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可打印)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n) 遗嘱(zh) 咆哮(xio) 水皆缥碧(pio)B桅杆(wi) 翘首(qio) 刹那(ch) 凛冽(li)C要塞(s) 悄然(qio) 溃退(ku) 殚精竭虑(dn)D承载(zi) 娴熟(xin) 澎湃(pi) 屏息敛声(b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说我是猫,虽然没有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却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丝;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
2、场C今天他鹤立鸡群,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D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
3、色蘑菇。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C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一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BCD7、古诗文名句默写。(1)悠哉悠哉,_。
4、(诗经关雎)(2)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3)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4)青树翠蔓,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5)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的诗句:_,_。(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7)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二、文言文阅读。(15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赦:赦免。反:通“返”。
5、苦身焦思:身体劳累,焦虑地思索。女:通“汝”会稽:会稽山,地名。重采:鮮艳的颜色。折节:屈己从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置胆於坐 坐 _(2)乃苦身焦思 乃: _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与 百 姓 同 其 劳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4选文讲了一个_(填成语典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5结合选文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三、现代文
6、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
7、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
8、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
9、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B引出中心论点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D激发阅读兴趣3文章第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
10、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简要回答。4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2、看社戏(节选)王英琦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
11、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
12、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
13、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这孩子多大了?”“六个月了。”“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
14、”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
15、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有删改)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你从作者的“明
16、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将题目“最美的_”补充完整后作文。要求: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一 BBCBB(1)辗转反侧 (2)微君之躬 (3)阡陌交通 (4)蒙络摇缀 (5)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6)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7)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二 1 (1)通“座”,座位。 (2)于是,就。 2
17、 折 节 下 贤 人厚 遇 宾 客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 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4 卧薪尝胆; 劳其筋骨。 5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磨练人、激励人不断进步,助人成长,进而取得成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三 1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2A3品读经典,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4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史记中的史实为例,充分论证了“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这一分论点。5放在A处最为合适。因为孔子是古代圣贤,“仁者爱人”的思想富有哲理性,是典型论据,能论证“品读经典,
18、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的分论点。1豫剧剧目繁多;生命力强;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俗极;兼收并蓄;地域流派众多。2自然环境描写。“太阳还悬在西天”说明时间离天黑尚早,烘托了农民们想看社戏的热切心情,表现了他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程度之高。3通过外貌描写(如猫儿脸姑娘),表现了艺人们实际境况的窘迫。通过语言描写,(如与青衣少妇的对话),表现了艺人们生活的艰辛。4豫剧不搭架子,不宥陈法,土极且俗极,兼收并蓄,不分调名,地域流派众多,适合各地农民的需要,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豫剧拥有“风雨无阻”的热情的广大农民观众,将其视为劳作之余的娱乐,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豫剧拥有一批不顾生活艰辛,“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执着地追求艺术的朴实的演员,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是最本质最不朽的。文艺要想枝繁叶茂,为大众所喜爱,必须接地气,接近人民大众。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一如本文中的村民对看社戏的渴望。四 9 / 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