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4 ,大小:121KB ,
资源ID:229539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95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市区县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市区县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书.doc

1、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书目 录一、智慧城市概述4(一)智慧城市概念51、什么是智慧城市52、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63、智慧城市的特征6(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7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72、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课题的需要73、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84、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管理的需要95、新兴产业、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9(三)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101、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102、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相对成熟103、数字城市为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114、四川省已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11(四)智慧城市建设:抢占城市发展新优势的科

2、学选择111、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持城市竞争力122、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133、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134、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45、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多赢146、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智慧产业15(五)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15(六)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15(七)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15二、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概述15(一)四川启动智慧城市建设16(二)扬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率先全面启动。16(三)泸州在四川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17(四)宁波出台建设智慧城市规划17(五)南京市提出“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1

3、7(六)国内主要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18三、xxx市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方案18(一)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18(二)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19(三)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五个原则19(四)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应用体系191、信息基础设施体系202、智慧社会管理体系203、智慧能源应用体系214、智能交通系统215、智慧健康保障体系226、智慧安居服务体系22(五)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231、智慧政务232、智慧产业263、智慧民生28四、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29(一)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一:政府独自投资建网29(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二:政府投资,委

4、托运营商建网29(三)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三:政府指导(部分投资),运营商投资建网运营29五、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步骤30(一)确定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定位30(二)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形成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思路。30(三)编制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30(四)编制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计划,分段实施。30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人工与生态复合系统,也是保证市民正常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出行,以及进行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具有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推动发展功能和体现文化的功能。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2160个中小城市,其中地级212个,县级

5、1948个。中小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内,将是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城市化率的提高应当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扩容为主,因此,大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问题。管理对象较多、数量较大;管理的行为包括执法、治理、修葺等;涉及的管理部门也比较多,横向包括城管大队、环卫、绿化、交通等部门,纵向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

6、管理部门。如何对城市实行有序、科学管理,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城市”的要求,改变过去城市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诿、管理责任不落实、评价不科学、监督不到位、管理手段落后、习惯突击式、运动式检查等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中小型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伴随着城市化浪潮,“智慧城市”建设悄然而兴。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其美好愿景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其独特的魅力也征服了各地政府,竞相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也成为了各地政府“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一、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概念1、什么是智慧城市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指

7、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让城市更加快捷,让城市越来越“聪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创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不断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增长、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实现的是城市系统的优化升级,使城市各系统更完善、更智能、更协调、

8、更发达;使城市中的人和物更智慧、更和谐,使城市中的人生活更幸福。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城市幸福指数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必须执行的终极目标,一定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IBM 认为,城市将在人类的政治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居于支配地位,而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城市,深刻地改变城市运行和管理的方式。因之,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

9、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推进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其大规模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按照智慧城市一般概念,可将其建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策略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用事业、城市服务、公民和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为了抓住机遇和构建可

10、持续的繁荣,城市需要变得更加“智慧”。2、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阶段,目前正迈向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信息城市有以下不同之处:(1)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多平台协同能力;(2)整个城市具有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3)整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一定的决策能力;(4)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等。3、智慧城市的特征与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具有感知、自动反应、主动服务、辅助

11、决策等特征。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具有更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智慧城市有如下几个特征:1)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分布在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环境中部署的传感系统、自动监测、监控设施的联网,以及分布在城市中各个角落的个人、组织、政府信息系统,实现城市海量信息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存储。构建如个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信息、统计信息四大城市基础数据库,以及如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智慧监测信息、治安与道路实时监测信息等城市应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构成了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营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2)更全面的互联互通:通过城市高带宽的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得以实时

12、在线地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帮助用户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任务通过多方协作远程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城市管理与运作的方式。3)更有效的交换共享: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构建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结算清分、信用评估等技术平台的体系性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将极大推动城市治理运营的良性循环:主动发现问题功能自协调及时处理问题。 4)更协作的关联应用: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政府、城乡居民、企业的互动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

13、协同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市协同治理、面向城乡居民的协同式服务、面向企业的协同式管理等,从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智能、高效,响应更灵活、及时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服务手段、创新应用模式。(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社会。金融时报2010年9月21日报道: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20%,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45%,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处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的xxx市,当前城镇化率仅39.5

14、%,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面临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需要在规划上“登高望远”。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打造 “港城”、“慢城”、“商城”、“耕城”、“钢城”,实现xxx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刷新,塑造xxx城市规划的新“卖点”。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等问题。2、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课题的需要“智慧城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和全球城市化进程相伴相生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已经成为全球最显著的经济特征之一,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技术、服务越来

15、越集中于城市。日本和美国前5大城市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高达70%80%;英国、法国、韩国等最大城市(大部分为首都)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也达20%30%;台北的GDP占到全台湾GDP的31%。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发展已经达到中期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未来中小城市必将迎来人口、产业、规模的扩容。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难题。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发生大的转变。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要协同管理与协同服务,需要有提前预警的措施和手段,

16、要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管理的支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城市体系的发展及建构由注重城市硬实力的扩展,向同时注重以环保、节能、创新等为内容的城市软实力转变。硬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软实力则是城市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核心,智慧城市正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制高点。3、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城市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包括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网络,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如何整合有

17、效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等。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智慧城市”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明显。4、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管理的需要在城市环保方面,2005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显示,全国509个城市中

1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78个,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30个,在29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80个。2006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环境投诉达60万人次。环境污染严重,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资源消耗过度,城市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和能源;安全隐患明显,各类事故不断发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管理难度加大,集中考验着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正处于城镇化急剧变革的阶段,从最近二三十年来看,生存空间问题带来了各方面的连锁反应,不仅存在能源方面的问题,公共安全、环境污染、水资源

19、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显而易见的是,很多的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手段加以解决,必须借助智慧战略从更高的层面上加以梳理和改善。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钱志新认为,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首先,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化将是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提升的新引擎。5、新兴产业、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协调机制和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和清晰,且没有达到产业化的规模,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以城

20、市应用发展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快推进物联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商业模式推广以及产业化发展等。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顺应当前全球先进城市发展演进和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以及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突破口。智慧城市预示着城市文明进入全新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正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的有效手段,而物联网恰是智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联网被看作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智慧城市可以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

21、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城市诸多领域,带动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三)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1、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已拥有年总产量超过20亿只(5000多种品种规格)的传感器产业,已突破芯片、封装、标签、读写器等系列射频标签(RFID)关键技术等。拥有8.23亿移动电话用户,3.02亿固定电话用户,4.04亿互联网用户,1.7亿有线电视网用户,这为我们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幅提升。2009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2.57万亿元;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万亿

22、元,占全国工业比重约10%,为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同时,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部分重要方向的研发水平已步入国际前列,这为我们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条件。我国信息领域科技人员总量大,研发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城市用户中具备互联网知识和能力的居民人数大幅提高,这都为我们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非常好的人员和人才储备。2、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相对成熟运营模式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运营商应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的引入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智慧城市以政务应用、商业应用、生活应用为核心,构成对社会创造广泛价值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理论。目前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五种。1、政

23、府独自投资建网运营模式,如纽约。优点:政府对工程的控制和运营监管更加深入。缺点:政府要承担建设费用和相应的风险,需要政府有建设和运营的能力。2、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运营模式,如新加坡、香港、深圳。优点:政府对网络监管力度大。运营商可利用已有网络、客户资源、运营经验、人才以及资金优势。降低商务风险,增加首期收益。缺点:政府要承担建设费用和相应的风险。运营商对产品规划和发展的控制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设备资源。3、政府指导(部分投资),运营商投资建网运用模式,如上海、厦门、广州。优点:运营商能通过灵活配置投资和收益模式来达到政府监管和企业运营的平衡。运营商获得产品规划和发展的控制点,更加有效利用

24、设备资源,增加客户黏性。缺点:运营商选取合作伙伴需要更加周密的考量和协商过程。增加商务风险,增加了投资回收期。4、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运营模式,如东京、费城。优点:政府不承担投资和风险。运营商可利用已有网络、客户资源、运营经验、人才以及资金优势。缺点:政府对网络监管难以深入。 5、政府牵头,运营商建网的BOT模式,如台北。优点:政府承担的投资和风险都非常小,主要有运营商承担风险及投资。缺点:不能充分调动运营商投资建设及发展的积极性。 3、数字城市为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我国各城市在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等方面已完成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不能丢掉重来,而应该继承和发展

25、。在此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符合城市特色的个性化解决方案。4、四川省已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未来5年,四川省将通过14个重点项目在市州和重点县级城市全面推广“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使四川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居于全国前列,智慧产业水平达到“世界知名、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目标。目前,成都、泸州、绵阳、宜宾、广安以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四)智慧城市建设:抢占城市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面对城市化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树立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将“智慧城市”作为中小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

26、,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创造新的生活、新的产业发展、新的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是构建全新的社会形态的系统工程,是城市发展由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战略转型和提升。发展智慧产业,实现智慧民生,推进智慧管理,让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就成为一个城市尤其期待发展的中小城市抢占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解读研究一些智慧城市的策划、定位,了解我国部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考察一些先行城市的具体实践,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把握智慧城市对于推进城市转型、跨越的明显优势和作用。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27、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城市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建设,将给城市带来“发展红利”。1、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持城市竞争力“智慧城市”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战略 。“智慧城市”既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又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换器”,更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智慧城市”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名片”,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治安保障、交通网络、通信平台以及社会资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在一起,通过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解决城市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日益突出

28、的城市管理问题,更为智能有效地管理城市。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构建现代产业的经济活动,还是打造宜居城市,发展民生,都离不开软环境建设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社会管理”。虽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诸多领域,是一个全面覆盖城市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但是,其中关键的环节,还是社会管理的创新。所以,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是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通过智慧政务建设,必将进一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不断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强化政务公开,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建设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打造更好的政务环境。智慧城市通过无线网络整合整个城市管理系统,使信息反馈迅即、决策调度及

29、时;实现社区横向联系,建立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标准及交换体系,实现信息透明公开,加强社会监管。2、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广泛的共识,由口号、理念,变为更多城市落地的城市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管理和百姓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步入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发展将全面进入功能开发新阶段,将面临着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通过智慧化的管理,城市生产生活的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绿色、低碳、高效、美丽。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

30、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全面覆盖城市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城市各种资源,建立互联互通、协同运作的运作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一是移动办公,利用无线宽带网和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公私事务;二是安防服务,如通过智能小区、智能家居就可以随时看到家里的情景;三是实时跟踪引导服务,如利用无线网络在出行时可以实时得到交通信息以及相应的导航服务;四是便民服务,物联网使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缴纳水、电、气、电话等费用,还可以购得需要的商品和上门

31、服务。3、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任何形态的城市,雄厚的产业是城市实力的基础。建设智慧城市也需要有雄厚的产业作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将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由效率、创新驱动转换的发展阶段。中小城市以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终将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智慧型产业,寻找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载体,创造形成新一轮发展的新优势。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创造了培植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力条件。通过推进物联网、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集聚一批知

32、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而且能够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xxx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两化”互动发展,利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走产品高端、绿色低碳、集群发展之路已成必然。4、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智慧城市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推动

33、城市范围内生产、生活、管理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和节约城市中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进一步改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新发展形态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5、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多赢智慧城市通过整合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旨在实现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的多赢。智慧城市在建设思路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与协调作用,以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实现:让信息成为运营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

34、的未来战略投资;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运作的有机融合;为城市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等目标。6、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智慧产业实践表明,一个地方的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信息产业越发达,该地方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往往越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重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发展物联网产业、云计算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支撑两化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三网融合产业等。(五)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要以人为本,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让人汇聚

35、智慧,让物具有智能,让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其核心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六)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1、城市管理服务流程的重塑优化,决策运行的智能化、协同化、精准化和高效化;2、产业的智能化和智能产业的集聚化;3、居民信息、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建设的普及深入化和常态化;4、资源环境的智能化和低耗化。(七)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1、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管理、民生服务高品优质;2、实现现代产业又大又强;3、实现人文素质先进优秀;4、实现资源环境绿色友好。二、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概述近两年,IBM积极在我国开展“智慧城市”营销活

36、动,拜访了几百位市政府领导,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演讲、合作签约等活动。之后,“智慧城市”在我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国内一些城市纷纷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从2010到2011,国内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宁波、昆山、佛山、成都、昆明、大连、深圳多达十多个城市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其任务和目标均因地而异。来自赛迪顾问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这表明智慧城市在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话题,而是各地都非常关心的投资热点。”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一股城市化的新浪潮,这是一次新的

37、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成为一切欲实现又好又快和跨越式发展的城市的必然选择。用“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来形容其必然性和紧迫性,一点也不为过!(一)四川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大力发展信息化,打造“智慧城市”。4月11日,省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动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智慧工程建设。“智慧政务”工程,将提升我省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效能,打造全国一流、省市县一体的政府门户网站群,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政府实现“无纸化办公”,百姓实现“网络化办事”,借力信息化手段打造“平安四川”。“智慧产业”工程,将通过电子商务工程、智慧金融、

38、智慧旅游、智慧传媒、智慧电力等建设,给我省发展创新型经济注入活力。“智慧民生”工程,将通过智慧城乡统筹、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项目建设,助力我省建设和谐社会的信息惠民。7月26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与17个市州就“智慧城市、光网四川”建设工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上此前已签约的4个市州,至此,四川21个市州都签署了“智慧城市 光网四川”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四川省正式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光网四川”建设工作。(二)扬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率先全面启动。2011年3月14日上午,扬州市在北京举行“智慧扬州”行动计划专家论证会,7名专家对“智慧扬州”行动计划进行了深入细致

39、的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该行动计划依据“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城市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发展机遇,聚焦民生和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规划设计了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计划框架合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完整,具有鲜明的“扬州特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探索的建设智慧城市的“扬州模式”在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领域具有领先水平。此次,该市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编制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并获得了工信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专家的充分肯定,表明该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率先全面启动,必将在“数字扬州”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一条

40、具有扬州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为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探索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目前,扬州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三)泸州在四川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今年3月,泸州市率先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签订了全省首个“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中国电信泸州分公司在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投入15000万元,将从智慧政务、智慧产业和智慧民生三大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掀起了四川“智慧城市 光网四川”建设的序幕。7月7日,泸州市经信委主办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省通信研究规划设计院、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参与,为泸州建设“智慧城市”献计献策。泸州市已经成

41、立了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下设具体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并要求各区县、各部门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推进自身承担的有关工作任务。(四)宁波出台建设智慧城市规划2010年9月,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出台。到2020年,宁波目标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五)南京市提出“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讨论稿)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南京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这些重点

42、工程包括“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智慧医疗”、“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等。(六)国内主要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北京欲打造世界级城市;而上海在2011年初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目标:让城市更快捷更聪明,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设计了10个方面,一共43项任务;天津也不甘落后,在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天津要加快构建“智慧天津”的战略部署,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成格局;深圳于2010年2月提出打造“智慧深圳”,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已有优势,加快产业关键技术

43、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佛山从2010年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战略,一年多来的实践,被外界誉为“现代产业构建日臻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独树一帜、智慧民生发展率先突破”,成为“智慧广东”建设示范试点城市,正式授牌;宜宾市 “智慧城市”建设于7月6日正式启动;昆山市政府、昆山中创软件与IBM于2009年10月22日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项目;温州市将实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将初步建成市场化、国际化的“智慧旅游”城市和国家旅游信

44、息化模板城市。其他还有广州、武汉、杭州、沈阳、合肥、昆明、成都、无锡等城市,也都跻身于智慧城市建设行列。三、xxx市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方案(一)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智慧城市以政务应用、商业应用、生活应用为核心,将重点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使智慧城市的建设朝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

45、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二)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整合共享为基本导向,夯实基础,急需先行,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为“十二五”智慧城市创建开好局、起好步。(三)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五个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

46、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体系,不断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合力。 2、坚持培育产业、发展应用的原则。切实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坚持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等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基础保障;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4、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的原则。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

47、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试点和示范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5、坚持立足民生、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服务民生、方便群众,开展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信息和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发挥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应用体系从本质上讲,智慧城市是将人的智慧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发现、解决城市运转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区县城市智慧化建设,着眼点在“应用”。也就是说,通过示范带动,加快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当前,中小城市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将突出三大主题,即经济转型升级(智慧产

48、业)、和谐社会建设(智慧民生)和政府公共管理(智慧政务)。具体来说,就是以具有区县城市特色的产业领域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经济领域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以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导向,推进智慧民生应用体系建设;以基础性、公共性智慧应用系统为抓手,推进智慧公共服务管理应用体系建设。1、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区县城市智慧化建设,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建设一个“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大力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加快数字电视网络整合改造,推进光纤到户,加快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试点。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规范互联网运营商和联网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职责。信息资源整合:当前,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与各部门的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