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计划纲要“十一五”计划,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全方面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实施好“十一五”计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紧推进全区现代化进程,构建友好社会,含有十分关键意义。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根据“一带两区”发展布局,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强化“四个突出”工作关键,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增加,各项事业全方面进步,城镇面貌发生显著改变,开创了全
2、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新局面。(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91.7亿元,是2.14 倍,年均增加16.5 %。其中第一产业18.3亿元,是1.32倍,年均增加5.6 %;第二产业269.9亿元,是2.19倍,年均增加16.9%;第三产业103.5亿元,是2.46倍,年均增加19.7%。地方财政通常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是2.41倍,年均增加19.2%。“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亿元,是“九五”时期2.8倍。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停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 51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年均分别增加10.9%和11.2%,城镇居民吃
3、穿用住行水平有了质提升。(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全区三次产业百分比由7.8:68.8:23.4调整为4.7:68.9:26.4。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城市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区经济作物面积达47.5万亩,粮经作物百分比由“九五”末6:4调整为5.5:4.5。设施农业、花木、林果、奶牛四大产业规模膨胀,效益提升。设施农业面积达成9万亩,经济林44万亩,花卉苗木5万亩,奶牛存栏3万头,建设了王舍人和遥墙两个“千亩万头”奶牛基地。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6家,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带动农户10万户。45个农副产品经过绿色
4、或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二是工业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时提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大企业建成投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1家,比增加1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成228.3亿元,销售收入622.9亿元,利税78.55亿元,分别是3.06、3.61、3.22倍,分别年均增加25.1 %、29.3 %、26.4 %。“十五”期间,完成技术改造投入300亿元,开发新产品261个。三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红叶谷、卧虎山滑雪场、九顶塔等13个大型景区建成开放,农家乐旅游成为历城旅游优势品牌。全区接待游客3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成8.6亿元
5、,分别是3.45倍和20.9倍,占到全市旅游业半壁江山。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不停完善商贸流通设施。盖家沟物流园区二期、山东钢结构配件市场、银座汽车广场等市场建成开业,全区市场达130处,营业面积160万平方米。易初莲花超市、七里河美食城、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多个新型业态加紧发展,形成了花园路、山大路、七里河路等特色商街。完成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03.9亿元,是2.13倍,年均增加16.4%。(三)城镇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坚持大投入、大改造、大整改不放松,高起点、高水平、高效能进行计划建设管理,城镇功效日益完善。一是加紧城区提升。根据“成片开发、组团发展”标准,实
6、施了经一路延长线历城段(花园路)、山大北路、山大南路等城区主次干道综合改造工程,完成了119条,50.5公里街巷道路综合整改。房地产业发展快速,汇科旺园、富翔天地、彼岸新全部、上海花园等现代化住宅小区建成投入使用,海蔚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城区面貌发生巨大改变,洪楼地域由城镇结合部建设成为济南市东部商业中心。二是加紧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全方面实施农村“四通”工程。“十五”期间,对彩西路、港九路、港西路等公路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改造修建农村道路290条1000余公里,全区通车总里程达1340公里,基础实现了柏油路村村通。客运线路达52条,客运班车139辆,基础实现了全区客车村村通。投资1.3亿元,完成了
7、南部山区自来水户户通工程,开启了北部平原饮水安全工程。投资6200万元,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基础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投资3亿元,实施水利项目余项,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绿化荒山10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成35.5%。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投资1.11亿元,实施了110KV南康、孟家、泉港、董家输变电工程和郭店增容工程。三是主动协调配合国家和省市关键工程建设,实施了东部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济青高速公路绿色通道、黄河标准化堤防、黄河三桥、济莱、青银高速公路、济南国际机场扩建、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关键工程。四是大力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改。实施城镇“治理八乱”和城区灯亮工程,4
8、62个村建成了农村文明一条街,首批建成了100个“文明生态村”,15个乡镇驻地建成了文明商住街,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四)改革开放加紧推进。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不停深化各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投资科学化、民主化显著提升。财政改革成效显著,建立了属地化税收征管体制,理顺了区和乡镇、街道财政分配关系,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显著,行政效率显著提升,运行机制继续完善,成立了政务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精简审批事项61项,取消行政收费项目79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突出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环境,大批企业落户我区,外向型经济有了新发展。“十五”期
9、间,实际利用内资321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达成155家,比“九五”末增加80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1亿美元,是“九五”期间2.5倍。对外贸易实现新进展。外贸出口累计达成20亿美元,是“九五”期间7.5倍。(五)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0项,培植省、市高新技术企业16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累计投入3.2亿元,新建校舍45.6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2.9万平方米,教育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历城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等19所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历城职专、历城二职专为国家级关键职业中专,高中阶段入学率达成85%。文化事业
10、不停繁荣,新建文化大院462个。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区中医院、人民医院、疾控中心改扩建工程全方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全区5个乡镇16.1万农民参与了新型合作医疗。劳动保障和社会就业取得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建成“星光计划”老年服务中心(站)19个,改扩建镇村敬老院19处,社保扩面3.25万人。主动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促进和扩大就业,区人才市场和19个乡镇、街办就业服务中心和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培训组织劳务输出12万人。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为连续发展做出主动贡献。新闻出版、体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全部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1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信用意识不停增强,坚持依法治区,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规范行政行为,顺利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加强平安历城建设,实施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主动化解各类矛盾,形成了稳定健康、奋发向上社会环境。 “十五”期间,前后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异单位、全国科技进步优异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优异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异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优异区、全省社会文化优异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优异区、全省农民增收优异区、全省信访工作优异单位、省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综合实力位居全省30强前列,城镇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友好安定,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
12、存在部分矛盾和问题,关键有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工业产业聚集度不够高。二是统筹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城镇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比较微弱,农民收入连续增加基础还不牢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仍需不停拓宽。四是城镇计划建设水平仍需深入提升,环境面貌仍需深入改善。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长久以来累积形成,有些是在发展中新出现,需要我们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过深化改革、创新思绪、加紧发展加以处理。二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发展环境。总体来看,“十一五”及以后一个时期,我区仍将处于
13、工业化和城镇化加紧推进阶段。综合分析外部原因和本身条件,我区加紧发展面临着四大有利条件。一是从中国环境看,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产业结构将进入快速变动时期,经济重心正由东南沿海逐步向北扩展,山东已成为中国外投资者高度关注区域。二是从省市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半岛制造业基地计划已确定济南青岛双中心发展格局。济南市新城市计划将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实施。我区成为大经十路发展带主战场,为我区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带来千载难逢机遇。三是我区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日益显著,对外吸引力越来越强。我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承载力深入增强。伴随实施区域管理和省市一批关键工程兴建,为激活辖区经济,发
14、明了新商机,积聚了新能量。四是体制机制将加紧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市场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将得到深入释放。同时,我区“十一五”期间也将面临三大制约原因。一是区域间竞争压力。全国各地全部在加紧发展,全省30强势头强劲,周围县区发展迅猛,区域间竞争日趋猛烈,不进则退。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伴随经济市场化进程推进和社会结构改变,不稳定原因和矛盾比较集中,维护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以后一段时期,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压力仍将突出。处理社会保障问题和困难群众保护问题,仍是需要我们完成艰巨任务。展望以后一段时期,我区面临发展机遇远大于挑
15、战。只要我们顺应中国外经济发展趋势,把握国际、中国和省、市发展格局变动所带来机遇,就能够站在新起点,寻求新优势,实现新发展,顺利完成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二)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全方面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友好社会,以增强区域城市竞争力为发展根本,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根据“一带两区”发展布局,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统筹兼顾,走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城镇经济社会全方面繁荣、人民生活愈加富裕、人和自
16、然高度友好现代化新历城。(三)发展目标。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达成新水平,综合竞争能力全方面提升,基础实现全方面小康社会。1、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6%左右,达成800亿元。地方财政通常预算收入21亿元,年均增加1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加22%,五年累计达成1700亿元。2、产业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聚趋势显著,现代服务业体系基础形成,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升,成为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优现代化新区。到,三次产业百分比调整为2.5:67.5:30。3、城镇化进程显著加紧。开发东部新城区,建设唐冶新城。加紧近郊乡镇城市
17、化进程,扩大仲宫、遥墙中心城镇建设规模,主动推进远郊乡镇小城镇建设,到,全区城市化率达成50%左右。4、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充满活力,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成为行政效率高、竞争优势强、发展势头旺、对外影响大现代化新区。出口创汇达成12亿美元,年均增加13%左右;利用外资达成9000万美元,年均增加20%左右。5、社会友好水平显著提升。各类社会事业全方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环境不停优化,成为文明程度高、治安秩序好、各民族愈加团结、社会更友好、人民更安康现代化新区。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8000元,年均增加10%左右,城镇收入差距深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18、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加率控制在5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成90%以上,实现完全意义上义务教育,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愈加丰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城镇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任务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突出抓好“四个三”工作布署,全力实施“三个突破”,突破唐冶、突破临港、突破三川;大力促进“三个提升”,提升城区,提升物流,提升城市农业;精心搞好“三个服务”,服务驻区和新引进大企业,服务高新区和出口加工区,服务驻区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主动推进“三个构建”,构建平安历城,构建文明历城,构建生态历城。据此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六项关键任务。(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19、村。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要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镇统筹标准,推进以“建设新房舍、完善新设施、营造新环境、造就新农民、形成新风尚、健全新保障”六个新为关键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动推进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为路径,全方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加紧农业体制机制、组织形式和经营方法创新,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加紧改善农村面貌。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林业生态建设,努力构建“生态
20、历城”。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和农村电网建设,推进以道路硬化、村镇净化、环境绿化为关键内容“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努力争取全区80%村和100%乡镇达成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标准,实现生态区建设目标。加紧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信息、能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中小型基础设施,不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根据建筑和环境相协调、人和自然相友好目标,突出特色,对乡镇、村庄进行总体计划,分步实施,扎实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城镇建设理念和小区建设模式,推进乡村建设城镇化和农民居住生活小区化,推行小区服务管理。推进农村社会新风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历城”建设,完善“四民
21、主两公开”制度;要切实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以培养农民职业技能为切入点,造就大批有知识、有技能、能致富新型农民。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增强保障功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继续完善和加强对农村扶持政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农村保障体制,到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到建立起比较规范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区养老保险覆盖面达成60%;基础实现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农村低保标准提升到年人均1500元以上。(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依据“一带两区”发展布局,根据“大计划、大整合、大投入、大发展”要求,遵照“充足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和区域功效定
22、位相适应”标准,精心搞好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引导要素聚集,构建产业集群,推进集约发展。一是东部新城区。以建设大经十路发展带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计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方针,建设唐冶新城。根据整体计划、分步实施要求,把唐冶新城建成一个集办公、科研、产业于一体企业总部基地,一个金融、商务、餐饮、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关键聚集区,一个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全市及至全省标志性新城,成为服务于济南东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产城。“十一五”期间,加强市场化运作,加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政务中心、历城体育公园等关键项目建设,完善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十一五”末唐冶新城完成基础框架
23、,形成基础形态,见到规模形象。同时,主动推进其它片区计划建设。二是洪楼商贸中心区。要树立“有限空间,无限发展”观念,大力发展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符合城区产业特点、空间规模和资源容量新型经济。“十一五”期间,一是搞好洪南片区高标准改造,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二是加紧将军路物流片区建设。改造提升盖家沟国际物流园区,加紧将军路市场群建设,整合物流资源,集中打造将军路商贸物流聚集区。三是加紧工业北路片区改造。结合北园路提升改造,主动推进农科院片区改造,以市经济适用房和北全福大明湖拆迁安置基地建设为关键,带动全福立交桥周围综合开发。以汽车城和田园新城为关键,促进村庄整合,大力发展汽车和房地产业等新兴
24、服务业,带动王舍人片区开发建设。四是加紧小清河沿岸开发。抓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机遇,加强小清河沿岸整体计划,开启建设华山国家级公园,发展商贸、房地产开发、旅游等现代经济,形成沿小清河经济发展带。三是临空经济区。突出机场、荷塘等环境特色,统一计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十一五”期间,关键计划建设30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开发区,建成高效益、集约化、节省型生态开发区。坚持计划征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同时推进,关键发展生物化工、汽车配件、精密机械、电子等产业,主动发展机场物流和保税物流及配套服务设施。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带动华山、遥墙、董家、郭店、唐王等乡镇发展临空经济,构筑起临空经济区基
25、础框架。四是南部生态经济区。根据“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标准,突破三川,强化南部山区生态功效,发挥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发展林果业、种植业为关键,加紧发展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加强南部山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发展生态旅游。加紧完善各类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综合旅游区。一是以加紧省道103线拓宽整改为关键,带动南部三川道路高标准改造。二是计划建设仲宫南部生态旅游集散中心,辐射带动南部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大发展。三是计划建设南部山区污水处理系统。开启建设仲宫污水处理厂和景区小
26、型污水处理系统,保护水源地。四是突出三川特色,加紧仲宫、柳埠、西营等城镇开发,形成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三川旅游格局。(三)加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围绕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加紧转变经济增加方法,推进经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效益、低消耗、循步骤约型经济,加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1、发展城市农业,加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生态观念、市场眼光、科技头脑和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化农业,大力实施“一抓四带”,努力完善 “三大板块”,巩固提升“四大主导产业”,逐步建立起含有省会城市和历城特色城市农业体系。主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巩固提升“四大产业”:奶牛业,突
27、出优良品种规模化科学养殖,以建设奶牛喂养小区为载体,完善和规范好20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存栏到达成8万头,产奶25万吨。花卉苗木业,主动推进苗木、花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布局上逐步向济青高速公路、东绕城高速公路、孙唐路两侧集中,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带,“十一五”末达成8万亩。蔬菜,以标准化生产为关键,大力推进蔬菜出口基地和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建设。“十一五”末蔬菜出口基地发展到5万亩。林果业,加紧优良品种引进和改良,在南部山区乡镇建设2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着力扩大名优特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规模。到,全区经济林总面积达成50万亩,果树良种率达成95%以上,优质果品基地达成45万亩。加紧建立和完善
28、农民生产服务组织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为农服务四大致系。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关键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副产品生产标准化、产业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2、培植工业主导产业,深入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坚定不移地把工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骨干突出、产业协调、特色鲜明工业体系。一是围绕驻区大企业,加紧培植产业集群。根据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发展方向,全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集群发展”战略,首先要支持大企业发展壮大。给予大企业更优惠政策,在优先供地
29、、招商奖励、改善环境等方面集中倾斜,提供全方位、高效率服务,使其快速膨胀壮大。其次要围绕大企业,经过集群化引资、产业链招商,主动发展配套关联企业,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关键围绕济钢集团、济南炼油厂、力诺集团等大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搞好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钢铁、石化、新能源、医药研发等关联企业,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聚集。同时,亲密关注市场动态,科技动向,不停主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紧扩大我区工业总量,再造工业优势,构筑工业集群。二是服务高新区和出口加工区,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利用其高新技术和出口加工优势,发展有潜力、有特色配套下游产业集群,使历城成为两区产业扩散、项目分流、延伸发展腹
30、地。三是突出项目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健全完善全区招商引资项目贮备库,建立形成“策划一批、贮备一批、实施一批”项目滚动动作机制,精心策划好种类项目,做好项现在期工作,提升项目吸引力和招商引资成功率。深入落实招商引资向“大、高、外”项目、向关键区域、向关键产业倾斜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法,用计划招商,依靠产业链招商,实施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代理招商和以商招商。四是加紧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充足发挥历城优厚智力资源,支持和引导企业和高校和科研单位实施产学研联合,激励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含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增强企业关键竞争力。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升服务业层次和
31、水平。加紧发展物流业。利用各大交通枢纽节点,发展盖家沟、郭店两大物流园区和邢村、空港、仲宫三个物流中心。盖家沟国际物流园区:改造提升盖家沟国际物流基地,加紧同德物流建材城和零点物流港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市场群,形成物流产业特色鲜明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郭店物流园区:依靠大企业集团,发展以钢铁、石化、建材和电子产业为主生产资料交易、物流配送综合性物流园区。邢村物流中心:以高新开发区和济南市出口加工区为依靠,发展生产要素和出口保税物流。空港物流中心:依靠国际机场,发展航空联运物流。仲宫物流中心:发展以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集散为主南部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做大做强旅游业。南部旅游以锦阳川旅游区升级工程和建
32、设仲宫生态旅游集散中心为关键,突破三川,加大南部山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和旅游资源整合,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潜力,计划引进大型专题公园。北部旅游以华山国家级公园建设为关键,辐射带动万亩荷塘、范家湾水库、唐王森林公园和黄河风景带旅游发展,形成以华山为旅游集散中心北水风光游。经过建设华山和仲宫两个旅游集散中心,全区形成南山北水遥相呼应旅游发展格局。同时要深入挖掘旅游内涵,强化旅游促销和旅游产品开发,规范发展农家乐旅游,加紧和省市旅游线路对接互补,形成大旅游格局。到,全区旅游业接待中国外游客努力争取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以增加居民住宅有效供给为关键,建立完善房地产产业体
33、系、市场体系和政府调控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建立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确保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商贸餐饮业,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突破口,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业,促进大流通,深入优化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推行连锁经营、货运代理等新型营销方法,计划建设东部新城区现代服务体系,主动推进第三产业由城区向乡镇发展。推进小区服务业发展,主动发展金融保险和其它中介服务,不停增强第三产业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全方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根据“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进”基础思绪和“高起点计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加强计
34、划管理,大力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适应该代化城镇功效要求,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效便捷、通畅安全基础设施体系。以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强化区域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可达性,主动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北园路历城段、二环东路历城段整改改造任务,计划实施工业北路东延至章丘界、机场路延伸至唐冶片区和港西公路相连工程,主动推进贤文路建设工程。继续搞好城镇电网改造,计划投资11.4亿元,新建、扩建220千伏临港变、历城变等4座变电站,110KV小汉峪变、彩石变等8座变电站,35KV高而变等3座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2110兆伏安,深入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
35、性。继续加紧天然气气源引进,扩大供给范围,完善供气管网和加压站布局。改造提升老城区供热管网,合理布局新区供热管网和新热源点,提升供热效率。主动推进现有网络资源融合,推进小区宽带网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宽带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络。继续完善市区供水管网系统,改造漏失严重管线和低压片区,加紧推进一户一表工程,提升供水可靠性。新建东部城区供水工程,扩建延伸供水管网。深入加强城镇防洪、消防和人防工程建设,提升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强化城镇计划管理。坚持建管同时、建管并重,深入完善城镇计划体系,到,全区基础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健全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深入做好经营城镇文章,用好城镇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特许经营
36、权等无形资产,尤其要搞好城镇土地资产经营,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十一五”期间,根据突出关键,成片开发,组团发展、市场运作工作思绪,以房地产开发为切入点,以建设花园式村居为目标,以主城区、城镇结合部村居和关键交通干线两侧村庄为关键,加紧村庄整合,实施组团发展。同时深入搞好十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改行动,不停提升城镇形象,完善功效,提升新城镇凝聚力和吸引力。(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内抓改革,外抓开放,全方面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着力处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关键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发明良好发展
37、环境上来。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和决议行为,健全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议机制。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机关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各项改革。二是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增强预算透明度,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强化社会公众对预算监督。适时实施“乡财区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三是投资体制改革。加紧形成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议、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法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新型投资体制。改
38、革项目审批制度,实施核准制和立案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议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改善建设实施方法,提升政府投资效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促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以扩大第三产业对外开放为关键,深入拓展开放领域;利用外资形成多层次、宽领域新局面,实际利用外资达成9000万美元,外贸出口达成12亿美元。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把利用外资同企业改制、扶持骨干企业膨胀规模结合起来,吸收外来资本参与企业重组改造,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深入强化园区招商,充足发挥园区招商引资“洼地效应
39、”。引导外资关键投向旅游、房地产、物流等行业,不停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扎实出口基础,努力扩大出口贸易。一是抓出口队伍壮大,培育新出口增加点。二是抓骨干企业上规模,实施关键出口企业培植工程。三是抓出口结构调整、贸易方法转变,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不停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四是抓国际市场拓展,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六)加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建设。以促进人全方面发展为宗旨,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友好相处社会主义友好社会。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对全区经济增加贡献率,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0、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加方法中心步骤,加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主动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微弱中小学改造工程,建立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争创山东省义务教育工作示范区。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步骤,建立完善人才管理、流动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业。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把就业放在愈加突出位置,着力促进充足就业。继续提升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整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整体水平,实现经
41、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协调推进,城镇就业统筹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紧各类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建设步伐,促进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城镇低保动态下应保尽保;完善“五保”供养长久有效机制,实现由集体供养到财政供养转变;逐步建立健全对弱势群体住房、医疗、教育、法律援助、就业授助等专题救助制度。加紧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全方面提升居民身体素质为目标,加强人口管理和调控,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健和身体健康水平。建设资源节省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水平,推进以植树
42、造林为主农村绿化,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综合防治力度。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大能源节省力度,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增加方法转变关键突破口,推进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节省型增加方法转变。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支撑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构建“文明历城”。坚持依法治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平安历城”
43、。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方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历城”。四、计划实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既定战略任务,必需充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同时,计划作为推行政府职能关键手段,必需创新实施机制,切实保障计划实施。一是经过专题计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计划。专题计划是总体计划实施关键支撑,要围绕总体计划延伸和细化,做深做实区政府确定关键专题计划。要经过科学编制年度计划,把总体计划提出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保持计划实施连续性,确保总体计划经过年度计划顺利实施。二是建立计划实施督促检验机制。实施计划目标责任制,对总体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方法,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并将其列入政府考评目标。要自觉接收人大、政协监督检验,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切实把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完善计划评定修订机制。实施规范化计划中期评定制度。总体计划由区政府组织评定,关键专题计划和行业(部门)计划由计划编制部门组织评定,并依据形势改变和计划实施进度,进行修订完善,愈加好地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方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深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站在新起点,寻求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建设新历城!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