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拐杖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汇报人:目录页拐杖的基本介绍拐杖长度测量方法拐杖的使用方法拐杖使用的注意事项拐杖的基本介绍01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分手杖肘杖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多数下肢残疾人不得不终身使用腋杖。拐杖的基本介绍正确的用拐方法,其意义如下:1 1 最大限度的支持保护患肢;最大限度的支持保护患肢;2 2 促使尽早恢复正常步态;促使尽早恢复正常步态;3 3 保证上肢在操拐时不受额外损伤;保证上肢在操拐时
2、不受额外损伤;4 4 规范康复流程。规范康复流程。如果双侧患肢均完全限制负重,没有办法,只有求助轮椅了。拐杖长度测量方法02拐杖的长度测量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 拐杖的使用方法03拐杖使用方法的分类根根据据患患者者损损伤伤形形式式、程程度度不不同同,拐拐杖杖的的使使用用方方法法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要分为以下几种:单单拐拐:如如果果患患者者一一侧侧下下肢肢损损伤伤,部部分分限限制制负负重重,采采用用单单拐拐,连连同同健健患患双双肢肢,共共“三三点点”支支撑撑体体重重,完完成成步步行行过过程程。如如果果患患者者一一侧侧下下肢肢损损伤伤,完完全全限限制制负负重重,采采用用
3、双双拐拐,同同健健侧侧肢肢体体,共共“三三点点”支支撑撑体体重重,患患肢肢悬空悬空,完成步行过程。完成步行过程。双双拐拐:如如果果患患者者双双侧侧下下肢肢损损伤伤,均均部部分分限限制制负负重重,采采用用双双拐拐,连连同同双双侧侧患患肢肢,共共“四四点点”支支撑撑体体重重,完完成步行过程成步行过程。三点步法单拐患腿和两侧拐杖同时伸出患腿和两侧拐杖同时伸出健腿伸出。健腿伸出。适适合合于于一一侧侧下下肢肢障障碍碍,患患腿腿只只能能部部分分负负重重或或完完全全不不能能负重使用负重使用,步行速度快步行速度快,稳定性好。稳定性好。四点步法两点步法双拐四四点点步步:适适用用于于无无法法以以任任何何一一脚脚支
4、支撑撑身身体体全全部重量者部重量者两两点点步步:适适用用于于腿腿部部无无法法支支撑撑重重量量,但但肌肌肉肉协调协调,平衡好平衡好,臂力强者臂力强者一一侧侧拐拐杖杖对对侧侧腿腿另另一一侧侧拐拐杖杖另另一一侧侧腿腿,此此为为四四点点步步。步步行行速速度度稍稍慢慢,但但稳稳定定性性好好,近近似似于于自自然然步步态态,熟熟练练后后可可以以将将一一侧侧拐拐杖杖与与对侧腿同时交替前行对侧腿同时交替前行,此为两点步。此为两点步。单拐的具体应用适用于单侧肢体可以部分负重的情况,那么拐应该放在哪一侧呢单拐的具体应用正确的做法是单拐应该放在健侧。当双下肢等长,患侧肢体可以提供一定支撑。所以可以将拐杖放到健侧,使整
5、个身体重心移向健侧,减轻患侧负重,让患侧行驶行走功能但又不会过度劳累,以此促进康复。单拐的应用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告诉你哪个是正确哪个是错误。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告诉你哪个是正确哪个是错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可以拿拐杖验证一下。可以拿拐杖验证一下。那么从理论上探讨那么从理论上探讨,可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探讨。可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探讨。练练习习行行走走,主主要要的的目目的的是是纵纵向向前前进进,那那么么就就应应该该尽尽量量减减少少横横向向移移位位,试试想想一一下下,如如果果拐拐杖杖放放在在患患侧侧,横横向向移移位位明明显显大大于于正正常常人人,同同样样,如如果果放放在在健健侧侧,则
6、则可可以以类似于正常行走类似于正常行走,减少横向摆动。减少横向摆动。单拐的应用当当残残障障状状态态已已经经稳稳定定,而而且且患患肢肢应应该该有有废废用用萎萎缩缩和和神神经经性性萎萎缩缩,患患肢肢有有可可能能无无法法支支撑撑身身体体,甚甚至至双双下下肢肢不不等等长长,已已经经无无法法维维持持稳稳定定站站姿姿。这这时时候候优优先先推荐的推荐的,是轮椅是轮椅,而不是拐杖。而不是拐杖。非非得得使使用用拐拐杖杖,建建议议继继续续使使用用双双侧侧拐拐杖杖。需需要要腾腾出出一一只只手手来来的的时时候候,就就按按你你目目前前办办法法来来吧吧,拐拐杖杖放放在在患侧患侧,腾出健侧手来拿东西。腾出健侧手来拿东西。双
7、拐的具体应用总述1、拐杖的高度应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试,一般的高度是病人双手持拐,拐顶距离腋窝510cm或23横指。2、拐杖的手柄位置须调节到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当你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可以适当弯曲。3、持拐的力应该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因腋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4、持拐站立时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双拐具体应用分述双拐行走双拐行走u1、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向方,保持身体平稳;u2、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你的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u3、双拐同时向前移动;u4、向前移动患腿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u5、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
8、前方;u6、不断地重复,你就可以向前行走了u双拐-患腿-正常腿。注意:行走过程中不要依靠在双拐顶上。双拐具体应用分述坐下坐下l1、身体向后慢慢退,知道正常的腿碰到椅子或床的边缘。l2、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和在一起。l3、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l4、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注意:除非一整允许你的患腿部分负重,否则下坐过程仍需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不受力。双拐具体应用分述起身站立起身站立1、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2、正常腿支撑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3、在将双拐并拢和在一起,用
9、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4、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拟的正常腿发力,保持站稳。注意:在你开始行走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双拐具体应用分述上台阶或楼梯上台阶或楼梯 有扶手有扶手 p1、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p2、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p3、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p4、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p5、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p6、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双拐具体应用分述下楼梯下楼梯 有扶手有扶手 n1、移动身体靠近带下楼梯的边缘。n2、合并双拐一手持握,
10、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n3、一手扶住扶手沿向下,另一手握住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移动患腿向下。n4、双手支撑稳定后,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n5、不断重复,下楼。不要着急。双拐具体应用分述上楼梯上楼梯 无扶手无扶手 1、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2、两手各持一拐杖,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3、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4、在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5、不断重复,上楼。一格一格楼梯上,不要着急。双拐具体应用分述下楼梯下楼梯 无扶手无扶手 l1、移动身体靠近带下楼梯的边缘。l2、两手各持一拐杖,将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患腿跟上。l3、双手支撑稳定
11、后,重心下移,在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l4、不断重复下楼;一格一格下不要着急。拐杖使用的注意事项04注意事项切切记记:双双手手握握住住拐拐杖杖手手柄柄来来支支撑撑你你的的体体重重,不不是是用用腋腋窝窝顶顶在在拐拐杖杖上上。因因腋腋窝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以免受压损伤。医医生生会会根根据据实实际际情情况况,参参照照以以下下列列举举的的几几种种方方式式,指指导导你你使使用用双双拐拐时时选选择择患患腿负重程度:腿负重程度: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轻负重:可以用脚趾点地来维持平衡;轻负重:
12、可以用脚趾点地来维持平衡;部分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部分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可忍耐负重: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可忍耐负重: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全负重:完全负重全负重:完全负重,只要不痛。只要不痛。注意:一定要遵从医生指导注意:一定要遵从医生指导,防止负重过多或过少防止负重过多或过少,影响康复。影响康复。安全贴士确确保保不不要要将将腋腋窝窝靠靠压压在在拐拐杖杖顶顶部部。如如果果使使用用方方法法正正确确,但但仍仍发发现现腋腋窝窝有有受受压压,可能是你的拐杖过长可能是你的拐杖过长,需要调节缩短需要调节缩短确确定定你你的的拐拐杖杖有有橡橡
13、皮皮脚脚垫垫、厚厚垫垫肩肩托托以以及及手手柄柄。保保证证这这些些部部件件牢牢固固,没没有有松松动动,没有严重破损没有严重破损,必要时需要更换必要时需要更换如果你的双手容易发生疼痛或者疲劳如果你的双手容易发生疼痛或者疲劳,可以在拐杖手柄上加厚衬垫可以在拐杖手柄上加厚衬垫避免在湿滑的地面行走。如果万不得已避免在湿滑的地面行走。如果万不得已,请尽量放慢脚步请尽量放慢脚步平铺在地板上的地毯或者垫子容易滑倒平铺在地板上的地毯或者垫子容易滑倒,尽量移开尽量移开,不要在其上面活动不要在其上面活动拄拐活动时拄拐活动时,请穿着有保护支持的鞋请穿着有保护支持的鞋,或者宁可赤脚也不要穿拖鞋或者宁可赤脚也不要穿拖鞋建议使用腰包存放随身钱物建议使用腰包存放随身钱物,方便拿取方便拿取使使用用拐拐杖杖时时,拐拐杖杖柄柄可可能能会会擦擦伤伤你你手手臂臂和和胸胸壁壁间间的的皮皮肤肤。可可以以使使用用润润肤肤水水或或者爽身粉防止皮肤磨损发炎者爽身粉防止皮肤磨损发炎谢谢观看汇报人: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