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运资金管理【重点导读】本章的重点是营运资金的含义和特点;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其确定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式;现金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应收账款的功能和成本构成;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及其决策,尤其应重点掌握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决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内容;存货的成本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控制方法包括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存货储存期控制和存货ABC分类管理。本章的难点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及其决策;存货的成本及其控制方法。第一节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一、定义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二、分类1流动资产的分
2、类会计角度财务管理角度:永久性;临时性2流动负债的分类会计角度财务管理角度:自然性负债;协议性负债如果营运资金大,意味着企业总体资产的变现能力强,则风险较小,但低风险意味着低报酬;相反,如果营运资金小,说明企业总体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则风险较大,但高风险意味着高报酬。流动负债的管理在第三章已经作了相关的介绍,本章主要侧重于流动资产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越大,风险越大,但收益率也越低;相反,营运资金越小,风险越大,但收益率也越高。企业需要在风险和收益率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将营运资金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三、营运资金的特点(一)流动资产的特点(1)投资回收期短;(2)流动性;(3)并存性;(4)波
3、动性。(二)流动负债的特点(1)速度快;(2)弹性高;(3)成本低;(4)风险大。第二节现金一、现金的特点1变现能力最强2盈利能力差3最易被侵占、挪用二、现金的持有动机1. 交易动机即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一般来说,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企业销售扩大,销售额增加,所需现金余额也随之增加。2. 预防动机即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话,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就少,反之,就多);企业临时性的举债能力的强弱(
4、企业临时举债能力强的话,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就少,反之,就多);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可靠的话就可以少一些)。3. 投机动机由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可以调剂使用,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的简单相加,前者通常小于后者。另外,上述各种动机所需保持的现金,并不要求必须是货币形态,也可以是能够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以及能够随时转换成现金的其他各种存在形态,如可随时借入的银行信贷资金等。二、现金的成本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 持有成本包括两部分:企业在持有现金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它在一定范围
5、内与现金持用量多少的关系不大,是决策无关成本);企业由于持有现金而放弃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资金成本。2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在证券总额既定的条件下,无论变现次数怎样变动,所需支付的委托成交金额是相同的。因此,那些依据委托成交额计算的转换成本与证券变现次数关系不大,属于决策无关成本。在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过程当中,涉及的费用,如佣金、手续费、过户费、交割费、印花税等,有
6、关这些费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一类,如佣金、印花税、过户费,一般情况下与变现次数无关,而与成交额有关,比如印花税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对成交总额征税;另外一类,如委托费,与成交金额无关,而是按照委托的次数。所以开始指出的“在证券总额既定的条件下,无论变现次数怎样变动,所需支付的委托成交金额是相同的。”指的是象佣金、印花税、过户费这样的费用。比如,全年需要现金1000万,就是将有价证券变现,即总的成交金额是1000万元,那么佣金、印花税、过户费就是按照1000万元来计算的,其中印花税就是按照1000万乘以千分之二,就是两万元印花税,当然,这1000万可以按一次交易,也可以分十次交易,每次100万,
7、但是不管分几次,全年的印花税总额为2万元。上述的分类是按照费用是不是与交易次数有关系。固定性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3短缺成本现金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丧失购买机会;造成信用损失;得不到现金折扣。三、最佳现金持有量(一)成本分析模式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机会成本即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是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动关系。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K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二)存货模式(鲍
8、莫模式)(1)存货模式来源于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利用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可以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2)存货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与短期有价证券联系起来衡量,即将企业现金的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进行衡量,求得两者相加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3)由于在存货模式下,将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和短期有价证券联系起来,可以不考虑短缺成本和管理成本,因为在持有现金不足时,可以出售有价证券,故不存在短缺成本;而管理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不是决策变量。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的总需求量,F为每次的转换成本,K为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率总成本TC=Q/2K+T/QF求最小值运用微积分求最小值原理,将总成本函数对Q
9、求导并令其结果为0。四、现金日常管理现金日常管理主要涉及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管理。现金流入管理主要是使现金尽可能早流入企业,现金流出管理的管理重点是使现金尽可能推后现金流出企业。1. 现金回收管理即现金的流入管理。邮政信箱法和银行业务集中法都可以使企业的现金尽早提前收回现金。分散收账收益净额就是指企业为了尽早的使应收账款回笼,尽早收回现金,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一些分散收账中心,客户可以很便捷的通过分散收账中心提前还款,减少应收账款占用,这样可以节约利息,但同时也会增加一些费用,这样就应该定量的决策设置几个分散收账中心,这时就需要计算一下分散收账收益净额。选择分散收账收益净额最大的,这时的分散收账中心
10、的数量也就是最合理的。某企业现在平均占用现金1000万元,企业准备改变收账方法,采用集中银行方法收账。经研究测算,企业增加收款中心预计每年多增加支出8万元,但可节约现金100万元,企业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为9%,问是否应采用集中银行制?1009%8=1 应采用集中银行制2现金支出管理(1)合理利用“浮游量”。所谓现金的浮游量是指在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即是会计上所讲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未达帐项的一种。(2)推迟支付应付款(3)采用汇票付款(4)改进工资支付方式3闲置现金投资管理企业现金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保证日常生产经营业务
11、的现金需求,其次才是使这些现金获得最大的收益。就是说首先重视现金的支付能力,即流动性,然后才考虑它的收益性。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的成本1. 机会成本(重点)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由于赊销而占用的应收账款上丧失的企业的再投资收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规模;不利的一面是:如果赊销的话,企业付出的代价相当于允许他人占用本企业的资金,把自身的这部分资金放弃了其他方面的用途从而失去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这里所得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的高低不是与应收账款占用总额成正比,应收帐款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所占用的机会成本。通俗的说,这里的机会成本
12、所讲的利息不是指全部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的利息,而仅仅指全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当中变动成本所占用的那部分资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K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总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6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K=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K2.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是应收账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以及其他费用。3.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由此而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成本。二、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
13、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1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来表示。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决定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简称“5C”系统。2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等。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限定。许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往往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
14、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即现金折扣。3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政策。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应收账款的收现保证率是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帐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比例。公式为:假设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为1000万,即要流出1000万,就需要至少流入1000万。如果固定的有400万国库券利
15、息收入,差额为600万,就有600万现金流入缺口需要靠当年的应收账款的回笼所实现的现金来弥补,再假设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用600万除以2000万就等于30%。这30%的应收账款收现保障率就意味着每100元应收账款至少要收回30元的现金,如果少于30%,企业的现金流转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这个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对应收账款收回现金的依赖性就越大。应收账款收现保障率指标反映了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数量扣除各种可靠、稳定性来源后的差额,必须通过应收款项有效收现予以弥补的最低保障程度,其意义在于:应收款项未来是否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对企业并非最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实际收现的账项能否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
16、支付要求,特别是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及偿付不得展期或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所以在财务管理中更为重视的是它的流动性。第四节存货管理一、存货功能(1)防止停工待料;(2)适应市场变化;(3)降低进货成本;(4)维持均衡生产。二、存货的成本(一)进货成本进货成本又称取得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进价成本(就是指存货的买价)和进货费用(又叫订货成本,在每次订货过程中发生的与取得存货有关的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等等)两个方面构成。这样的话,存货的取得成本就划分为四项。比如全年需求量2000件,每件的进货单价是10元,假设进货单价全年是不变的,而且购货过程中是没有商业折扣,批量大了,全年的进货次数就少了,;
17、批量小的话,全年的进货次数就大了,无论进货批量次数是多少,全年的总的存货需求量是2000件,进价成本是20000元,所以进价成本与全年的批次没有关系。(二)储存成本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即为存货的储存成本,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以贷款购买存货的利息成本)或机会成本(以现金购买存货而同时损失的证券投资收益等)、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与进货费用一样,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分为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固定性储存成本两类。(三)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由于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成品供应中断导致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三、存
18、货经济批量模型1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假设:1)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不存在商业折扣。(存货的进价成本与进货批量是没有关系,进价成本是决策的无关成本) 2)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况。(没有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此时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价成本,因为此时的存货进价成本已经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了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3储存期控制模式储存期控制模式主要用于商业企业,前面讲的经
19、济进货批量模式的既可以用于商业企业,也可以用于工业企业。以储存期管理控制为突破口,借助于本量利分析模型的一种存货管理方法。本量利分析模型: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根据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亏损)利润=卖价买价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利润=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尽力缩短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是节约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获利水平的重要保证。企业进行存货投资所发生的费用支出,按照与储存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固定储存费和变动储存费两类。前者数额的大小与存
20、货储存期的长短无直接关系,后者随存货储存期成正比例变动。因此,随着存货储存期的增加,存货的储存成本会上升,利润会相应下降。通常可以计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和存货保利储存天数。存货保本储存天数存货保利储存天数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存储天数-实际存储天数) 如何理解批进零出存货储存期控制的实际储存期计算公式? 第1天售出12件可获利:1250(1401)12/2000 第2天售出12件可获利:1250(1402)12/2000 第3天售出12件可获利:1250(1403)12/2000 第140天售出12件可获利:1250(140140)12/2000 140 第167天售出12件可获利:1250(140167)12/2000 167等差数列求和=1250 140 (167+1)/2=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1)/2五、ABC控制法 所谓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另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本章思考题:1简述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2如何进行存货管理? 3简述ABC控制法?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