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拖沓(d) 妥帖(ti) 商酌(zhu)B契约(q) 累赘(li) 躬行(gng)C监督(d) 安分(fn) 达观(d)D譬如(b) 循环(xn) 朦胧(mng)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肤 镶嵌 水藻 秀气B幻想 矮松 唤醒 贮蓄C空灵 响晴 绿萍 兰汪汪D奇迹 摇蓝 温晴 水墨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
2、快、热烈的气氛中。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5、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
3、立的少年一样。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BCD7、按要求填空。 (1)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
4、(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文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静:_无以:_险:_枯落: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名句,并
5、说说你摘录的理由。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最后的老师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
6、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
7、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
8、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
9、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
10、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2、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
11、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
12、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
13、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向“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
14、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四、写作
15、题(40分)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这时,张老师推门进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 “某某”张老师忽然叫到了我的名字,我心里怦怦直跳,站了起来。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要求。(1)依照给出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2)文中如需出现校名,人名,班级,请用“某校”“某班”“某某”代替(3)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 BBCCCD(1)日月之行;星汉灿烂(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 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没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轻薄;凋落,衰残2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
16、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3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要懈怠浮躁4示例:我喜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三 【答案】1(1)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点到最后。(2)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吃的是玉米粥、窝窝头、腌制的萝卜干。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
17、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2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伏笔,也为学生“她”劝他离开作了铺垫。3(1)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2)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 “一刀切”。(3)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4示例一:最后一所学校被撤销。山区的学校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为曾经生活过的学校里的孩子和恩师谋福利: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决定等。示例二: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去福利感到愧疚等。【答案】1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2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意近即可)3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4C四 9 / 9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