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1.23MB ,
资源ID:227934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793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分离过程习题答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分离过程习题答案.doc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章 绪论 1. 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2. 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3. 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 答:气

2、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气体分离更成熟些,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5. 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 π=RTC/M, 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g/cm3;M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 g/cm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3、 9.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 总变更量数Nv; (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3) 设计变量数Ni; (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5) 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 思路1: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个 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

4、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0 解: (1) Nv = 3 ( c+2 ) (2) Nc 物 c 能 1 相 c 内在(P,T) 2 Nc = 2c+3 (3) Ni = Nv – Nc = c+3 (4) 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 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

5、C+2)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 C个 ,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 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 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有0 11。 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 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 解: Nxu 进料 c+2 压力 9 c+11=7+11=18 Na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合计 2 NVU = Nx

6、u+Na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第二章 单级平衡过程 2. 计算在0。1013MPa和378.47K下苯(1)-甲苯(2)-对二甲苯(3)三元系,当x=0。3125,x=0.2978,x=0。3897时的K值。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并与完全理想系的K值比较。已知三个二元系的Wilson方程参数. ; ; (单位:J/mol) 在T=378。47K时液相摩尔体积为: ; ; 安托尼公式为: 苯:; 甲苯:; 对二甲苯:;() 解1

7、由Wilson参数方程 =1。619 =0.629 同理: ; ; 由Wilson方程: ; ; 根据安托尼方程: ; ; 由式(2—38)计算得: ; ; 如视为完全理想系,根据式(2-36)计算得: ; ; 解2:在T=378。47K下 苯: ; =207。48Kpa 甲苯: ; =86.93Kpa 对二甲苯:;=38.23Kpa Wilson方程参数求取

8、 =0.9132 =1.019 =1.2752 故 而完全理想系: 3。 在361K和4136.8kPa下,甲烷和正丁烷二元系呈汽液平衡,汽相含甲烷0。60387%( mol ),与其平衡的液相含甲烷0。1304%。用R—K 方程计算 和Ki值。 解:a11==3.222MPa • dm6 • k0。5 • mol-2 a22==28。9926 MPa•dm6•k0。5•mol—2 b1==0.0298 dm3mol—1 b2==0.0806 dm3mol—1 其中Tc1=190。6K,   Pc1

9、4.60Mpa Tc2=425。5K,   Pc2=3。80Mpa 均为查表所得。 a12=√a11•a22=9。6651MPa•dm6•k0.5•mol-2 液相: a=a11x12+2a12x1x2+a22x22  =3。22×0。13042+2×9.6651×0。1304×0。8696+28.9926×0。86962  =24.1711 b=b1x1+b2x2=0。0298×0.1304+0。0806×0。8696=0。0740 由R-K方程: P=RT/(V—b)—a/[T0。5V(V+b)] 4.1368=- 解得 Vml=0。1349

10、ln=ln[V/(V—b)]+[bi/(V-b)]-2Σyiaij/bmRT1.5*ln[(V+b)/V]+abi/b2RT1.5{ [ln[(V+b)/V]-[b/(V+b)] }-ln(PV/RT) ln=ln+- ×ln()+ ×[ln() -]—ln =1.3297 =3。7780 同理ln=-1.16696,  =0.3113 汽相:a = 3。222×0。603872+2×9。6651×0。60387×0.39613+28.9926×0。396132 = 10.3484 b=0.0298×0。60387+0。0806×0。39613=0.0499

11、 由4.1368=- 得=0。5861 lnΦ=ln()+- ×[ln]-ln() =0。0334942 故Φ=1。0341 同理,ln=-0。522819,  =0。5928 故K1=y1/x1=0.60387/0。1304=4。631 ( K1=/Φ) K2=y2/x2==0.4555 4.(1) 一液体混合物的组分为:苯0.50;甲苯0。25;对—二甲苯0。25(摩尔分数)。分别用平衡常数法和相对挥发度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时的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假设为完全理想物系。 解:(1) 平衡常数法 因为汽相、液相均为完全理想物系,

12、故符合乌拉尔定律pyi=pisxi 而Ki== 设T为80℃时 ,由安托尼公式(见习题1)求出格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101.29kPa, =38.82kPa,   =15。63kPa 故=K1x1+K2x2+K3x3           =           =           =0.64<1 故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为95℃时 =176。00kPa,  =63。47kPa,  =27.01kPa =1.11>1 故所设温度偏高,重设T为91.19℃, =160。02kPa,  =56.34kPa,  =23。625kPa =1.0000

13、125≈1 故用平衡常数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时的平衡温度为91。19℃ 汽相组成:====0.8001        ====0.1409 ====0。059 (2)相对挥发度法 由于是理想混合物,所以, 得 对于理想混合物,得= 设T为80℃时, =101。29kPa, =38。82kPa, =15.63kPa 故=2.61, =6.48, =/5。22, =/12。96 因为=1,故=0.788 又因为=100×0。788=78。8kPa,而=101。29×0.5=50。645kPa〈 故所设温度偏低; 重设T=92℃时=163

14、31kPa, =57。82kPa, =24。31kPa 得故=2.824, =6。718, =/5.648, =/13。436 因为=1,故=0.799,=0.141, =0。0595 且=100×0。799=79。9kPa,而=163。31×0。5=81。655kPa,基本相等 因此,由相对挥发度计算该物系平衡温度为92℃, 此时=0。799,=0.141, =0。0595 4。(2) 一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苯0.50;甲苯0.25;对二甲苯0.25(摩尔分率)。分别用平衡常数法和相对挥发度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式的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假设为完全理想系。 解

15、1: (1)平衡常数法: 设T=368K 用安托尼公式得: ; ; 由式(2—36)得: ; ; ; ; ; 由于>1。001,表明所设温度偏高。 由题意知液相中含量最大的是苯,由式(2—62)得: 可得 重复上述步骤: ; ; ; ; ; 在温度为367。78K时,存在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为:苯0

16、7765、甲苯0.1511、对二甲苯0。066675. (2)用相对挥发度法: 设温度为368K,取对二甲苯为相对组分。计算相对挥发度的: ; ; 组分i 苯(1) 甲苯(2) 对二甲苯(3) 0。50 0.25 0。25 1。000 5。807 2。353 1。000 2。9035 0.5883 0.2500 3.7418 0。7760 0。1572 0。0668 1。0000 解2: (1)平衡常数法.假设为完全理想系.设t=95℃ 苯: ; 甲苯: ; 对二

17、甲苯:; ; 选苯为参考组分:;解得T2=94。61℃ ; ; =0。6281 =0.2665 故泡点温度为94.61℃,且; ; (2)相对挥发度法 设t=95℃,同上求得=1。569,=0.6358,=0.2702 ,, 故泡点温度为95℃,且; ; 6. 一烃类混合物含甲烷5%(mol),乙烷10%,丙烷30%及异丁烷55%,试求混合物在25℃时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 解1:因为各组分都是烷烃,所以汽、液相均可以看成理想溶液,值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可使用烃类的P—T—K图. ⑴泡点压力的计算:75348

18、假设P=2。0MPa,因T=25℃,查图求 组分i 甲烷(1) 乙烷(2) 丙烷(3) 异丁烷(4) ∑ 0.05 0。10 0.30 0.55 1。00 8。5 1.8 0。57 0。26 0。425 0。18 0.171 0.143 0。919 =0.919<1,说明所设压力偏高,重设P=1.8MPa 组分i 甲烷(1) 乙烷(2) 丙烷(3) 异丁烷(4) ∑ 0。05 0.10 0。30 0.55 1。00 9.4 1。95 0。62 0.28 0。47 0。195 0.186

19、 0。154 1.005 =1。005≈1,故泡点压力为1.8MPa。 ⑵露点压力的计算: 假设P=0。6MPa,因T=25℃,查图求 组分i 甲烷(1) 乙烷(2) 丙烷(3) 异丁烷(4) ∑ 0.05 0.10 0.30 0。55 1。00 26.0 5.0 1。6 0。64 0。0019 0.02 0.1875 0。8594 1。0688 =1.0688>1。00,说明压力偏高,重设P=0。56MPa。 组分i 甲烷(1) 乙烷(2) 丙烷(3) 异丁烷(4) ∑ 0。05 0.10 0

20、30 0.55 1。00 27.8 5.38 1。69 0。68 0。0018 0.0186 0。1775 0.8088 1.006 =1.006≈1,故露点压力为0.56MPa。 解2:(1)求泡点压力: 设P1=1000KPa,由25℃,1000KPa,查P-T—K列线图得 =16。5 =3.2 =1。0 =0。43 所以 选异丁烷为参考组分 ,查得P=1771KPa 在此条件下求得=1.021,继续调整 ,查得P=1800KPa 求得:,故混合物在25℃的泡点压力为1800KPa 序号 组分 1000KPa 2000

21、KPa 1770KPa 1800KPa 1 甲烷 0.05 16。5 0.825 8.4 0。42 9.6 0.48 9.4 0.47 2 乙烷 0.10 3.2 0。32 1.75 0。175 1。95 0。195 1.92 0.192 3 丙烷 0。30 1.0 0.30 0。57 0.171 0.63 0。189 0.62 0。186 4 异丁烷 0.55 0。43 0。24 0.256 0.141 0.285 0.157 0。279 0。153 1。00

22、 1.68 0。907 1。001 (2)求露点压力 设P1=1000KPa,由25℃,1000KPa,查P-T—K列线图得 =16.5 =3.2 =1。0 =0.43 所以 选异丁烷为参考组分 由25℃,=0。694查得P=560KPa,查得各组分的值 求得故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为560KPa 序号 组成 组成 1000KPa 560KPa 1 甲烷 0.05 16.5 0。003 27。5 0.002 2 乙烷 0.10 3.2 0。031 5。20 0.019 3 丙烷 0.

23、30 1。0 0。30 1.70 0。176 4 异丁烷 0.55 0.43 1。28 0。694 0.793 1.614 0。990 7。 含有80%(mol)醋酸乙酯(A)和20%(mol)乙醇(E)的二元物系。液相活度系数用Van Laar方程计算,AAE=0。144,AEA=0。170。试计算在101。3kPa压力下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 解:由Vanlaar方程得: ,得=1.0075 , 得=1.1067 因为低压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故 ,得  (1) 泡点温度时,设T=348。15K,由安托尼方程得 =

24、94.377kPa,  =88.651kPa 故+= =0.945<1, 可知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349。82K: 此时=99.685kPa,  =94.819kPa +==1.00033≈1 故泡点温度为349.82K (2) 求露点温度,此体系可视为理想气体,由,得 设T=349.8K 由安托尼方程得=99。620kPa,  =94。743kPa, 故==1。4>1,故所设温度偏低 重设T=350。1K时=0.992≈1 故露点温度为350.1K 11。 组成为60 % 苯,25 %甲苯和15 % 对—二甲苯(均为mol百分数)的液体

25、混合物100kmol,在101。3kPa和100℃下闪蒸。试计算液体和气体产物的数量和组成。假设该物系为理想溶液。用安托尼方程计算蒸汽压。 解:设苯为组分1,甲苯为组分2, 对二甲苯为组分3. 100℃时, 【P33例2—7】 =198.929kPa, =74.165kPa,   =32。039kPa 对于低压气体,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液相可视为理想溶液, 故=,得==1。964,   ==0。732, ==0。316 (1) 核实闪蒸温度 假设100℃为进料的泡点温度,则 =1.964×0.6+0。732×0。25+0。316×0.15=1。41>1 假设100

26、℃为进料的露点温度,则 =1.21〉1 说明实际的进料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规定的闪蒸温度,闪蒸问题成立. (2) 求ψ,令ψ=0。1 =+  =+ =0。366 >0,应增大ψ值。 计算R-K方程导数公式为:  =-{++} =-{++} 而= 以=0.1为初值进行迭代,得下表 迭代次数 / 1 0。1 0.366 0。564 2 0.75 0。0436 0.511 3 0.84 0.0092 - 可知数值已达到P-T-K图的精确度 (3)计算, ==0。332

27、 ==0。651 同理,=0。323, =0.236 =0。353, =0.112 (4)计算, ==0。84×100=84kmol ==100—84=16kmol (5)核实, =0。999, =1。008,结果以满意 98 14。 在101.3 kPa下,对组成为45 %(摩尔百分数,下同)正已烷,25 %正庚烷及30 %正辛烷的混合物计算。 (1)泡点和露点温度 (2)将此混合物在101。3kPa下进行闪蒸,使进料的50 % 汽化。求闪蒸温度,两相的组成. 解:因为各组分都是烷烃,所得的汽、液相均可看成理想溶液,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若计

28、算精度不要求非常高可使用烃类的P-T-K图,见图2-1 假设T=82℃,由P=101.3kPa得下表: 组分 正己烷 45% 1.5 0.675 正庚烷 25% 0.63 0。158 正辛烷 30% 0.28 0.084 =0。917〈1,说明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85.8℃,得 组分 正己烷 45% 1.6 0。72 正庚烷 25% 0.7 0。175 正辛烷 30% 0.31 0。093 =1.008≈1,故泡点温度为85。8℃。 同理,可迭代求出

29、露点温度设T=95℃,此时 组分 =/ 正己烷 45% 2.0 0.225 正庚烷 25% 0.9 0.278 正辛烷 30% 0。425 0.705 /=1。2068>1,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102.4℃,得 组分 =/ 正己烷 45% 2。35 0。1915 正庚烷 25% 1。08 0.2315 正辛烷 30% 0。520 0.5769 /=0.9999≈1,满足精度要求,故露点温度为102.4℃。 (1) 进料50%气化,则由公式得T=94.1℃为闪

30、蒸温度,查表2—1得: 组分 正己烷 31.0% 58.90% 正庚烷 27。0% 22.45% 正辛烷 42.85% 17.14% 结果 (1)泡点:85.8oC,露点:102.4oC;  (2)闪蒸温度94。1oC; 气相组成:正已烷-0.31,正庚烷—0.27,正辛烷—0。43; 液相组成:正已烷—0.59,正庚烷—0。23,正辛烷-0.17.(均为摩尔分数)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1. 附图为脱丁烷塔的物料平衡图。全塔平均操作压力为 522kPa .求①最小理论塔板数;②估计非分配组分的分配。【P

31、75例3-4】 习题 6 附图 解:(1)根据题意可列表如下: 编号 组分 Xi,F Xi,FF Xi,D Xi,DD Xi,B Xi,BB 1 C3 0。0139 12 0.0256 12 0 0 2 iC4 0。511 448 0。944 442 0。0147 6 3 nC4 0。0411 36 0。0278 13 0.0563 23 4 iC5 0。0171 15 2.137*10-3 1 0.0343 14 5 C6 0.0262 23 0 0 0。0563 23 6 C7 0

32、0446 39.1 0 0 0.0958 39.1 7 C8 0.311 272。1 0 0 0.667 272.2 8 C9 0.0354 31。0 0 0 0.0759 31 Σ 1。000 F=876。2 1.000 468 1。000 408。3 (2)塔顶温度和塔釜温度的计算: 塔顶温度的计算: 第一次试差:假设TD=37。5℃,查Ki(37.5℃,522kPa) K1=2。91, K2=0.93, K3=0.68, K4=0.30, A1=3。22, a2=1.368, a3=1.0

33、 a4=0。441, 再由yi,D=xi,D ac=1 ai yi/ai Σyi/ai Kc=Σyi/ai=0.727 查得Kc值相应于37。5℃。故假设正确,露点温度TD=37。5℃ 塔釜温度的计算:第一次试差温度:假设TB=155℃ 编号 组分 Xi,DD Xi,B Ki ai aixi 1 C3 12 0 9.80 1.842 0 2 iC4 442 0.0147 6。14 1.154 0.0169 3 nC4 13 0。0563 5。32 1。0 0。0563 4 iC5 1 0

34、0343 3。0 0。564 0。0193 5 C6 0 0。0563 1.42 0。267 0。0150 6 C7 0 0.0958 0。79 0.148 0。01418 7 C8 0 0.667 0.47 0。0883 0.0589 8 C9 0 0.0759 0。28 0.0526 3.99*10—3 所以:Kc=5.414;再有P—T-K图查塔釜温度为TB=155℃,因与假设值符合,结束试差。 (3)最小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首先计算a值, aLH,D=1。368, aLH,B=1.154

35、 aLH,w=( aLH,D aLH,B)0。5=1。265; 代入芬斯克方程有 Nm=lg[(0.944/0。0147)*(0.0563/0。0278)]/lg1。256 =21.37 其他组分的分配:a13,w=(3。22*1。842)0。5=2.435 X1,DD/ X1,BB=( a13,w) Nm* X3,DD/ X3,BB=(2.435) Nm*(13/23)=1.0273*108 又 X1,FF=12= X1,DD/+X1,BB 由以上两式得: d1=12 同理可得: d2=447, d3=13, d4=2.138*10-7 d5=d6=d7=

36、d8≈0 3。 估计习题 6 脱丁烷塔的最小回流比.已知进料的液相分率 q =0。8666 。【P77例3-5】 解:由恩特伍德公式计算最小回流比 从解得 将θ代入式 ,其中,   7.在一精馏塔中分离苯(B),甲苯(T),二甲苯(X)和异丙苯(C)四元混合物。进料量200mol/h,进料组成zB=0.2,zT=0.3,zX=0.1,zc=0.4。塔顶采用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相对挥发度数据为:=2。25,=1。0,=0。33,=0.21。规定异丙苯在釜液中的回收率为99。8%,甲苯在馏出液中的回收率为99.5%.求最少理论板数和全回流操作下的组分分配。 解:

37、根据题意顶甲苯(T)为轻关键组分,异丙苯(C)为重关键组分, 则苯(B)为轻组分,二甲苯(X)为中间组分. 以重关键组分计算相对挥发度。 由分离要求计算关键组分在塔顶釜的分配。 所以 由与求出非关键组分的分布 苯: =0,=2000.2=40Kmol/h 二甲苯:,+=2000。1=20 求得=1.06,=18.94, 物料平衡结果见下表: 组分 苯(B) 0。2 40 0.396 0 0 甲苯(T) 0。3 59.9 0。592 0.3 0。003 异丙苯(C) 0.4 0。16

38、0。002 79.84 0。806 100。92 1.00 99。08 1.00 12. 在101。3Kpa压力下氯仿(1)—甲醇(2)系统的NRTL参数为: =8.9665J/mol,=—0.83665J/mol,=0.3。试确定共沸温度和共沸组成。 安托尼方程(:Pa;T:K) 氯仿: 甲醇: 解:设T为53。5℃ 则 =76990。1 =64595.6 由,= ==0。06788 ==1.2852 = = = = —===0。1755 求得=0。32 =1.2092 =0。8971 = =

39、69195。98Pa101。3kPa 设T为60℃ 则 =95721.9 =84599.9 —===0。1235 设T为56℃ 则 =83815。2 =71759。3 -===0。1553 当-=0.1553时求得=0。30 =1.1099 =0.9500 = =75627.8Pa101。3kPa 14. 某1、2两组分构成二元系,活度系数方程为,,端值常数与温度的关系:A=1.7884-4。2510-3T (T,K) 蒸汽压方程为 (P:kPa:T:K) 假设汽相是理想气体,试问99.75Kpa时①系统是否形成共沸物?

40、②共沸温度是多少? 解:设T为350K 则A=1。7884—4。2510-3350=1.7884-1。4875=0.3009 ;=91。0284 kPa ;=119.2439 kPa 因为在恒沸点 由得 解得:=0。9487 =0。0513 ;=1.0008 ;=1。3110 P==1。00080。948791.0284+1。31100.0513119。2439 =95.0692 kPa 设T为340K 则A=1。7884—4.2510-3340=0.3434 ;=64.7695 kPa ;=84。

41、8458 kPa 由; 解得:=0。8931 =1—0。8931=0。1069 ;=1。0039 ;=1。3151 P==1.00390.893164。7695+1.31510。106984。8458 =69.9992 kPa 设T为352K 则A=1.7884—4。2510—3352=0。2924 ;=97。2143 kPa ;=127.3473 kPa 由; =0.9617 =1-0。9617=0。0383 ;=1。0004 ;=1。3105 P==1.00040。961797.2143+1.31050.0383127。3473 =99。9202 k

42、Pa 说明系统形成共沸物,其共沸温度为352K。 判断,而=1。313,=1.002 · ,且, · 故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恒沸物温度为344.5K。 第四章 气体吸收 9。 某原料气组成如下: 组分 CH4 C2H6 C3H8 i—C4H10 n-C4H10 i—C5H12 n-C5H12 n-C6H14 y0(摩尔分率) 0。765 0。045 0。035 0.025 0。045 0.015 0。025 0.045 先拟用不挥发的烃类液体为吸收剂在板式塔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平均吸收温度为38℃,压力为1.013Mpa,如果要求将i—C4

43、H10回收90%.试求: (1) 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的最小液气比. (2) 操作液气比为组小液气比的1.1倍时,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 (3) 各组分的吸收分率和离塔尾气的组成。 (4) 求塔底的吸收液量 解:(1)最小液气比的计算: 在最小液气比下 N=∞,A关=关=0.0.85 =0.56 0.85=0。476 (2)理论板数的计算: 操作液气比=1。20.476=0.5712 (3)尾气的数量和组成计算: 非关键组分的 吸收率 被吸收的量为,塔顶尾气数量 塔顶组成 按上述各式计算,将结果列于下表 组分 Kmol/h Ki

44、 CH4 76。5 17.4 0.033 0.032 2。524 73。98 0。920 C2H6 4.5 3.75 0。152 0.152 0。684 3。816 0。047 C3H8 3.5 1。3 0。439 0。436 1。526 1.974 0。025 i-C4H10 2。5 0.56 1。02 0.85 2。125 0。375 0.0047 n—C4H10 4.5 0.4 1.428 0.95 4。275 0.225 0.0028 i-C5H12 1.5 0。18 3。17 1.

45、00 1.500 0.0 0.0 n—C5H12 2.5 0。144 3。97 1.00 2.500 0。0 0.0 n—C6H14 4.5 0.056 10.2 1。00 4。500 0。0 0。0 合计 100。0 — — - 19。810 80。190 (4)塔底的吸收量 塔内气体平均流率:Kmol/h 塔内液体平均流率: 而,即100+=80.37+ 联立求解得=61。33Kmol/h。 =41。70Kmol/h 解2:由题意知,i—C4H10为关键组分 由P=1。013Mpa,t平=38℃ 查得K关=0.56

46、P—T—K图) (1)在最小液气比下 N=∞,A关=中关=0.9 =0。56 0.9=0.504 (2)=1。10.504=0.5544 所以 理论板数为 (3)它组分吸收率公式 , 计算结果如下: 组分 进料量 相平衡常数Ki 被吸收量 塔顶尾气 数量 组成 CH4 76.5 17。4 0。032 0.032 2.448 74。05 0。923 C2H6 4。5 3。75 0.148 0。148 0.668 3.834 0。048 C3H8 3.5 1。3 0.426 0。426 1.491 2。0

47、09 0.025 i—C4H10 2.5 0.56 0。99 0。90 2。250 0。250 0。003 n-C4H10 4.5 0。4 1.386 0。99 4.455 0.045 0.0006 i—C5H12 1。5 0.18 3.08 1.00 1.500 0.0 0。0 n-C5H12 2.5 0。144 3。85 1.00 2。500 0。0 0。0 n—C6H14 4.5 0.056 9.9 1.00 4。500 0。0 0.0 合计 100.0 — — - 19.810 80。190

48、 以CH4为例: = = V1(CH4)=(1-)VN+1=(1-0。032)76.5=74。05 (4)塔内气体平均流率:Kmol/h 塔内液体平均流率:L= 由=0.5544 =40.05Kmol/h 第六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1. 某精馏塔共有三个平衡级,一个全凝器和一个再沸器。用于分离由60%(mol)的甲醇,20%乙醇和20%正丙醇所组成的饱和液体混合物。在中间一级上进料,进料量为1000kmol/h.此塔的操作压力为101.3kPa.馏出液量为600kmol/h。回流量为2000kmol/h。饱和液体回流.假设恒摩尔流。用泡点法计算一个迭代循

49、环,直到得出一组新的Ti 值。 安托尼方程: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T:K ;PS:Pa) 提示:为开始迭代,假定馏出液温度等于甲醇的正常沸点,而塔釜温度等于其它两个醇的正常沸点的算术平均值,其它级温按线性内插。 解:馏出液量D = U1= 600kmol/h,L1= 2000kmol/h,由围绕全凝器的总物料衡算得V2=L1+U1=2600kmol/h。 由安托尼方程算出物料的沸点得: T甲醇 =337.65K,T乙醇 =351.48K,T正丙醇 =370。35K。 假定馏出液温度等于甲醇的正常沸点,而塔釜温度等于其它两个醇的正常沸点的算术平均值,其它级温按线性内插

50、 迭代变量的初值列于下表 级序号,j Vj,mol/h Tj,K 级序号,j Vj,mol/h Tj,K 1 0 337.65 4 2600 355.01 2 2600 343.44 5 2600 360。79 3 2600 349。22 在假定的级温度及101.3kPa压力下,由安托尼方程得到的K值为: 组分 Ki,j 1 2 3 4 5 甲醇 1 1.25 1.55 1.91 2.33 乙醇 0.56 0。72 0。91 1。15 1。43 正丙醇 0。25 0。33 0.42 0。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