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画数学故事、讲数学故事的几点思考西海小学 王绍亭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把数学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再用讲故事的的方式讲出来,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利用“图画”的直观性来对问题中的关系和结构进行表达,用“语言”的形象表达来描述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交流,进而导致发现,最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数学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青岛版的数学教科书正好适应这种
2、方式,由情境串导出问题串。把问题改成数学故事学生容易理解,增加了问题的趣味性,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看来,画图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前几天的美术课,刚上课准备布置学生作画,有一名学生说:“老师,这节课能随便画吗?”我当时很意外,心里想: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问了一句:“你想画什么?”“我也没想好,我正在想!”这时多数学生都赞同随意画,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我说:“你们愿意画什么就随意画什么吧!”几分钟过去了,多数学生在认真的作画,可是有几个正在那儿摇头晃脑的在想,不知画什么好。王怡然问我:“老师,能不能画今天数学课上讲的数学故事?我没多想,只说了一句:你愿意画就画吧!”快下课的
3、时候,多数学生基本完成,王怡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没有画完,我能画完了再交上吗?”第二天早晨,我刚到办公室坐下,王怡然就送来了他画的画,她涂了色,看上去很漂亮。我说你给我讲一讲你画的内容吧!一开始,我有意无意的听着,可是听了几句,忽然有一种想法在头脑中闪过: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内容画出来,在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岂不妙哉?!在下一节数学课上,我以“画数学故事、讲数学故事”为题进行动员,学生们一听都很高兴,非常愿意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方式。这种集美术、数学、写话、说话多种形式融为一体的教学新思路,在我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我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思考,并且在一周的时间里我开始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验
4、与探索,学生画数学故事的积极性很高,讲故事也是争先恐后的。我也逐步改进操作方式,把这种模式延伸到家长哪儿,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数学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修改、完善,在构思把数学故事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4月29日,进行了西海小学第一次画数学故事、讲数学故事比赛,这次比赛,共评选出10名优秀选手,主要是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灵感与激情。从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学生对图画的一种感悟决不是仅仅靠某一节课的培养而获得的,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而只凭空想象或参考一些图本上的图案来画画,有很大的的局限性
5、。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美术素养的培养。为此我也进行了些许尝试,从而引发了自己的点滴思考。一、引导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图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画喜欢的卡通形象的图画。例如喜洋洋、美羊羊,熊大、熊二,海绵宝宝等等,故事情节随自己的想象而展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去画,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即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不刻意最求多么完美,表达清楚就行。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画的画比较“初等”,表达的故事情节不够全面,这是正常的,因为学生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图画来讲故事本身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有效地说出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就是好的办法,而且图画正是借助了图形的直观,而“直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
6、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图画,就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学生画的图画也会不同。所以,学生自己想像的画,更容易表达出学生的理解。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挖掘这些图画中的价值,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更重要。1.运算类的图画在最初的计算教学中,我只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因此,学生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计算的兴趣不高,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导致计算正确率低,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用竖式计算23+35=?这道题时,学生采用了画图讲故事的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了算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明确了每一个数字的意义,从而提高了计算技能,激发了计算兴趣,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2.解决实际问题类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和
7、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需要画图与问题的难度、学生对情景的熟悉程度、学生的年龄特点都有关系。如在前几天数学教材中都出现了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而这部分知识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依然让学生采用画图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中出现一幅图画:两头大象吃了一筐香蕉共56个,一头大象吃了29个,另一头大象吃了多少呢?了解图画内容后,让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讲一下这个故事,允许拓展延伸,丰富图画的内容。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很高涨,都想展示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单元中,有四幅图,时间在变化,里面的主人也在做不同的事情。当看到这道题时,绝大多数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对这道题
8、“束手无策”。当我提示大家先看时间,再看做的事情,再联系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后,许多学生在纸上开始了“涂涂画画”,在这不经意的涂画之中他们找到了获得新知后的快乐。在解决这道题时,学生虽跟以往一样,采用了画图的方式,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前期知识的积累,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从形象的示意图过渡到了较为抽象的线段图。有了图画的支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并不感到十分困难。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把故事情节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再把故事讲出来。3.特殊问题类在数学教材中,每个信息窗都有情境图,这些情境图都是生活中的事例,这些事例就是数学故事,学生能把这些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就是对文本的理解
9、!例如教材第80页的加减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标本每个17元,贝壳背个25元,海豚玩具每个23元,海螺每个13元。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让学生在解决教材中提吃问题的“用50元钱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编写数学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尽量多提出一些问题,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重视画故事、讲故事在反思、交流中的作用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
10、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多反省、思考、探索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交流的意义在于在可以让更多的人和你一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分享的本身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画和讲”进行交流、反思无疑更加直观。 三、重视“画和讲”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画和讲”的过程应该与数学思维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画和讲”本来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画和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技巧、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际上,根据对问题编写数学故事,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图案并画出来,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些都必然会与现实生活、数学思维紧密联系。教师要把这种联系适当凸现出来,鼓励学生表达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维;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图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路等。总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通过画数学、讲数学故事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将是我今后不断思考的问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