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1 ,大小:191.04KB ,
资源ID:2244721      下载积分:3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447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川美-中国美术史教材-(1).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川美-中国美术史教材-(1).doc

1、(完整word)川美-中国美术史教材 (1)第一编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 史前美术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一、彩陶1、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1)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2)按陶质分:红、灰、白、黑;(3)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 ;(4)按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2、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

2、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典型代表.(1)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半坡类型的彩陶:代表:三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代表:花瓣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纹彩陶缸.(2)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马家窑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代表:旋涡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 出土于西安半坡,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代表器物,画面为厘米,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这类人面皆呈圆形,头上似戴着尖顶高帽,眼鼻形象明确,双眼眯成一线,耳旁或嘴旁有双鱼。展现人面与

3、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出土于河南临汝,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上有一只白鹳衔鱼,面向一柄装饰考究的石斧而立,图像组合明显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青海大通,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器物之一。其内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其内沿画着一圈组、每组个人手挽手跳舞的情景,个相同的人物形象和朝向的统一,表现了舞蹈的整齐节奏,透露出欢快热烈的气氛.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

4、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二、黑陶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薄胎蛋壳黑陶: 主要出土于山东章丘 ,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由于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其器物表面光滑,整体造型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黑、薄、光、亮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三、岩画岩画在制作手法上大体上可分为刻、绘两种。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其手法有3种:磨刻、敲凿、线刻代表: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稷神岩画

5、。四、雕塑红山文化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神庙遗址,与真人等大;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颇具神秘色彩。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红山文化碧玉龙: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高26厘米,整体呈玦形,龙首似猪,斜目方鼻,鬃鬣向后贴身弯曲上翘,龙身卷曲,尖尾,无四肢及鳞甲;龙背居中处有一穿孔,如系绳悬挂,全龙垂首拱背勾尾的形态.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良渚文化玉琮:1983年于浙江出土。高15。8厘米、直径7-6。5厘米、孔径5.65。2厘米。玉色黄绿,局部有棕色斑。长方柱形,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心孔对钻,内壁磨光。共六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以凸

6、横棱及平行细弦纹象征羽冠,单圈中加点为眼,圈端出一细线表示眼角。下方转角上设凸横档为鼻与嘴的简化图形。共琢有人面纹24组。玉质优良,刻纹精美,通体晶光闪耀,为良渚玉琮之精品。在良渚文化时期它主要是作为祭地的礼器.第二章 先秦美术一、青铜器概述(一)青铜器类别、功用及其文化内涵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

7、矛、剑、镞(zu)等。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二、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发展1、夏代(奴隶社会形成期青铜器时代初期)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不发达。2、商代(奴隶社会发展期青铜器时代成熟到鼎盛时期)(1)商前期: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代表:饕餮乳钉纹方鼎。(2)商后期:器型丰富,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代表:司母戊大方鼎、龙虎纹尊、四羊方尊.3、西周(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延续商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减少,食器

8、增多,铭文加长.代表:武王征商簋、伯矩鬲、毛公鼎.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自行铸器,形成不同风格.代表王子午鼎、莲鹤方壶。5、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端)以制造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广泛使用。代表: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体纹样。其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兽体身躯.这种纹样实际上是把牛、羊、鹿、虎、豹、熊等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形象,故统称兽面纹。饕餮纹特别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和西周早

9、期,常饰于器物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一般只施于器物的耳、足部.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是商代后期王室著名的青铜器。鼎的内壁刻有“司母戊”三字,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其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鼎的周身布满纹饰,四角以立雕形式各铸出一羊,神态安详、四脚挺立,支持尊体,将动物形象与器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商代青铜器的成功之作。采桑宴乐攻战纹壶:战国时代著名青铜器,其形制和图案基本相同的有两件: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出土于四川成都壶身布满图案纹样,分上中下三

10、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戈射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画面反映了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三、青铜雕塑1、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雕塑的艺术特点:三星堆青铜人像出土于四川广汉,是商代古蜀国青铜雕塑艺术和铸造艺术的代表,包括青铜人像、头像和面具。其艺术特色是: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概括夸张的手法,其形象神貌都有一种难以揣摩的静穆感和神秘感,尤其二号祭祀坑中的青铜连座人像是一件很特别的作品,其高1。7米和真人大小相近,头戴高冠,身微前倾,胳膊平抬,手作握物状.据考证此人像可能是在祭祀中 起到通天达地特殊作用的人物。2、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

11、该像身高181。2厘米,连底座高262厘米,头戴华冠,粗眉大眼,身着饰有云龙纹的长袍,双臂上举,双手握成环圈状,神态威武肃穆,是商代古蜀国的代表器物。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概括夸张的手法,其形象神貌都有一种难以揣摩的静穆感和神秘感,代表了古蜀国在雕塑艺术和铸造技术的成就。四、战国帛画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帛画。其一为人物龙凤帛画,另一幅称为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质地为平纹娟,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像为具有神异力

12、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5月从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细娟地,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中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穿长袍,一手握剑,一手拉缰,驾龙升天的中年男子形象内容与上一人物龙凤帛画相仿,形式也近似,帛画,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战国时期帛画:都表达了,死者生前立场景或死后生者对死者的美

13、好寄托,女的景物的为雉、孔雀等华丽的鸟类,男的舞剑、龙升天)。楚帛书:1942年9月从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盗掘出来的.帛书长38。7厘米,宽47厘米。五、书法篆刻艺术汉字起源的传统说法:1,结绳说。 2,八卦说 3,刻契说 。甲骨文是殷代的古人在占卜时,写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代表:商代祭祀狩猎牛骨刻辞。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金文就像是装饰体.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代表:西周大盂鼎铭文石鼓文,先秦最有名的时刻文字,刻在十个鼓形石揭上的四言古诗,记述游猎、行乐

14、之事。第二编 秦汉美术第一章 绘画艺术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形式、表现、内容及技法: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仅见于墓葬壁画和帛画。壁画大都以仪仗、宴会为题材,人物为主,车马为辅;帛画以表现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为主,体现了引魂升天的主题思想。绘画技法大都采用线描填彩。一、宫殿寺观壁画1、秦宫车马仪仗壁画遗迹2、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二、墓室壁画1、西汉:梁王墓巨龙升天图、卜千秋墓墓主升仙图、烧沟61号西汉墓二桃杀三士2、东汉:河北望都1号汉墓属吏及瑞兽图、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宁城幕府三、汉代帛画西汉马王堆帛画: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

15、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九个太阳、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白兔;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象征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第二章 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

16、风格:1、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我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的装饰性图象。始于西汉,风行东汉,随厚葬之风发展。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最多,以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刻最著名;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甘肃等地,以四川最多且具特色。画像石多为祠堂石室的壁画及墓门、楣、楹的装饰画;画像砖则往往是嵌在墓室的壁上。2、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内容广泛,从上层贵族的享乐到下层人民的劳动;从伏羲女娲到凤舞龙潜的神话无所不包,另有历史故事和战争田猎,如荆轲刺秦、列女孝子等等。3、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雕刻技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浅浮雕,即在打磨平整的砖石上,将所绘物象轮廓周围的平面剔去一层,再对形象略施雕刻,有的还涂以彩色,多

17、表现人物,如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石刻画像;另一种是线刻,即在平面上以直线或曲线刻成图画,花鸟虫鱼或建筑物都是用这种方法,如四川画像砖中的花砖等。4、各地的画像砖石各有特色.山东朴重、四川活泼、河南雄健,在中国绘画雕刻史上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鲁迅、林风眠都对汉代画像砖石有很高评价。代表: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梁祠闵子骞失棰画像石、孝孙原毂画像石画像砖:河南洛阳迎宾拜谒画像砖、驯马画像砖;四川彭县三界乡荷塘渔猎画像砖;四川大邑安仁乡弋射收获画像砖第三章 书法篆刻艺术秦汉书法发展:秦汉时期,时代变迁剧烈。文字缺少统一,大篆经过改创小篆,大小篆书又简化成隶书,随后又发展成草书,而又演变成章草,行书楷书。秦汉时期

18、,文字书法遗迹主要是帛书、简牍、壁画、篆刻、瓦当以及青铜铭文.第四章 雕塑艺术一、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像。二、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至1976年,在秦始皇陵东垣外,发现了震惊世纪考古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与真人真马等大的兵马俑6000多件。秦始皇兵马俑是一组大型纪念性雕塑。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整体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之势,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扫灭了六国的秦国军队的军威,使人产生敬畏难忘的深刻印象。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打破了西方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大型写实性雕塑的断言。弥补了秦代美术缺少实物印证

19、的缺憾。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场面,众多的数量和非凡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三、东汉陶俑:汉代人物雕塑之代表,是东汉晚期作品这些陶俑姿态动作变化多端,面部刻画真切传神,无论舞蹈、弹琴、说唱等力求表现出各具特征和微妙动人的瞬间.四川说唱俑:及其形神兼备的表现一位俳优说唱的情形,是四川说唱俑是东汉俑的上乘之作.出土于四川成都,左手抱鼓,右足高

20、跷,眉飞眼笑,塑造了一位兴高采烈地一边拍鼓一边说唱民间艺人形象。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神态之活泼,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四、霍去病墓石刻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现存陕西兴平。汉武帝在茂陵冬眠为霍去病选取的墓址,“为冢像祁连山”,纪念他在河西战役中取得的关键性胜利。现存的霍去病墓时刻,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合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绝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马踏匈奴:是

21、霍去病墓群雕的主体和代表作。作者以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来象征霍去病,以战马踏翻侵略者来歌颂其抗争战争中的勇敢。马腹以下不做镂空处理,既保证石雕的整体感和完整感,又暗示了匈奴无处可逃的困境。作品的造型,轮廓准确有力,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古朴稚拙,凝重稳练,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是西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作品.第五章 建筑艺术瓦当:是指屋顶檐头简瓦前面的陶治圆形遮挡物,俗称瓦头。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瓦当主要有图案纹和文字纹两种,瓦当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战国时代秦国出土饰有奔鹿纹、风鸟纹、豹纹、双獾纹的园瓦当,布局平正中有变化;秦始皇统一后,瓦当图案除流行云纹与葵瓣纹瓦当外,还出土有

22、四鹿纹、四兽纹、子母凤纹及鹿鸟昆虫纹园瓦当,构图更加饱满,形式益加华丽。秦代开始出现吉祥文字瓦当。两汉最流行卷云纹瓦当及吉祥文字瓦当。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瓦当,形象矫健活泼,瓦当中央的半球形图案越来越显著.汉人擅长将表意的汉字,变成庄重典雅的装饰艺术品。第六章 工艺美术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是西汉工艺品代表作.其造型为宫女双手执灯形象灯的设计精巧:灯盘可转动,灯光的光照度和照射方向可调节,宫女的袖子和身体中空,燃烧的烟气可导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达到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是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马踏飞雀 ,出土于甘肃武威,是东汉青铜雕塑代表

23、作。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鸟背上,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被誉为汉代青铜雕塑的奇葩。羽人骑天马玉雕:出土于西安咸阳,是西汉时期小型观赏玉器的代表作品其高0。7厘米表现一仙人乘天马在云中腾空奔驰,其气势宏伟,充满强烈动感,带有浪漫情调,同时也反映出汉代流行的羽化登仙的追求。知识点回顾:1、汉代的绘画形式主要有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和建有绘画和雕刻性质的汉画像砖画像石等类别。其绘画的功能主要侧重于“兴废鉴戒,褒功挞过”的社会教化功能.艺术品怡情悦性的自身功能,尚处于从属地位,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2、秦汉时期壁画非常流行,宫殿、衙署多

24、绘有壁画.西汉宣帝时,曾在麒鳞阁绘制过包括霍光、赵充国、苏武等在内的“麒鳞阁十二功臣像”。东汉明帝时,曾在洛阳的南宫云台绘制过“云台二十八将”功臣像.3、汉代流行厚葬之风,绘有精美壁画的汉墓非常流行。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密县打虎亭汉墓、河北望都1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等,都是汉代壁画墓的优秀代表。4、湖南省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字形非衣,是汉代帛画的代表。此图内容丰富,构图严谨,色彩富丽,用线流畅,人物造型生动,代表着汉代帛画的发展水平。5、汉代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其主要艺术特征是普遍采用平面式的构图,或连续或独幅式的画面去表现题材内容,

25、造型既朴拙浑厚概括简练又生动传神,题材内容有神话传说,先贤孝子列女故事,也有乐舞、杂技、宴饮、车马出行图等表现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有平面浮雕、平面阴线刻和平面阳线刻等不同风格。山东是汉画像石出土较多的地区,如嘉祥县的武粱祠,长清孝堂山的郭氏祠等,都是极其有名的汉画像石祠.6、汉代书法的主要书体是隶书,形式包括隶书碑和简书、帛书,代表作品如张迁碑、礼器碑、武威汉简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领域的重要发展变化:1、艺术的自身功能被人们认识,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2、山水画开始萌芽;3、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画家;4

26、、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出现;5、佛教绘画和佛教雕塑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1、曹不兴:1三国吴人,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和能力。主要画人物,是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2、卫协:西晋画家,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2善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对六朝重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3、顾恺之: 1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早期绘画理论家。2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也擅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瓦官寺的维摩诘壁画:A.是探究玄理,又在追求恬淡寂寞的胜流名士的真实写照。B.这种内心恬淡的心理刻画和秀骨清象的类型

27、描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时代的产物。4绘画风格和技巧特点可结合传世作品:女史箴图:A。依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通过对宫中贵族妇女的生活描写,展露出她们的神采;B.注重用线来造型,线条连绵不断有节奏感,线的力度略有控制,将自战国以来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列女传。仁智图:情节表现上以人物的动态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洛神赋图:A.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画,创造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B。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展开画卷,人物之间的情思依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C.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可望不可及的惆怅情意,是“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4、陆探微:1

28、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画帝王和当代功臣,名士肖像.运用草书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3创造“瘦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是崇尚玄学,重清淡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5、张僧繇:1萧梁时期的画家,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2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3吸取天竺画风画凹凸花,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风格为“疏体”。6、萧绎:职贡图:A.描绘外国使节形象,人物写实,笔法简练。B。旁书介绍该国人物风情的文字,是难得的文献史料.7、曹仲达: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 “曹家样.2后世评述他的风格“曹衣出水,概括了

29、佛教艺术最初传入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8、杨子华:1北齐宫廷画家,多描绘当代题材和贵族的生活。北齐校书图:人物形象特点鲜明:面形较长,发际较高,额圆颐方,略呈鹅卵形,可以看出北齐高水准的人物画风格。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是历代画论中对两种风格画派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曹不兴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从水中出来;吴道子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此语最早出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 “六朝三杰”六朝三杰是指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大家,若加上三国吴曹不兴并称六朝四杰;加上

30、唐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画史上把陆探微和顾恺之并称为“顾陆”属于“密体画风。张僧繇、吴道子属于“笔才一二,象已成焉的“疏体”画法。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主要有:河西魏晋墓室壁画、高句丽墓室壁画、东晋南朝模印砖画、北朝石刻线画、北朝漆画、北朝晚期的墓室壁画等。第三节 画学论著的出现1、 谢赫“六法论”: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六法”。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a、气韵生动:原指表现出对象的精神面貌,使作品具有生动的感染力.骨法用笔: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笔法;应物

31、象形:应对描绘对象的外形再现形象;随类赋彩:依据不同的对象色彩类别表现色彩;经营位置:构思和构图的谋篇布局;传移模写:临摹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b、谢的“六法”是在总结前人及当时的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之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确定为批评的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c、“六法”本是人物画的品评和创作准则,由于这些准则的包容性、概括性,后来成为所有题材绘画的普遍指导原则,也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2、宗炳画山水序:宗炳画山水序出现于公元440年之前的南朝刘宋。他除了提出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之外,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遣。画山水序既是中国

32、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皆可归功于宗炳的影响.“山水以形媚道”、“卧以游之”、透视法。3、王微叙画:A、王微(415453)在叙画中首先排除山水画的地图实用价值,认为山水画独立成科,且与易象同体,把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般的高度。B、提出书法笔势点划可用于山水画描写,这是后世书画相通论之始.C、提出“拟太虚之体”的“写心论”,与宗炳的“以形写形”相得益彰,影响至今。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题。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4、魏晋其他绘画理论 (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

33、绘人物。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3)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摹写。第三章 隋唐的绘画艺术第一节 道释人物画家与作品一、人物画:1、阎立本:A.宫廷画家,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B。步辇图:a。描绘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b。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设色,重视面部特征的刻画,成功

34、塑造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C。历代帝王图: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揭示出不同帝王的心态,气质和特征.D.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已演为故事“以旌德业”.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2、吴道子:A。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B.创作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上:a。绘制玄元图,五圣图,千变万化的千佛形象。b。经变是画的最多的题材,地狱变相最为著称,有强烈的感染力。C。技法特点:a.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b.用色“深浅晕成”

35、“敷粉浅淡”,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c。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d。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D.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与“曹家样具有显著的区别:“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特点。E。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其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奉他为祖师,并保持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二、仕女画:1、张萱:A.盛唐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

36、材,常以宫廷游宴入画。B。宫怨题材的绘画:着意描写宫廷妇女被遗弃的冷落寂寞,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C。虢国夫人游春图:a.以盛唐宫廷妇女的生活为创作题材,人的形态从容,马的步伐轻快,符合郊游的愉快主题。b.成功之处在于从一骑从行列表现当时豪贵生活的娇纵富有概括意义。D.捣练图:a。描写了从事制练劳作的贵族妇女。b.分为三段,几组人物相互间的联系自然而生动,动态徐缓,仪态娴静,一些细微的动作描写尤为具体生动.2、周昉:A.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题材主要表现贵族阶级的生活,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B.人物形象刻画准确,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概括了盛,中唐人物画的特征

37、,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C。挥扇仕女图:a.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秋风纨扇寓意为宫中妇女被抛弃的愁怨心理。b。以宫怨为题,立意明确,全图13人,分段情节,图中的器物,环境有着组织情节,衬托画面气氛的喻意作用。c。全图以表物之情为衬托,人物安排在秋日凄清,哀婉的气氛中,情景交融达到完美境地。d。人物面部特征:低垂的眉梢,灰暗的双唇,显现出愁苦的表情,人物绘画在这一时期多呈现庄重,宁静的特征。D。他也是一名宗教画家,创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第二节 山水画家与作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

38、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一、青绿山水:1、展子虔(隋):作品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卷:a.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b.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C.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2、 “大小李将军”(唐):A。李思训:a.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b.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

39、展。B。李昭道:a。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b。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二、水墨山水:1、王维:a。著名诗人,“南宗”之祖,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b。采用“破墨” “皴法”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c。以辋川为题材。2、张璪:a.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b.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第三节 鸟畜兽画家与作品

40、一、花鸟画:1、薛稷:A.花鸟画家,尤擅画鹤,史称薛少保。B。创造了屏风画六扇鹤样:六中不同姿态的仙鹤,具有高昂的神韵,是时代风气的反映。2、边鸾:A。擅写活禽,山花园蔬,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折枝第一称名画坛.B.花鸟设色鲜明,浓艳如生,所创花鸟画样晚唐在民间画工中广为流传.C。在其之后形成宫廷富丽与民间野趣的分野。二、鞍马画:1、曹霸:A.画御马和功臣像,被美称为曹将军.B.笔墨沉着,神采生动,由他修补的凌烟阁功臣图以及御马。2、韩幹:唐代杰出画家,善于画马。韩干画马,不拘于陈法,注意观察事物和写生,遍画宫廷御马,受人称颂.他画的马,体态骠悍肥壮,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是典型的唐代风格。

41、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照夜白图牧马图。3、韩滉:画牛著称于世:五牛图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画中五头不同角度的牛,用线勾勒,略施晕染,可据此了解当时的造型能力以及笔墨技巧。第四节 绘画史论著作的发展1、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按“神、妙、能、逸”四品记述唐代画家共120人。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1).作者张彦远: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2)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A。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B.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C。画家传记及作品。(3)继承和

42、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A。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B.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C.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第四章 书法篆刻艺术第一节

43、 魏晋南北朝书法1、钟繇,被誉为“正书(楷书)之祖”。2、东晋“二王”行草新风:(1)王羲之:A。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B。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C。行草书兰亭序:a.与志同好友,萧散名贤41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修禊,“挥毫制序,兴乐而书”。b。字间毫无间隔,通篇气势完足,神清骨秀,似有神助,为历代法书精品。(2)王献之:才华表现在行,草书上。行草鸭头丸贴:秀媚飘洒,灵动自然,宛转妍媚,圆润成熟,笔意中已不见波磔隶意,世称“行世小楷无出其右”。第二节 隋唐书法唐代:一、“颜筋柳骨”将书法体势和人格品质相贯通:A.颜真卿:以大楷著称,字如

44、锥石,浑厚雄强.论者称他的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其正书笔画求横平竖直,丰腴雄强,结构则宽博大度,字字谨严,颇有庙堂气,被视为千余年来书学的典范。:中兴颂祭侄文稿。B。柳公权:晚唐书法家,与颜体不同,柳书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确,却又遒媚得体。时有“颜筋柳骨”为誉:玄秘塔碑。二、草书“颠张狂素”A.张旭:世称张颠,书写全凭自身意气。唐文宗时称李白诗歌、裴旻(min)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代表作有:草书古诗四帖。B。释怀素:草书受自然气象的启发,别创一格,书势若惊蛇走龙,骤雨狂风:自叙贴食鱼贴苦荀帖。第五章 雕塑艺术第一节 魏晋至隋唐的雕塑名家杨惠之:唐代雕塑家.与吴道子同

45、为唐开元年间人,两人初为画友并均师从张僧繇。后专攻雕塑,“为天下第一”,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誉。杨惠之的作品当时几乎遍布中州一带,今天所见到的只有传为其所作的苏州保圣寺的罗汉塑像了.著有塑诀一卷,可惜已散佚。第二节 陵墓雕塑1、隋唐陵墓雕塑主要几种形式:线刻、浮雕、半圆雕、圆雕2、昭陵六骏:指立于唐太宗墓前的六块浮雕,内容表现他生前征战疆场所骑过的六匹战马(即飒露紫、青骓、拳毛騧、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六马姿势各异,有站立、徐行、奔驰三种。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巧妙的运用流畅强韧的弧线,犀利挺劲的直线,曲直相辅,刚柔相济,使浮度并不高的战马形象产生了近乎圆雕的强大体积感。

46、“昭陵六骏”是我国浮雕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3、隋唐雕塑作品的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隋唐雕塑的题材、技法和风格,特别是宗教造像。陵墓雕刻昭陵六骏.随葬俑群主要是陶塑,也有一些瓷塑、泥塑、木雕和石雕。 4、唐三彩:绿、蓝、赭三色,故称三彩俑。第五章 石窟寺院艺术第一节 新疆地区石窟寺院艺术1、中国石窟四大地区:新疆地区、甘肃地区、中原地区、江南和西南地区2、魏晋南北朝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3、石窟寺:是供佛教僧人信徒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属于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大多依山依崖开凿。第二节 甘肃地区石窟艺术一、敦煌壁画艺术分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