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4.54KB ,
资源ID:2338874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3388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doc)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doc

1、(完整word)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

2、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洗涤. 清涟(li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

3、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

4、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 异义词(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

5、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特点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题解“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

6、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都是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赏析“说”, 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背景简介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

7、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赏析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

8、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9、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为学 作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

10、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文、注释】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

11、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注释】1为学:做学问,求学。2资:天资,资质。3昏:头脑迷糊。4逮:到,及。5材:才能。6庸:平凡,平庸。7旦旦:天天。8怠:懒惰,松懈。9倍:超过。10屏弃:摒弃,舍弃。11圣人:指孔子.12道:思想,言论。13卒:终于,最终。14鲁:迟钝。15用:用处,功用。16岂:难道。17常:不变的,固定的。18鄙:边境。19语:读四声,告诉.20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省舟山群岛).21何如: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22钵:和尚盛食物用的一种器具。23买:花钱雇用。24下:往下游走.25越,到,同“及”。26惭色:惭愧的神色。奕

12、秋学奕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译文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

13、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奕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注释解释句子加点词(1)使奕秋诲二人奕 使:(让 ) 诲:( 教)(2)有鸿鹄将至 至:(来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引 )(4)为是其智弗若与 智:( 智慧)解释句中“之”字用法、意义(1)通国之善弈者也 ( 的)(2)吾欲之南海 (去)(3)一人虽听之 (代词)(4)思援弓缴而射之 (代词)道理:说明学

14、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

15、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

16、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字词解释: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动物卖肉的人. 止:通“只,只有。 缀:这里指紧跟、跟随。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 从:跟从。 并:一起。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取

17、消句子独立性。故,旧、原来。 大窘(jing):十分紧张为难。窘:紧张为难。 恐:担心.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倚:靠. 积薪:堆积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shn)蔽:覆盖、遮蔽. 乃:于是、就。 弛(ch):放松,这里指卸下。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眈(dn dn):注视的样子。 少(sh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径:径直. 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坐:蹲坐. 久之:久,很久;之,没有实在意义。 瞑(mng):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情、 态度。暇(xi),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方:正,刚。

18、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其:指柴堆。 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尻(ko):屁股。 股:大腿. 悟:明白. 乃:才。 寐:睡觉。 假寐:假装在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xi):狡猾。 顷(qng)刻:一会儿。 之:主谓插入,取消句子独立性.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笑,笑料,动词活用为名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刻舟求剑【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19、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

20、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测

21、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读音】履:l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

22、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评点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

23、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

24、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注释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子高:叶公的字.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以:在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窥(ku):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yu):窗户.施(y):延伸,同“拖”。堂:厅堂还(xu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逃跑。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是:由此看来。好:喜欢。夫:这,那。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

25、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自相矛盾楚人(1)有鬻(2)矛与盾者,誉(3)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注释(1)楚人:楚国人。(2)鬻(y):卖。(3)誉之:夸耀(他的)盾

26、。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4)吾:我.(5)坚:坚硬。(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7)利:锋利。(8)无不:没有。(9)或:有人.(10)以:用.(11)弗:不 。(12)应:回答。楚人:楚国人.(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15 ) 者:人(16 )子:你(17 )何如:会怎么样成语启示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27、“日初出沧(c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此处念“智”)乎?词语解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28、 (16)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一般被捧得很高的人,很难做到他这样,遇到以上这样的情况,也多半是顾

29、左右而言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佩服!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

30、些.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

31、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傧者:傧,音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译文 晏子出使楚

32、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文案大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