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1 ,大小:555KB ,
资源ID:2211922      下载积分:3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11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2万吨绿色香米生产线及绿色香稻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年产2万吨绿色香米生产线及绿色香稻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1)单位名称及基本信息项目单位法定名称:*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县*镇工业开发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人民币5516万元企业性质: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构成及其出资情况:*持股3269.6万元,占59.27%;*持股817.4万元,占14.82%;*省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总公司持股1429万元,占25.91%。主营业务:稻谷收购、储存、调运;大米生产、销售;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销售;饲料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品业务。(2)基本情况*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位于*县*镇工业开发区,现为农

2、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516万元,总资产14880万元,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员工总数218人。公司年大米加工能力15万吨,植物油生产能力5万吨,茶籽低温压榨能力1万吨,现有储粮仓容8万吨,植物油罐容2万吨。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认证,生产的*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全省粮食加工

3、行业前三强企业、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金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企业。(3)发展历程1996年1月,由*发起成立“*县银利米厂”,注册资本1050万元。2004年3月,公司变更为“*银利来粮油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687万元。2007年7月,公司通过增资、变更和扩股,注册资金增至4087万元,公司更名为“*实业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增至5516万元,(其中:*持股3269.6万元占59.27%、*持股817.4万元占14.82%、*省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总公司持股1429万元占25.91%)。2008年12月,公司更名为“*

4、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4)人员结构公司现有员工21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8%,技术人员占37%,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17%。(5)研发能力公司具备良好的研发条件,现有粮油质量检测室的装备水平居全省同行领先地位;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5%,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为公司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生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坚实的研发基础。(6)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

5、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模式;基地实行“合股分红”、“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7)获得的主要业绩及荣誉2013年9月,公司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1.2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公司法定代表人*,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省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之一。他作为*县慈善总会副会长,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近三年,累计用于公益事业的善款超过300万元,其善举深受党和政府及受资助群众的赞赏。他作

6、为*县企业联合会会长,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在业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无破产、无拖欠银行贷款记录,无拖欠员工工资及社保记录,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1.1.3 生产经营情况公司经过18年的发展,建成了年大米加工能力15万吨的生产线车间、8万吨仓容的生态储粮仓和2万吨罐容的储油罐。公司基地、生产车间、生产线配套设备及基础设施已成规模。公司拥有*牌系列生态营养大米和食用植物油,产品销售已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畅销*、广东、广西、海南和北京等地市场。2013年,公司共落实优质稻基地53.5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详见表1-1、1-2、1-3、1-4

7、。表1-1 公司主要产品情况表序号主要产品数量(吨)主销市场1油粘米15000*、广东、广西、海南、北京等地2茉莉香米100003再生香50004野生纯茶油2000 表1-2 公司现有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结构形式建筑面积(平方米)用途1精米生产车间砖混4961.23生产精米2普米生产车间砖混1733.37生产普米3植物油冷榨车间砖混746.82冷榨植物油4植物油精炼车间砖混4347.08精炼植物油5育秧车间钢架大棚666育秧6圆筒仓轻钢475.98储存待加工稻谷7生态储粮仓砖混21300储藏稻谷8储油罐轻钢477.52储藏植物油9办公大楼砖混1778.35日常办公10研发中心砖混610

8、.28科学研究及质量检测11员工宿舍砖混2750.06员工住宿12食堂砖混594.54员工食堂 表1-3 公司现有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加工能力备注1精米生产线5万吨正常使用2普米生产线10万吨正常使用3植物油冷榨生产线1万吨正常使用4植物油精炼生产线5万吨正常使用5育秧生产线1万亩供秧能力正常使用6粮油质量检测设备正常使用7日常办公设备正常使用 表1-4 公司现有基地情况单位:万亩序号基地位置基地面积种植内容认证情况认证机构1*县核心示范基地1万亩优质稻绿色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县订单基地19.6万亩优质稻3零陵、祁东、冷水滩、常宁等县(市、区)订单基地32万亩优质稻1.1.4 公司领

9、办合作社情况公司为发展优质稻生产,带动种粮农户增产增收,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领办了*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和*县大本农机专业合作社(详见表1-5),目前共有社员310人,共流转稻田面积1万亩,推行“三统一”(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收购)和“三集中”(集中育秧、集中培训、集中收割)的优质稻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机械化生产经营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充分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减少了稻田抛荒,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为巩固*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1.6 财务状况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状况如表1-

10、7所示: 表1-7 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项目名称2012年2013年资产总额1423014880固定资产净值62907194流动资产61866497负债总额61956350所有者权益80358530实收资本55165516销售收入3225035266纳税额439533净利润14411495资产负债率%43.5342.67净资产收益率%14.9417.94投资报酬率%17.83161.2 参与项目的合作社情况(以下简称参股合作社)1.2.1 概况参股合作社名称:*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2008年12月成员出资总额:180万元法定代表人:王石山,从事水稻种植、销售业务多年,

11、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销售经验,个人观念新颖,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带动周围农户脱贫致富,对合作社建设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无破产、银行欠资等不良记录。合作社成员结构:成员122人,其中农民113人,占成员总数的92.6%;粮食生产企业1个,为*股份有限公司,占成员总数的0.8%。基本情况:*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位于*县*镇漆家坪村,占地面积10亩,入社稻田面积5500亩,山林面积3540亩,涉及*、白水、八宝、黎家坪等乡镇。主营业务:合作社积极推行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作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代机耕、代育秧、代机插、代机收、代烘干、代储存等一条龙作业服务,以优惠价格与基地

12、农户签订全程社会化作业合同5万多亩,实现转移劳动力1.5万个,促进当地农民增收3000万元。发展历程:合作社前身是2004年5月成立的*县优质稻米开发协会,为发展规模农业,实现企农双赢目标,2008年在原*县优质稻开发协会基础上,由种田大户王石山、李柏林、唐恩铁等人发起筹建,相关农户自愿出资,经*县农村经营管理局批准,并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于2008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合作社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制度,内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技术服务部、农机服务部等机构。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独立立核算,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近三年来,合作社坚持以发展现代农林业,提高比较

13、效益,实现企农双赢为目标,建基地、联农户、创品牌,增效益,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带动情况: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帮助社员及广大农户增收为目标,团结组织社员及广大农户发展优质粮油生产。2013年,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121户社员种植水稻5500亩、油茶3540亩,辐射带动12000户农户发展优质稻面积5万亩、高产油茶面积5万亩,累计帮助社员及农户增收3000多万元。1.2.2 财务状况合作社2013年财务状况如表1-8所示: 表1-8 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项目名称2013年资产总额346.25固定资产净值75.62流动资产270.

14、63负债总额52.88所有者权益293.37实收资本180销售收入1162.79盈余及盈余返还情况52.88净收益58.75资产负债率%15.27净资产收益率%77.69投资报酬率%53.551.2.3 与项目申报单位的合作方式1.3 项目建设方案1.3.1 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市*县年产2万吨绿色香米生产线及绿色香稻基地扩建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参股合作社负责人:王石山1.3.2 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建设性质:扩建公司主要建设地点:1.绿色香米生产线、稻谷烘干车间建设地点:*县*镇;2.生态储粮仓建设地点:*县黎家坪镇;3.绿色香稻基地建设地点:*县*镇、八宝镇、黎家坪镇、白

15、水镇。合作社主要建设地点: 1.绿色香稻基地建设地点:*县*镇。2.绿色香稻基地绿色防控建设地点:*县*镇、八宝镇、黎家坪镇、白水镇。建设期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2个月。1.3.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公司产品方案及规模新建5000亩绿色香稻种植基地(其中“稻-鸭”立体种养示范区3000亩),年生产稻谷3500吨、麻鸭2.7万只。签订45000亩绿色香稻订单基地,公司收购参股合作社及订单基地稻谷36500吨。收购的40000吨稻谷经新建的年产2万吨绿色香米生产线加工后,具体产品方案如下:(1)整米:20000吨(2)碎米:6600吨(3)油糠:4600吨(4)谷壳:80

16、00吨2.合作社产品方案及规模项目合作社建设5500亩绿色香稻种植基地,年产4950吨稻谷。1.3.4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品种绿色香稻种植品种早稻主选美香占2号和金优462号,晚稻主选香稻良种农香18号。2.技术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合作,通过自有技术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工及种植等技术已十分成熟。大米加工技术采用三机出白二抛光加工工艺,并配备调质系统和配米系统,精米加工关键工序段、关键设备如色选、抛光、调质选用合资或进口设备,其余设备国内择优配套。种植技术主要针对统防统治技术、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发及培训,在

17、已有设备基础上配套质检、研发、培训设备,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和产品技术的研发。3. 设备方案 从实际出发,本着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增添设备。该项目所需新增设备主要包括精米生产线加工设备、烘干生产线设备、质量检测设备和种植基地机耕机收设备、植保设备、统防统治设备等设备共268台(套、批、辆),其中合作社更新添置机耕机收设备、植保设备、统防统治设备等设备57台(套、批、辆)。详见表5-6。1.3.5 土建工程遵循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范围,根据公司现有条件及以后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该项目建设主要安排公司精米生产线、精米生产车间、烘干生产线、准低温储粮仓和公司水稻种植

18、核心基地、项目参股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及食品安全体系、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内容,并完善配套水电设施和环保设施。详见表5-7。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60.61 万元,包括建设投资1860.61万元(包括土建工程1201.28万元、设备投资524.28万元、科技投资22.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5.02万元和预备费用87.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0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资金1550.61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60万元。1.5 项目效益1.5.1 经济效益项目增量指标:销售收入为13905.35万元,年利润总额1123.92万元,净利润1123.9

19、2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5.04%,财务净现值4218.34万元,投资回收期5.51年。1.5.2 社会效益该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方式分订单合作和辐射带动二种,确保公司的原料和产品的优良品质,保证公司与农户的双赢。促进当地水稻种植由分散型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转变。订单合作是指公司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订单农户收购优质稻谷产品;辐射带动是指在当地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绿色香稻种植模式后,对周边种植农户形成的间接带动效应。项目通过股份合作制直接带动*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的121户社员,通过订单合作制直接

20、带动农户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共带动县内基地20万亩(直接带动5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据初步估算,本项目收购合作社稻谷4万吨,项目直接带动农户增加收入1580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20个就业岗位,年度工资总额为97.76万元。其中6个管理营销人员安排返乡大学生及当地技术人员等就岗,12个操作生产人员岗位就近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5.3 生态效益带动农户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包括太阳能诱蛾灯的应用、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工厂化集中育秧,使每一项技术环节都符合绿色香稻种植要求,从而达到增产、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种植标准,能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

21、新农村。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全国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2015);2.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3.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1号文件);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2015); 5.*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6. *省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7.*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8.关于2012年*县发展粮食生产的若干意见;9.国家和省、市、县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法规、规定、标准;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财务基础数据及相关协议。1.

22、7 综合评价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推动绿色香稻的种植推广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项目所在地*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20万亩,总产量达55万吨,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本项目从建设5万亩绿色香稻基地入手,围绕经济效益主线,优化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全面提升项目单位原粮品质和大米加工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优质稻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生产规模、名优品牌、产销数量、市场占有率在全省同行业中均位居前列,该项目的建设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符合粮食行

23、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1号文件)要求,是*省规模较大的实现“千亿粮食产业、百亿粮食物流”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的优势项目,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发展和扶持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粮食行业发展规划,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粮食产业化综合开发示范效应。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对加快*乃至全省粮食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粮食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尤其是对当前经济的振兴、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安排劳动力

24、就业20人,直接带动10000户农户,以每户1名劳力从事优质香稻种植,可为10000人提供就业岗位。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切实可行。同时项目单位资金充足,信誉良好,管理科学,实施该项目必将实现预期目标。建议将本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项目,予以重点扶持。91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全国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2015)、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1号文件)、*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25、规划、*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都把粮食增产提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1号文件)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以增强粮食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推进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提高水稻耕种收全程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优势区

26、域布局,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的生产力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经营水平”。同时*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把*县的优质稻米产品作为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势产品,要求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聚集,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宏伟格局,从而推进优质稻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种植水平,全面提高优质稻品质和保障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2.1.2 项目提出的主要理由*县位于*省南部,地处*市北部,湘江中上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陶铸同志的故乡。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林场,95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万,

27、其中农业人口82万。*县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源充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现有耕地面积71.6万亩,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0万亩。湘江流经*100.8公里,占全程的1/9。水资源总量25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5万千瓦。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47.1%,素有“湘南亚森”之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务院表彰)、林业科技示范县和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畜牧业发展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先进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县、粮食生产标兵县,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列为全国第一批生猪调出大县、第一批油茶产业基地建设

28、示范县、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县及全省油料产业大县。2012年被评为*省县域经济强县,2013年被评为全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项目单位是其中的一家,也是*市唯一的稻谷加工行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6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3家,是全省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最多的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项目单位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项目单位有1个),*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16个(项目单位有3个),是全省

29、拥有国家级品牌和商标最多的县之一。“三品”认证数量135个,占*市的60%。近三年,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速30%以上,辐射带动农民近40万人,年人均增收400余元。2013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72.91亿元,增加值完成20.82亿元,上交税金6638万元,吸纳劳动就业3.7万人,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是绿色产业、民生产业,更是*县支柱产业。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仅是*县经济发展之急,更是*县百万群众之盼。*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以及商品粮和优质稻米基地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60万亩、粮食总产达65万吨以

30、上。为了有力保证广大水稻种植户种植水稻的效益,增加其附加值,因此,扩大优质水稻种植及生产加工规模,打造优势香米水稻品牌已显得十分迫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县乃至*市粮食加工行业的领头羊,有义务和能力承担此项目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水稻种植结构,提高水稻的品质,带动*县优质稻产业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是落实各级政策及产业规划的需要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

31、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发展,密切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采取保底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实施以改造1500万亩中低产田为主的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实施以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推广为主的湘米产业提升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00万亩左右,优质水稻达430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为:“以增强粮食产

32、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稳定双季稻面积,实质性推进“单改双”;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推进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提高水稻耕种收全程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优势区域布局,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的生产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经营水平。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8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6500万亩以上,早粮13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保持3000万吨以上,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打造全国稻米产业强省。”*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提到:“水稻面积稳定在640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415万亩,优质率达到

33、65%以上;总产量320万吨。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天龙、舜皇等企业为龙头的大米产业。*县、冷水滩区、零陵区、东安县、道县进入国家重点产粮大县(区)。” 关于2012年*县发展粮食生产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其中水稻122万亩以上;优质稻92万亩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6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65万吨;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不动摇。依托*、天龙等大米加工龙头企业,以黎家坪、*、文明铺等镇为重点,建设高档优质稻标准化订单生产基地9万亩。” 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符合*省和*市的“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符合*县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实际

34、需要,更是巩固*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的需要。2.2.2 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现阶段*县部分农户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不够,这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统一种植标准的前提下,发展优质水稻规模种植,有效转变种植方式,对提升全县水稻种植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加快推进*县优质水稻产业化进程,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发展十分有利。项目单位以此为依托,从育种、田间管理到收割对农户进行科学指导,实行订单农业,既可保证公司产品的原粮质量,又可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2.2.3 项目建设是农

35、民增产增收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大约60%,只有农民富才能国家盛。因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三农”工作的主题。推广优质稻订单种植农业,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项目单位作为*省*市*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采取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推广优质稻生产,优质优价收购,公司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机制,优质稻基地已扩展到本县20多个乡镇及周边冷水滩、零陵、常宁、祁东等县(区),面积达53万亩,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36、农户增产、增收,作出了显著的成效,也为加工优质米提供了可靠的原粮保证。2.2.4 项目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牌(中国驰名商标)系列大米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已经成为重点农业品牌,“*”牌大米畅销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拥有较高的品牌价值。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不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提升原粮品质,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公司要长远、健康、平稳、快速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迫切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种植技术,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

37、附加值、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该项目的建成使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生产优质米的能力,在已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扩大优质香稻的种植,并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赢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发展,为企业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多元化经营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2.2.5 项目建设是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 *县是全省特色县域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县,*县优质稻米产品被*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列为*省十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质稻产业是*县的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农户发展高品质的优质稻产业,使优质稻这一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

38、设条件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3.1.1.1 选址原则1.加工车间和储粮仓选址原则(1)充分利用企业季节性闲置的场地及设施。(2)场区内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及生活的水源与电源,具有较好的场地建设条件和交通条件。 (3)场区附近应有允许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管道、渠道或场所。(4)水稻加工车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加工和包装车间,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墙壁无污垢,并有防止灰尘扩散和侵入的设施;加工厂应建有足够的原料、成品仓库;原料和成品不得混放;成品库应建设低温库;加工厂的

39、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 /m;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以上;应有更衣室、盥洗室、工作室,应配有相应的消毒、通风、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防虫、污水排放、存处理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应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2.示范基地选址原则(1)基地位于全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大。(2)基地选择在四周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符合良种种植和示范生产条件要求。(3)基地选择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完备地区,以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4)交通方便,信息畅通。3.项目参股合作社选择原则(1)社员有较好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2)水稻种植面积大,可集中连片。(3)合作社参社

40、人员较多,且种植积极性高,能带动其他村民主动参与。3.1.1.2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根据以上选址原则,最终确定了项目建设地点。1.精米车间、烘干车间和储粮仓精米车间、烘干车间在公司现有厂区进行改扩建,位于*县*镇工业开发区,土地为工业用地,厂址交通十分方便。储粮仓在公司的新塘收储库进行新建,位于*县黎家坪镇,土地为工业用地,交通十分方便。2.绿色香稻种植基地公司与*县*镇、八宝镇、黎家坪镇相关村签订了稻田承包合同和订单合同,基地占地50000亩,其中5000亩已签订了稻田承包合同为公司的优质香稻种植核心示范基地,扩建45000亩优质香稻订单种植基地。3.项目参股合作社该项目参股合作社为*县优质

41、粮油生产经营专业合作,合作社位于*县*镇漆家坪村,经*县农村经营管理局批准,并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合作社共有农户121名,入社稻田面积5500亩,山林面积3540亩,社员涉及*、白水、八宝、黎家坪等镇。合作社参与本项目的绿色香稻种植基地位于*镇,为公司的订单合作基地,种植面积5500亩。合作社组织社员参与项目建设,社员除种植自己承包的5500亩绿色香稻外,还对整个项目基地提供绿色防控和全程机械化服务。3.1.2 自然条件 1.气候资源*位于湘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5-11214,北纬2602-2651。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期长,雨量充沛,全县年均气温

42、为17.618.6,无霜期286311天,日最低气温0以下的天数只有815天,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37天,极端最低气温在-4.9-8.4之间,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合生产和种植优质水稻及特色农产品。2.环境资源*市*县的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景色秀美,基地周围无其它环境污染企业,环境优越。经监测,空气优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地表水达到CHZB1-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0类标准,不存在废气、噪音和环境污染和不良影响。且公司基地周边土地辽阔,因地处偏僻,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自然资源未受破坏,很少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呈现出自然生态优

43、势和地方资源优势,为生产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有利条件。3.水电资源*县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25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2万千瓦。湘江从县境中心穿过,终年通航,可直下洞庭,通江达海;建有配套齐全的四大灌区的渠系工程,旱涝保收面积达90%以上。全县建有大小电站85处,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建成了国家、地方电网相联的发供电体系。3.1.3 项目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1.社会人口*县(包括金洞管理区)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林场,95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82万。2.项目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2013年,*县实现

44、地方生产总值194.28亿元,增长9.5%。成功争取全省首轮特色县域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县,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增加值41.6亿元,分别增长18%、12.5%;完成产值过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40家,5亿元以上的4家,纳税过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家;*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大关。现代农业平稳发展,完成农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2.9%,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0万亩;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个,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6个,土地流转面积2

45、9.4万亩。全县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特色经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第三产业有序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亿元,增长14.1%。财政金融稳步运行,完成财政总收入9.82亿元,增长20.3%,其中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4.5%。3.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面积。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105.71千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82.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0.6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10.82 %;棉花种植面积 0.4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23.68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96%。粮食产量。2013年粮食总产量63.21万吨,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林业生产。油桐籽 787 吨,油茶籽13175吨,板粟6.4吨,木材采伐量14.05万立方米,竹材17.24万根。畜禽产量。由于中央和省出台了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生猪发展增速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9.39万吨,增长2.75%,其中,猪肉7.35万吨,增长 3.4%。生猪出栏 102.97万头;存栏64.72万头,减少3.5 %。水产品产量5.53万吨,增长5%。农业机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3.8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2.9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