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计划二一三年八月目 录前 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2 -一、发展优势- 2 -二、机遇和挑战- 5 -三、战略意义-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标准- 7 -三、发展定位- 9 -四、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14 -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集群- 14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 20 -三、加紧发展现代服务业- 22 -四、主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24 -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25 -第四章 优化产业布局- 28 -一、发展主轴- 28 -二、优异制造业产业园- 28 -三、临港产业
2、园- 31 -四、科技项目区- 32 -五、滨海产业园- 33 -六、科教创新区- 35 -七、中央商务区- 36 -八、生态商住区- 37 -九、海港经济区- 37 -十、滨海旅游度假区- 39 -十一、特色产业园- 40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1 -一、节省集约高效利用资源- 41 -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2 -三、加强生态建设- 43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43 -第六章 完善支撑体系- 45 -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45 -二、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47 -三、产城一体化支撑体系- 50 -四、政策支撑体系- 51 -第七章 强化保障方法- 54 -一、加强组织领
3、导- 54 -二、创新协调推进机制- 54 -三、创新合作激励机制- 55 -四、打造统一招商引资平台- 55 -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56 -六、加强督促考评- 58 -前 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是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关键结合部,战略位置关键,土地资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为深入落实党十八大相关“四化”同时发展和“五位一体”战略布署,引导先导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关键增加区域、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加极,构筑和中心城区双核驱
4、动发展新格局,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计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计划、相关突破滨海加紧蓝黄战略实施推进全市科学发展决定等,特制订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计划。计划范围陆域总面积约6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公里,海域面积510平方公里,下辖大家洼、央子两个街道。,全区实现地域生产总值180亿元。计划期限为至,其中近期目标到,展望到。本计划是指导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编制相关计划、制订相关政策关键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山东科学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土
5、地资源丰富,政策叠加优势显著,发展潜力巨大,在带动全市转型发展,促进全市乃至蓝黄“两区”科学发展、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中含相关键战略地位。一、发展优势(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东临青烟威城市群,北靠京津冀城市圈,和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关键组成部分,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关键结合部。距潍坊市中心30公里,距潍坊港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济青、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区内外,贯通南北潍日高速加紧推进,益羊、德龙烟铁路将滨海和中国铁路大动脉相连接
6、,区内潍坊森达美港为中国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二)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域土地资源最为丰富地域。区内大部分为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伴随沿海防潮堤体系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将连续增加。地下卤水、地热、风能等资源丰富,其中地下卤水静储量60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原盐和溴素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宽广。近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鱼、虾、蟹、贝、藻等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贝类之乡”。(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以盐化工、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特色产业体系,临港
7、物流快速发展,海洋化工产能居全国前列。,实现地域生产总值180.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亿元,实现利税26.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成4.3亿元、148亿元、27.9亿元,三次产业百分比调整优化为2.4:82.1:15.5。借助丰富土地资源、优异发展理念和高起点计划引导,将为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打造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支撑,发展前景十分宽广。(四)科技人才支撑能力较强。潍坊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700多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拥有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7家省级工程试验室、13家省级关键试验室、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1家院士工作站。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研发机构18家,市级技术中心45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家,专利申请达607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17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7%。尤其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建设高层次技能人才基地提供了重大机遇,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含有较强科技人才支撑。(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4105万美元,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15家
9、,整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成78168万美元,出口总额达成66943万美元。伴随产业配套协作能力加强,对国外资金和优异技术、管理经验、智力资源吸引力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六)政策叠加优势突出。享受国家和省支持蓝黄“两区”发展政策、省支持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政策,和市级更具激励动力“飞地政策”,有利于借助政策优势,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加速向滨海区集聚发展。伴随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到位,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集成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愈加优化。二、机遇和挑战(一)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中国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紧,区域合作不停加
10、强,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丰富土地资源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集聚多种资源要素,推进产业加紧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党十八大相关“四化同时”发展战略布署,为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产业融合、推进产城一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提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建设漂亮新城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布署,海洋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正在研究环渤海经济带发展计划,深入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为其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大机遇;伴随国家新一轮改革深入推进,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越来越大,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挑战。产业发展刚刚起
11、步,配套协作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面临一定挑战;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效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疏港铁路及和周围区域连接贯通干线铁路建设需要加紧推进,支撑保障能力需要深入加强;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风暴潮威胁较大;周围地域加紧发展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日趋猛烈,对资源、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争夺将不停加剧。三、战略意义加紧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利于统筹推进“四化”同时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加极,强化对全市提前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撑;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强化对环
12、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支撑,完善全省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统筹海陆资源开发和海陆产业培育,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促进蓝黄“两区”融合发展;有利于率先建立开发和保护、资源和环境、经济和生态有机统一发展模式,提升永续发展能力。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关键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面落实党十八大相关“四化”同时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布署,围绕专题根本,深入实施蓝黄“两区”发展计划,实施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统筹推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加紧构建含有
13、较强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着力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着力推进产城一体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互动发展;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提升集聚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功效、集聚高端产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成为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关键增加区域和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加极,为提前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关键支撑。二、发展标准园区带动。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关键任务,优化园区布局,明确园区功效定位和产业发展关键,强化计划和政策引导作用,吸引要素资源
14、、项目和产业向符合功效定位园区集中布局,提升园区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加紧培育和建设一批规模优势强、产业集中度高、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大园区,放大园区支撑经济发展、引领全市转型升级带动示范作用。集聚拉动。顺应产业集群化、生产基地化趋势,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根据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基地型龙头企业集聚配套企业企业集群特色园区思绪布局发展;发挥区内已经相关键产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集中度,建设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创新驱动。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发展根本动力,着力建设改革试验区,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和
15、企业自主发展主体地位;实施招院引所、招才引智行动计划,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创新平台、孵化中心和结果转化基地建设,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试验区,打造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推进产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轨道上来。合作推进。落实“飞地政策”,加紧推进各县市区特色园区建设;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赔偿机制,搭建合作平台,通畅合作渠道,激励市外投资者建设“区中区”、“园中园”;加紧推进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主动争取建设中日韩循环经济基地,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扩大对外开放层次。 港区城联动。加强港口建设,扩大经过能力和综合服务功效,放大对全区整体带动效应;遵照“四化”同时
16、发展新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统筹港区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统筹推进“智慧港”、“智慧园区”和“智慧小镇”建设,建设“智慧新区”,提升集聚产业和人口功效,推进港区、新区和新城联动发展。三、发展定位立足山东半岛,服务环黄渤海,面向东北亚,关键建设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关键增加区域、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和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加极。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关键增加区域。抓住国家统筹推进环渤海经济带计划发展机遇,借助优越区位优势和丰富土地资源优势,加紧推进对接环渤海大通道建设,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和环渤海地域产业对接和合
17、作;加强配套协作能力建设,搭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亲密跟踪国家相关新区设置政策动向,争取建成国家级新区,打造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关键区域。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充足发挥蓝黄“两区”政策叠加优势,依靠临港产业区和海洋经济新区,把培育环境友好产业和海洋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紧发展优异装备制造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滨海旅游、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蓝黄“两区”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以“四化”同时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方向,以建设主导产业引领、专业化分
18、工协作联动、支撑服务保障有力园区为关键,加紧推进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再向知识密集转变,推进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逐步延伸,推进产业体系向融合、创新、智能、低碳、集群方向转化,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统筹利用国际中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和利用外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力度,引进一批中国外基地型龙头企业、战略投资者、园区投资开发商,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人才团体,提升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水平,主动争取建设保税港区和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构筑全市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新平台。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加极。紧跟现
19、代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计划,按国际标准打造,推进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前进,以大企业带动产业壮大和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推进布局向园区化、基地化集中,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主导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法示范区;推进项目向“百亿级”提升,打造一批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强化对打造潍坊经济升级版支撑和引领作用。四、发展目标到,全区产业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关键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为保持全市经济稳定增加、打造潍坊经济升级版关键力量。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地域生产总值达成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
20、破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成3000亿元,努力争取突破5000亿元;高端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大,生态海洋化工、汽车制造、动力机械等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紧,三次产业百分比调整为1.5:76.5:22。2、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争取引进10家以上国家级或省级研发设计、企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R&D/GDP达成3%左右,关键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成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成50%以上,在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含相关键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国际化企业集团,成为蓝黄“两区”关键研发制造基地。3、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1、保税港区和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参与中国外分工层次不停提升。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努力争取突破10亿美元,进出口总值达成30 亿美元左右。4、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循环经济规模不停扩大,高效低碳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基础形成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发展新模式。“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分别降低15%和2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降低率和二氧化硫排放降低率降低幅度分别为10%和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成95%,工业用水反复利用率达成92%。5、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左右,农民收入实现
22、更高增幅;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连续加大,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提前建成全方面小康社会。到,建成含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聚集区,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产业体系,争取建成国家级新区,成为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关键力量和引领全市转型发展主导力量。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地域生产总值达成亿元,占全市比重达成20%左右;形成23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成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培育510家俱有国际影响力科技研发中心,R&D/GDP达成4%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70%以上;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到
23、账外资超出全市二分之一,成为潍坊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关键力量;制造低碳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地域生产总值能耗达成世界优异水平。第三章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装备智能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低碳化、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坚持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开启内力和借助外力并举,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关键培育发展汽车制造、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生态海洋化工、临港物流和滨海旅游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加紧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到,形
24、成一批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当地配套率达成20%以上,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集群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以汽车制造、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生态海洋化工、临港物流和滨海旅游为关键,以特色园区和基地型龙头企业为支撑,着力拉长产业链条,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链高端产品有突破、特色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产品结构愈加优化、产业发展愈加集聚格局,打造总体规模大、关键竞争力强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强化对滨海区产业发展支撑带动能力。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充足发挥基地型龙头企业带
25、动作用,坚持发展整车制造和提升零部件配套相结合,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全方面提升汽车制造业整体实力,打造集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物流营销于一体产业集群,建设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汽车制造基地和全球优质汽车配件基地。加紧推进潍坊瑞驰汽车超级平台、荣昊特种车和冷藏车等项目建设,打造特种车辆生产基地;主动发展家用轿车、多用途车(MPV)、混合动力汽车,大力推进汽车外观个性化设计、产品轻量化设计及汽车新材料研发应用。支持常州云豪、上海泰诺、乳山玉龙等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加紧开发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和安全气囊等关键零部件产品;主动推进汽
26、车制造和信息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底盘及安全系统、车身电子系统、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等,提升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化水平。加紧建设比德文新能源科技园和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中心,主动推进齐美新能源汽车项目,立即突破电机、电池、控制器三大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扩大新能源旅居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规模,打造全国关键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到,形成完善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成1000亿元。动力机械产业集群。抓住国家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顺应动力机械产业“节能、环境保护、智能”发展趋势,依靠国际动力城,以潍柴重机为龙头,关键发展船用柴油机、重型发动机、高级大型发动机等系列
27、产品,研发一批含有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和区域化特色拳头产品,打造含有国际影响力动力机械产业中心。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制造服务化为导向,加紧推进和国际大企业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异发动机技术,深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集成化、制造数字化水平。主动推进潍柴重机、华坤柴油机、格锐船用燃气发动机等整机生产项目建设,支持萧山滤清器、上海峥嵘机械、浙江天力等零配件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完善传感器和实施器、供油系统等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大型船舶动力制造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到,主营业务收入达成1000亿元。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顺应工程机械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
28、趋势,加紧改造传统制造工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研发制造一批含有世界优异水平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多元化产品,构建含有国际优异水平工程机械产业体系。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力度,推进组建行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传动部件、控制元件及关键液压件等系列高端技术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工程机械产品人机工程学研究,加紧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和远程故障诊疗和通讯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推进华创工业机器人、泰鸿拖拉机、山挖重工、海领船舶等工程机械整机项目,配套发展颐杰鸿丰钢构、友程工程机械配件和天电液换档变速箱等项目,立即实现工程机械主机多门类、全系列、成套性集成突破,抢占中高端工程机械和
29、关键零部件市场。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项目、系统总成产品智能化项目、专用微型机械项目、专业设计和研发项目、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项目,加紧关键技术、主机产品、功效部件研发和制造,提升专业化生产规模,打造环渤海地域关键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到,主营业务收入达成500亿元以上。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集群。依靠临港产业园,以大型化、集群化、基地化、精细化、生态化发展为方向,牢牢把握化工行业步骤循环化、产品专用化、创新集成化、支撑共性化、生产信息化科技发展趋势,加大高端化工产品和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力度,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和培育骨干企业为关键,培育现代海洋化工产业集群,
30、加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基地。依靠现有石化和盐化基础,以发展石化盐化一体化特色产业为根本,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为关键,形成“一线五链”产业格局,最大程度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化工产品。支持企业吞并重组,整合提升炼化企业,加强和中海油海化集团、以色列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战略合作,培育一批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国际中国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依靠石油化工、盐化工一体化发展优势基础,实施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示范工程,加紧推进中海油盐化石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主导产业素质,增强基地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31、和著名度,形成特色显著、优势突出基础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在各自领域中含有国际单键力企业和著名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盐化石化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到,形成特色化工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成1200亿元以上。现代临港物流产业集群。以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方向,加紧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实施潍坊港港口扩建工程,着力构建海陆相连、便捷高效现代物流通道网络,统筹计划布局产业集聚、功效集成、经营集约现代临港物流园区,全力打造集海运、公路、铁路、管道于一体,以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综合型物流相配套现代临港物流基地。整合现有各类物流信息平台,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统一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主动发展综合性物流、专业性物流、行
32、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支持提升物流服务科技含量,推广应用可视化和货物跟踪、电子结算等物流新技术,实现由仓储运输配送有形服务向提升空间时间利用价值无形服务转变。推进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培育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大型物流企业,激励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智能化管理,形成物流产业和加工制造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努力争取到,潍坊港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初步建成海港物流园和综合保税区B区。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根据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打造城市新名片、培育新优势要求,加紧完善海滨浴场、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和游艇小区等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和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岸旅游带中心,连
33、接海洋旅游带、滨海腹地旅游带枢纽。突出滨海原始生态特色,发挥柽柳林、河口湿地、盐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关键开发滨海休闲度假、原生态湿地、海滨城市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海洋文化体验、水上运动等高端旅游产品,高水平设计海洋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海滨、海滩、近海、远海等多层面、立体式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含有国际标准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海洋竞技体育和海上休闲娱乐项目,关键发展滨海风筝冲浪、海上冲浪、水上高尔夫、赛艇等特色海上运动项目,加紧建设海上运动产业基地。到,旅游接待总人数达成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成30亿元。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正确把握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趋势,以海洋生物、电子信
34、息、节能环境保护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关键,加紧突破科技开发、产业化、市场培育等关键步骤,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竞争力强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技术含量高、关键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产业集群。顺应海洋生物产业“创新国际化、科技产业化、产业协同化”发展趋势,以国家生物医药结果孵化平台和转化基地建设为关键,加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和结果转化,着力突破海洋生物医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大力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合成、转基因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培育一批含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集团,增强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能力,推进海洋生物综合利用和开发、海
35、洋生物医药、海洋功效性食品、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等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构建新型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一流海洋生物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建设“智慧新区”为目标,正确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关键发展汽车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动漫等市场潜力大品牌产品,打造蓝色经济区关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紧推进歌尔滨海生态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光通信系统和光通信模块,关键发展平板显示、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光传输和光传感设备、微光机电系统产品;加紧研发新一代电声器件,关键发展高端驻极体传声器、扬声器和高保真耳机等产品。在经典领域开展基于创新产品和处理方案物联网示范应用,逐步
36、完善物联网研发体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把新区打造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先行区。主动吸引日本、韩国优异电子信息企业入驻,打造承接日韩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关键基地。节能环境保护产业集群。把握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抓住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快速发展良好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主动开发节能环境保护新产品,拓展节能环境保护产品示范推广领域,关键发展节能技术及装备、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余热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建筑、节能机电、半导体照明等节能技术及产品,构建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节能环境保护产业体系,壮大节能环境保护产业规模,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域最大节能环境保护
37、产业聚集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结构功效复合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加紧推进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新材料及海洋装备新材料产业化发展,打造含有较强竞争力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量大领域,关键引进一批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企业,加紧开发以海洋无机功效材料、海水淡化材料、光电子材料、稀土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医药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海洋医药中间体、海藻纤维、海洋酶等新型海洋生物产品,加紧发展国际船舶、海洋工程防腐防污新涂料、纳米改性海洋防腐涂料、船舶内舱环境保护型涂料、新型压载舱涂料等产品,立即形成规
38、模大、特色优势显著新材料产业集群。三、加紧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服务业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构建全供给链生产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生活服务模式为方向,加紧发展新业态,主动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金融业。加紧推进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产业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效,打造关键金融机构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成立滨海区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紧培育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租赁企业、小额贷款企业、融资担保企业,打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品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主动引进
39、中国外各类金融机构设置地域总部、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和结算中心。激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全国性金融市场,引进和开发更多基于金融市场创新产品,深入增强金融服务功效。商务服务。抓好综合商务中心、高级商务酒店、企业总部基地等专题项目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中央商务区。着力发展会计和审计等财务类、律师和公证等法律类、信息和咨询等咨询类、代理和经纪等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业,主动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商务服务机构,加紧生产制造和服务一体化进程,增强商务服务集散辐射能力和内在活力。加紧大型会展场馆建设,定时举行中国外多种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推进各类公务、商务、学术等会展服务社会化。信息
40、服务。围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搭建公共信息高效服务支撑平台,催生一批成熟高效信息服务业态,形成含有较强影响力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加紧互联网基础平台、智能搜索、新一代网页技术、多媒体领域技术创新,促进下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深度结合,支撑电子商务、网络金融、视频营销、机器通信等生产性信息服务,推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紧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科技服务。围绕优异制造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加紧构建集科研开发、结果孵化、产业化教导于一体现代科技服务产业体系,打造现代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主动吸引跨国企业、高
41、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集团到滨海区设置科技研发和结果转化分支机构,加紧建设科技评定中心、专利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学数据、信息情报、计量和标准化等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逐步壮大产权交易、技术扩散等科技贸易服务业规模;加紧引进风险投资、商业融资等科技金融服务类企业,促进科技和金融高效融合。房地产业。抓住新城建设为房地产业带来重大机遇,亲密结合“一轴三带”总体布局,坚持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标准,以白浪河沿岸和城镇带为关键,以产业小镇为支撑,合理布局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和创业综合体,加紧推进商务房地产提升区、商务房地产拓展区、商贸房地产集聚区、品质住宅新
42、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住宅和人性化高舒适住宅,构建以高端商务房地产、高端商贸房地产和新兴复合型房地产为主导,以高品质住宅为辅助,以高端物业服务、高素质房地产中介、家居和建筑装饰设计为配套新兴房地产业体系,建设中国一流水平绿色低碳房地产示范区。四、主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促进农民连续增收为关键,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深入扩大绿色生态种植业面积,加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农产品关键竞争能力。生态渔业。加紧潍坊渔港项目建设,主动发展海洋生态养殖,打造现代渔港经济区;搞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建设,关键发展以滩涂贝类为主生态养殖,以对虾、梭子蟹等为主海水养殖和放流养殖,以特色贝类为主浅海筏式养
43、殖,以对虾、河蟹为主标准化鱼塘养殖,以养殖大黄鱼、鲈鱼、美国红鱼、黑鲷、石斑鱼等经济鱼类为主深水网箱养殖;加大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力度,大力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不停恢复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生态畜牧业。坚持“养殖户自筹、村级扶助、政府扶持”标准,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为方向,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成一批健康养殖基地,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绿色种植业。实施引进、繁育和推广工程,推广立体高效农业、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和多能互补等技术,主动发展耐碱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实施盐碱地改良绿化工程,加紧发展苗木种植业。着力培植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
44、工水平,建设成为区域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加紧推广全供给链生产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生活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战略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激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发展多个服务形式,主动提供产品整体处理方案、个性化研发设计、在线支持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行维护、正确化供给服务、电子商务、多元化融资服务等,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制造为关键传统发展模式向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方向转变,立即形成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优异制造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新格局。1、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充足发挥电子商务先导性
45、带动作用,推进电子商务研发、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网商,加紧推进“电子商务+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和优异制造业深度融合。加紧引进中国外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技术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营运中心入驻,着力打造一批含有中国外影响力电子商务企业。支持优异制造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网络零售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关键发展大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激励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拓中国外市场,推进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升电子商务对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作用。2、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46、,经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方法开拓市场,深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由渐进式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商业模式创新,挖掘新利润增加点,提升品牌竞争力。激励企业借助互联网强势平台,引导消费理念,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关键推进信息技术在优异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应用,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新业态、发展新经济中作用。3、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和新业态培育互动发展。借鉴中国外金融创新助推新业态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支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新业态发展,推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轻资产、高智能、成长性良好新业态,拓展完善金融产业链
47、,提升金融业整体附加值,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有效促进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第四章 优化产业布局依据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态保护,在“一轴三带”区域总体开发框架下,根据“产业立区、产城一体、轴带展开”标准,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关键和开发方法,着力发展壮大主轴,加紧推进优异制造业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科技项目区、滨海产业园、科教创新区、中央商务区、生态商住区、海港经济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主轴贯通带动、园区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格局。一、发展主轴依靠白浪河水系生态轴线,高水平计划建设蓝海水岸分区、流水商业街、沙滩专题文化公园、游艇
48、码头、太阳城区、海洋沙滩等功效区,统筹布局商业组团、生态小区、总部基地、高端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建设集滨水景观、商业休闲于一体特色商业街和水上游乐公园,构筑以休闲、娱乐、现代化为特色国际滨水沙滩带和城市滨水景观带,形成贯通南海新城、科教创新区、生态商住区、中央商务区、旅游度假区城市滨水廊道,打造集生态、旅游、商业、休闲、健身、娱乐一体国际化、现代化发展主轴。二、优异制造业产业园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南部,计划面积160平方公里。以装备智能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低碳化、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充足发挥基地型龙头企业和大项目标带动作用,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专业化趋势,推广和应用智能制造、灵敏制造、绿色制造、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等优异制造模式,关键建设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信息、新能源装备和智能机器七大产业区,打造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优异制造业基地。汽车制造。依靠基地型龙头企业,加紧建设汽车制造研发中心,提升整车制造水平,大力发展家用轿车、多用途车、特种车和新能源汽车,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汽车制造基地和全球优质汽车配件基地。机械产业。适应高效能、现代化发展趋势,关键发展农业机械、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