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解题方法技巧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解题方法技巧 单选题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3kg、2=1kg的两小物块 A、B 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细线相连,两物块均静止于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拉 A,使其以加速度=2m/s2沿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1=2s,细线突然被拉断,再经时间2=1s,B 上滑到最高点,则 B 到达最高点时 A 的速度大小为()A6m/sB8m/sC9m/sD10m/s 答案:B 细线被拉断前,以 A、B 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合=(1+2)=(3+1)2N=8N 1=2s时,A、B 的速度为 1=1=2 2m/s=
2、4m/s 细线突然被拉断后,整体受到的合力保持不变,再经时间2=1s,B 上滑到最高点,此时 B 的速度为零,设此时 A 的速度为A,以 A、B 为整体,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合2=1A(1+2)1 解得 A=8m/s 2 故选 B。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 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 6 kg 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 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 m/s,则()A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 B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 C左方是 A 球,碰
3、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 D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 答案:A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因为碰撞后 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 m/s,可知 A 球受到的冲击力为负方向,因此 A 球一定位于左方,A、B 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 6 kg m/s,根据 mB2mA 可知 因此 A 球动量一定为正方向,若 B 球动量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因此碰后 A 球的动量为 2kg m/s,碰后B球的动量为 10kg m/s,则=:=2:5 若 B 球动量为负方向,碰后 A 球的动量为 2kg m/s,碰后B球的动量为-2kg m/s,则会发生二次碰撞,不符合碰撞规律
4、,故 A 正确,BCD 错误。3 故选 A。3、为研究光的干涉规律,小明用激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他用频率为f的红色激光垂直照射双缝,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若将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大 B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将变大 C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则P点到双缝1、2的距离之差为52 D如果将整个装置放到水中做实验,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大 答案:C AB将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则波长变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波长变短,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若将双缝的间距变大,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A、B 错误;C光屏上P点出
5、现第三条暗条纹,P点到双缝的矩离之差为 52=52 C 正确;D真空(或空气)中波长为 的光,在折射率为n的水中波长变为=4 光线到水中时波长变短,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D 错误。故选 C。4、如图所示,半径为R光滑的14圆弧轨道PA固定安装在竖直平面内,A点的切线水平,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R,让质量为m=0.2kg 的小球甲(视为质点)从P点由静止沿圆弧轨道滑下,从A点飞出,落在地面的B点,飞出后落到地面的水平位移为x=0.9m;把质量为M=0.4kg 的小球乙(与甲的半径相同)静止放置在A点,让小球甲重新从P点由静止沿圆弧轨道滑下,与乙发生弹性碰撞,空气的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10m/s
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弧轨道的半径R=0.9m B乙从A点飞出至落至地面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6N s C甲、乙碰撞后乙的速度 2.0m/s D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为1.2N s 答案:C A甲由P到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202 甲由A到B,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122 =0 综合解得 5 0=3m/s =0.45m =0.3s 故 A 错误;B乙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0.3s 重力的冲量 G=计算可得 G=1.2N s 故 B 错误;C甲乙在A点发生碰撞,设碰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1、2,由动量守恒 0=1+2 由能量守恒 1202=1212+1222 综合解得 1=1m/s 2
7、=2m/s 故 C 正确;D甲乙在碰撞的过程中,对甲应用动量定理,可得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为 =0 1=0.8N s 6 故 D 错误。故选 C。5、某透明均匀介质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半圆形直径重合,半圆形的圆心为点O,一束绿色光线从面上的点射入该介质,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O点,且=,折射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刚好发生全反射。若不考虑二次反射情况,则()A若只将光线换成蓝光,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点将下移 B若只将光线换成红光,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点将下移 C增大光线与面的夹角,绿光将从半圆形界面处射出 D增大光线与面的夹角,绿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将变大 答案:B AB在同种介质
8、中,红 绿 绿 蓝,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7 A 错误,B 正确;CD增大光线与面的夹角会使绿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变小,同时也会增大绿光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角,则绿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变小,且仍旧在半圆形界面处发生全反射,CD 错误。故选 B。6、如图所示,A、B 两个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A、B 两球的质量分别为 0.4kg 和 1.2kg。现使 A 球获得向右的瞬时速度=6m/s。已知弹簧始终在其弹性限度之内,则在 A、B 两球运动的过程中()AB 球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1.5m/s BB 球速度最大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 3m/s,方向水平向左 CA 球速度为 0 时,A、
9、B 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DA 球加速度为 0 时,B 球的速度最大 答案:B AB当 B 球速度最大时,弹簧处于原长,以向右为正方向,设此时 A、B 速度为v1、v2,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A0=A1+B2 12A2=12A12+12B22 解得 v1=-3m/s,v2=3m/s A 错误,B 正确;C由能量守恒可知,A、B 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此时 A、B 速度相同,设为,由动量守恒 8 A0=(A+B)解得=1.5m/s C 错误;DA 球加速度为 0 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弹簧从压缩状态逐渐恢复原长过程中,B 球的速度逐渐增大,弹簧恢复原长时 B 速度
10、达到最大;当弹簧从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过程中,B 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弹簧恢复原长时 B速度达到最小值,D 错误。故选 B。7、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该同学屈膝下蹲并竖直向上跳起,在人跳离地面之前的过程中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做功为W,冲量为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W=0,I=0BW=0,I0 CW0,I=0DW0,I0 答案:B 因为在人起跳的过程中人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位移,根据 =N 可知支持力做功为零。根据 =N 可知弹力的冲量不为零。故选 B。8、如图所示为冲击摆实验装置,一飞行子弹射入沙箱后与沙箱合为一体,共同摆起一定的高度,则下面有关能量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9
11、A子弹的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 B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热能 C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动能 D子弹的动能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另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机械能 答案:D 子弹在射入沙箱瞬间,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然后共同摆起一定高度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子弹和沙箱的动能完全转化为系统的重力势能,所以全过程子弹的动能是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另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机械能,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9、2021 年 5 月 15 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已知在火星表面一摆长为L的单摆
12、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探测器在离开火星表面返回时,在离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以速度v绕其运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可视为匀质球体,则火星的密度为()A6222(2)B32C622(2)D6222 答案:A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2 根据黄金代换式 =2 10 根据圆周运动得 =2(+)根据密度公式 =433 解得 =6222(2)故选 A。10、G1、G2为放在水平面上的高度略有差别的两个长方体,为了检查这两个长方体的上表面是否相互平行,检测员用一块标准的平行透明平板 T 压在 G1、G2的上方,T 与 G1、G2支架分别形成尖劈形空气层,如图所示。G1、G2的上表
13、面与平板的夹角分别为 和,P为平板 T 上表面上的一点。用单色光从上方照射平板 T,G1、G2的上方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条纹可以推知()A若=,则 G1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G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 B若,则 G1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G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 C若将 G1、G2的间距缩短些,则 G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密 D若在P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 T,则 G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密 答案:C AB设物体上表面与平板的夹角为,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由空气薄膜干涉条件,则有 2tan=11 解得=2tan 若=,则 G1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等于 G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若,则 G1上方的干涉
14、条纹间距小于 G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故 AB 错误;C若将 G1、G2的间距缩短些,则 增大,可知 G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密,故 C 正确;D若P在两长方体间,在P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 T,则 减小,可知 G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疏,故 D 错误。故选 C。1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不用激光光源而用一般的单色光源,为了完成实验可在双缝前边加一单缝获得线光源,如图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 S 从双缝 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 P 的位置不变 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 P 的位置略向上移 D
15、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 P 的位置略向下移 答案:D 本实验中单缝 S 的作用是形成频率一定的线光源,双缝 S1、S2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稍微移动 S 后,没有改变传到双缝的光的频率,由 S1、S2射出的仍是相干光,由单缝 S 发出的光到达屏幕上 P 点下方某点光程差为零,故12 中央亮纹下移。选项 D 正确。1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频率是 4HzB010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 20cm C在=4s时质点的速度为 0D在=1s和=3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B A由图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4s,故频率为 =1=0.25Hz A 错误;
16、B每个周期质点的路程为 4A,可知 010s 内质点的路程是振幅的 10 倍,故路程为 20cm,B 正确;C在=4s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故速度最大,C 错误;D在=1s和=3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误。故选 B。13、如图所示,弹簧振子 B 上放一个物块 A,在 A 与 B 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 A 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 A 受重力、支持力及 B 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B物块 A 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13 C物块 A 受重力、支持力及 B 对它的回复力 D物块 A 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
17、的弹力 答案:A 物块 A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提供 A 做简谐运动所需的回复力,由Fkx知,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低 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只有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时,才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B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振幅总比减弱点的振幅要大,位移不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大,A 错误;B单摆在周期
18、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由驱动力周期决定,与单摆的固有周期无关,故与单摆的摆长无关,B 正确;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我们接收的频率高于波源发出的频率,C 错误;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更小时,才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 错误。故选 B。15、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C小球在
19、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答案:C D小球从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槽没有动,与竖直墙之间存在挤压,动量不守恒;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斜槽与竖直墙分离,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全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系统受竖直墙弹力的作用,故全过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选项 D 错误;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1202=小球和凹槽一起运动到槽口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0=(+)小球离开右侧槽口时,水平方向有速度,将做斜抛运动,选项 A 错误;BC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斜槽往右运动,斜槽对小球的
20、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对斜槽的压力对斜槽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 B 错,C 对。故选 C。多选题 16、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是1、2的A、B两物块相连,它们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质量之比1:2=2:3。现给物块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并从此时刻开始计时,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15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时刻弹簧长度最短,3时刻弹簧长度最长 B2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C2=0.80 D3=0.50 答案:AC 由 图像可以判知:(1)1时刻二者速度相同、弹簧长度最短;(2)3时刻二者速度相同、弹簧长度最长;(3)2时刻二者速度反向、弹簧恰好处于
21、原长状态。AB从 0 到1的过程中,1的速度比2的大,弹簧被压缩,1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此后,1的速度比2的小,两者间距增大,弹簧的压缩量减小,所以1时刻弹簧长度最短,2时刻2的速度最大,此后2的速度减小,弹簧被拉伸,则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此时弹簧最长,故 A 正确,B 错误;C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0=11+22 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弹簧弹性势能为零,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102=12112+12222 16 解得 2=0.80 故 C 正确;D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0
22、=(1+2)3 解得 3=0.40 故 D 错误。故选 AC。17、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挂两球的细绅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两小球必须都是刚性球,且质量相同 C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答案:ACD A细绳长度适当,便于操作;两绳等长,以保证两球能对心碰撞,A 正确;B为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适性,两球质地是任意的,质量也需考虑各种情况,但大小必须相同,以保证两球发生正碰,B 错误;17 C由静止释放小球,初动能为零,可由机械能守恒(1 cos)=122 计算碰前小球的速度,方便简单,C 正确;D碰后两
23、球分开或共同运动都是实验时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D 正确。故选 ACD。18、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惯性越大的物体,它的动量也越大 B动量大的物体,它的速度不一定大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动量也保持不变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的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答案:BD A动量的大小由质量和速度的大小共同决定,即 p=mv 惯性大则质量大,但动量不一定大,故 A 错误;B动量大的物体,可能是速度大,但也有可能是质量大,故 B 正确;CD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只有在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时,其动量才保持不变,故 C 错误、D正确。故选 BD。19、图 1 为医生正在
24、为病人做 B 超检查,B 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 B 超图像。图 2 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0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 1107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8 A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1.4103 m/s B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Ct1.25107 s 时质点M运动到横坐标x3.5104 m 处 D01.25107 s 内质点M的路程为 2 mm Et1.25 10-7s 时质点N开始振动,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答案:
25、ADE A由题图 2 知波长 14102 mm1.4104m 由 vf 得波速 v1.41041107 m/s1.4103 m/s 选项 A 正确;B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 B 错误;C质点M只会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选项 C 错误;D质点M振动的周期 T111107s1107 s 由于 19 =1.25 1071 107=54 质点M在 01.25107s 内运动的路程 l544A5440.4 mm2mm 选项 D 正确;E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质点N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超声波由M点传到N点的时间为 t(3517.5)1051.41
26、03 s1.25 10-7s 故 E 正确。故选 ADE。20、如图所示是指纹识别原理图,它利用了光学棱镜的全反射特性。在指纹谷线(凹部)处入射光在棱镜界面发生全反射;在指纹脊线(凸部)处入射光的某些部分被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的地方。这样就在指纹模块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从指纹谷线处反射的光线更亮一些 B产生的明暗相间指纹图像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 C手机贴膜后再进行指纹识别,反射光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D手指湿润后识别率降低,是因为明暗条纹的亮度对比下降了 答案:AD A在指纹谷线(凹部)处入射光在棱镜界面发生的是全反射,则从指纹谷线处反射的光线更亮一些,A 正确;B光的干涉
27、需要两个相干光源,入射到谷线和脊线的光线不是相干光,B 错误;20 C在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中,光的频率不变,C 错误;D手指湿润后在手指表面形成水膜会使明暗条纹的亮度对比下降,识别率降低,D 正确。故选 AD。21、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将一个单摆的摆球拉离平衡位置,无初速度地释放,经过一次全振动后,摆球将回到释放位置。但实际上,在北京使一摆长为 60m 的单摆的摆球偏离平衡位置 3m 后,无初速度地释放,经过一次全振动后,摆球将沿顺时针方向偏离释放点约 3mm,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可解释为,小球除了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外,由于地球自转,在摆动过程中小球还受到一个“力”,该“力”的许多性质与带电
28、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相似。例如,该力方向的确定可采用左手定则,由南指向北的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可类比成磁感线的方向,摆球的速度方向可类比成正电荷的速度方向;该力的大小与摆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速率成正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将该单摆移动到北极做该实验,即使其他条件一样,现象将更明显 B若将该单摆移动到赤道做该实验,即使其他条件一样,观察不到明显的偏离 C若将该单摆移动到南半球做该实验,摆球将沿逆时针方向偏离释放点 D在一次全振动中,该“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做的总功为零 E在图中,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垂直于摆动平面向外的“力”F在图中,小球从左向右运动将偏向直径的外侧,即图中的 a 点
29、G这个实验巧妙地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答案:CD 21 A在北极,可用左手定则判断:张开手掌,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让地球自转轴向上穿过手心,四指指向摆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分速度方向,拇指指向就是该“力”的方向,可知该“力”的方向垂直于小球运动方向和摆线所构成的平面,在北极摆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分速度是最大的,则该“力”的大小是最大的,因此现象更明显,A 不符合题意;B在赤道,同理用左手定则判断该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或向下,所以摆球不偏离,因此观察不到明显的偏离,B 不符合题意;C无论南北半球,由南向北的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变,用左手定则判断得到摆球都是沿顺时针方向偏离,C 符合题意。D该“力”类似
30、洛伦兹力,分析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不做功,D 符合题意;EFG在图中,小球从左向右运动过程中,受到垂直于摆动平面向外的“力”,摆球的运动将偏向直径的外侧,即图中的 a 点(顺时针方向偏离)。此“力”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该试验也巧妙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EFG 不符合题意。故选 CD。22、美国科研人员在 2016 年2月 11 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于 2015 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猜测。在爱因斯坦的描述中,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得越厉害。当有质量的两物体加速旋转的时候,他们周围的时空会发生起伏、震
31、颤这种“时空扰动”以波(涟漪)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引力波”。其实只要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不同方式产生的引力波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引力波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度微弱,因此它的衰减也是极度缓慢的。引力波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宇宙的全新窗口,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新的奥秘。根据上述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 A引力波传播需要介质 B引力波不可能携带波源的信息 C引力波会有干涉现象 D引力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答案:CD A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说明“引力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故 A 错误;B“引力波
32、”携带波源的信息,故 B 错误;CD“引力波”是横波,会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且引力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故 CD 正确。故选 CD。23、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 C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可能偏转 90 D光发生反射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 答案:ABC A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有人认为当入射角为0时,也就是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反射角为零,光线不改变方向,实际上光的传播方向改变180,选项 A 正确;C当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光的传播方向偏转 90,选项 C 正确;BD光
33、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而当发生全反射现象时,只有反射现象而无折射现象,故 B 正确,D错误。故选 ABC。24、如图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间的夹角都为,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23 光组成,以入射角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两点,由此可知()A射到Q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波长较短 B若稍微增大入射角,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入射光不平行 C若射出后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P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小 D若稍微增大入射角,光从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时,在该界面上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CD A根据红光
34、和蓝光的折射率特点,P点出射的应该是蓝光,Q点出射的应该是红光,由=可知,红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小,因而其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波长较长,A 错误;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光线经过两平行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在平行玻璃板上下两侧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即使平行玻璃板增加到三块,这个规律仍然存在,故射出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仍与入射光平行,B 错误;C由=可知,蓝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小,故 C 正确;D光从空气射入平行玻璃板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角达不到 90,则玻璃中的折射角就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光从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时,其入射角也一定小于全反射临界角,
35、故在该界面上不可24 能发生全反射,D 正确。故选 CD。25、一条细线下面挂一个小球,让它自由摆动,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单摆的摆长大约为 1m B若将此单摆置于向上匀加速的升降机中,单摆的周期会大于 2s C若将此单摆置于向下匀加速的升降机中,单摆的周期会大于 2s D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估算出它摆动的最大摆角 答案:AC AD根据图像可得周期为 2s,振幅A=4cm,根据 =2 解得 1m 则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摆角的正弦值 sin=0.04 D 错误 A 正确;B单摆置于向上匀加速的升降机中,小球处于超重状态,等效重力加速度g0 0 25 根据 =2 则单摆的
36、周期会小于 2s,B 错误;C单摆置于向下匀加速的升降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等效重力加速度 g0 0 根据 =2 则单摆的周期会大于 2s,C 正确。故选 AC。填空题 26、如图所示,振动周期均为 4s,振幅分别为 3cm、5cm 的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4m和=14m处。=0时刻两波源开始振动,产生同种类型沿x轴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知S1的起振方向向上,S2的起振方向向下,波源S1振动产生的波的波长为 6m。=4s时,=12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_(填“上”或“下”);=2m处为振动_(填“加强”或“减弱”)点,该处质点的振幅为_ cm。答案:下 减弱 2 1 波源S1、S2产
37、生同种类型的简谐横波,两列波的波长相等,波源S1振动产生的波的波长为 6m,波源S2振动产生的波的波长也为 6m。两列波振动周期均为 4s,t=4s 时,波沿波的传播方向向前传播了一个波长的距离。波源S1发出的波传到了=2m处,波源S2发出的波传到了=8m处,x=12m 处质点位于x轴上方,回复力向下指向平衡位置,x=12m 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下。2 x=2m 处,距离波源S1、S2的距离分别为 6m 和 12m,两波源的距离差 26 =12m 6m=6m 该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又S1的起振方向向上,S2的起振方向向下,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x=2m 处为振动减弱点。3 该处质点的振幅为 =
38、5cm 3cm=2cm 27、物理学中有一种碰撞被称为“超弹性连续碰撞”,通过能量的转移可以使最上面的小球弹起的高度比释放时的高度更大。如图所示,A、B、C三个弹性极好的小球,相邻小球间有极小间隙,三球球心连线竖直,从离地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其中C球下部离地H),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后B、C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C球落地前瞬间A球的速度大小为_;从上至下三球的质量之比为_;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_。答案:2 126 9H 123因为A、B、C球由静止同时释放,所以落地瞬间的速度相等,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v2=2gH 解得 vA=vC=2 由题意可知,C球碰地,反向碰B,B再
39、反向碰A,因都是弹性碰撞,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C碰B,有 mCvC-mBvB=mBvB 122+122=122 27 B碰A,有 mBvB-mAvA=mAvA 122+122=122 由以上几式可得 mAmBmC=126 由以上分析解得 vA=32 又 vA2=2ghmax 则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 hmax=22=9H 28、如图,一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子零时刻向右经过A点,2s 时第一次经过B点,已知振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2s 内经过的路程为 6m,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为_s,振幅为_m。答案:4 3 12振子从A点向右开始计时,振子先到达右侧最
40、大位移处,再反向到达平衡位置,最后到达B点用时 2s,因B点的速度大小和A点速度大小相等,则说明AB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则可知 2s 时间对应2,故周期 T22s4s 因半个周期内对应的路程为 2A,则有 2A6m 28 解得 A3m 29、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上端与质量为m的钢板连接,钢板处于静止状态。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从钢板正上方h处的P点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s0后到达最低点Q。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块与钢板碰后的速度大小为_;从P到Q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_。答案:22 mg(2s0+2)分析:根据题中物理情景描述可知,本题考查碰撞问题,根据碰撞过
41、程的规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进行分析推断。1物块下落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212 物块与钢板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1=22 解得 2=121=22 2从碰撞到Q点,由功能关系可知 12 222+20=p 29 则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p=(20+2)30、两个狭缝相距 0.3mm,位于离光屏 50cm 处,现用波长为 6000 的光照射双缝,则两条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为 1mm;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水中,那么两条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是_mm。(水的折射率为43,1=10-10m)答案:0.75 1光在水中的波长为=6000 101043m=4.5 107m 则将整个装置放于水中,那么两条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为=0.50.3 103 4.5 107m=7.5 104m=0.75mm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