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4.55KB ,
资源ID:2202213      下载积分:3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2022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doc

1、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

2、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

3、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9、协同运输(coupled

4、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 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10、胞吐作用(exocytosis):又称外排作用,指细胞内某些物质通过囊泡转运到质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后,把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11、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12、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吞入大分子溶液物质或极

5、微小颗粒物的活动。所形成的小囊泡的直径小于150nm。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部的物质,形成胞饮体或胞饮小泡;根据胞饮作用的方式,分为二种类型:液相内吞:非特异的固有内吞作用;吸附内吞:有一定特异性的内吞作用。13、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细胞内吞入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等物质的过程。摄入的大分子颗粒物质的直径大于250nm。形成的吞噬体一般较大。过程:被吞噬的颗粒物质吸附于细胞表面;接触部分区域细胞膜变形;质膜内陷形成囊或形成伪足;颗粒物质被包裹;进入细胞质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物被分解。14、细胞表面(cell surface):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边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

6、功能体系。在结构上包括细胞外被、细胞质膜和细胞溶胶等。细胞表面是细胞质膜功能的扩展,它保护细胞,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通过表面结构进行细胞识别、信号接收与传导、进行细胞运动,维护细胞的各种形态等功能。15、细胞外被(cell coat):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低聚糖侧链伸向质膜外表面。16、有被小泡(coated vesicle):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形成的特殊结构的内吞泡。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有被小泡。17、同向运输(sym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同。动物细胞葡萄糖和氨基酸就与Na+ 同向协同运输。18

7、、对向运输(anti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反。H+ 与Na+ 的反向协同。19、结构性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pathway of secretion):蛋白在RER上合成之后,以运输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形成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进行膜的融合,将分泌囊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该分泌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 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有:分泌蛋白、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胞外基质蛋白等。20、调节性分泌途径(regulated pathway of secretion):指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后被贮存在特殊的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

8、接受细胞外信号物质的作用后,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分泌囊泡才与细胞质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2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各种转运小泡等。22、微粒体(microsome):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组织匀浆中分离出的100nm直径的亚显微颗粒,是由内质网膜或其他膜性碎片断裂形成的封闭小泡。分为粗面微粒体和滑面微粒体。23、信号肽(signal peptide):信号肽是由mRNA链上5端的一段信号密码编码的肽段,一般长16-3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

9、含有6-15个带正电荷的非极性氨基酸。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携带,将游离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膜的表面,并与之结合,继续蛋白质的合成。24、信号识别颗粒( Signal Recogeniton Partical,SRP):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LRNA分子组成。能识别并结合信号肽和核糖体A位点,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导致蛋白质合成暂停,将核糖体引导至RER膜。之后脱离结合,蛋白质在内质网膜上继续合成。25、移位子(translocation apparatus):由Sec61p组成的蛋白复合体,当核糖体结合ER膜时则开放,协助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26、初级溶酶体(primary

10、 lysosome,内体性溶酶体,endolysosome):直径约0.2-0.5u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PH为5.0左右,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刚形成的成熟溶酶体,不含底物,为前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只有当溶酶体破裂,或其它物质进入,才有酶活性。27、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由初级溶酶体融入来自细胞外或细胞内消化底物而形成,是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28、三级(终末)溶酶体(残余小体)(tertiary lysosome,telolysosome,residual body):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

11、阶段时,由于水解酶的活性下降,还残留一些未消化和不能分解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电子密度,这种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它们有的可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有的则蓄积在细胞内,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9、吞噬性溶酶体(phagolysosome):是已经进行消化活动的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相应底物以及消化产物的溶酶体。30、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y):初级溶酶体和吞饮体融合而成。31、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ic lysosome):初级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形成的次级溶酶体,消化细胞自身的组分或衰老、破碎的细胞器(自噬体+内体性溶酶体)。32、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

12、agic lysosome):初级溶酶体与吞噬体或吞饮体融合形成,消化来源于细胞外的物质(吞噬体/吞饮体+ 内体性溶酶体)。33、囊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一种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定向地与另一种细胞器膜相互融合的过程。34、COP包被小泡(coatmer-protein subunits):由粗面内质网产生,属于非网格蛋白有被囊泡;COP包被蛋白由5种亚基组成;介导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顺向运输)35、COP包被小泡(coatmer-protein subunits):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属于非网格蛋白有被囊泡,由8种蛋白亚基组成,负责

13、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逆向运输高尔基复合体膜内蛋白,偶尔也可行使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的物质运输。36、矽肺(silicosis):空气中的矽(SiO2 )被吸入肺后,被肺部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由于吞入的二氧化硅颗粒不能被消化,并在颗粒的表面形成硅酸。硅酸的羧基和溶酶体膜的受体分子形成氢键,使膜破坏,释放出水解酶,导致细胞死亡,结果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结节,造成肺组织的弹性降低,肺受到损伤,呼吸功能下降。37、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线粒体嵴上的带柄小颗粒,称为基粒。它是由许多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分为头部、柄部和基部。头部为可溶性ATP合酶,可催化ATP产生;柄

14、部为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基部为疏水性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其作用是质子运输的通道,并将头柄部连接到线粒体内膜上。38、线粒体DNA(mtDNA):存在于线粒体内的DNA,mtDNA呈高度扭曲的双股环状。mtDNA能转录自身的mRNA、rRNA和tRNA ,线粒体的蛋白质约有10%是由mtDNA编码的。如果没有mtDNA编码的mRNA、tRNA及核糖体,细胞核DNA也无法指令构建线粒体。39、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细胞呼吸,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40、呼吸链(respirat

15、ory chain):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线粒体上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的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偶联ATP的生成,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41、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并生成ATP,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又称为偶联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42、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

16、。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呼吸链复合体传递时具有质子(H+)泵的作用,因为线粒体对质子(H+)不能通透。43、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类成分组成,对于细胞的形态、细胞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着重要作用。44、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MTOC):微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MTOC空间上为微管装配提供始发区域,控制着细胞质中微管的形成、数量、位置、极性确定和细胞分裂。MTOC包括中心体、纤毛和鞭毛的基体等。 45、微管蛋

17、白环状复合物(-tubulin ring complex):由微管蛋白和一些其他相关蛋白构成,是微管的一种高效集结结构,在中心体是微管装配的起始结构。 46、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驱动自身携带运载物沿着微管或肌动蛋白丝运动的蛋白,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提供轨道, 完成物质运输任务。47、动力蛋白(dynein):动力蛋白是一个由9-12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具有ATP酶活性,可沿微管由正端向负端移动,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纤毛运动提供动力。48、驱动蛋白(kinesin):驱动蛋白是一类以微管激活的ATP酶,以微管作为运行轨道,可沿微管由负端向正端移动,在

18、胞内物质运输中有重要作用。49、中心粒(centriole):位于间期细胞核附近或有丝分裂细胞的纺锤体极区中心的圆筒状细胞器,有时移至细胞表面纤毛和鞭毛的基部,两个中心粒往往垂直交叉在一起,各由9组间距均匀的三联管组成,它和基粒构成细胞的微管组织中心,其功能与分裂细胞的纺锤体以及纤毛和鞭毛微管的形成有关。50、核骨架(nuclear scaffold):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膜、染色质、核仁以外的部分,是一个以非组蛋白为主构成的纤维网架体系。51、ARP2/3复合物(actin-related protein2/3):是由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组成的一种调节肌动蛋白成核作用复合体,是微丝组装的起始复

19、合物,可促使形成微丝网络结构。52、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指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蛋白质复合体,由胞质环、核质环、辐和中央栓构成,是核质间物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可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进行。53、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在细胞质中合成,运到核内执行功能的蛋白质。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54、核定位信号(NLS):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信号。55、核纤层(

20、nuclear lamina):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内膜紧密结合。它普遍存在于间期细胞核中。由lamin A、 lamin B、laminC核纤层蛋白构成,核纤层蛋白还可以与核基质中的蛋白质形成联接。与中间纤维及核骨架相互连接。56、核小体(nucleosome):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其核心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共8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的外面缠绕了1.75圈的DNA双螺旋,其进出端结合有H1组蛋白分子。57、常染色质(euchromatin):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

21、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染色质组分。含有基因转录活跃部位,其DNA成分由单一序列DNA及中度重复序列DNA构成。58、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染色质组分,无转录活性,是遗传惰性区。59、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所有细胞中都处于异染色质状态(凝缩),无转录活性,含大量高度重复序列。60、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在不同类型细胞或不同发育阶段中呈凝缩状态的染色质。由原有常染色质凝聚并丧失

22、转录活性后转变而成,一定条件下,仍可转变为常染色质。61、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染色程度低,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62、X染色质(X chromatin):上皮细胞等间期核,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在人的女性细胞靠近核膜处可观察到有一个长圆形的小体,称X染色质,或称巴尔氏小体。是由于女性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非活性,而异常凝缩形成的。63、着丝粒(centromere):是指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组成。64、动粒(kinetochore):位于主缢痕两

23、侧特化的圆盘状结构,由蛋白质构成,是纺锤丝动粒微管的附着部位,参与分裂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的迁移。65、着丝粒-动粒复合体(centromere kinetochore complex,CKC):位于着丝粒-动粒区域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有三个结构与功能结构域:动粒结构域,中央结构域和配对结构域。66、端粒(telomere):位于每条染色体端部,为染色体端部的异染色质结构,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高度保守。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稳定,防止末端粘连和重组,并能锚定染色体于细胞核内,辅助线性DNA复制等,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有关;起着细胞计时器的作用。67、核型(kar

24、yotype):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68、基因组(genome):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即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69、rDNA:rDNA是指核DNA中编码rRNA的基因,串联排列在DNA袢环上,rDNA不会单独存在。70、细胞的社会性(cell sociality):是指细胞在其生存环境中与其它细胞或细胞外基质以及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71、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是指在相邻细胞表面形成各种连接装置,以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和维持组织结构的

25、完整性,协调性,这些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在质膜接触区域特化形成的连接结构。72、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73、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是一类由骨架纤维参与,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细胞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形成能够抵抗机械张力的牢固黏合。74、黏合斑(adhesion plaque):位于上皮基底部,是细胞通过局部黏附与细

26、胞外基质间形成的黏合连接。75、黏合带(adhesion belt):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下方,由肌动蛋白纤维介导的相邻细胞之间形成的连续带状结构。76、桥粒连接(desdosome junction ):细胞内中间丝的锚定位点,它在细胞间形成纽扣式结构,将相邻细胞铆接在一起。77、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是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78、钙黏素(cadherin):是一类依赖于Ca2的同亲型细胞黏附分子,它们在胚胎发育中的细胞识别、迁移和组织分化以及组织器官的构

27、筑中起重要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79、选择素(selectin):是一类依赖于Ca2的异亲型细胞黏附分子,它们能特异性地识别其他细胞表面寡糖链中的特定糖基,主要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的识别和暂时性黏附,帮助白细胞、血小板从血液进入炎症部位。80、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类似免疫球蛋白结构域、不依赖Ca2的细胞黏附分子。可介导同亲型或异亲型细胞黏着。81、整联蛋白家族(integrin):又称整合素,是细胞表面依赖于Ca2或Mg2的异亲型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和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识别和黏附,具有将细胞外部作用因素与细胞骨架整和的功能。82

28、、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etrix,ECM):是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由蛋白和多糖构成的精密有序的网络结构。不仅对组织细胞起支持、保护、营养作用,而且还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识别、黏着、迁移、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83、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是由氨基聚糖和核心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的高分子量复合物。蛋白聚糖有的也是质膜的整合成分,既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又可使细胞内外信息相通。84、胶原(collage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骨架结构,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某些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由3条多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Gly-

29、X-Y。Gly:甘氨酸,X:脯氨酸,Y: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85、纤连蛋白(fibronectin ,FN):属于高分子量糖蛋白。纤连蛋白分子结构是由两条相似的肽链构成的二聚体,可分为血浆纤连蛋白寡聚纤连蛋白基质纤连蛋白。86、层粘连蛋白(laminin):是基膜的主要功能成分。层粘连蛋白分子中存在的多个结构域,具有和多种物质结合的位点,如与胶原、硫酸乙酰肝素、肝素、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等以及细胞表面受体(整联蛋白)结合的位点。87、基膜(basement membranes, basal lamina):存在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基底和肌细胞与神经鞘细胞的质膜周围。由细胞外基质成分构成的精细网

30、络结构。具有上皮细胞的支持垫,选择性滤过膜;维持细胞形态、极性的功能,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有关。88、RGD三肽序列:是基膜的重要成分,使细胞黏附固定在基膜上,促进细胞的铺展而保持一定的形态,保持细胞间的粘连、细胞的极性及细胞的分化。89、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分泌的化学信号物质通过与细胞膜上或膜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号转换后传给相应的胞内系统,使细胞对外界信号做出适当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信号转导。90、信号网络(signaling network):细胞内存在多种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彼此可交叉调控,构成的复杂网络。91、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

31、er):第一信使是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一大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是细胞间通讯的信号。92、受体(receptor):是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93、配体(ligand):是与受体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某些药物和毒物等。94、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的活性物质。主要的有:cAMP, cGMP, 二酯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 和钙离子。95、G蛋白(G protein):指在

32、信号转导过程中,与受体偶联的并能与鸟苷酸结合的一类蛋白质,位于细胞膜胞质面,为可溶性的膜外周蛋白,由三种蛋白质亚基组成。G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的信号转导。96、纺锤体(spindle):在有丝分裂前期末出现的纺锤样细胞器,由动粒微管、极微管、星体微管排列组成。临时性细胞器。功能是将遗传物质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纺锤体微管:星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重叠微管。97、收缩环(contractile ring):为胞质分裂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结构,质膜下微丝通过辅肌动蛋白与质膜相连,大量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成分在赤道面质膜下方组装成微丝束并环绕细胞,由其不断收缩完成细胞膜融合,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3、 收缩环的位置由纺锤体决定。98、有丝分裂器(mitotic apparatus):有丝分裂中期,由纺锤体、星体和染色体所组成的结构称为有丝分裂器。为一种动态结构,以保证复制和包装后的染色单体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99、细胞周期(cell cycle):连续分裂细胞从前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它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个阶段,分裂间期又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100、继续增殖细胞(labile cells):在细胞周期中连续分裂的细胞,它们对机体的建立和组织的更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胚胎早期的细胞、造血干细胞、上

34、皮基底细胞等。101、静止期细胞(stable cells,G0期细胞):一般情况下不增殖,受到一定刺激后,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恢复增殖能力。如: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 102、终末分化细胞(permanent cells):某些细胞分化程度很高,完全失去增殖能力。如:人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103、限制点(R点,restriction point):在细胞周期中,决定一个细胞增殖还是分化的控制点,接受多种环境信号的调节,常位于G1末期。104、细胞的同步化(cell synchronization):自然发生或人工造成的使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群体共同进入周

35、期某一特定阶段的过程。105、细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cdc基因,cdc gene): 其产物可以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或者是基因本身的表达依赖于细胞周期。106、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在真核细胞分裂周期中浓度有规律地升高和降低的蛋白,它可以激活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的活性,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107、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含有Cdk激酶结构域,必须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可能发挥其活性。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催化亚单位,作用于细胞周期事件的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促进细

36、胞周期的不断运行,自身可被磷酸化,多为丝/苏氨酸磷酸化激酶,成员:Cdk1-9。108、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 inhibitor,CKI):细胞内存在一些对CDK激酶起负调控作用的蛋白质,称为CKI。CKI根据同源序列和底物的不同可分为两大家族:1)CIP/KIP家族,主要抑制G1期和S期的各种周期蛋白-CDK复合物;2)INK4家族,专门对周期蛋白D-CDK类复合物起抑制作用。109、成熟促进因子(MPF,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能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在G2/M期转换中起关键作用。MPF是一种蛋白激酶,包括两个亚基即CdK1蛋白和周期蛋白,

37、当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可使多种蛋白质底物磷酸化。110、细胞周期检查点(cell cycle checkpoint):在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这些监控机制称为检验点。不仅存在于G1期,也存在于细胞周期的其他时期。111、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与分化中,其基因组DNA并不都表达,而是呈现选择性表达,它们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在不同细胞和同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发生差异表达。可表达的基因占5%左右,其余都处于抑制状态。112、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

38、ation):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 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 这时细胞内部已发生变化, 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细胞在这种决定状态下, 沿特定类型分化的能力已经稳定下来, 一般不会中途改变。113、胚胎诱导(embryonic induction):通过诱导组织释放各种旁分泌因子,形成以诱导组织为中心的由近及远的浓度梯度,它们与反应组织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通过调节反应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而诱导其发育和分化。114、奢侈基因(luxury genes):指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行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特异的功能。115、管家基因

39、(house-keeping genes):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116、细胞衰老(cell aging):指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现象。117、Hayflick界限(hayflick life span):指体外培养的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即体外培养细胞所具有的增殖分裂的极限。118、细胞坏死(cell necrosis):是指在外来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命活动被强行终止所致的病理性、被动性的死亡过程。119、程序性细

40、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细胞凋亡,apoptosis):指在特定信号诱导下,细胞内的死亡级联反应被触发所致的生理性或病理性、主动性的死亡过程。120、细胞自噬(autophagy):真核生物细胞通过降解细胞内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产生氨基酸以维持细胞在缺乏营养时的生存。121、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核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一起聚集,为反折的细胞质膜所包围。细胞表面产生了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逐渐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122、失巢凋亡(anoikis):因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和其它细胞脱离接触而诱发的,在脱离原来生存环境

41、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细胞凋亡,以防止脱落的细胞种植并生长于其它不适宜的地方,在细胞分化生长周期短,组织更新快的细胞中表现更为明显,如小肠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等。123、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124干细胞(stem cell):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存在于人体或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是各种分化细胞或特化细胞的初始来源。干细胞是个体发育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以及其损伤后的再生修

42、复等生命现象发生的细胞学基础。125、多能性干细胞(pluripotent cell):具有分化出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如胚泡中的内细胞团,具分化成成体所有类型细胞的潜能,但不能发育成个体。126、单能性干细胞(unipotency cell):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细胞分化的能力的细胞,也称为祖细胞;如神经干细胞、上皮基底层干细胞等。127、专能干细胞(multipotent,组织特异性干细胞,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在器官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干细胞。如三胚层形成后的那些存在于胚胎原基中的干细胞。128、专能性成体干细胞(multipotent somatic stem cell,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这类干细胞存在于成体的组织中,而在一般生理状况下,它们只能分化为其所在组织中的各种成熟细胞。如造血系统、皮肤及小肠,还有肝脏等。7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