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 姓名: 12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修4。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
2、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 B.合成氨工业中,通常将氨及时液化分离出去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钢管镀锌的目的是使钢与锌形成原电池,消耗锌而保护钢管免受腐蚀 D.添加过量难溶MnS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说明MnS的溶解度小于CuS的 2.101 kPa时,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可表示燃烧热的是 A. △H B. △H C. △H D. △H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 B.澄清透明溶液:、
3、Na+、K+ C.与金属铝反应能产生氢气的溶液:、、 D.通入足量后的溶液:、、 4.常温下,若和的混合溶液的pH>7,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无法判断与的大示 5.下列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B.酸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实验
4、验证铁丝在中性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
验证与水反为放热反应
蒸干硫酸铁溶液,得到无水硫酸铁
电镀铜
7.两份完全相同的铁粉(足量)分别和10Ml 1mol·L-1以及20mL 0.5mol·L-1-盐酸反应,开始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是
A. v1> v2 B. v1 5、L-1的HF溶液pH也为1
D.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棕红色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对,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10.将浓度为0.1mol·L-1的HCN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保持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B. C. D.
11.M和N转化为P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P除水垢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同时也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M和N转化为P是一个 6、放热反应
D.该反应有利于治理温室效应
12.下列图示与叙述不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可表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
B.图乙可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可表示乙酸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可表示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握住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
用硫酸标准溶液测定滴有酚酞某未知浓度的KOH溶液
B
将溶于适量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 7、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配制溶液
C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
证明为弱酸
D
向10 Ml 0.1mol·L-1溶液中先滴入5滴0.1mol·L-1的溶液,再滴入5滴0.1mol·L-1的NaBr溶液
证明
14.室温下,和溶于水及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B.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是放热反应
C.△H1<△H3
D.△H3+△H2=△H1
15.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B.外电路中 8、的电子流动方向:从a经导线流向b
C.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5.6L氧气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6.常温下,磷酸钠溶液中含磷微粒的分布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M、N、P三点对应的pH分别为a、b、c,其中δ表示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10-a
B常温下,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Q点与R点对应溶液的pH差:
D.用磷酸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选择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溶质主要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量的溶液(加入少量淀 9、粉)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查阅资料知: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分两步进行的反应,其反应速率主要由慢反应决定,所以与过量KIO3反应中,慢反应是 (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应。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编号
0.01mol·L-1
溶液/ mL
0.01mol·L-1
KIO3溶液/mL
H2O/mL
反应温 10、度/℃
液变蓝所用时间t/s
①
4.0
14.0
2.0
15
t1
②
6.0
14.0
0
15
t2
③
6.0
a
b
25
t3
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t1 (填“>”、“=”或“<”)t2;实验②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 ,b= 。
(3)将 溶液与KIO3溶液在恒温条件下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该小组对其原因提出假设,认为是生成的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故设计实验验证,试完成下表中的内 11、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Ⅰ.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甲)
Ⅱ.在烧杯乙中先加入少量 ① ,其他条件与甲完全相同,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乙)
若v(甲) ② (填“>”、“<”或“=”,下同)v(乙),则假设不成立;
若以(甲) ③ v(乙),则假设成立
18.(11分)烟道气中的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1)将a L(标准状况下)处理后的烟道气(主要含SO2、N2等)通入滴有无色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 B.SO2具有还原性
C.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D.SO2具有氧化性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共消耗c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V 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处理后的烟道气中SO2的浓度为 13、 (用含V、a、c的代数式表示)mol·L-1。
(3)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2SO3
H2CO3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25ºC)
K1=1.54×10-2
K1=4.30×10-7
K=2.95×10-8
K2=1.02×10-7
K2=5.61×10-11
①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9分)科学家 14、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煤化工厂产生的CO2、CO反应生成甲醇。
已知:
① △H1=-128.1kJ·mol-1
② △H2=-283.0 kJ·mol-1
③ △H3=-443.5kJ·mol-1
④ △H4=-241.8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CH3OH(1)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关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常数增大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C 15、O的平衡转化率
D.增大压强,△H也增大
(3)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CO2(g)与1.0mol H2(g),发生反应,在第5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CH2OH(g)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25%。在第10min、20min时分别改变反应条件,CH3OH(g)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①0~5min,v(CO2)= mol·L-1·min-1。
②20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
(4)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6、填标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C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v正(O2)=2 v逆(H2O)
20.(12分)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氮与氧能形成多种氧化物,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SCR技术中的还原剂为 (填化学式)。
②设参加反应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相等,写出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
(2)25℃时,水能吸收部分NO、NO2的混合气体得到HNO2溶液,向20mL 0.1mol·L-1 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1的NaOH溶液所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10-2.1=0.008
①= (保留2位有效数字,下同)。
②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 。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NO2[设n(NO)= n(NO2)]转化为化工原料HNO3,同时可获得 18、电能。
①该装置的正极是 (填“A”或“B”)极。
②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1.(10分)以硫酸锰和氧化锰矿在高温下混合焙烧后所得的烧渣(主要含 MnSO4、Fe2O3及少量FeO、Al2O3)为原料制备四水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①和②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①25℃时,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 。
19、
②为使“滤液I”中Mn2+的浓度不小于0.1mol·L-1,则“调pH”时应使pH的范围为 ~ 。
(3)加入 NH4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用石墨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备MnO2,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新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D 7.A 8.B 9.D 20、 10.B 11.B 12.D 13.A 14.C 15.C 16.D
17.(1)(2分); 第一步(1分)
(2)溶液的浓度(1分); >(1分); 14.0(1分); 0(1分)
(3)①Na2SO4粉末(1分)
②=(1分)
③<(1分)
18.(1)C(1分)
(2)①当滴人最后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2分)
②(或)(2分)
③(2分)
(3)①(2分)
②(2分)
19.(1) △H=-726.5kJ·mol-1(2分)
(2)CD(2分)
(3)①0.05(2分)
②移出部分CH3OH(1分)
(4)AB(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错选不给分,2分)
20.(1)①NH3(1分
②(2分)
(2)①7.0×10-4(2分)
②(2分)
③1.4×10-4(2分)
(3)①B(1分)
②(2分)
21.(1)烧杯、玻璃棒、漏斗(漏写一个扣1分,2分)
(2)①1.0×10-32(2分)
②5.0(1分); 8.14(1分)
(3)(2分)
(4)(2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