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周练试题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周练试题 年级: 姓名: 9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周练试题(4.1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
2、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 A、无毒R型,有毒S型 B、有毒R型,无毒S型 C、有毒R型,有毒S型 D、无毒R型,无毒S型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 B.被杀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
3、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曲线ab段,与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被免疫系统杀死有关。 D.该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4、某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号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发现试管内有S型细菌的是 ( ) A.1 B.2和3 C.2、3和4 D.1、2、3和4 5、1944年,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细
4、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做的分别是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 B.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含有能让R型菌发生转化的因子 C.艾弗里的实验发现S型菌的DNA或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均能
5、发生细菌转化 D.“细胞提取物+DNA酶”的一组中能证明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7、肺炎链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下图某兴趣小组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丙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甲、丁两组 C.戊组实验表明,加S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 D.丁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链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8、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6、.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10、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
7、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1、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12、如果用15N,32P,35S
8、标记噬菌体,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中,能检测到放射性元素的是( ) A.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和32P B.可在DNA中检测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 D.可在DNA中检测到15N、32P、35S 13、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 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4、如果用3H、15N、35S、32P标记噬菌体后,
9、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和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32P 15、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 B.“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
10、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6、下列关于核酸和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B.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C.由于大部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病毒中所含有的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17、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数目依次分别是( ) A.4、8、4和4、8、4 B.4、5、4和4、5、4 C.4、5、4和4、8、4 D.4、8、
11、4和4、5、4 18、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两者致病斑不同。有人用这两种病毒做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草叶片,结果是烟草叶片上不出现病斑 B.d表示用HRV的RNA感染烟草叶片,结果是烟草叶片上出现病斑 C.f表示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组成的“杂种病毒”产生的后代是HRV D.该实验的结论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19、下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
12、架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不同 C.若整个DNA中T有M个,占碱基总数的a/b,则C的数目为M(b/2a-1)个 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20、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21、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
13、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蓝藻、变形虫 B、T 2 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22、如图是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m为腺嘌呤,则 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若 m为尿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D.若 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2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磷酸和五碳糖的排
14、列顺序体现了DNA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B、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C、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24、下列有关DNA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两个碱基A和T间靠形成氢键连接 B. 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脱氧核糖 C.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着两个磷酸基团 D. 一条双链DNA片段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5、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G与
15、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26、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计算,正确的是( ) ①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 ②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 ③若DNA的一条链中(A+G)/(T+C)=0. 5,则其互补链中(A+G)/(T+C)=0. 5 ,
16、则整个DNA分子中(A+G)/(T+C)=0. 5 ④若DNA的一条链中(A+T)/(G+C)=0. 5,则其互补链中(A+T)/(G+C)=2,则整个DNA分子中(A+T)/(G+C)=2 ⑤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小于430 种 ⑥在双链的DNA分子中A/G、T/G、A/C、T/C和(A+T)/(G+C)比值的不同,可以表现DNA分子间的不同和差异,但所有双链DNA分子中A/T、C/G、G/C、T/A和(A+G)/(T+C)等的比值都是相同的,无法表现DNA分子间的不同和差异。 A. ①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⑤⑥
17、 D. ①⑤⑥ 27、经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 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所占的比例是(1﹣y) B. 该DNA分子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是x/y C. 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2/y) D. 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x(1-2y)/y 28、双链DNA分子中,A+T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中一条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9%。则另一条互补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 ) A.47% B.46% C.30% D.27% 29、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
18、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 A. 12%和34% B. 21%和24% C. 34%和12% D. 58%和30% 30、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700对,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500个 B.200个 C.300个 D.400个 31、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 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A. 若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 A 和
19、T 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2 倍,则另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0. 5 倍 C. 若一条链的 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 D. 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2∶1 32、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 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A. 若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2 倍,则另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0. 5 倍 C. 若DNA分子一条链中的碱基A所占比例为a,则另一条链的碱基C所占比例为1
20、/2-a D. 由5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氢键的数量为100个 33、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34、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以及遵循的原则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
21、①②④ D.①②④③ 二、主观题( 没空1分,共32空 ) 35、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做了标记(见表):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均相同.请分析: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标记32P 标记 31P 氨基酸 标记32S 标记35S (1)子噬菌体的核酸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
2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在细胞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A.3/4和0 B. 1/4和0 C.3/4和1 D.1/4和1 36、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
23、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
24、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 (6)在实验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少量的放射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5、为了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从2009年3月底开始,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爆发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北美地区以外的国家,全球拉响防疫警报.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26、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甲型H1N1流
27、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38、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
28、[5]________________。 (3)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配对。 (4)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___结构。 (5)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对。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度4月份高一生物周测答案 1-5CABAC 6-10C
29、DACC 11-15ABBBC 16-20DCDCA 20-25ADDDD 25-30 CCACA 31-34 DCCB 35、(1)32P 31P 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噬菌体利用细菌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自身的DNA。 (2)35S 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噬菌体利用细菌里的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 (3)B 36、(1)同位素标记法 (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 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
30、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DNA是遗传物质 (5)不能 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6)噬菌体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离心后随着大肠杆菌进入沉淀物中 进行充分的搅拌 37、(1)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核酸提取液,C组不做处理 (4)若A、C两组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若B、C两组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38、(1)平面 空间 (2)脱氧核苷酸长链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 氢键 A T G C (4)相反 双螺旋 (5) 40 6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