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事物的位置。2. 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 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海边观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登高望远 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二、.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和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三、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 ( 365天)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
3、一事物的位置。2. 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 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过程:四、五带的划分 识记、运用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北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
4、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五、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 (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一点,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所有的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赤道向北度数越来越大南纬(S):赤道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
5、是西经W特殊线 赤道0、 南北回归线23.5、 南北极圈66.5本初子午线0、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030N(S)为低纬度3060 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地图(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2.熟记常见的图例。3.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6、教学过程: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单。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1、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注:)经纬线是直线时:横纬(东西)竖经(南北)经纬线是曲线时:.无论经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南北方向。.无论纬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东西方向
7、。4、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注:)确定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北极点四周只有正南方;南极点四周只有正北方。确定经线,标出南北方向。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指向北极点的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中指向南极点为南方,相反方向为北方。确定纬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确定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越靠近北极位置越北,越靠近南极位置越南。二、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量算距离,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的计算和运用;:温差的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
8、气温下降0.6。(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文字和数字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海洋与陆地教学目标:1. 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2. 亚欧、南北美洲及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教学过程:一、海陆分布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1)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洲界:A、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B、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C
9、、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D、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三、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天气”与“气候
10、”的区别。2能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3识记常用天气符号。教学过程: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多变的,短时间内发生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长时间。二、天气符号: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 气温和降水一.气温1、气温: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北半球气温,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2)最炎热的大陆是非
11、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三、降水:1、降水的类型: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运动形式含义方向周期结果及影响自转绕地轴转自西向东一天或24小时昼夜交替、各地时间的差异、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公转绕太阳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变化、形
12、成五带。2.四季的变化二分二至日期太阳直射点季节地理现象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季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夏季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季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冬季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3.地球上的五带:热带:23.5S23.5N;有太阳直射现象。北温带:23.5N66.5N;南温带:23.5S66.5S;北寒带:66.5S90S;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寒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三、海陆分布: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四、地形地势1、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
13、高100米约降低0。6度。五、人类活动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能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3识记常用天气符号。教学过程: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 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二、天气预报图 (能看懂天气预报和气候资料图)1.卫星云图判读: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2.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
14、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知道:.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三、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
15、气温低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地形位置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目标:理解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过程:一、以“温”定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指标最冷月15 C最冷月0 C15 C最冷月 0 C最热月0 C15 C最热月 10 C二、以“水”定型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
16、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以非洲最典型、面积最大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总量大,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及阿根庭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
17、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中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降水稍多,冬季寒冷干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和北部4、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5.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等。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东南亚教学目标:理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教学过程:一、东南亚的范围位置与国家: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老挝为内陆国。二、中南半岛:中国
18、以南而得名。1、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2、 河流:5条河流的名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中缅老泰柬越,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南海)3、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4、 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山区上游水急,平原下游水缓三、马来群岛:2万多个岛屿1、 地形:地势崎岖,山岭众多,平原少。2、 河流:短而急多,3、 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4、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随时播种,一年都有收获。四、马六甲海峡:记住位置,重要意义,并能填图。五、富饶的物产:1、 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天然橡胶(
19、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油棕(泰国)、椰子(菲律宾)2、 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3、 矿产:石油印尼,锡(占世界1/2以上)马来西亚(第一位),六、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上。2、华人:2000万以上。3、华人与华侨的区别;侨乡:广东省和福建省课堂小结,随堂练习日本教学目标: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的分布及首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东亚岛国1.日本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位置: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组成: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
20、州等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二、多山的地形1. 地形: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2.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3.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4. 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为日本最高峰。5.日本河流短小湍急的原因: 岛国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三、温湿的气候1. 气候;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
21、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四、东西融合的文化1. 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五、发达的经济1. 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2.日本经济发展快的原因: 日本发挥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把原料进行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
22、,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4.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进口资源来自铁矿石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石油波斯湾、中国煤中国、加拿大日本发展经济的的优势: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素质高的劳动力发达的科技高效率的管理5. 工业区的分布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因为这里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23、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6.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 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7.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4、。8. 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高。 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稻米、畜产、蔬菜9.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 寒、暖流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饵料充足,形成北海道渔场。10.津轻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日本海的重要通道。 海底隧道为目前最长的隧道。六、主要城市1. 主要城市:东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筑波:新兴的科学城 京都和奈良:日本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疆域与人口(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2.掌握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海峡、海域、内海。3.初步学会在我国行政图上熟悉我国34个
25、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教学过程: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4N-53N跨纬度约50,相距5000千米。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气候差异大。东西73E-135E经度相差约60多度;东西时差五小时。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
26、外( 交往和合作 ) 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二、中国的疆域 (海陆兼备的国家)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2、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3、广袤的海洋国土 (海域、内海、岛屿、海峡)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2、22公里)。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有我国最大的
27、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岛屿和半岛 三大岛屿-台湾岛(属于东海)、海南岛、崇明岛;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4、中国的邻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疆域与人口(第2课时)教学目标:3.初步学会在我国行政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4.了解并掌握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人口问题的对策。5.掌握
28、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教学过程:三、全国的行政区划1、分为省、县、乡三级。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2、特殊的省新疆: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内蒙古:跨经度最广、相邻省级行政区最多。黑龙江:最北、最东、纬度最高。海南省:最南、纬度最低、全部位于热带、跨纬度最广。河南人口最多的省;澳门市人口最少的省云南:少数民族最多、北回归线穿过。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省是北京市、天津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省是重庆市、上海市。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同时濒临渤海、黄海的省是山东、辽宁
29、。既有海岸线又有国境线的省是辽宁、广西。四、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0年( 13.39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口最多的国家。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其中;江苏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西藏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3、人口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五、我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少数名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珞巴
30、族)人口最少。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3、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摔跤。(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跳板等。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我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特点。2.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及分布。教学过程:一、我国地形的特点和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名称及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
31、、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贺兰山西北东南走向: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我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特点。2.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及分布。教学
32、过程:三、重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北侧南侧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祁连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秦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四、省区界线上的山脉五、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六、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
33、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又称为紫色盆地,是我国最东最湿润的盆地七、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黑土地”之称。华北平原:黄河是塑造它的主力,又称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3.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4.掌握1月0等温线的分布。教学过程: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强二、1月0等温线的分布(秦岭淮河)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
34、润地区的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三、我国气温、降水分布特点气温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纬度因素冬季风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间:集中于夏秋两季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四、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风夏季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北风偏南风(东南、西南)性质寒冷干燥寒冷干燥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外都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影响时间每年9-10月至次年3-4月每年4-5月至9-10月,南方
35、长,北方短活动方式势力强,常爆发南下势力弱,走走停停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寒冷,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中国的河流教学目标:5.了解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6.掌握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7.认识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教学过程:一、河流和湖泊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冰川融雪。 外流河中含沙量最大的 黄河,汛期最长的 珠江,流量最大的长江,结冰期最长的 黑龙江。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赣),其次有洞庭湖(湘)、太湖(苏)等。二、黄河:
36、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形,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划分界点:河口(蒙古)和旧孟津(豫)。 黄河的“功劳”: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塞上江南”指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2、黄河的“忧患”:上游气候干旱,草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有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原因及危害) 3、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治黄的根本在于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三、长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 ,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注入 东海 。主要支流: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
37、2、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巫山以东,重庆与湖北之间)。 黄金水道: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3、洪涝发生原因:夏季降水丰沛且集中;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4、综合治理:防洪。“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5、生态环境问题: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
38、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沿岸环境污染 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8.认识自然资源的类型。9.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10.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1.了解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12.掌握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教学过程:一、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的特点: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的资源,应合理利用,注重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一点少一点,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3、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资源
39、大国”;人均不足,“资源小国”。二、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比重最大的是草地。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及现状: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土地分布: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4、土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水资源1、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
40、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大气降水)。2、分布:空间上,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是华北、西北地区。时间上,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3、措施: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三路线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抵达天津、北京。中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流向天津、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江引水流入西北地区。 兴修水库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2.掌
41、握南、北方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差异。教学过程:一、 秦岭与淮河1、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2、走向与流向:东西向3、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 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2、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一、 四大地理区域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第一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位置秦淮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
42、两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20%。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的40%占全国55%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特征平原面积广阔: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平原 、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水网纵横,河湖众多,典型的水乡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古都有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云南的丽江、滇池、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 品农业生产条件以暖温带和中温带为主,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主要农产品长城以北:春小麦、甜菜;、玉米、高梁、大豆、马铃薯长城以南:冬
43、小麦、花生、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热带作物水果苹果、犁、桃、杏、柿、枣、葡萄柑橘、香蕉、荔枝、龙眼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热带作物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矿产资源和工业生产矿产资源P5556煤: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的神府,河北的开滦、峰峰,黑龙江的鸡西、鹤岗。铁:河北的武安和迁安,辽宁的鞍山,海南石碌,四川攀枝花。石油:黑龙江大庆,山东胜利和中原,河北华北,辽宁辽河有色金属多占优势:铜矿云南东川、东西德兴钨矿江西大余汞矿贵州铜仁锡矿云南个旧锑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铅钭矿湖南水口山工业基地东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