林阿洛西林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美洛西林头孢噻吩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替加环素 甲硝唑环丙沙星 氟罗沙星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1卡泊芬净1羧苄西林头孢哌酮肝病时减量慎用红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2克林霉素林可霉素8肝病时避免应用红霉素酯化物两性霉素 B磺胺药四环素氯霉素酮康唑咪康唑利福平注:1在严重肝功能不全者中

35、的应用目前尚无资料。 2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表 14 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氯霉素磺胺药灰婴综合征脑性核黄疸肝酶不足,氯霉素与其结合减少,肾排泄功能差,使血 游离氯霉素浓度升高 磺胺药替代胆红素与蛋白的结合位置喹诺酮类软骨损害(动物)不明四环素类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药物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肾清除能力差,有遗传因素、药物浓度等个体差异大万古霉素肾、耳毒性同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及呋喃类溶血性贫血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表 1-5 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FDA 分类抗微生物药A。 在孕妇中研究证实 无危险

36、性B. 动物中研究无危险青霉素类红霉素两性霉素 B甲硝唑扎那米韦性,但人类研究资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特比萘芬呋喃妥因阿昔洛韦18氨曲南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磷霉素达托霉素去羟肌苷奈非那韦替比夫定 替诺福韦C. 动 物 研 究 显 示 毒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氟康唑SMZ/TMP乙胺嘧啶金刚烷胺恩替卡韦性,人体研究资料氯霉素伊曲康唑替硝唑阿苯达唑金刚乙胺齐多夫定不充分,但用药时克拉霉素酮康唑氟喹诺酮类甲苯达唑奥塞米韦扎西他滨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万古霉素泊沙康唑利奈唑胺氯喹更昔洛韦司他夫定于危险性特拉万星氟胞嘧啶利福平甲氟喹膦甲酸阿巴卡韦多黏菌素 E卡泊芬净利福昔明喷他脒西多福韦奈韦拉平阿尼芬净异烟肼伊维菌素拉

37、米夫定地拉韦定米卡芬净吡嗪酰胺蒿甲醚/本芴醇阿德福韦茚地那韦卷曲霉素阿托伐醌氨苯砜氯胍D. 已证实对人类有危氨基糖苷类伏立康唑险性,但仍可能受四环素类益多替加环素X. 对人类致畸,危险奎宁沙利度胺性大于受益利巴韦林料不充分,或对动 物有毒性,但人类 研究无危险性青霉素类/-内酰胺酶抑 制剂克林霉素利福布丁吡喹酮乏昔洛韦注:1.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表中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A 类:妊娠期患者可安 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 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

38、用。2。妊娠期患者接受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药、氟胞嘧啶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 药方案.3.下列药物未分类,注明为:夫西地酸无发生问题的报道,乙胺丁醇“安全”,氯法齐明/环丝氨酸“避免用”, 乙硫异烟胺“不使用”。附录 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1预防感染种类预防用药对象抗菌药物选择风湿热复发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高危患者2,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时托儿所、部队、学校中的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庭中的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的4 岁儿童有发病者的幼托

39、机构中2 岁未经免疫的 儿童幼托机构在 60 天内发生 2 例以上患者,且 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 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苄星青霉素 青霉素 V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 利福平(孕妇不用) 环丙沙星(限成人) 头孢曲松 利福平(孕妇不用)脾切除后/ 功能无脾者菌 血症脾切除后儿童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 型流感嗜血杆 菌疫苗和四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5 岁以下儿童: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 V 口服,直到满 5 岁5 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 1 年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属 于功能无脾)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5 岁以下儿童:每日青霉素 V 口服,直

40、到满 5 岁5 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 建议至少用药至 18 岁 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 头孢呋辛 青霉素过敏者可予磺胺甲噁唑/甲氧苄 啶(SMZ/TMP)或克拉霉素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 原体眼炎每例新生儿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4肺孢菌病艾滋病患者 CD 细胞计数200/mm3 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百日咳主要为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 体弱者SMZ/TMP红霉素新生儿 B 组溶血性链球 菌(GBS)感染孕妇有 GBS 菌尿症妊娠 3537 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 GBS 寄殖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 周早产;羊 膜早破18 小时;围产期发热,体温

41、 38以 上者;以往出生的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青霉素 G 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小 者:头孢唑啉 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 者:克林霉素或红霉素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工作者不慎暴露于布鲁菌预防感染种类预防用药对象 抗菌药物选择 高危者(接触量多)多西环素+利福平低危者(接触量少)每周 2 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 方案同上妊娠妇女SMZ/TMP利福平实验室工作者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多西环素或 SMZ/TMP注:1疟疾、甲型流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或 HIV 患者血或其他体液组织的职业暴露等寄 生虫或病毒感染时亦有预防用药指征,未包括在本表内。2高

42、危患者:进行任何损伤牙龈组织、牙周区域或口腔黏膜操作伴有以下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1)人工瓣膜;(2)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3)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的瓣膜病变;(4)先天性心脏疾病合并以下情况:未纠正 的发绀型先心病(包括姑息分流术),通过导管或手术途径植入异物或装置的先心手术后的前 6 个月,先心缺损修补 术植入补片后仍有残留缺损及分流。附录 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1,2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 感染高发医阴性葡萄球菌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脑外科手术(经鼻窦、鼻腔、口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咽部手术)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化链球菌)脑脊液分流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 感染高发医阴性葡萄球菌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脊髓手术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阴性葡萄球菌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局部应用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角膜移植、泪囊手术、眼穿通伤)阴性葡萄球菌头颈部手术(恶性肿瘤,不经口金黄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