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认真书写,理解“辟、居然、吩咐、羡慕、体面、”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典。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平心静气、播放音乐、准备休息。师播放安妮的仙境学生趴下来,听音乐休息,双手双脚交叉。【放松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一、 一、猜谜引入: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2.出示花生的图片,让学生
2、观察,说说对花生的印象。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并确定本节课的课时目标。【出示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学习】二、初步尝试,学习字词。1、独立学习课后生字。(出示自学要求:1、查字典,学习“辟”、“获”、“尝”、“吩”、“咐”、“辨”6个生字。查出部首,并组成词语写下来。2、在文中找出所含生字的词语,并画出来。)2、展示汇报。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说说想提醒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部首、组词,容易错的地方。2)、写一写。师巡视指导。师相机提醒学生的书写姿势。3)、自愿展示作品,学生评价,师总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应安排学生书写的练习。】3、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并
3、理解词语。尝尝辟居然收获吩咐羡慕辨体面(1)这些词语你是如何理解的?师相机指导。(2)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几个词语都可以。注: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师给方法:近义词互换、造句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身边事情联系着理解。三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交流:围绕花生将课文所讲到的内容列一列小标题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3、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写以上内容的段落,指名读正确、通顺。(1)种花生(第一自然段)“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用几个次写出了种花生的过程,你能找出来吗?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指名朗读学生读后,“
4、居然”你懂吗?为什么这里要用居然,你知道吗?读一读,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此时姐弟的心情吗?/指导朗读。(2)收花生、尝花生(零星散落在一、二及最后一段中,指名一一读出来即可)(3)议花生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个内容,那天晚上都有哪些人参加议论花生,分角色朗读(4)了解了这四方面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很简单,“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就写出了种的过程,一个“收获”写出了收,吃就用“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一句话写完,至于味道怎样一句都没提,而议论花生却整整写了12个自然段,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是啊,文章这样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更加突出,给人的印象会更深
5、刻)三、重点感悟,理解花生的特点1、那天晚上,全家一起围绕哪个话题在议论花生呢?快速默读,找出花生的好处,做上记号。2、指名说一说花生的好处,教师板书: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第四种好处学生可能讲不清楚)3、在这么多好处中,有一样最可贵,到底是什么,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出示句子: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自由朗读,你读出花生的可贵了吗?(学生读句子或说花生的特点)(2)如果把花生当做人的话,你读出了它哪些可贵的品质呢?“它的果实
6、埋在地里”它那味美又有用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读到这儿,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可贵?(板书:不炫耀自己、不图虚名)“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的果实味美、价钱便宜,人人都喜欢,可它却矮矮地长在地上,连有没有果实都不能分辨,此时你又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4、这就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父亲用什么办法让我们读懂这一点的呢?(对比)5、读着父亲的话,想着花生可贵的品质,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谁愿意来表达?指名朗读这段话。四、作业1、课堂作业本前几题2、抄写第十段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
7、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3、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8、理解内容。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居然”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过渡:我们在后园里种花生,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四)学习课文第三
9、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1分角色朗读第三段课文,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讨论回答思考题。姐弟们是怎么议论花生的?(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板书:花生的好处)你还知道花生有什么好处吗?2大家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议论有什么不同?(1)学习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抓住关键词语划下来。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
10、实无华。(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不同说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3)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4)思考: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出示文字)“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启发学生说说身边不好看但很有用的物品。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11、)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1)出示文字,读一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4)齐读全文最
12、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五)明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1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板书:略写详写)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八)课后小练笔板书设计:种花生:买、翻、播、浇收花生:居然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不求虚名、默默奉献)借物喻人详略得当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