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巫山县祖代种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巫山县祖代种猪场建设项目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法人单位:重庆市玉猪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四、建设地址:巫山县两坪乡石龙村1社五、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拟建祖代种猪场1个,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200m2,引进外种猪315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修建圈舍2400m2、管理用房及仓库800m2,同时完善场内道路、粪污处理设施及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六、新增生产能力:年提供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七、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355.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19.0万元,引种费100.5万元,工程其它建设费用1
2、4.3万元,预备费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万元。八、资金筹措1、争取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补助100万元(占总投资28.1%);2、业主自筹资金100万元;3、其他资金155.8万元。九、建设背景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门户、移民大县、经济小县。产业空虚化、移民就业率低、部分移民生计困难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业是巫山县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县年生猪出栏51万头,而仔猪供应量不足35万头,尚有15万头以上的仔猪供应缺口,急需增加饲养优质的种母猪。优良种母猪的缺乏,导致养殖户仔猪购买成本较高,养猪效益尚未得到完全的体现。重庆市玉猪龙农业
3、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成熟的种猪繁育技术。为促进巫山县生猪养殖业发展,帮助库区农(移)民增收致富,该公司根据现有的产业政策,借助国家对库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的契机,提出祖代种猪场建设项目,以期通过发展二元杂交母猪,降低仔猪购买成本,提升生猪养殖效益,为农户的持续增收打下基础。十、项目效益巫山县祖代种猪场的建成后,每年能提供优质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减少到外地引种造成的疫病风险,同时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能繁母猪,从而改善生猪品种结构和质量,促进巫山县乃至三峡库区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移民安稳致富,助推重庆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顺利实施。本项目对农民、移民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项目将
4、新增26个就业岗位,其中提供移民就业岗位7个,同时带动周边养殖大户50100户发展“洋三元”生猪养殖业,年可提供优质“洋三元”肉猪5万头,具有良好的产业带动效益。通过建设祖代种猪场有利于推进巫山县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提档升级,为就地后靠移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通过对项目整体财务评价,祖代种猪场达产后,每年可实现农业产值642万元,年均创利税69.6万元、投资利润率14.8、投资利税率19.6、财务内部收益率12.2、投资回收期8.8年,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经济上可行。十一、建设期限:2010年3月2010年12月。第二节 项目业主简介重庆市玉猪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
5、为245万元,是一家民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6月完成了对巫山县龙马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购重组,拥有资产近千万元,目前已成为巫山县最大的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良种扩繁,饲料销售、畜产品加工销售等。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三峡库区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格局,致力于全县的生猪产业化发展。公司现有龙井种猪场(需迁)、楚阳育肥场。该公司在向农户提供良种猪的同时,还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生态农业模式,免费对引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售后指导,积极推广“猪沼菜”、“猪沼果”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接受,公
6、司对农户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第三节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一、编制依据1、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4年);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499号);3、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2006年8月);4、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7年);5、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渝办发2006267号);6、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2008年);7、巫山县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8、巫山县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使用管理细则(巫山府发2006226号);9、巫山县人民
7、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纪要;10、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11、重庆市农业局关于扶持三峡库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农发200787号);12、种猪场建设标准(NYJ/T032005);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4、项目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15、项目业主关于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合同。二、研究范围在充分调查研究巫山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提出祖代种猪场的建设规模和内容,论证项目技术路线及措施,提出建设方案,对建设投资进行估算,对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出结论性意见,供业主和决策部门参考。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项
8、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 目技术经济指标备 注一项目总投资万元二建设规模3200m2存栏基础母猪300头,猪舍面积2400m2,其他辅助设施800m2三年产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四淘汰猪(肥猪)3000头五效益指标项目整体财务评价指标其中销售收入642.0万元总成本570.2万元其中经营成本125.7万元投资利润率14.8投资利税率19.6财务内部收益率12.2%财务净现值131.9万元c8投资回收期8.8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78.21-2 “洋三元”猪配套系繁育及生产性能指标表序号内 容技术指标1祖代种猪存栏数量315头1.1种母猪(约克)300头1.2种公猪(长白)15头2种母猪繁殖
9、指标2.1种公、母猪比例2.1.1自然杂交1:252.2.2人工授精1:1202.2公、母猪年更新率332.3生产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2.2胎2.4平均窝产活仔猪数10头2.5仔猪断奶日龄28天2.6哺乳仔猪成活率902.7仔猪保育期42天2.8仔猪育成率953生长发育指标3.1仔猪60日龄22.5KG3.2育肥率983.3平均每头生产母猪年产仔猪1820头第五节 主要结论巫山县是全市23个生猪重点分布区县之一,养猪历史悠久,养猪业是农民重要的家庭副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该县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紧紧
10、围绕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两大主题,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祖代种猪场的建成后,每年能提供优质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减少到外地引种造成的疫病风险,同时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能繁母猪,从而改善生猪品种结构和质量,促进巫山县乃至三峡库区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移民安稳致富,助推重庆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对项目全面的技术及经济分析,其资源条件充分,品种方案合理,建设内容及规模适度,设备配置先进适用,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其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扶持并批准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巫山县基本情况巫
11、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西抵奉节,北依巫溪,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境内山地面积占96%,丘陵平坝面积仅占4%。全县辖25个乡镇,308个村,30个居委会,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1.7万人,占总人口的83.9%。巫山县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一户五县”。“一户”即为“渝东门户”。“五县”是经济小县、矿产资源富县、旅游强县、文化名县、移民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坚持移民为重为先,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不断抢抓机遇、优化投
12、资环境,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富县”战略,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安定和可持续发展。巫山县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65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7元。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3万亩,粮食总产量22.5万吨。巫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实力不强、生态承载力弱和产业空虚严重仍然是巫山县的基本县情和真实写照。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空虚突出,国民生产总值排名靠后,与全市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二是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骨
13、干产业支撑,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资金相对不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二、项目区基本情况巫山县两坪乡位于县城城郊,距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过去,农民主要以种粮为主,产量低,质量差,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两坪乡已修建村级公路20公里;建成了石龙坪自来水工程,全乡新建人畜饮水骨干池6口5000立方米;植树造林2500亩,既绿了荒山,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环境;农网改造开展7个村,基本完工1个村,为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创造了条件。二、产业背景重庆市是农业部确定的生猪、山羊、肉牛优势产区,是全国六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之一。近几年在中央和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市场的拉
14、动下,优势品种进一步向优势区县聚集,良种供给和规模养殖不断发展,部分品种在一些区县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巫山县是全市23个生猪重点分布区县之一,养猪历史悠久,养猪业是农民重要的家庭副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该县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紧紧围绕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两大主题,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2009年,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市、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政府关于2009年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巫山府发20097号)精神,按照畜牧业“1333”总体发展思路,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突出发展
15、生猪、草食牲畜、家禽三大骨干特色产业。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51.0万头,出栏山羊15.2万只,出栏家禽180.5万只;年末存栏生猪36.2万头,存栏牛1.5万头,存栏山羊10.2万只,存栏家禽103.7万只;实现畜牧产值7亿元,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三、巫山县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概况在重庆“两翼”17个区县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落实胡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年市委确定的四件大事之一。巫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紧抓住这次良好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彻底改变全县农村落后面貌为目的,强力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作。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有利于巫山
16、县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维护库区稳定的有效途径。巫山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目标:确保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年均增加800元以上;农户纯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户均增加1万元;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要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同时扶贫、移民部门将利用产业扶贫和移民后续扶持,重点支持贫困农户、农村移民发展种养业等。四、项目的提出重庆市玉猪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为全县提供优质种猪近3000头,覆盖全县80%以上的商品种群,生猪的瘦肉率由29%提高到了49%以上,为巫山及其周边地区提高生猪品质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县乃至三峡库区生猪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促进巫山县生猪养殖业发展
17、,帮助库区农(移)民增收致富,该公司根据现有的产业政策,借助国家对库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的契机,提出了“巫山县祖代种猪场建设项目”。以期通过发展二元杂交母猪,降低仔猪购买成本,提升生猪养殖效益,为农户的持续增收打下基础。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顺利实施。巫山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也是农业贫困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07元,分别比全国、全市低1846元和1314元。畜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大约为572元,占整个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第一位、现金收入的第二位。但是目前生猪价格持续跌落,玉米价格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趋于平稳,因此,2010年农
18、户持续增收的压力将会加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户“种一点粮食,养几口猪”的“粮猪型”生产模式会长期持续不变。但目前猪种混杂,杂种优势难以充分利用,直接导致仔猪存活率低、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低、品质差,再加上农民饲养管理粗放,配种、防疫措施不力,猪粮比价不合理等因素,直接导致养猪业效益低下,农民养猪积极性下降,养猪业发展不稳定。“洋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适宜大力推广。本项目通过引进祖代种猪315头, 建成二元杂交母猪繁殖场,年提供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可直接满足巫山对优良种猪的迫切需求。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组织养殖大户进行“洋三元”杂种猪生产,有
19、助于从源头上控制生猪品质,降低农户的仔猪购入成本,提升养殖效益,为农户的持续增收打下基础,从而加快巫山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有利于调整品种结构,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品种结构调整是当前整个农业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调整中,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合理优化结构;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调整布局。目前,猪肉的消费总量不会有大的提高,市场对质量却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改良生猪品种,提高产业化程度势在必行。只有抓住机遇,选准方向,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进一步拓宽本地甚至外地市场,为养猪业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巫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畜牧业是该县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
20、009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3.5万头,出栏生猪51万头。但目前该县存栏能繁母猪大部分属于脂肪型老品种,导致商品猪品质落后,外销困难,农民养猪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较为突出,这极大的挫伤了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为此,该县正通过鼓励良种猪的引进、扩种,组织专业化生产,发展种猪繁育基地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全县养猪业的发展,以提高优良种猪的覆盖率,实现养猪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效益。本项目建设通过繁育优良种猪,带动项目区仔猪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对于优化该县生猪养殖结构,扩大优质良种猪的覆盖面,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有利于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促进移民就业和巩固移民成果。三
21、峡库区是中国最特殊的地区之一,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产业空虚化,移民、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三峡库区亟待解决的几大难题。巫山县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庆市首淹县,移民搬迁大县。涉及27个乡镇、134个村,淹没县城1座,建制镇2座,乡级镇9座,农村场镇3个,淹没工矿企业49家,434 个单位。由于巫山移民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移民安稳致富难度大。加上全县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空虚化问题和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此外巫山县山区特征明显,境内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山地占96%,丘陵平坝仅占4%,居住在25度以上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50%。因此,如何做好移民尤其是山区移民的后扶工作,实现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
22、,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解决产业“空虚化”问题,是巫山县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巫山县粮、猪二元生产结构明显,以猪羊为主的畜牧业是该县400米800米的中山带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本项目主要选择巫山县重点移民乡镇,通过采用“企业专业养殖大户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并尽量发展就地后靠移民,由企业直接向移民农户提供种源,并对移民农户实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当地就地后靠移民增收致富,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对巩固移民成果,解决巫山县产业空虚化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章 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调查一、生猪市场现状调查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大国和
23、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猪肉产量和消费量20多年来迅猛增长。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从生猪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分析,由于我国生猪生产发展快,形势变化快,而相应的政策扶持却相对滞后,导致近年来生猪价格出现波动较大,波动周期久,价格涨跌幅度大,价格高位运行持续时间加长等特点。主要体现在:2003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上升,养猪业进入盈利区,到2004年9月达到高峰。人们养猪积极性大大加强,积极补栏,2004年各大种猪场种猪供不应求。由于能繁母猪数量大增,导致2005年9月开始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到2006年6月份猪粮比跌至4.37:1,是2000年以来
24、的最低点,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养殖户大量淘汰能繁母猪。加上四川发生链球菌及2006年5月份以后全国自江西开始由南向北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使养猪业雪上加霜,大小养猪户都不敢补栏。此时消费者又不敢吃猪肉,虽然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大大下降,但是猪肉价格在短时间内没有回升。到2007年,由于高致病性蓝耳病致使母猪患病后发生流产或死胎以及仔猪成活率低,从根本上加剧了生猪的短缺和恢复生产的艰难,种种原因导致2007年生猪价格一路飙升,一直持续到2008年,并在3月达到历史最高价位(9.8元/500克),之后生猪出栏价格逐渐下跌,9月更是单月价格下跌1.21.5元/500克,2009年至今生猪行情在盈亏线
25、上徘徊,后备母猪补栏也基本停滞。二、重庆生猪市场现状调查重庆市是全国生猪主产区之一。2007年,受全国猪肉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全市以猪肉为主的副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其中猪肉涨幅最高达到70%,尤其在5月,三线肉每公斤最高要买到1822元。并一直延续至2008年年初,由于猪源无明显增加、养殖成本增高,全市的猪肉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但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带动下,以及重庆市政府的努力下,2008年,随着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工作的有序推进,重庆生猪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猪肉价格快速上升的趋势,并逐步回落。据统计,2008年末全市生猪存栏量达1566.5万头,同比增
26、长10.5%,其中能繁母猪149.5万头,出栏生猪1898.7万头, 同比增长10.7%和6.5%;猪肉产量140.65万吨,同比增长7.9%。从猪粮比价看,目前重庆猪粮比价(均价)为5.04:1,环比上涨4.34%。仔猪与白条猪价格之比为1.07:1。仔猪与毛猪比价为1.46:1,略有回落,说明仔猪在生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在继续下降,这将有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二节 市场分析生猪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猪肉同粮食一样,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重要食品之一。俗话说“粮猪安天下”,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定。因此,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
27、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至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新问题、新形势,并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上对生猪产业发展开始了新一轮整合,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这表明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已经到来。随着母猪补贴制度、推进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实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生猪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完善猪肉储备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生猪生产会逐步得到恢复,势必促进猪类产品价格的长期稳定。因此,发展生猪产业市场前景看好。同时,目前母猪大幅减少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从当前的时点上看
28、过去,商品生猪的存栏得到绝对增长还需要两年以上时间。重庆市作为全国生猪生产的重点区域,其发展二元母猪繁育场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第四章 品种方案及规模第一节 品种方案及繁育模式一、品种方案本项目拟发展二元杂交母猪。二元杂交猪是长白公猪与约克母猪的杂交后代,它结合约克猪和长白猪的品种优势,具备繁殖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用做基础母猪生产三元杂交猪。二、种猪的确定1、品种介绍(1)长白猪:原名兰备瑞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首个育成、分布最广、最著名的瘦肉型猪种。长白猪全身被毛白色,耳长,嘴直长,皮薄,头小青秀,体躯长,后躯丰满,整个体型呈前窄后宽的楔子型,背线平直
29、或呈弓形。乳头78对,成年公猪350400千克,成年母猪250300千克。繁殖性能较好,初产母猪89头,经产母猪1011.5头。公、母猪89月龄开始配种,体重100110千克左右。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很快,肉猪6月龄体重可达100千克,料肉比2.8:1以下,瘦肉率62%以上。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母猪产仔多、泌乳性能较好的特点,用其做父本及母本与其它进口猪或本地猪杂交,都有良好的效果。长白猪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引入我国,并在国内南方、北方、内地、沿海均有分布。但该猪种存在体质较弱,抗逆性不强,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等缺点,易发生繁殖障碍及蹄裂。(2)约克猪:约克猪原产于英
30、国,大约克夏全身白色,体大,耳稍大直立,头长,嘴筒宽而微凹,体躯长,胸深广,背平直或微弓,四肢结实。成年公猪350380千克,成年母猪300350千克。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产仔多,胴体瘦肉率高。大约克初产910头,经产1012.5头,60日龄窝重133千克,肉猪日增重689克,料肉比2.9:1以下,胴体瘦肉率61%左右。由于其瘦肉率、饲料报酬率高,繁殖力强,常作二元杂交的父本、外三元杂交的母本。通过品种的性能比较,本项目拟选用约克猪为祖代母猪,长白猪为种公猪,繁育二元杂交母猪。三、杂交模式本项目二元杂交母猪模式如下:F1约克长白四、配套系猪介绍1、二元杂交母猪:二元杂交母猪是选用
31、大约克猪作为母本,长白猪作为父本杂交而成的F1代(长大杂交一代)。其繁殖性能强,一般产仔8头以上;母性强,泌乳力好,仔猪断奶重量大;无遗传疾病。2、三元杂交仔猪:三元杂交仔猪选用F1代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杂交而成的F2代。其生长速度快(从出生到育成100kg只需160天170天)、胴体瘦肉率高(比二元猪高15-23)、肉质好、饲料报酬率高(利用率在3.1以下)。第二节 主要繁殖及技术指标4-1 主要繁殖及相关指标表序号项 目指 标1自然交配祖代公、母猪比例1:252人工授精父母代公、母猪比例1:1203公、母猪年更新率334生产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2.25平均每窝产仔猪头数(头)116平
32、均窝产活仔猪数(头)107仔猪断奶日龄(天)28天8哺乳仔猪成活率909仔猪保育期42天10仔猪育成率9511育肥率9812平均每头生产母猪年产商品猪1820头第三节 猪场生产规模的确定一、猪场生产规模的确定目前,“洋三元”配套系猪种既是重庆市生猪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瘦肉型猪系之一(洋三元猪、PIC猪),也是重庆市最具竞争力猪种。但目前全市优质瘦肉型猪的生产规模还比较小,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扩繁二元母猪。据调查,巫山县年生猪出栏51.0万头,按巫山县“十一五”生猪发展规划,尚有15万头以上的仔猪供应缺口,需增加饲养种母猪6000头左右。优良种猪缺乏,是制约巫山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巫山及全市
33、生猪市场需求,以及巫山生猪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项目品种规模为:年提供优良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二、祖代种猪场存栏种猪确定1、基础数据(1)项目生产规模:3000头/年(2)生产母猪平均年产商品猪:18-20头(3)父母代能繁母猪(二元杂交)年更新率:25(4)人工受精种公母猪比例:1:120(5)自然杂交种公母猪比例:1:252、祖代繁育场种猪存栏量种母猪(约克猪):300头种公猪(长白猪):15头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项目选址一、依据1、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2、重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试行)。二、原则1、场址选择必须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生猪产
34、业发展优势区域布局要求。2、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3、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4、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
35、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5、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6、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7、猪场进出道路畅通,
36、水、电供应有保障。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三、场址选择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巫山县两坪乡石龙村1社,该区域邻近省道渝巴路,距县城、渝宜高速公路出口14公里。项目区地形开阔,呈较为规则的四边形,地势相对平坦,有一定缓坡;海拔750米左右,周边植被较好,温度适宜,光照温和,空气新鲜,湿度适中。 项目拟建区域环境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市级相关建设标准。四、项目土地来源项目占地面积30亩,均为租用土地。第二节 建设条件一、项目法人具有丰富的猪场建设经验重庆市玉猪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三峡库区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
37、的经营格局,致力于全县的生猪产业化发展。公司现有龙井种猪场(需迁)、楚阳育肥场。该公司在向农户提供良种猪的同时,还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生态农业模式,免费对引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售后指导,具有较为丰富的猪场建设经验。二、自然条件项目区位于海拔750米处,周边植被较好,温度适宜,光照温和,空气新鲜,湿度适中。地形较为平缓,属石灰岩构造地貌。拟建场地未发现断层、破碎带、滑坡及软弱结构面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使用规定,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属少震、弱震区,可作为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巫山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根据县气象站(
38、海拔270.6米)近三十年观测资料显示:年均气温18.3;年均降雨量1049.3mm,其中冬半年(114月)降水量占全年22,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78;年均日照时数1542.2小时,其中夏季(6-8月)日照数最多,达到599.0小时,冬季(12-2月)最少,仅为237.2小时,无霜期305天,大于10积温5857.3,太阳辐射量92.73千卡/cm2。三、其他基础设施条件1、为了顺利实施本项目,公司已新租土地20余亩,租金为800元/年亩,因此,项目用地有保障。2、项目建设区位于省道渝巴路旁,距县城、渝宜高速公路出口14公里。其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理想的建设场地。3、巫山县已经
39、建立起了完善的兽医防疫体系,全县25个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站,县城设有防疫检疫站。共有在册基层兽医人员500余名,负责全县生猪预防、防疫等工作。4、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距项目区不远处有一股泉水,常年不断流,流量完全能满足项目用水需要。水质酸碱度大于7.3小于8,总硬度在75100之间,符合二级水标准及生活饮用水标准。5、两坪乡已经初步完成农网改造,有10KVA供电线路通过场区,能够满足工程、生活用电的需要。6、项目区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光纤宽带信息网已形成,通讯有保障。第六章 建设规模、内容及目标第一节 建设规模一、建设依据1、种猪场建设标准(NYJ/T03-2005);2、重庆市生猪标准
40、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试行)(2008年);二、建设指标1、种公猪舍:612/头;2、分娩舍、妊娠舍:610/头;3、保育及育肥舍:46/头。三、种猪存栏数1、基础母猪:300头2、种公猪:15头四、建设规模项目存栏基础母猪300头,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2400平方米,兽医防疫、饲料加工储备、管理及生活用房等辅助用房800平方米,以及猪场粪污处理池、场内道路、给排水及供电等附属工程。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一、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拟建内容包括各类猪舍、管理用房、库房和其它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3200。同时,完善相应的水电、环境配套工程。6-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
41、建设内容数 量(栋)工程量()备注一生产设施32400.01公猪舍150.0砖混结构猪栏2分娩母猪舍900.0砖混结构猪栏3妊娠母猪舍600.0砖混结构猪栏4保育仔猪舍380.0砖混结构猪栏5育肥猪舍370.0砖混结构猪栏二配套用房2800.01管理用房及辅助用房1500.0兽医防疫及管理2饲料库房1300.0饲料加工三配套工程1室外道路500m2室外综合管网1项含室外供电、通讯消防、给排水等3环保工程其中沼气池300m3发酵池100m3第三节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生猪扩繁场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拟建存栏母猪300头规模祖代种猪场1个。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向周边养猪户提供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育肥猪
42、3000头,完全可满足项目区生猪养殖大户生产养殖需要。第七章 技术方案一、项目技术路线1、总体技术路线外种猪引进技术服务 推广服务祖代种猪场(外种猪杂交制种场)父母代种猪场(三元杂交商品仔猪养殖户)商品猪生产基地(农户)商品猪生产基地(农户) 信息反馈提供商品猪或加工产品重庆玉猪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猪场生产工艺流程否种用做商品仔猪出售仔猪保育舍(6.5-25)幼猪群饲养56天分娩、哺乳舍分娩母猪群饲养28天哺乳仔猪群饲养21天育成舍(25-55)生长群饲养56天是种猪出售后备猪培育100千克性能测定配种与妊娠确认区公猪群、待配母猪群、妊娠确认群饲养35天更换基础群(25%)本项目拟采用“分阶
43、段饲养”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即: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的流水生产作业。以周为繁殖节律,实行常年配种、产仔、断奶、保育、生长均衡生产。二、主要技术措施先进的育种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项目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本项目拟采取的下列技术措施:1、育种和生产数据化管理:采用种猪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育种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预测以及育种方案的模拟实验和优化设计等;2、应用Real-time背膘眼肌测定仪等先进设备检测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主要经济性能指标;3、以开放式育种理论为指导,应用多性状动物育种模型(BLUP),采用MTEBV软件估算种猪育种值和综合指数,培育一流种猪;4、坚持卫生
44、防疫制度,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加强猪群疾病的免疫监测和抗病力检测;5、猪舍及附属设施建筑设计尽量从简,以科学、经济、实用为原则,有利于提高种猪场的经济效益;6、猪场粪污采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病死猪只尸体实施无害化处理。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及标准第一节 总平面布置一、总平面布局1、设计原则结合项目地形地貌,应因地制宜,尽量避免深挖高填,以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建筑成本;力求功能完备,造就一个完美的优良种猪繁殖育种基地;达到生产、检测设施齐备,功能区布置合理,立面造型具有地方特色,经济实用,整体造型简朴、美观、大方。2、总平面布置猪场总体布局为管理区和生产区两个功能区域,共占地20亩。(1)管理
45、位于整个猪场的前部,占地约5亩。建设砖混结构单层建筑2栋,主要设置饲料库房、综合管理(消毒更衣室、门卫室)、附属用房等功能,总图涉及的猪场主入口通道、停车场、绿化及其它公用设施等。(2)生产区位于整个猪场的中部,占地15亩。布局砖混结构单层建筑3栋,主要设置妊娠舍、分娩舍、公猪舍、保育舍等功能。(3)道路及交通道路设计分设有进出猪场主干环道和猪舍内净道、污道。二、主要指标8-1 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数 据1占地面积亩202猪场建筑面积m22400.03建筑密度31.24容积率0.335绿化率25第二节 建设方案及标准一、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指标、规范和标准。2、猪场扩建内容要体现合理布局、集中紧凑、通风良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二、建筑方案1、设计标准种公猪舍:612/头;分娩舍、妊娠舍:610/头;保育及育肥舍:46/头。8-2 猪群饲养密度指标表猪群类别每栏饲养头数每头占猪栏面积(m2)种公猪1612分娩母猪1610妊娠母猪35610保育猪舍10462、猪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