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黑山县常兴镇小学 武艳新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有2300万,占全国农村儿童23%。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这部分儿童正处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道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大多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教育缺失的环境中,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和个性发展的异常。据调查:在厌
2、学、逃课、打架、偷窃等行为的学生中,“留守学生”占了一大半,在社会青少年作案记录中,“留守学生”占了60%。所以,目前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我国目前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并在政策上给予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如何弥补这些留守孩子情感上的饥渴,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作进一步的探索实践。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
3、于社会。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4、构建对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教育的模式。5、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进一步丰富“三位一体”教育理论的内涵。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对乡村小学留守儿童的
4、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乡村小学留守儿童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地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的调查2、农村留守儿童孤僻症、社会交际、行为矫正3、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行为的调查、早恋产生的心理困扰。4、焦虑、脆弱、逆反、猜疑、恐惧、任性心理状态5、自卑懦弱、自信心偏低或丧失、行为孤僻的状况五、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力促留守学生获最佳发展。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3、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
5、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4、文献资料法。利用校园网络联系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陷。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5、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时作提炼验证并反思。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3月4月)建立课题组:论证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制定研究的总体方案;确定研究的指导理论、目标、步骤、方法。2、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11月)制定心里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确定实验对象;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心里健康教育论文,作为教材;开设心里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开展心里健康教育活动,提取案例;总结经验,逐步把
6、心里健康教育引向深入。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2月)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研究论文、结题报告。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发放问卷,调查研究:首先对我校“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受监护状况进行两类问卷摸底调查,取得有效的调查数据,分类建档:找出“留守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撰写调查报告。(二)、搜集材料、汲取理论。设置四个档案盒(计划与总结、学习资料、教学案例、成果资料),随时随地准备收集过程资料,购买阅读留守儿童研究资料,网上了解当前课题研究的动态、定期举办课题研究沙龙活动并积极听取专家讲座。(三)、具体实施,深化研究。1、建立亲情联系站。指定教师建立校园亲情联系站,定期开展心理
7、疏导、亲情联系等活动,让学生有地方说话,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让学校成为留守孩温馨的新家。2、建立留守儿童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开展“我能行”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我会做家务;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自觉、自律等良好行为。3、建立代管家长责任制度。通过结对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等,使留守儿童感到温暖与亲情。4、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有相当多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
8、系出现了障碍。即使沟通也是依靠电话(农村现在还根本没有普及网络),但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且通电话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有监护人在场,学生难以敞开心扉诉说。也许正是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使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人间最为珍贵的亲情滋味。为此,我们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将组织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以此给留守孩子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创设平台,孩子可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彼此交流中得到培植。学生给父母写的信,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鼓励家长、长
9、辈对学生的书信要进行回复。我们要求全校的留守学生,每个月要向父母写一封信,并安排一定的老师对信的内容加以指导。使他们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5、“亲情导师制”活动 学校根据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 亲情导师制 活动,将那些在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学生,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导师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亲情谈心。每周要选择一到二名 留守孩子 谈心,以心换心。用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 期待 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教师心中的暖暖亲情,萌发学生的亲情。亲情谈话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可
10、以是交流师生的内心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与痛楚,化解学困生的内心矛盾等等。谈话要有耐性,它不是经过一次谈话,就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潜移默化。模拟承担父母角色。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和照顾,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如父母,学校是家庭。指导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在留守孩子与父母进行沟通时,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顺畅,更有针对性,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亲情书信怎么写,写哪些内容等等,都是导师的工作。6、亲情诵读活动。阅读,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优秀经典的美文,不仅文字隽永,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更可使人感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我们精心挑
11、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小学、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20篇,编印成册,组织指导留守孩子阅读,并写好读后感。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作者对亲情的独特体验深深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效果。7、开展班队活动。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 读懂母亲 、 我知道你的生日 等形式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学生学会感恩,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这是中华
12、民族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多渠道引导留守儿童去理解父母的艰辛,去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用感恩的心去过滤许多的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抱怨与不快、抵制许多毒害和侵蚀,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纠正自己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差,懂得知恩图报,与其他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四) 理论总结 ,申请结题。1、收集汇编研究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整理有关调查数据及材料,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研究报告。2、积极组织论文投稿;3、完成结题报告;4、邀请有关专家对子课题成果进行鉴定。八、课题研究成果:本课题组经过近二年的努力,在教研科研活动上取得一定的
13、成绩。学校方面:1.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试和其他渠道,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2. 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团体心理健康活动课与讲座。为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开设团体心理健康活动课,由负责心理教育或者德育教育的教师在活动课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启发和引导,使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都能得到及早、及时解决。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引导留守儿童抛弃自卑,鼓励留守儿童树立 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 的 五自 精神。3. 设立 知心话信箱 与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出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
14、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班级设立的 知心话信箱 ,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班级内留守学生心理上的一些情况,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到他们。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 心理咨询室 ,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4. 建立与家长沟通的 绿色通道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跟父母进行沟通,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也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明白父母是为了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才离开他,体会
15、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让学生家长与孩子定期保持联系留守儿童方面:1、调动农村中小学 留守儿童 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能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并把这种意识和计划内化为自觉化行为,为自己的学习服务。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4、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或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5、对平时学习情
16、境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及时收集,做到随机应变,及时采集、灵活运用。6、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理论方面:1、我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获县级 二等奖)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的对策思考。(树人网)3、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一(全镇交流)4、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二;(全镇交流)5、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全镇交流)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1、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留守学生思想复杂且隐蔽性强,不容易被学校老师发现; 留守学生 问题没有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宣传力度不足,社会配合不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影响教育合力等;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性不足;教师的工作繁重,倾注的精力有限,经济上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2、今后的设想开设留守学生实验班;建设流生学生活动中心;建设留守学生服务站(用于节假日留守学生集中活动);深入留守学生课题研究;编著留守学生工作手册等。然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