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范围2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7第一节 某某县概况7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9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市场分析13第一节 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13第二节 产品价格分析14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5第五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16第一节 建设地点16第二节 建设条件16第六章 工程技术设计方案20第一节 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20第二节 生产工艺流程20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21第四节 土建工程22第五节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24第六节 给排水及消防25第七节 供电及通讯27第八节
2、管线综合设计方案29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防护30第一节 环境保护30第二节 安全防护34第八章 节能39第九章 组织结构和劳动定员43第一节 企业组织机构43第二节 劳动定员、人员来源及培训44第十章 建设实施及工程进度安排46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9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说明49第二节 投资估算50第三节 资金筹措50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51第一节 财务基础数据51第二节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4第三节 不确定性分析54第四节 经济评价结论56 第1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年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节约代用项目1.1.2建设单位:*木业有限公司1.1.3项目法人、项目负责人
3、项目法人: 项目负责人: 1.1.4项目性质:扩建1.1. 5建设地点:*省*市*区*镇*木业有限公司厂区范围内1.1.6生产经营目的及范围利用*市周边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生产环保型秸秆人造板及其制品。1.1.7项目建设规模年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1.2建设单位概况:*木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省*市*区*旅游开发区。经过6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市中型环保型人造板民营生产企业。目前,公司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企业,2006年和2007年度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先进集体,2004年至2008年被省经贸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是市级农业产业化
4、重点龙头企业。近三年公司曾获*市十五”期间承担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贡献奖、*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司现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ISO10012测量管理和ISO14024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十环)等四个体系认证,2006年公司生产的*牌细木工板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李同军出资6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8,王梅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2。截止2007年11月总资产18509万元,总负债494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6.7,净资产总额13567万元。公司厂区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约1.8万m2。自有速生杨原
5、料生产基地1000余亩,带动全区近3万亩杨木林建设。公司现有细木工板生产线和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各一条,年产各种装饰家具板材5万m3,年产值亿元以上,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公司实行股东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执行董事李同军担任总经理。公司现有职工210余人,各项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8人。公司设有企管部、财务部、经营部、生产技术部、供应部、办公室,细木工板车间、秸秆中密度纤维板车间、贴面板车间、成品包装车间等,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公司管理制度健全,行之有效。在多年的市场经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李同军的领导下,*
6、木业以“诚信合作、发展双赢”为宗旨,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优质高效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公司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联合开发国家“863”计划秸秆中密度纤维板项目,一期工程于2005年竣工投产,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麦秸板生产线,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无甲醛胶粘剂生产100绿色环保产品。该项目工艺先进,具有环保、阻燃、防水等特点。产品经国家权威机构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该项目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已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年产1.5万m3
7、示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40万元,增加农民就业岗位100多个,为农作物秸杆找到了一条综合利用、有效转化的途径。现已逐步形成以该项目为龙头,以乡镇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农民为原材料供应单位的“企业+基本单位+农户”的原材料供应格局。该项目不仅符合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也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同时也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焚烧麦秸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使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截止2008年11月末,公司的银行贷款2910万元。在各家银行无逾期、不欠息,业务正常,信誉良好。是农
8、发行、建设银行的AA级信用企业。经过几年的运营,公司在*各地市建立了直销网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尤其在*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人造板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并出口美国、韩国、印尼、以色列等国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麦秸板自动脱膜核心技术。该技术是在异氰酸脂胶中添加了部分化工脱膜成份,使板坯与压板自动脱离,与喷涂脱膜剂、粉尘脱膜等工艺相比,具有效率高、板面平整光滑等优点。其科技成果已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另外公司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联合建立了省级秸秆人造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目
9、前承担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1.3项目提出的有关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三农” 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每年种植小麦面积在43741万亩以上,麦秸作为小麦生产的剩余物,每年约有8694万t。*省每年种植小麦6000万亩以上,年生产麦秸秆2100万t,其中约有1000多万t麦秸在田间地头焚烧。麦秸化学组份主要是纤维素和木素。与木材相比,纤维素含量低于松木,但接近杨木,以节间含量最高;木素含量低于针叶材,接近阔叶材。麦秸是较理想的替代木材的原料。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再以麦秸为燃料,年复一年的大量麦秸秆,只好在田间焚烧,这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污染了大
10、气环境,还造成主要交通通道频频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都在潜心研究麦秸的有效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自90年代后期,在借鉴和跟踪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2003年6月完成实验室和生产线试验的基础上,筹建*木业有限公司国内第一条1.5万m3/a麦秸中密度“863”产业化示范生产线,2005年10月投产,2005年12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并获得了*省科技厅“麦秸中密度成套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鲁科成鉴字05第1014号)。该项技术是根据国内具体工艺水平和设备制造能力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创新技术,特别是麦秸
11、碎料制备和脱膜工艺形成了独有的工艺技术。*木业有限公司麦秸中密度“863”示范线投产以来,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在*省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出口美国、韩国、印尼、以色列等国家。截止2007年11月该公司总资产18509万元,总负债4942万元,资产负债率26.7净资产总额13567万元。三年来,公司取得了十分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为了进一步减少麦秸田间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事故等大量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生产率,积极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工业品生产,实现经济与环境
12、“共赢”的发展格局。本项目年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按1 m3人造板可替代3 m3原木使用价值计算,可节约代用30 万m3木质原料。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4.1 落实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008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其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秸秆综合利用是木材节约代用,解决木材原料不足的
13、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人造板材、包装材料,加大资金投入和实施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本项目以当地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年生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按1 m3人造板可替代3m3原木使用价值计算,可替代30万m3原木,节约代用的意义十分重大。1.4.2开辟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弃物为可用资源,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和林业产业政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199998号文关于发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委、市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推进麦秸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支持、指导和帮助*木业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
14、.5万m3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示范生产线。本期拟建工程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利用*区周边12万t秸秆原料,采用国产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利用异氰酸酯胶合技术,年生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产品,变废弃物为可用资源。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中的农林业第20、21项,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品。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和林业产业政策。1.4.3减少森林采伐,保护生态环境据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汇总分析报告,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为13542.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森林蓄积量达
15、124.9亿m3。由于过去用材林过度采伐,珍贵树种减少,大径级林木蓄量更少,而且森林资源结构低龄化和木材质量低质化也较突出。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发展到自然界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遭到全面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受到威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保护环境的最基本因素,其合理采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国际社会重点致力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制订了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开发利用非木质纤维,对天然林实施禁伐、限伐,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本项目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秸秆人造板,
16、满足市场部分需求,有利于减少对森林的采伐,有利于加快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保护生态环境1.4.4开辟人造板工业的第二纤维资源,推动人造板产品结构的调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再生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有各类秸秆纤维6亿多t ,其中:小麦秸秆约8000多万t 。若每年利用2.5%的小麦秸秆,即可生产200多万m3秸秆人造板,可替代500多万m3原木使用价值。本项目拟采用农作物再生纤维小麦秸秆为原料,生产品质高的秸秆人造板,*木业第一条秸秆中密度板生产线运行实践证明,企业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利用取之不尽的农业再生资源-秸秆,开辟人造板工业的第二纤维资源,利国、利民、利环境,也
17、推动了人造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1.4.5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改善建厂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秸秆焚烧除浪费资源外,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引发交通事故,影响航空安全。为有效遏止环境恶化的进程,逐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国家明令禁止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利用12万t秸秆原料,年生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大幅度减少农民在田间焚烧秸秆的数量,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可有效改善建厂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1.4.6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采用异氰酸酯,生产绿色环保型秸秆人造板,不含游离甲醛,符合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室内装
18、饰装修的国家标准。企业生产的板材,满足家具制作和绿色装饰装修的市场需求。1.4.7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的稳定繁荣本项目的建设可向社会提供232个就业岗位和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项目每年需用秸秆12万t,当地农民可将原废弃焚烧的秸秆卖给公司作原料,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可增加收入约3600万元。农民收入增加,势必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繁荣。1.4.8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消耗大量的麦秸和其它辅助材料,从而推动地区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的发展。企业每年还需上缴地方财政各种税费,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起着促进作用。1.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5.1 内容及范围的依据性文件*木
19、业有限公司于中国林产工业工程咨询公司 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 2008年12月24日*木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1.5.2适应的法律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公布,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35号
20、令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第 3号令);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劳安字19901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7年8月10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1
21、.5.3 应遵循的规程规范以及应采用的标准林产工业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 (LY514299);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
22、032001);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ll200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
23、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6276号);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9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29200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项目设计规范 (GB50264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2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123489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199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91);消防安全标志 (GB
25、1349592);1.6项目研究范围1.6.1两条年产5万m3秸秆人造板生产线的工艺方案、设备选型以及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和国内市场预测;1.6.2 与上述生产车间相配套的供电、供热、给排水以及所需的其它附属设施;1.6.3 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1.6.4 工程项目组成与实施计划;1.6.5 节能、节水、建筑防火、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并对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1.6.6 企业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与人员培训;1.6.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6.8 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1.6.9 项目的研究结论与建议。1.7 建设项目构成1.7.1 产品方案和生产
26、规模的确定1.根据*省*市及临近乡镇丰富的秸秆资源以及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人造板材的巨大市场需求,*木业有限公司在第一条示范线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拟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国产设备,利用现有地势平坦的建设场地和良好的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建设规模为年产10万m3秸秆人造板。2.本项目拟选用单层压机,素板规格为1220mm2440mm。今后将根据市场需求再生产贴面板。3.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型、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对人造板材游离甲醛释放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项目生产无游离甲醛的绿色环保型产品。1.7.2 建设项目构成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拟建厂址的建
27、设条件,本项目建设内容由以下子项构成:工程项目构成表工程编号项 目 名 称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备 注0101-101-201-301-401-501-601-7厂区工程总平面布置及运输厂区给排水厂区热力管线厂区供电线路厂区通讯线路厂区绿化厂区辅助设施30021秸秆人造板车间5万m34518032秸秆人造板车间5万m3451804成品库288005供热工程05-1热能中心22505-2燃料棚2160610kV中心配电所28807化工原料库36008污水处理站09综合楼3000合 计16035第2章 市场分析中密度纤维板是6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人造板,从1966年在美国建成世界上第1个中
28、密度纤维板厂以来,由于该产品具有质地均匀、表面平整光滑、内部结构细密、强度高、重量轻、物理性能好、易于加工、雕刻、油漆、贴面、不易变形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家具制造、室内装饰、门窗框及门扇的制造和电视机壳、各种音响设备以及细木工制品的生产,并可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因此,该产品问世以后发展很快。2.1中密度纤维板市场分析与预测2.1.1国内市场1.国内市场发展及生产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可供采伐的成过熟林明显不足。为了满足国内木材供应的缺口,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而且数量在逐年增长。2003年我国原木进口量为2546万m3,2004年2624万m3,同比增长3%。据有关
29、部门统计,今后我国每年的木材缺口将达到4000万m36000万m3。发展人造板工业正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节约木材资源的最好途径之一。人造板自进入我国就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8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平均每年以18.57%的速度增长,从1980年的91.4万m3发展到1990年的245万m3,2002年达到2930万m3,2006年已达到7429万m3。从1998年后我国人造板生产总量增长较为迅速,年均增长约34.39%,自200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人造板生产国。详见1990年2007年我国人造板生产量。20世纪80年代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进入我国,与世界第一条生产线的诞生相差20余
30、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发展更加迅速,成为我国人造板增长速度最快的板种。我国纤维板产量从1990年的117万m3增加到2006年的2467万m3,年均增长量为14.05%,在全国人造板产量中所占比例由1997年的16.70%增加到2006年的33.20%。详见1990年2007年我国纤维板生产量和1997年2007年我国纤维板产量占全部人造板产量比例。我国现有的纤维板生产企业仅有少量的湿法纤维板,90%以上的产量为中密度纤维板。截至2007年底,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599条,总生产能力达2618万m3,仅20022006年五年就新增227条生产线
31、,新增生产能力1366万m3,五年新增生产能力超过2002年之前全部生产能力。自1999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国。详见图近年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图。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单线生产能力呈逐年提高的态势,2001年底前,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87条,合计生产能力为826.7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不足3万m3;2002年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8条,合计生产能力为201.5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约4.2万m3;2003年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66条,合计生产能力为348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为5.3万m3;2004年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
32、线73条,合计生产能力为499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为6.8万m3;2005年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56条,合计生产能力为335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为5.98万m3;2006年全国建成投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4条,合计生产能力为150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为6.25万m3;2007年在建生产线30条,合计生产能力为209万m3,平均单线生产能力接近7万m3。据不完全统计,已投产和在建的596条生产线中,有550条多层与单层压机生产线,其单线生产能力平均为4.03万m3;有46条连续压机生产线,其中33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平均单线能力为10.26万m3。年产量在10万m3以上(含1
33、0万m3)的生产线有27条,全部采用连续压机生产工艺。从规模来看,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越来越大,且增长较快,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投资大的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从地域分布来看,先进的大型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华北、华南、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较少。从生产企业来看,越来越多的外资及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有国内非木业公司为调整产品结构投资或合资,也有国内的其他林业或非林业公司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延长或延伸产业链参与建设,更有十多家上市公司投入林业产业。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推动下,我国林产工业已经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混合所有制为主导形式的格局。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巨大变
34、化,是我国林产工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林产工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资本进入林产工业使行业素质有了一个飞跃,不但有了融资平台,更重要的面对资本市场严格监管和广大股民的问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经营业绩都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从生产情况来看,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逐渐提高,产品废品率、原料与能源消耗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逐渐降低,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们在产品质量、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管理、技术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们是林产工业的先进代表。从生产工艺来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目前代表世界最先进生产水平的连续平压生产工艺。从物耗、能耗看,采用先进工艺技
35、术其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指标大大降低。从产品结构来看,非规格产品比例较低,相对市场需求量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从产品售价来看,近两年随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呈不断上扬的趋势。总体而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逐步向国际靠拢,单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趋于成熟、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产品结构逐步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越来越强。2.国内市场预测据国家林业部门预测:未来10年,我国的木材及林产品需求将稳步上升。无论是从资源供需,还是从消费市场需求方面预测分析,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多年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略大于产量,不足部分靠进口。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
36、我国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考虑到原料供应因素,增长速度将逐渐减慢。预计到2010年中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量约为3000万m3。近几年我国中密度纤维板行业将保持产销两旺的势态。林产工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发展的引擎是:消费、投资、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加了36倍,保持年均增9%,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照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9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2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强劲拉动着林产工业产品的需求,同时林产工业产品长期稳定成长的庞大需求市场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
37、(1)家具制造业家具业历来就是人造板的传统应用领域,我国65%的纤维板应用于家具行业,现阶段我国的人造板家具约占家具总量的40%左右,其中70%的原料来自于纤维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持续升温的房地产和住宅装修热激活了潜力巨大的家具市场,推动了国内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际家具厂商纷至沓来抢占商机。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家具产业平均增长率在15%以上。在本世纪初,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01年我国家具产值为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5%;2002年达1650亿元,出口额为54.17亿美元,出口较上年增长36.5%;2003
38、年产值已达2040亿元,出口额73.33亿美元,出口额比上年增长35.4%;2004年家具行业年产值达273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到了103亿美元,产值比上年增长了34%,出口额增长了41%;2005年产值达34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139亿美元,从而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2006年我国家具行业年产值更是高达4050亿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家具行业年产值更是高达405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家具总产值的20%,其出口金额达174.6亿美元;2007年我国家具行业年产高达5087亿元人民币,可见家具行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增长。全球家具销量排名第一的瑞典宜家家具公司将其采购中心从新加坡移
39、到我国,已在哈尔滨、青岛、广州、云南和上海设立5个采购中心,美、日一些家具采购团常住东北,欧洲也有数千独立零售商从我国进口,美、日、意纷纷在华设厂。按有关部门保守预测,2010年我国家具行业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家具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人均产量和消费量与世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家具产值约占世界的16%,而人均消费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我国家具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作为拉动社会消费需求的住宅建设将继续扩大,家具消费热潮也随之持续高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家具市场进一步朝多元化需求发展。据有关部门估计,今后我国每年新建的
40、工厂、宾馆、写字楼、学校和商场所需各种家具加上更新换代的家具,每年集团消费规模大约为300多亿元。这一市场家具多为高中档产品。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容量巨大, 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预计将达到45%,仅此一项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10亿m2 其家具消耗相当可观.我国现有9亿农民,2亿多农户,每年新增家庭700万户,年均家具消费规模约为100多亿元,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我国农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会逐步提高,这部分人口基数大,其消费绝对增长额将相当可观。在家具生产方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家具工业体系。全国家具企业现有5万多家、500多万从业人员;
41、家具行业总值从1986年的53.6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4300亿元,中密度纤维板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密度纤维板可用于家具背板、隔板、装饰板、门板、抽屉底板等,中密度纤维板业的发展推动了家具制造业的更新换代,家具制造业的发展为性能优良的中密度纤维板带来了无限商机。(2)建筑业2005年我国建筑业总值为32552亿元,2006年上半年达14931亿元,建筑业是中密度纤维板最大的潜在市场。人造板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建筑模板、墙板、楼梯板、室内装饰及农用建筑物等,但目前我国人造板在建筑业上的消耗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以下是近年各国人造板在建筑领域内的消耗比例(%):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
42、本1525405040604060405040453060据有关部门预测,如果在未来几年我国人造板在建筑业应用比例提高到40%,建筑领域人造板的年需求量将超过2000万m3.。建筑装饰业也是中密度纤维板的重要消纳地。2003年我国建筑装饰市场总量为8102亿元,2004年总量为10157亿元,2005年总量达12265亿元.据建设部规划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建筑装饰业年均发展速度超过23%,预计2010年我国建筑装饰市场总量达17769亿元, 这为人造板特别是富于装饰性的中密度纤维板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被大量用于强化地板的制造。强化地板近年来增长迅速,据中国林产业协会地板专
43、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2006年强化地板生产量分别为9500万、12000万、15000万及20000万m2,平均年增长率20.46%。按2006年产量测算,仅强化地板基材就消耗高密度纤维板约200多万m3约占全国高密度纤维板总产量的10%,这一需求还将随强化地板每年超过20%的增长率一同增长。(3)其它市场中密度纤维板也涉足车辆与船舶制造、高档产品包装、体育用品和家用电器及其它一些轻工业等领域,特别是不规格中密度纤维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胶合板由于原料供应的原因,发展速度趋,中密度纤维板已逐步渗透这一市场,在有些领域可部分替代胶合板。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44、提高,人们对性能优良、品种多样、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加,其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良好。2.1.2进出口情况1.进出口情况分析(1)进口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密度纤维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虽然比过去有了长足进步,在数量、品种、规格及质量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庞大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但部分特种板材需求还要依赖进口。自1994年开始,随着国内市场的复苏,我国中密度纤维板年进口量呈明的上升趋势,2003年纤维板达139.55万m3 创历史最高,较2002年的125.16万m3增长到了11.9%,较1994年的23.69万m3增长了489%,从2004年国内新的一轮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设高潮掀起,中密度纤维板进口量逐渐调减。2004-2006年中密度纤维板进口量分别为138万m3、114万 m3 和57万m3。我国进口的中密度纤维板大多数为E1、EO级薄板和不规格板,主要用于高档家具制作以及强化木地板基材。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等一些南方家具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广东进口量最大占全部进口量80%以上。据海关统计,2002年广东省进口了73.02万m3中密度纤维板,比2001年增长了23.84%,其进口已经超过广东省当年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总产量。大量进口中密度纤维板产品,一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