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调整和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2000年以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近1。7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1万人次,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市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为本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中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提高,也带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必须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职业劳动者和专业人员,
2、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真正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进而增强本市竞争力。一、当前我市中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政府以及社会层面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实际存在。市场经济的拓展将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暴露了出来,其现状是社会因素和自身矛盾的综合体现.政府对中职教育的真正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政府重普教、轻职教,未能及时出台一套科学的政策来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都得不到相应调整;办学经费得不到政府关注,软硬件建设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认识模糊,缺乏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沿用、套用同层次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
3、,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强,家长缺乏对职业教育投资的信心等等。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模糊,出现生源断流和企业技工断层的矛盾并存,人民群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和信心。其根源在于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科学化和规范化不够,导致中职教育实践中的许多矛盾交汇出现。中职教育地位不高。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高校扩招的片面宣传,人为地破坏了教育结构的平衡,导致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无论是办学者还是求学者,都普遍追求高学历,重研究性人才的培养,轻实用型人才的开发,造成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错位。国人长期受封建文化理念的影响,
4、重理论、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二)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实验设备,缺乏高素质的教师。由于办学条件差,缺乏吸引力.在财政投入不足情况下,学杂费是经费的主要来源.据测算,中职教育的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5倍,可职业高中比普通高中人均少80100元.其办学设施不足、设备落后,实验室达标率只有53%,校园网普及率只有18%,明显落后于其它教育。办学经费异常紧张,学校捉襟见肘,造成学校急需的骨干教师调不进,师资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三)教师队伍素质与中职发展不相适应。比如,在我校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科班本科以
5、上学历的几乎没有,大都为职后进修取得的本科学历。此外,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的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比重偏大的问题也还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50岁以下教师占比20%,因而造成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少.年轻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四)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中职教育相关的配套改革政策滞后,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教育投入不能及时回报,毕业生的虚假过剩现象,没有形成一个涵盖全部职业的准入政策,一些单位大量招收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员。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尚未形成一套关于技能型人才培
6、养、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生的使用、晋升、职称及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尚未出台等。(五)办学者功利性倾向严重。在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思路僵化,只注重招生,忽视教学质量和就业指导与推荐工作,学生的就业观念难以更新,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获得地方“保护”的学校只好破釜沉舟,采取有偿招生的办法,导致职教内部暴发一场互相拆台、互相诋毁、互相残杀的生源大战。为救生源断流之急,只好降低生源门槛,当降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不能增加需求,反而会使需求急剧减少,更加降低了中职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步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二、中等职业学校的出路近年来,“技工荒引起的中职教育问题
7、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我们需要反思自身。(一)政府加强统筹协调中职教育发展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即政府主导,因此,成立由政府主导,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人社等相关部门参与的中职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很有必要.另一个经验要发挥市场的调解作用。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经验。即:县市级政府有责任办好一本立足本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办中职教育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督促、监督、评估、检查。(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转变思想观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强
8、化中职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三)大力推进中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公办中职学校体制改革,充分依靠本市企业发展中职教育,探索多渠道筹集中职教育经费机制。(四)允许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开办职业培训学校。对于民办中职学校要提高办学门槛,允许有责任心企业家依托企业办学校,而不是把中职学校当成赚钱工具。如果企业家做到注重社会效益,学习有场所,实习有设备,教学有教师,这种企业家办学应给予鼓励,对于靠租赁场地,买淘汰设备,临时聘老师,这些学校除了在招生上采取“重奖”,挖公办中职学校的生源外,其他没有一点竞争力,除了扰乱职业教育市场外,根本没有生存的必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也进一步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我们相信,有国家的高度重视,有社会的广泛支持,有中职学校的自身努力,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