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909KB ,
资源ID:2308021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308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书法修养》校本课程.doc)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书法修养》校本课程.doc

1、_课程简介书法修养是一门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选修课。所谓的审美性是指借书法为审美媒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去想象、感受古代法贴中那个遥远的文明世界,领略中华民族的气势和力量。使学生在书法欣赏、书法创作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唤起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个性的张扬,精神的升华。所谓实用性是指通过书写技法、临摹、楷、行书等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正确规范、端正匀称、整洁美观”等写字的基本要求,并能持之以恒,以书法来修养自己的人生。本课程特点是从最实用的技法出发,不务空谈,不尚玄远。并强调书法的基础理论与书写技巧的相互渗透。本课程共七课十八节。课程目录第一课:书体的源流第一节:

2、书体的发生期.第二节:书体的形成期.第三节:书体的成熟期.第二课:书写技法第一节:姿势、执笔、用笔.第二节:笔法、墨法.第三课:临摹.第四课:楷书第一节:楷书概说.第二节:楷书的点画特点.第三节:楷书的结构特点.第四节:欧体教学.第五节:颜体教学.第六节:柳体教学.第七节:赵体教学.第五课:行书第一节:行书的概说与点画特点.第二节:行书的结构特点.第六课:书法创作第一节:书法形式、创作内容、情绪.第二节:章法布局、题款钤印.第七课:书法鉴赏.活动与实践(一)现场书法比赛活动与实践(二)标语、海报、春联等书写技法活动与实践(三)尽显技艺、刊出学校的宣传栏前 言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毛笔、中国的纸墨,

3、加以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共同形成了为我国所特有的书法艺术借助于汉字线条结构的美来表示情感的一种艺术。鲁迅先生虽说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里的“感心、感耳、感目”准确地概括了文字在书写中予以每一位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即“意境美”、“音乐美”、“造型美”。中国书法在几千年演变过程中,与中国文、史、哲相交融,共生息,诗歌的有我之境、绘画的墨分五色、武术的刚柔相济、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外师造化、禅家的洗心入静书法都兼容并收。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缩写,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作为艺术,我们应对书

4、体的源流、书写技法、如何临摹、创作、鉴赏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唤起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个性的塑造,精神的升华。第一课 书 体 源 流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因此,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字的诞生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殷商甲骨文起到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第一节 书体的发生期:从甲骨文到小篆一、殷商甲骨文刻在甲骨上的早期文字形态甲骨文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其象形意味大,图画比较明显。大多数是刀刻的,其线条以方折、劲直为主,结体上、长短、大小均无定势;章法布白错落天成、毫不做作、自然质朴。二、商周金文铸在青铜器上的大篆文字形态

5、金文,又称鼎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在古代又称“吉金”,所以人们又把青铜上的铭文称“金文”。其线条方析朴厚,到西周时,用笔由方析变为圆转,形体已不再是绘画性很强的象形文字。以大盂鼎和毛公鼎为典型代表。三、战国晚期的古隶写在笔直简上的文字形成1980年四川青川县郊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青川木牍墨迹,其特点是单字多取模势,大篆中圆转通婉的用笔,已被起止清晰的转折、停顿代替、横向笔划已出现微弱的波磔,这些为早期隶书的特征,是战国大篆快写简约而成的“手写”书体称之为“古隶”。尤其重要的是书写者摆脱了甲骨、青铜等锲刻、铸造材料的限制,用毛笔在简牍上直接书写,这就大大推动了汉字形体删繁就简的演变

6、过程。四、秦石鼓文刻在石块上的文字石鼓文,是秦统一中国之前使用的文字形态因其刻于鼓形石块上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其笔划粗细均匀,线条圆曲而畅婉,结体繁复而工整。五、秦篆与秦隶秦统一中国后,文字朝两个方向并行发展,一方面,秦始皇“书同文”政策,以李斯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使文字简约一律走向规范。另一方面,秦统一中国前就产生的“秦篆”做为小篆的辅助书体,相行不悖地盛行于秦代民间与官方。秦篆,即李斯创立的小篆。它是我国第一次文字规范化的产物,秦篆因秦王以钦定遂成为秦代书体的正宗。但在书体进化过程中,真正有意义的不是秦篆而是秦代隶书,即秦隶的兴起。事实上,秦篆并未统治整整一个时代,即使有秦王羸

7、政“焚书坑儒”之威,下民们还是照写“秦隶”从战国简策中延续下来的隶字。1975年,湖北出土的一千多支云梦睡虎地秦简,竹简上是墨书秦隶,字迹清晰,它证明了在李斯创小篆之前,秦隶已有可观的规模,并已大规模进入官方文字的使用范围,同时也否定了隶书由小篆简约而成的传统说法。也由此可见,在书体发展链中,秦隶较之钦定的处正统地 秦 篆位的秦篆更富有生命力。小篆因其繁复、难写、难识,终随秦15年的短暂国运迅速丧失了它在官方书体中的正宗地位,被简捷、易识、易书的民间书体秦隶所取代。自隶书出,中国书学分成两个大段:隶书以前,甲骨文至小篆为一段,隶书以后,草、楷、行书为一段。秦隶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质的飞跃。

8、第二节 书体的形成期从大篆发展到汉代隶书西汉书体发展值得载入中国书学史册的有两件大事:一是承袭秦代书体,沿用小篆和上下通行的秦隶形成汉隶;二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新书体,后世通告的各种书体草、楷、行此时先后形成。西汉简隶的书写者都是戊卒、徒隶、医者之类,故书体显得无拘无束,随意粗糙、不规整。东汉出于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要求,碑刻大兴,要求刻碑字体严谨慎重、端庄整饬、一丝不苟。隶书至此定型成熟。如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等都是成熟隶书的代表作。 曹全碑 张迁碑与西汉隶书产生的同时,章草也产生了。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在快写连带中又留有隶书的波磔(燕尾),且每字独立,互不连属。章草之外,在西汉这一时期也萌生

9、楷书,如敦煌的流沙坠简。可以断言,书体发展到西汉,基本上已各体具备,只不过有些书体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已,至此,战国青川木牍秦云梦睡虎地竹简汉初马王堆制书西汉末居延汉简东汉碑刻隶书,一条完整的隶书演进的链条才被人们认识。在汉四百余年的漫长时间里隶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是其鼎盛时期。在隶书定型的同时,楷、行、草诸体也相继萌芽并活跃于书坛。汉代,是我国书体的形成期。课后思考:1、为什么说“古隶”大大推动了汉字形体删繁就简的过程;2、“隶书由秦小篆简约而来”的观点错在哪里?3、试选临几个“秦隶”、“汉隶”,然后谈谈二者的明显区别。4、校门口假山上的“敲金戛石”四个字是怎么体?为什么?第三节 书体的成熟期从

10、汉隶到楷、行、草书一、魏晋南北朝的楷书: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是书体演变的归结期,从东汉始形成的草、行、楷书至晋代已完全成熟并盛行于世。这一时期书体演变的主线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辅线是草、行书的成熟。由于历史的分裂,楷书的发展沿两个方向发展:其一,在文人书法中,魏晋间杰出的书法家承上启下,以自身的书法实践改革旧书体不断完善和纯化隶楷“过渡型”书体,使其完全脱去母体隶书的影响,促进楷书的成熟。魏初的钟繇、东晋的王羲之父子即是这样的书法家。其二,在南北朝大量的碑刻中,民间的书法得到最自由的发展,楷书趋于成熟,但其中仍遗留有明显的隶书痕迹。至南北朝后期,北朝民间书体受到南朝文人书法的影响,遂减去波挑,

11、书风也由拙朴粗糙走向精美细腻。如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其用笔方圆并举,外貌秀丽。至此,南北朝书风渐趋统一,并已现隋唐诸家的笔法笔势的端貌。 好大王碑二、隋唐楷书:隋代楷书,继承北朝朴质、险劲,又收南朝绮丽,委婉之风,帖碑合一,楷书归于匀整平正。唐代楷书大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高峰。唐朝书家对楷书规律性的掌握,远胜于前代,在继承基础上,使笔划、结体都更加系统化、程序化。唐楷独以“法度森严”称著。唐初,虞世南之书“森严有法”,其后欧阳洵以“结体三十六法”为唐楷立下不可变更的法典;盛唐的颜真聊、更为后世竖起了不可逾越的丰碑;时至晚唐,柳公权以欧、颜为源再创新体,使楷法致善尽美。点画间已没有半点随意

12、性的可能,笔划一丝不苟结体严谨规矩,合乎法度以至于拘谨,这种高度精确的规范,终使楷书在走上了顶峰之时也产生了程式化的倾向。三、草书、行书的演进草书、行书都是形成于两汉,盛行了魏晋而至于今。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象隶、楷那样形成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始终是一种辅助性书法体。草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汉末的章草、晋以后的今草。而改革章草使之演变为今草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其子王献之的草书又胜其父,对后世影响尤远。“二王草”为后进草书的源头。唐代书体大盛,楷书为正体,今草一方面为唐楷的草写,一方面又是二王草书的延读。今草的奠基者是张旭,因其突破二王,开创新体,被尊为“草圣”。继张旭之后,怀素是

13、唐代今草的代表书家,他“以狂继颠”,创造“狂草”,成为草书的革新领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草书大家。怀素 论书帖行书也是楷书的一种辅助书体,介于草、楷之间,其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其发展可以分成三段:二王行书,颜体行书和魏碑行书。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是行书的典范。唐代颜真卿“纳古法于新意之中”,于“二王”之外另辟蹊径,其代表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开创了颜体行书流派,宋人称之“颜行”,它打破了“二王”行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书坛宗王与宗颜此起彼伏、互相渗透,使行书在书法史上风格纷呈。清代碑学兴起,书法家纷纷以魏碑的体势,笔意化入行书中,于王、颜精典行书之中,融

14、入了魏碑的朴拙,天然和雄强风格。魏行对近代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 兰亭序课后思考1、简要说明草书发展的两个阶段。2、行书的发展总的来讲可分为几个阶段?试加简要说明。第二课 书 写 技 法第一节:姿势、执笔、用笔一、 姿势:写字姿势分坐姿和站姿两种,书写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字小,篇幅较小,宜采用坐姿;字大,篇幅大的宜采用站姿。坐姿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立姿要做到:“头正、身正、臂曲、足稳”八个字。二、执笔方法:古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两指执笔法”,握拳执笔法等。比较合理的是“五指执笔法”(如右图)。唐代书法家欧阳洵总结他的执笔方法是

15、:“虚拳直腕,指实掌虚”。要做到:五指齐力,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笔管正直。三、运腕方法:正确的执笔仅是个条件,书写时更主要的是会运笔,运腕是运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行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均依靠运腕达到的效果。运腕的方法有四种:着腕。将手腕贴于桌面上,依靠指力和部分腕力运笔。(如下图)枕腕。将左手或书本等之类东西垫于右腕下,使手腕离开桌面一定高度。(如下图)。悬腕。将腕、肘悬起,整个右手臂离开桌面而悬着。我们学习书法,应努力练好“悬腕”的基本功。(如下图)。四、用笔用笔二字,可作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是指使用毛笔的艺术表现手法,它包含笔法、笔力、笔势、笔意四个要素。狭义的就是指写字时点画用

16、的一般原则,即笔法。1、笔法。是指书写的法度和技巧。指起笔、收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笔、圆笔、转折、提按、顿挫、疾涩等不同的处理技巧。所谓:“书法之妙、全在运笔”。2、笔力。就是力量感。指线条坚硬而有韧性。3、笔势。指线条的势态、方向感、运动感,书写时动作姿态留在点画上的痕迹。即常说的点画线条的呼应、顾盼、连贯、笔断势连。书法作品,若光有笔法与笔力而无笔势,就好比缺乏表情与灵性的木偶。4、笔意。笔意是强调线条点画的感情与意趣,即人们常说“笔情墨趣”。以上四个方面落实到点画线条上,就是追求立体感、力量感、节奏感、生命线。用笔之法,说到底在于自然、灵变,得之于心运之于手而已。思想与练习:广

17、义的用笔包含哪些内容?第二节: 笔法、墨法一、笔法起笔、行笔、收笔起笔“逆锋起笔”“横画直落笔”(或“直画横落笔”)行笔“中锋行笔”收笔“回锋收笔”(如下图)提笔、按笔提笔:运用腕力将笔毫往上提,提笔的效果是使点画纤细。提的用法有三种(如下图)按笔:运用腕力将笔毫往下按,使笔毫铺开。其作用是使笔画出现较粗的线条。按有轻重之分:顿笔重按下,力注毫端,透入纸背。驻按笔不重、力到纸即行笔。挫顿笔之后,将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开顿处向前挫动。方笔、圆笔方笔:是指起笔、收笔的地方有棱角、呈方形。方笔内含筋骨,加向外拓,故有“外拓笔”之称。圆笔就是圆形的笔画,其笔力按撅收敛在内,圆劲而不露筋骨,故有“内伏笔

18、”之称。(如下图)转锋、折锋转锋就是用笔圆转回旋。使点画成圆形。折锋就是方折的运笔方法。“折以成方”,用折锋写出的笔画有棱角、呈方形。一般情况下,楷书多用折笔,行草多用转笔;然而,楷书若用转笔,便可更加圆劲(如下图)藏锋、露锋藏锋就是点画的起笔处,笔锋均不外露,而是将笔力锋芒收敛在点画之内。写出的笔画含蓄沉着,圆劲厚重。露锋就是点画的锋芒外露。写出的笔画锋利挺拔、俊秀生动。中锋、侧锋中锋也称正锋,是行笔时笔锋端正,毫端中心的主锋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即“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或“如锥画沙。”中锋行笔,圆满丰润,呈现立体感,是书法最主要的笔法。是书法用笔的基本要求。侧锋也称偏锋,是行笔时,笔锋编向

19、点画边缘,笔尖与笔肚各沿笔画的两边运行,侧锋的笔画,常轻浮扁薄,成为病笔(败笔)。所以古人论用笔,大都主张“笔之中锋”。但适当用些侧锋,也会使作品的迅捷取势,飘逸 遒劲,风度酒脱。轻重疾涩书法用笔有轻、重、快、慢。提笔运行,自然轻、快;起笔收笔,需要顿挫停驻,必然要重要慢。轻重用笔轻,点画细瘦活泼;用笔重,点画肥厚沉着。疾涩即用笔的快慢。快,以求险劲。慢,以求妍媚。“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所以,快慢应该合适。二、墨法所谓墨法是指墨的浓淡度的变化。历代书家讲究墨色的变法,是以借助墨色的错综复杂来增加书法作品的神采,使其书法作品更富有层次感、节奏感。墨法可分为浓墨、干墨、湿墨、渴墨和涨

20、墨几种。(如下图)思考与练习:1、练习掌握起、行、收笔和转折、提顿等运笔技巧。2、什么是“中锋行笔”?你能用“中锋行笔”书写吗?第三课 临 摹所谓临摹,即效法他人书法之法。临摹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必经阶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古往今来,可以说所有成就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不是在临摹上狠下功夫,经过无数遍刻苦临摹前人名家字帖的基础上达到创新开拓的成就的。一、选帖入门选帖很重要。高中学生,我们认为从唐代楷书入门比较合适。喜欢雄伟粗犷的可学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喜欢谨严瘦劲的可学欧阳询的九成宫,喜欢秀逸潇洒的可学诸遂良的雁塔台教序等不一而论。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因此,我们应选第一流

21、的碑帖,经过历史检验的古人优秀佳作作为范本。这样才能得真传,才能超越。而且对字帖版本的选择,尽量采用最接近真迹的版本。二、读帖 读帖,就是对所选字帖范本的笔法、结构、章法布局以到风度神韵等,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仔细琢磨,加深领会。元代书法家赵孟 说“学书在于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读帖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心神领会,从而才会在临摹时得之于心而形之于手。在读帖的过程中,可以从点画的分析到对字帖的用笔结构特点的分析,先看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结背,疏密大小等特点,后再分析字距和行距的关系等进行反复揣摩。还要养成经常性、欣赏性的阅读

22、习惯,久而久之,在反复熏陶不断感受中领悟与理解就越深刻。三、摹帖与临帖1、摹帖就是用较透明的纸蒙在字帖范本上印着写,也称之为描红。2、对临就是看着字帖摹着写。这种方法是大多数人学习书法所采用的临帖方法。对临有对格临写和出格临写两种。3、背临就是从写一个字看一个字,看一行字写一行字,最后甚至不看帖也能写出跟字帖很近的字。临摹字帖,既不是依样画葫芦,也不是抄袭,并非一遍两遍就能掌握好。王羲之创临章第一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果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帷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所以对初学书法的同学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要

23、有恒心,有毅力要循序渐进临摹练习要专心一致,不可漫不经心,信手涂画。四、出帖临摹是掌握书法技巧的基本途径,当选定一本字帖作为自己学习的范本,就要专心致志反复临摹,直到学会掌握这一字的笔法、笔意、结构、神韵等,这时就可以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训练。我们不能把临摹作为学习书法的目的,更不能认为掌握了一种字帖的形神而感到满足,而应对同一类型的碑帖反复临摹,为以后的创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另外,应集众家之长,在对多种字帖临摹的基础之上,经过去粗取精的消化吸收,综合比较,以一家为自己的立足点,融汇贯通,把各家的长处熔铸于自己的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从“入帖”到“出帖”过渡了。但从“入帖”到“出帖”并不等于就是创作,“出帖”到创作还有一些距离。比如写一幅作品原来练过的字帖有过的字,就好把握,而字帖中没有出现过的字,就把握不好。因此,要在不断训练的基础上巩固扎实的基本功,力求掌握碑帖的风神气韵,以便融汇贯通。只要真正的广采博临,在继承传统书法神韵基础上,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这样,就可以进入创作阶段了。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临摹?为什么要养成读帖的习惯?2、怎样理解“入帖”和“出帖”?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