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人口易错题集锦年高中地理人口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 1、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可知,关于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A.60N 大于 60SB.赤道地区最大 C.40N 大于 40SD.各纬度均在 50%以上 (2)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A.20S20NB.20S60SC.20S40ND.40N60N 答案:D C【提示】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2、读图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答】(1)北半球陆地所占比例大于南半球,故可判断出图示左侧表示北纬,右侧表示南纬,读图可知,全球海洋各纬度均在 50%上,所以 D 正确。故选 D。(2)从图中可以看出,20S40N 陆地面积较大,尤其是地处该纬度范围的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和南部沿海地区及南亚的恒河、印度河流域人口众多。故选 C。2、读世界人口聚居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人口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气候干旱而分布稀疏的是 3 B.因气候湿热而分布稀疏的是 C.因海拔和纬度因素而分布密集的是 D.因农业基础好而分布密集的 c、d、e(2)有关人口分布稀疏甚至成为无人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3、()A.处气候严寒,热量不足 B.处资源贫乏,缺少生产资料 C.处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开垦土地 D.处为孤岛,不便于对外联系 答案:B A【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处纬度高,气候严寒,热量不足,人口稀疏,A 正确;处资源丰富,但因气候湿热而人口稀少,B 错误;处地处沙漠,气候干旱,人口稀疏,C、D 错误。(2)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海拔高,纬度高,气候寒冷,因而人口分布稀疏,A 错误;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疏,B 正确;因海拔高或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c错误;c、d 因工业发达而人口分
4、布密集,D 错误。4 3、下图为 2018 年我国四个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四城市()A.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B.上海人口迁出量大 C.广州人口增长速度变快 D.深圳人口增长率最大 (2)造成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 B.人口政策 C.医疗水平 D.气候差异(3)2018 年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北京老龄化有所提升 B.上海劳动力缺口加大 C.广州区域中心地位增强 D.深圳城市等级提高 答案:D B A【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5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
5、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北京的常住人口减少,但无法判断其自然增长率变化;上海人口仍在增长,人口迁入量多于迁出量;广州常住人口增长较多,但无法判断广州的人口增长速度;深圳总人口最少,增长人口最多,因而其人口增长率最大。故选 D。(2)四个一线城市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基本相似,医疗水平都很高;气候差异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户籍制度、人才优惠等政策的不同会影响人才的流动,造成四个城市人口迁移不同以及常住人口的变化差异。故选 B。(3)北京
6、人口减少,说明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减少,其老龄化有所提升;上海人口密集,目前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其本身就是珠三角区域中心。深圳目前已经是一线城市,在我国已经是等级最高的城市之一。故选 A。4、上海市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数量最多的城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制定了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下图示意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时期(约 10 年一次)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1)图中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数据产生于()A.第二次人口普查 B.第三次人口普查 C.第六次人口普查 D.第七次人口普查 (2)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与江苏相比,安徽人口迁入上海较多
7、,其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邻近 B.教育水平相当 C.人口基数较大 D.经济结构互补(3)近年来,上海市净流入人口规模明显缩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产业政策引导 B.人户分离管控 C.逆城市化现象 D.生活成本太高 答案:A D A【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 7 【解答】(1)略(2)略(3)略 5、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68.7 万人,占 8.6%;1564 岁人口为 1621.6 万人,占 82.7%;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0.9 万人,占 8.7%。读 2010 年北京常住户籍
8、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正确表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A.B.C.D.(2)关于 2010 年北京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59 岁人口占较大比重,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 B.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增多 C.北京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 D.自然增长率较高 答案:B A【提示】8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解析:三角坐标图判读关键在于掌握阅读步骤: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
9、的坐标。本题以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为背景,考查了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分析解决问题。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塔的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点: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小,反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本题以 2010 年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为背景,考查了 2010 年北京市人口状况,读图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表中数值,第六次人口普查时,014 岁人口比重 8.6%,15-64 岁人口比重 82.7%,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8
10、.7%,对照三角坐标图,表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年龄结构的数字是,B 正确。故选:B。解:从图中看,2010 年北京市 2059 岁人口占比较大,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A 正确: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减少,B 错误:劳动力充足,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C 错误;少年儿童占比较小,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D 错误:故选:A。6、城市乃至区域之间的人口、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的同向流动,必然导致低效益城市或区域相对于高效益城市或区域发生收缩情况,即低效益城市或区域出现了相对收缩现象。下图是 2006-2015 年湖北省城市相对收缩格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1)图中圈层区域()A.
11、以行政单位为指标划分 B.甲区域中小城市最密集 C.乙区域为相对收缩城市 D.丙区域城市级别都相同(2)在武汉市的就业吸引下,导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的城市是()A.咸宁市 B.赤壁市 C.宜昌市 D.恩施市(3)有利于湖北省城市发展和收缩型城市管控的措施有()缩小武汉市的辐射范围 促进襄荆宜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 扩大产业空间规模 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A.B.C.D.答案:B A 10 B【提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人口迁移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城
12、市发展的措施。【解答】(1)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圈层区域有的涉及多个城市,不是以行政单位为指标划分的,A 错误。甲区域中小城市最密集,B 正确。乙区域既有相对收缩城市,也有相对扩张城市,C 错误。丙区域城市多为相对收缩城市,与级别无关,D 错误。故选 B。(2)由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武汉市的就业吸引下,导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的城市是强相对收缩城市,咸宁市距离武汉较近,最易导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A 正确。赤壁市为强相对扩张城市,B 错误。宜昌市是弱相对收缩城市,C 错误。恩施市是强相对收缩城市,但距离武汉市较远,D 错误。故选 A。(3)由所学可知,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不能缩小武汉市的辐射范围
13、,错误;促进襄荆宜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有利于湖北省城市发展和收缩型城市管控,正确;扩大产业空间规模,可以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正确;11 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有利于相对扩张城市的发展,对相对收缩城市影响不大,错误。故选 B。7、日本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三,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国土总面积却不到 38 万 km(可居住面积约为 11 万 km),资源极其匮乏。目前日本人口高达 1.26 亿人,平均人口密度远高于世界多数地区。下图分别为日本部分地区地形图和日本某年主要工业原料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
14、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以上信息说明影响日本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A.资源数量 B.科技水平 C.经济收入 D.开放程度(2)为提高日本的人口容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少生优育,减轻人口压力 B.制定政策,降低人均消费水平 C.拓展进口渠道,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 D.扩大投资,增加本国资源开发力度 答案:A C【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和所学可知,影响日本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资源数量。故选 A。(2)少生优育,人口压力减轻,但不会改变人口容量,A
15、错误。日本为发达国家,生活消费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耗量高,降低人均需求不可行,B 错误。日本应拓展进口渠道,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国外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来实现经济水平提升,进而提高人口容量,C 正确。扩大投资,增加本国资源开发力度,不会改变日本匮乏的资源拥有量,D 错误。故选 C。8、落户意愿是指流动人口如果符合流入地落户条件,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地。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长期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统计值(以东部地区为基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各地相比()A.落户东部意愿最强 B.西部流出意愿最强 C.东北流出人口最多 D.流入中部人口最少 (2)东部地区的流出人口落户意愿值反映()A.东部地区经济
16、水平较高 13 B.西部地区就业机会较少 C.东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D.中部地区生活成本过高 答案:A A【提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落户东部意愿最强;东北流出意愿最强,但流出人口量材料中未体现。故选 A。(2)由分析可知,落户东部意愿最强,因为东部经济水平较高,就业岗位多,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故选 A。综合题 9、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
17、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 456 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北地14 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连接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1990 年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常住人口(万人)271.05 334.44 342.85 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
18、重(%)总人口 100 100 100 100 014 22.56 19.77 16.61 13.49 1564 72.78 73.42 73.39 75.58 65 岁及以上 4.66 6.81 10 7.93 人口抚养比(%)少年人口抚养比 30.99 26.92 22.64 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 6.41 9.28 13.63 10.10 人口总抚养比 37.40 36.20 36.27 27.27(1)分析太原市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2)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太原市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原因。(3)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人口总
19、量增加明显;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人口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老年人口有下降趋势,但老龄化进程依然明显;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年龄结构变化明显。(2)太原位于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属于半湿润区,气候适宜;汾河流经,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较早,社会经济水平较高。(3)增加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延缓了城市老龄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加快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调整。解析:本题通过太原的图文资料来考查人口、环境承载力问题。主要从图像和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作答.(1)分析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主要从表格里面获取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常住
20、人口由 1990 年的 271.05万上升到 2010 年的 420.16 万,是不断增多的,出生人口由 1990 年的 22.56 下降到 13.49,比重略有下降,劳动人口由 1990 年的 72.78 到 2010 年的 75.58,比重在增加;总抚养比由 1990 年的 37.40 到 2010 年的 27.27,比重在下降,但老龄化依然明显。太原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为主,男性迁入的比重较大,年龄结构变化较明显。(2)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太原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 456 毫米左右,气候较为湿润;有河流
21、流经,水源充足;交通15 枢纽中心,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说明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经济水平较高。(3)流入太原的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延缓了城市老龄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的老龄化程度;为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大,为了平衡性别比例,须建设一些轻工业,这样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调整。小提示:本题主要通过图文资料考查太原的人口和环境特征。人口的变化特征主要通过图表数据来分析。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10、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读下图回答下列
22、问题。(1)读图甲,济南 0-14 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应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可以采取主要措施有_。(2)读图乙,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试简述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_。(3)四川是我国迁出人口总量多的省区,但迁往淄博的人口却较少,试分析原因_。16 答案:先增加后下降 增加 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延迟退休等相关政策;适当调整人口政策 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 济南市迁入高学历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 有利: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对城市环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川与淄博距
23、离远,淄博经济发展水平较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低,对四川人口吸引力较小,所以四川迁往淄博的人口较少 解析:本题以我国各省迁入淄博人口数量及济南人口年龄构成及迁入人口受教育情况比较图为材料,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难度一般。(1)分析三角坐标图可知,0-14 岁人口比重,以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为底作平行线,交点在 0-14 岁人口比重,可知,A 时段 0-14 岁人口比重接近 10%,B 时段接近 15%,C 时段低于 15%,济南 0-14 岁人口比重总体先增加后下降;依据此方法,65 岁以上人口比重总体增加;65 岁以上人口超过 10%,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
24、,吸引外来人口迁移,完善养老制度。(2)从图乙中可知,迁往济南的人口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数量多,占比大,受教育程度高于淄博,迁往济南的人口数量多于淄博;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因济南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迁入增加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但人多,会增加基础设施和环境压力。(3)四川人口迁入淄博的较少主要从距离及经济发展水平角度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人口迁移,淄博相比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发展水平落后,吸引四川人口少。从两地距离来看,淄博距离四川远,四川劳动力更倾向于到珠三角或者长三角就业。小提示:
25、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5 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7 (1)根据材料,归纳北京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2)简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3)近 20 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山东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利: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减缓人口老龄化;等。弊:治安混乱、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3)方向:从农村到城市或从贫困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原因: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1)由图表可知,北京外来人口来源邻近北京;由人口比重可以得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湖北、山东等人口大省;比经济地带来看,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类题目主要从利弊两个方面来回答。人口迁入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北京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靓装年人口的迁入,减缓北京的人口老龄化。不利: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使城市治安混乱,交通紧张、环境恶化等。(3)由所学知识可知,近 20 年来,由于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所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到城市;或从贫困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小提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