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2023年第21期(总第361期)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发生、发展的学习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一、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的提出背景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浮于表面,思维水平处于低阶层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素养”等问题。(一)教学目标导向不明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存在含糊不清、导向不明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体错位、目标弱化、贪多求全、目标泛化、脱离实际、含糊笼统、流于形式、表述不准等。教师在设计目标时,所考虑的问题依然是“教什么”“如何教”,未能想到学生“学什么
2、”“如何学”等问题,这样难以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课标为依据,教师要在透彻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表述“学什么”“怎样学”“在什么条件下学”“学到什么程度”等内容,通过目标的制订让学习的效果可测、可评、可见。(二)教学内容结构零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过程零散、教学活动之间缺少关联等问题。部分教师对数学知识、教材内容缺乏系统的把握,总是把眼光放在某个知识点上,看不到知识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这样的课堂缺乏逻辑性,教师很容易错失与学生深度互动交流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仅能进行浅层学习,无法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需要树
3、立单元意识,统筹教学内容,聚焦教学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三)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单一,缺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部分教师习惯“满堂灌”,一节课下来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还有一些教师会直接念教材内容或直接一页接一页地演示制作好的课件,这些教学方式都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部分数学课堂又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上教师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出,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我们要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重点是看学生是否能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心。因此,教师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盘水杰摘要:
4、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而课堂教学是落实深度学习的主阵地。文章从传统课堂教学情况入手,剖析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学科实践为路径的课堂教学观,并从问题发现、思考探索、实践应用等维度探讨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问题驱动;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编号:BQW2021JXL031)。作者简介:盘水杰(1975),女,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小学。-042-2023年第21期(总第361期)课堂教学要改变单一的授课
5、方式,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选择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二、对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当前,深度学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被视为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本质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核心素养。思考一:核心素养培养如何在课堂中落地?数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1。
6、要想让课堂教学成为落实“三会”的主阵地,教师就要把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每一节数学课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发现客观现象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其次,让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列举、替换等方法对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再次,教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个人见解、分析数学现象;最后,让学生在课后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从圆从哪里来、圆是什么、为什么圆一中同长、圆有什么应用价值四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先呈现生活中各种圆形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感受圆的本质,然后给
7、每个学习小组发放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最后让学生用所学到的圆的知识在地图上找出某次台风的影响范围。思考二:学科实践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科实践是指学科知识的发明、创造与应用的实践2。教师要强化学科实践,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知识的建构、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其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发现数学、研究数学,像工程师那样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对后续的学习充满
8、信心。例如,“周长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悟周长的含义,自主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要想在本课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实践,教师可以“装饰作品底板”为主题进行教学,设置如下驱动问题:数学作品要用硬纸板托底,现在要美化托底硬纸板,请大家为硬纸板的边框贴上彩带。课堂上,教师要给每个小组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硬纸板和装饰彩带及不同的测量工具,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给硬纸板边框贴上双面胶”和“取与边框长度一样的彩带贴在硬纸板上”这两个驱动任务。在完成任务一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完成任务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这样,学生在
9、贴双面胶的过程中,就能快速理解“一周”“一周长度”等概念,并能自主发现多种测量周长的办法。三、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以围绕核心问题所设置的问题串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能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如下。(一)着眼素养提升发现问题合适的情境是连接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桥梁,教师引发问题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冲突,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结合学情、围绕核心知识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
10、题设置相关的问题串,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呈现需要一个好的情境,这个情境不能是虚拟的,应是看得见的、现实的、典型的、有针对性的,应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单价、数量、总价”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单价并掌握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上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并提出问题:店里有三种冰糖葫芦,山楂味的3盒30元,橘子味的 2 盒 24 元,草莓味的 2 盒 30 元,问哪种口味最便宜?学生在寻找最便宜的冰糖葫芦时,会想到比较每盒冰糖葫芦的价钱,从而理解单价的含义。同时,结合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很容易发现“单价 数量=总价”这种关系。又如
11、,在教学“旋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这三要素的作用,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串。问题一:用“”旋转后,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图案(如图 1)?(原理:旋转点不同。)-043-2023年第21期(总第361期)课堂教学图 1问题二:旋转点相同,旋转后为什么还会得到不同的图案(如图 2)?(原理:旋转角度不同。)图 2问题三:都是用“旋”字旋转,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图案(如图 3)?(原理:旋转方向不同)图 3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提升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二)基于现实情境分析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开展
12、探究活动,而是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要把核心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并提出活动要求,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问题。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1 米 3 分米用米怎样表示?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合作探究: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长1.3 米的木条和两条 1 米长的纸条,让学生在纸条上剪出 1 米 3 分米贴在木条上,并思考“怎样剪 3分米?”“0.3 米与 3 分米有什么联系?”这两个问题。这样,学生便能总结出规律: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以元为单位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
13、的理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操作、图示、列表等策略,把抽象的思考过程具象化,让思维可视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三)聚焦思维发展解决问题要想让学生做到聚焦思维发展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迁移能力。应用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态度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基础。教师在设计习题时,选取的习题素材应为学生熟悉的事物及现象,并且设计的习题形式要丰富,以满足学生巩固、应用、拓展学习的需要。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红领巾、屋顶上的三角架、自行车的车架、三角板、电线杆架等图片,引出三角形的知识,接
14、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特征。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可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椅子摇晃如何修补等。对此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在椅脚上钉上木条,使木条与椅脚构成三角形,从而让椅子稳当起来。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有纵向联系,也有横向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四)侧重整体结构设计任务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同时数学又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侧重单元整体结构设计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
15、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综合实践活动:你到商场购物过吗?你喜欢哪个商场?你知道哪些商品的价格呢?你会判断哪些商品是贵还是便宜吗?假期请你带上任务单,与父母一起走进商场,进行一次愉快的购物吧!活动一:会读写商品的价格(掌握小数的读法),选择几个你想买的商品,说一说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活动二:会比较商品的价格(比较小数的大小),选择不同品牌的同一种商品,如黑人牙膏、高露洁牙膏、冷酸灵牙膏,比较它们的价格。活动三:会计算商品的价格(掌握小数加法计算),算一算你买的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活动四:谈一谈参加本次购物你有什么收获(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现象)。教师
16、要积极搜集生活中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事例,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搜集的习惯。通过对数学应用事例的搜集,学生能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结语教师开展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能突破表面教学、表层教学、表演教学的局限,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丰富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下转 046 页)-046-2023年第21期(总第361期)课堂教学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人工制造的金刚石硬度能否被控制?”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自主翻阅和查询相关资料,之后再请一些学生为其他同学讲解。为了更好地讲述自己整合的资料,学生在课后会认真对待教师
17、布置的任务。此教学模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关的学习效率金字塔如下。(如图 2)图 2学习效率金字塔由图 2 可以看出,开放性作业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极为有利。此外,开放性作业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四)设计实验类作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设计实验类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实验知识,使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实验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创新、动手操作等相关能力,可以让学生提升实验操作能力,理解不同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5。因此,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
18、实验作业,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简单且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化学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完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化学实验类作业:观察食醋泡生鸡蛋的现象,并对此化学实验的原理进行自主分析。部分学生会在进行此实验的过程中,分析出参与反应的化学成分,即碳酸钙(CaCO3)以及醋酸(CH3COOH),同时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总结出化学方程式: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铁生锈”等相关化学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将铁丝浸泡在浓盐水中 7 天,然后和
19、未浸泡的铁丝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锈情况,鼓励学生分析在浓盐水中铁丝更容易生锈的原因。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控制变量法,设计将铁丝浸泡在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中的实验,探究是盐水中的哪一种离子使铁丝更快生锈或是二者同时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类作业能促进学生化学实验分析、设计等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具生活性,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转变传统作业的设计内容与形式,给予学生帮助,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师生互动,及时纠正学生存
20、在的问题,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郑丽金.“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学作业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28):22-24.2李小兵.“双减”下如何做好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加减法”J.天津教育,2022(19):99-101.3陈秋月.“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2(7):7-9.4王洁.“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2):5-7.5叶兰,王丹.“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中学化学,2022(2):11-14.(上接 043 页)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6.2张华.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55-65,166-16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