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5 ,大小:264KB ,
资源ID:2204056      下载积分:1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040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机关办公楼及公职人员周转住房灾后重建可行性策划书1.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机关办公楼及公职人员周转住房灾后重建可行性策划书1.doc

1、 东青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及公职人员周转住房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 概 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东青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及公职人员周转住房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灾后恢复重建1.1.3 建设地点:东青场老土地街中段 1.1.4 建设规模:机关办公楼648平方米、周转住房525平方米、伙食团108平方米、车库1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99平方米1.1.5 项目申报单位:东青镇人民政府1.1.6 业主单位法人代表:罗尧年1.2 项目业主简介东青镇政府机关驻地东青场。 政府下设:党政办公室、发展办公室、社会与事务管理办公室、生态与文化建设服务中心、产业中心、财会所、计划生

2、育指导站。政府现有行政编制28名,机关工勤编制1名,共计29名,所属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现有事业编制4名,生态与文化建设服务中心事业编制3名,两中心事业编制共计7名。1.3 编制依据1.3.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1.3.2 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1.3.3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后房屋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1.3.4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1.3.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3.6 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和参数等;1.3.7 苍溪县国民经

3、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3.8苍溪县城市总体规划;1.3.9苍溪县村镇体系规划;1.3.10 建设业主提供的有关方案其它基础资料;1.3.1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3.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1.3.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3.1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3.16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1999 2250号);1.4 编制背景1.4.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本建议书简称5.12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地震对阿坝、成都、德阳

4、、绵阳、广元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涉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13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因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苍溪县受损严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亿多元。全县死亡8人,受伤225人,其中重伤83人,垮塌房屋1.67万户、6.14万间,5.55万人无家可归,死亡牲畜、家禽30头(只),受损水库98座,毁损各种小型水利、沼气等设施3万余处,毁损公路2922公里,损毁电力、通

5、讯设施价值3260余万元,119所学校和255所医院受损严重,损毁校舍16万余平方米,倒塌病房1.42万平方米。项目所在地苍溪县东青镇,受此次地震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东青镇为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受灾也较为严重,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东青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受到严重受损,经苍溪县危房鉴定所鉴定为D级危房。被列为灾后恢复重建,初步拟定原地拆除重建。严重的影响了东青镇政府机构的日常正常运转,急需重建。1.4.2 国家为尽快恢复灾区基层重建,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层建设。1.4.3 如此严重的受灾状况使得当地灾后重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正如国务院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

6、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的一样,“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不仅是每一个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1.5 编制原则1.5.1 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东青镇“形象品牌、提升东青镇小城镇品味”的目标。1.5.2 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分期实施。1.5.3 以人为本,满足需求。该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参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一切为民、利民办公为目的。1.5.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该项目的建设应既要考虑当前实际情况,又要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需求。1.5.5 合理充分利用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争取利用最少的投资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1.6 编制范

7、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初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 (1)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 (2)建设条件和项目选址 (3)工程方案内容 (4)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工程招标方案 (6)实施计划 (7)环境影响评价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经济效益、社会分析 (10)结论及建议报告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

8、行了研究和阐述。第二篇 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区域概况 2.1.1 历史沿革 苍溪,置县于西晋太康中(280289)。以县治地苍溪谷为名,隶巴西郡(治地今阆中市城区),南北朝宋元嘉八年(43年)易名汉昌,隋开皇十八年复名苍溪,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阆中县(今阆中市),十三年(1380年)复置至今。1949年12月苍溪解放,成立苍溪县人民政府,隶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改隶南充专员公署,1986年1月划属广元市至今。1933年6月至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苍溪建立县苏维埃政府,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2.1.2 基本概况 苍溪,地占嘉陵三百里,水秀山明;根寻

9、巴国五千年,源远流长。古有“川北淳邑”之雅称,今有“绿色梨乡”之美誉。苍溪,人文荟萃,西汉谯玄廷对第一,南宋王樾状元及第;杜甫吟咏放船台,陆游留题青山观;华母云台孕伏羲,仙女下凡配董永。2.1.3 地理位置苍溪,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跨东经10543至10628,北纬3137至3237。幅员2330.22平方千米,周邻5县(市)1区;东与南江县、巴州区接壤,南与阆中市相连,西与剑阁县交界,北与旺苍县、元坝区毗邻。辖区99%以上为汉族,还散居着藏、回、朝鲜、土家、满、白、瑶、羌、苗、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计660人。2.1.4 气候条件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东河中下游,广元市

10、东南;东邻巴中、南江县,南界阆中市,西接剑阁县,北靠元坝区、旺苍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干燥,多寒潮,春季温暖,多干旱,夏季火热,雨水集中,伏旱突出,秋季阴雨多。年均气温17.2,降雨量89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426小时,无霜期288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2.1.5 地形地貌南北地貌差异较大。南部深丘中谷,一般海拔400-700米,占总面积35.8%,嘉陵江沿岸多为中丘深谷,东河流域多为深丘中谷,地势由西南向东南倾斜,山坡平缓,多梯田梯地,溪涧纵横,水源丰富,多为紫色夹沙土、黄泥土及紫色石骨子土,土质较肥,宜种性强,垦植指数高,是全县粮食、油料及柑桔的主产地。北部低山窄谷,

11、一般海拔700-1000米,占总面积35.2%,山势峭拔,坡陡谷狭,沟壑纵横,地势由北向南呈梯状下降,多为棕紫泥土和黄红泥土,蕴藏大量天然气和石油,森林覆盖面大,垦植指数低,立体气候,有利于发展林、牧业,溪涧落差大,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东北长梁平台,低山狭谷,一般海拔600-800米,占总面积29%,山势逶迤绵亘,多平台长梁,河谷狭窄,多为黄泥土、夹沙土和石骨子土,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光热、水、气条件优越,宜稻、麦、梨、苹、桑、桐、蜡及中药材的生长。 2.1.6 自然资源2.1.6.1 旅游资源苍溪县现辖10个区(镇),65个乡(镇),735个村,4926个组,总人口766710人,每平方公里

12、329人,农业人口占88%,人口大多数为汉族,回、彝、黎、藏、土家、布依等族仅660人。苍溪山川秀丽,英杰辈出,名胜众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苍溪县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1933年,李先念、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在文昌宫建立了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在县城附近的塔山湾一举成功地强渡嘉陵江,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迹。古老而秀美的苍山溪水,为历代骚人墨客所青睐,素称“嘉陵第一楼”的临江古寺,唐代诗圣杜甫,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留下他们宝贵的题咏和墨迹;“寻乐书岩”又名九思洞、贾家洞,容清代书画,聚骚人墨客于洞中咏诗论文,并将其、词、歌、赋、画等195幅作品雕刻于洞壁,以乐其志;

13、“崇霞宝塔”建于明朝,依山傍水,楼阁凌云,素有“塔山挺秀”之誉;“大获莲池”地险势雄,为历史上南宋抗蒙据点遗址;“红军渡塑像”是我国最大的冷锻铜像,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县城塔山湾嘉陵江畔,背负群山,面向江水,仰望杜峰连云,俯视白塔浪影,夹岸七里翠屏,四周九曲盘施,巍巍丰碑,与山、水、林、田的自然风貌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庄严、肃穆而又绚丽多姿的画卷,供游人凭吊,一览山河风光。2.1.5.2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为2330.22平方公里,土地类型有低山1702.19平方公里,占73.05%;山原355平方公里,占15.23%;平坝99平方公里,占4.25%;深丘59平方公里,占2.53%;低中山58平方

14、公里,占2.49%;台地57平方公里,占2.45%。土地特征有森林地82100公顷,占35.23%;耕地37600公顷,占16.14%;园地8600公顷,占3.69%;草山、草坡7000公顷,占3%;溪河、水面25600公顷,占11%;沟谷、道路、建筑物72100公顷,占30.94%。土质属城墙岩统三层砾岩层,以棕色紫色页岩和黄色沙岩为主,土壤多为紫色夹沙土和夹沙黄泥,土 层深厚,保土、保水、保肥力较好,酸碱度为5.5至6.5,少量的冷沙土、石砾土、死黄泥。境内荒坡隙地多,宜种性较宽,为庭院经济和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1.5.3 水资源:苍溪县境内河流纵横,溪涧密布,嘉陵江和东河为

15、境内两大主要河流,除了插江、长滩河、深沟河、浴水河、邓家河、严家沟、沙溪河、拱桥沟、盐店沟、柳树河、鸳溪河、白桥河等12条主要溪流外,还有山溪性季节河180多条,这些溪河九曲回肠,呈羽状遍布全境,全长650公里。有水库154座,山平塘8482口,石河堰155处,机灌站7个,电灌站218个,引水渠39处,总长2731公里,总蓄水量6352万立方米,水产可养面积9813公顷,充分利用水能大有作为。2.1.5.4 森林资源:全县林地面积821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23%,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有乔木122种,灌木78种,藤木9种,草本植物47种。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四种类型。乔木主要有柏

16、木、马尾松、青枫、枫杨、枫香、桉树、梨、苹、柑桔、柚、桑、桐、竹等;灌木主要有黄荆、马桑、紫穗槐、水渣、蓼叶竹等;藤木主要有猕猴桃、葛藤、金银花、葡萄等;草木主要有白茅、巴茅、狗毛草、蓑草、清蒿等。中药材有天麻、党参、夏枯草、金钱草、兔丝子、黄白菊等野生中药材250多种。为国家和人民生活提供的林副产品有木材、油桐籽、核桃、板栗、乌桕子、棕片、五倍子、桐碱、橡子、生漆、花椒等20多种。2.1.5.5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繁多,土特产品各具特色,各种生物上千种,其中动物约500多种,植物约8000多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籽为主;豆类、杂粮、烟、麻、椒、蔬菜等作物次之;农副土特

17、产品尤以蚕桑、油桐、虫蜡、雪梨、柑桔、猕猴桃、脆香甜柚、黄桃等最为著名;虫蜡产量居全国前茅;油桐产量名列全国产桐县第八;苍溪雪梨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细嫩无渣,入口即化,誉为“沙梨之王”,历代朝廷珍为贡品;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品种优良,人工栽培的单产和质量均超过新西兰王牌品种海沃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饲养畜禽主要有猪、牛、羊、马、犬、猫、兔、鸡、鸭、鹅、鱼、蜂、蚕等15类;野生畜禽主要有野猪、野猫、野兔、拱猪、松鼠、野鸡、野鸭、班鸠、竹鸡等。养蚕、养猪、养兔、养鱼、栽果树已为庭院经济的主要项目,是农民的拿手戏,是零存整取的小银行。农副产品商品率达48.7。2.1.7 经济发展状况苍溪县地

18、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贫困县,近年来苍溪逐步走向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交通、建筑、教育、科技、服务全面发展的农业县。2.2 东青镇概况 东青镇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13公里,东邻陵江镇,南邻八庙镇,北接白桥镇。镇域幅员面积62.9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2.4%,苍剑旅游北环线穿越全境,村道公路280公里覆盖全镇公路网络。东青镇地处深丘,地势南、北、西三面高,东部、中部低。起伏较大,并向东倾斜,呈台阶状下降。一般海拔500-700米,以石庙山最高,海拔809米,以玉京村沙人沟最低,海拔38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现有耕地20562气温16.7,年无霜期260-31

19、0天,年平均降雨量600-850毫米。120个村民小组,5186户,总人口20880(其中非农业人口2737人)经济总产量661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50万元)农业总产值2385.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882.33万元。东青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种植业以粮、油、花生为主,花生种植面积8600亩,年产6000吨;以生猪、肉毛兔等的养殖也是东青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多种经营以雪梨、兴强一号桃、蚕桑为主。全镇企业发展迅速,镇域内有乡镇企业19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882.3万元;镇域现状规模,场镇常驻人口4370人,现场镇建成区0.9平方公里,以商业为主,非农业人口2737人,人均建设用地4

20、4.1平方米,镇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寻乐书岩);场镇区设备较为齐备。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快实现苍溪县灾后重建规划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方针、政策,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并要求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强调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汶川地震灾后恢

21、复重建条例在资金筹集方面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工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受5.12汶川地震影响,东青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受到严重受损,经苍溪县危房鉴定所鉴定为D级危房。被列为灾后恢复重建,初步拟定原地拆除重建。严重的影响了东青镇政府机构的日常正常运转,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群众便捷办公需求。苍溪县东青镇政府机关办公楼及公职人员周转住房灾后重建项目是苍溪

22、县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苍溪县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苍溪县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体现,可加快灾区的恢复和发展。2.3.2 该项目建设是灾后重建,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以人为本,以最快的速度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灾区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是中央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目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整个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2.3.3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苍溪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苍溪”主题,以

23、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务实作风推进发展,以创新举措措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3.4 项目建设是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是苍溪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实施该项目将使县域村镇体系更加完善,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公共保障。2.3.5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改后,苍溪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0余年来,苍溪县经济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该项目的实施,将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推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24、2.3.6 项目建设是地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将为地方政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中央灾后恢复重建的战略决策,能有效的保证社会公共设施灾后重建规划的顺利实施,完善地方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东青镇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能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1 中央对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提供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且项目资金已到位。2.4.2 国家为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25、务设施建设。2.4.3 该项目重建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苍溪县本地建材公司即可完全提供。2.4.4 该项目的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目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全乡人民受益。第三篇 建设条件和项目选址3.1 项目建设基础条件东青镇位于苍溪县县城以西,距县城13公里处。是河西的经济、文化、政治、旅游中心;面积62.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个社区,5186户,共20800人。现场镇建成区0.9平方公里,以商业为主;场镇常驻人口4370人,非农业人口2737人,人均建设用地44.1平方米,场镇区设备较为齐备。本项目选址在镇政府机关驻地东青场老土街中段 (石谷子包)。

26、区域位置优越,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可进出工程车,便于工程的施工; 符合建设用地政策。3.2建设项目选址地地形地貌及工程地址条件该项目建设地区(东青镇)的地基承载力为140mPa150mPa左右,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工程按7度设防。最大冻结深度可按30厘米考虑。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储量较丰。水质为HCO3Ca+型水,对砼无侵蚀性。年平均气温16.7,年无霜期260-310天,年平均降雨量600-850毫米。该项目选址地(东青场老土街中段 )标高为649.00至650.00米,场地平整,场地下覆盖土层厚1.5米,其下为红褐色中风化页岩,至微风化的岩层,无

27、断裂构造。伙食团位于老土地中段 政府机关办公用房西侧,场地标高为643.85至647.00米,地势有较大起伏,场地下层覆盖土层1.0米左右,其下为中风化页岩。综合拟建地地质情况分析,场地地形高差起伏不大,场地开阔,场地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构造,适合于建设项目的修建。第四篇 工程方案内容4.1 总平面布置4.1.1 布置原则4.1.1.1 根据政府办公的功能特点及本项目的具体要求,按功能分区。4.1.1.2 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4.1.1.3 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4.1.1.4 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目的。4.

28、1.1.5 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可持续发展。4.1.2 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办公楼沿场镇道路设置,在规划地块内尽量后退建筑红线,建筑朝向以南北向为主,有利于节能。本工程仅产生生活污水和地表雨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4.1.3 建设方案采用技术标准民用建设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1.4 建筑平面本项目主体建筑平面设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方便群众办事和政府职能分工为基础,进行建筑平面布局。4.2 建筑设计机关办

29、公楼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99平方米,机关办公楼建筑面积648平方米,办公楼设计楼高为3层,周转住房建筑面积525平方米,设计楼高为3层;办公楼作为主体建筑,平面布置充分考虑与已有的附属建筑合理搭配,突出主题,和谐自然,并注意节约用地(布置图详见附件)。建筑拟采用全框架结构设计。4.2.1 建筑造型造型设计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力求简洁大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具有较强的现代风格。建筑以短形为基础,形态简洁、完整,设计中建筑体量以凹凸进退塑造体量变化,并对建筑正入口,建筑物顶部进行重点处理,使造型富有特色。强调立面处理与内部功能相结合,使立面构成更具合

30、理性与逻辑性。办公室、会议室等均采用大玻窗(透明玻璃)以利于采光;卫生间采用窄窗(半透明玻璃)体现私密性,该建设不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V级水平。建筑色彩与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4.3 安装工程4.3.1给排水工程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4.3.1.1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按南充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采用2年,径流系数采用0.6。 场地内雨水作有组织的汇集,分区域设雨水管,再经场地内沿场地边沿敷设的主雨水管排至场镇雨水管。4.3.1.2污水排水系统污水量按日用水量的80%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场镇污水管网,进入场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4.3.2 供

31、电工程4.3.2.1 用电负荷及电源根据设计方案,用电负荷取值为30W/利用场镇已有变电设施供电。根据建筑物的负荷性质分类,本项目为三级负荷。4.3.2.2 低压配电系统配电电压为220V/380V,带电导体进线为三相五线制。设动力和照明配电箱,动力和照明配电支线场采用BV-450/75V铜芯导线,穿PC管暗敷,消防用电线路采用BU-450/750V铜芯导线,穿钢管暗敷。4.3.2.3 照明设计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计照度为:办公室、会议室300 lx,走道及门厅75至100 lx,设备用房100 lx,厕所100 lx。办公室照明光源宜采用荧光灯。4.3.2.4

32、防雷接地本项目采用PE管线接地的TN-C接地形式。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置重复接地装置,并对微机室等重要的部分作等电位联接,要求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及电气PE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如果建筑物设有电气、弱电各系统的共同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建筑物屋顶及高出屋面的构件和金属管道均应作避雷设施,并与避雷接地极做可靠连接。防雷引下线距地0.5米处应设测试点。4.3.3 消防系统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标准,该项目的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4.3.3.1 室外消火栓系统水源由DN250给水管网提供,在管网上设置若干套室外地上式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应小于15

33、0米。4.3.3.2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15L/S,建筑物底层设置加压泵两台(一备一用)Q=15L/S,H=48米,加压泵直接自办公楼DN250给水管网上吸加至办公区室内消火栓管网,管网管径DN100,消火栓加压泵由楼内消火栓箱内按钮控制启动。楼内设置DN65单出水消火栓箱,布置间距不大于30米,保证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各消火栓箱内均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两具,另根据规范要求再行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火栓系统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网压力0.6MPA。4.3.4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利用场镇垃圾处理站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处理场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24万元。生活

34、污水采用厌氧处理;该场镇污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100立方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总投资38万元。4.3.5 布线系统在水、暖、电之后,集成布线系统已成为楼宇大厦的第四种基础设施。目前,网络早已不仅仅是满足办公的需要,而且悄然步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方便快捷。办公楼参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72: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SC89:97标准,设图像、声音和数据“三合一”的宽带信息传输网。第五篇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5.1 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镇

35、政府成立政府机关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村建、财政具体负责做好协调、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项目重建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工。5.2 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相互协作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项目建设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5.3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重建工程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

36、序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提高建设标准,严格项目计划管理。工程建设期间,各相关部门(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全力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内部自查等日常性工作,力促项目实施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作他用。按合同、按进展及时拨付,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建设资金进行跟踪检查和审查,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工程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验,并完成竣工报

37、告,竣工图纸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竣工资料,写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上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第六篇 工程招标方案6.1 招标方式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形式进行比选招标,选定好合同方式与承包人签订合同,确立项目承包的范围以及内容划分。6.2 招标文件的编制该项目工程的招标由建设单位主持并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招标文件、标底。招标文件分为以下部分:6.2.1 招标邀请信和招标人须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发出参加工程投标的邀请信以及向投标人提供和投标有关的规定及相关信息。6.2.2 合同通用条件:FIDIC合同条件是国际招标、投标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国

38、际通用的、权威性的文件。它具有条款脉络清晰、逻辑性强、风险分担合理;对业主、承包人和监理的权利职责界限分明等优点,减少了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和索赔。使该项目有章有序的进行。6.2.3 合同专用条件:根据每个工程性质和规模以及地区差异性较大,加上资金来源不同,把通用条件的某些条款结合本项目的情况加以具体化,编制一份专用本合同的条款。6.2.4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主要规定合同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反映了业主、监理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质量要求及计量支付的方法。技术规范内规定了本项目的土方、地基、砌体、绿化和房屋拆迁等各个章节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技术质量及计量支付的规定,并要求所有材料和施工工艺亦

39、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6.2.5 与招标相关的有关资料:投标书和投标保函、工程量清单、补充资料表、合同协议书、履约担保及银行保函、工程施工图等。6.3 资格预审对一个较大项目的工程,资格预审的目的在于审查参与投标的承包上是否具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实施工程的经验。资格预审的程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邀请承包商参加预审:发出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编制预审方法并进行预审;约请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承包商商谈并确定参加比选商名单 。6.4 标底编制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标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供建设单位掌握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义务;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作为评定投标单位标价

40、高低的一种依据。根据规定:标底由招标单位负责编制,本项目进行由业主组织力量编制标底,标底的编制程序和步骤如下:6.4.1 根据有关资料分别进行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计算。6.4.2 按计算的工、料、机单价和工程预算定额,进行工程基础单价计算。6.4.3 工程基础单价计算分析,统计工、料、机械台班数量,并计算其费用。6.4.4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计算工程直接费以外的各项费用,并进行初步汇总。6.4.5 按直接费的比例,将直接费以外的其它费用摊入各分项工程,完成工程拟定的单价计算。6.4.6 根据工程拟定单价和工程量清单所列工程数量计算各细目费用,然后汇总得出标底。6.4.7 编写编制说明,介绍工程

41、概况及各项指标、定额、依据、费率、价格的选用。标底编制完毕后进行严格复核,检查是否合理并报上级部门核备。6.5 招标业主或招标人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预审并做好以上工作后,通过有关方面审查,即可向合格的承包商发出比选投标邀请信。招标工作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组织现场考察;标前会议;开标。6.6 评标评标的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审标。即审查投标书对招标文件的规定的符合性及实质性的确认。第二阶段是标价对比,对校正的投标报价算出评比标价,进行比较,排出名次,最后进行决标。6.7 授予承包人施工合同这个阶段主要是写出比选评标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评标领导小组汇报评标结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42、(1) 评标报告;决标后,评标小组将开标、评标的经过,审批和评比的情况以及决标的结果写成评标报告。(2) 中标通知:在投标书有效期截至前,业主应对拟受标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3) 下达开工令:中标通知书颁发后,由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开出开工通知。第七篇 实施计划在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筹措到位,并取得土地征用许可证后,即可开展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办公楼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周转住房的勘察、设计及文件审批、施工准备以及工程施工。根据该工程的情况,将工程建设进度建议如下:1、2009年3-4月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估、论证。2、2009年4-5月进行工程设计、勘探,同期进行

43、工程及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3、2009年5月2009年11月土建工程施工,年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本项目实施总工期为6月(未含项目可研报告及初步设计等申报项目阶段)第八篇 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8.1 设计依据8.1.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8.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8.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1.4、民用建设设计通则(GB503522005)8.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1.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8.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2 环境现状描述场

44、址附近仅有部分居民住宅、商业用房、办公场所等,不存在对本项目建设的环境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业企业和场所。8.3 环境影响分析8.3.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8.3.1.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活动中,由于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与露天存放等会产生地面二次扬尘,将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8.3.1.2 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排放的污废水主要是泥浆废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据调查,此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二级标准限值,如管理不当,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8.3.1.3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45、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对周围声学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类比资料,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级为7095分贝。8.4 污染防治与处理措施8.4.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8.4.1.1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定时清除出施工现场8.4.1.2 运营期固体垃圾实行袋装化,每日定时由工作人员从收集装置集中后,集中运出。8.4.2废液的处理8.4.2.1 建设期间所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施工现场的沉淀池沉淀过滤后,排入场镇地下污水管网。8.4.2.2、生活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水、污水经化粪池及沉淀池处理后,通过区内下水道排入场镇地下污水管网。8.4.3 噪音的处理8.4.3.1 建设期间尽量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施工期间的

46、噪音污染,对可产生噪音的工序,尽量避免夜间施工。8.4.3.2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相关建筑设备如:变频水泵系统,热泵机组系统等。采取的治理措施为,对于以上设备均采用优质低噪声设备,并采用隔振底座。在水泵进出口管上均安装可挠曲橡胶接头,并采用阻燃吊架等措施,治理后噪声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类标准。8.4.3.3 晚22时至次日晨6时期间,工地禁止施工;如因抢险、抢险作业或特殊原因必须连续作业的,须报环保局批准,同时,应公告附近居民。8.4.3.4 项目建成后,应注重办公楼区域绿化,多种植树木隔音,建筑物多采用隔音吸音材料,适当减少街面窗户面积。8.5 综合评价与结论综上所述

47、,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三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容易清理,对外界影响较小,所以该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变化无重大影响。第九篇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1 工程投资编制依据与说明9.1.1类似工程概算指标。 9.1.2各项费率:按四川省建设厅及造价处的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计算取定。9.1.3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等9.2 工程投资估算及分析9.2.1建设投资估算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将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的估算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三个部分分别估算。工程费用又分为建设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辅助工程三部分。9.2.1.1建设工程费建设工程费的估算方法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