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题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题 选择题 1、北京市将建成 5 条宽度 500 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 80 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体系。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其中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通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区城,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区域,通风廊道则是将空气由补偿空间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增强城郊热力环流 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城市通风廊道()A.远离主要道路 B.垂直盛行风向延伸 C.提高
2、建筑密度 D.多布局绿化用地 答案:B D【提示】2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城市通风廊道可以降低城市中心温度,减小市中心与郊区的温差,从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B 正确,A 错误;风沙天气出现的频率与通风廊道无直接关系,C 错误;减少使用私家车才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 错误。故选 B。(2)通风廊道应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例如主要道路、相连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带、非建筑用地、建筑线后移地带及低矮楼宇群等;此外,通风廊道沿盛行风的方
3、向伸展,靠近上风地带。故 ABC 错误。故选 D。2、中央气象台 16 日发布超强台风警报,2007 年第 9 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将于 17 日夜间到 18 日上午在台湾花莲到恒春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圣帕”将穿过台湾中部地区,逐渐向福建沿海靠近。据悉,“圣帕”的中心 16 日 17 时位于我国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方大约 700 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以上,风速为每秒 65 米。回答下列小题。(1)台(飓)风一般形成于 520热带洋面上,而在赤道附近的洋面上不能形成台(飓)风,其主要原因是赤道附近()A.洋面水温较低 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
4、力太小 D.空气湿度太大 (2)“圣帕”经过台湾岛前后,台湾岛的风向变化最可能是()3 A.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D.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答案:C A【提示】气压系统与天气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其形成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地转偏向力的特点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地区基本不发生偏向。故选 C。(2)根据材料可知,“圣帕”经过台湾岛前,
5、台湾岛位于台风的偏西方向,吹西北风,后台风向福建方向移动,台湾岛又位于台风的偏南,吹西南风。故选 A。3、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 9 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最可能是()4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B【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9 月下旬,太阳日出大约为正东方,图中的方向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新月形沙丘弧度出现在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因此是西北风。故选 B。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强度是指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
6、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 8 日(多云)9 时到 9 日(晴)18 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 (1)检测时段,市中心点的气温变化幅度约为()A.9B.12C.17D.21(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晴天比多云时变化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 日 15 时左右 B.8 日 22 时左右 C.9 日 15 时左右 D.9 日 18 时左右 答案:B B B【提示】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6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
7、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图示地区中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 2;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 日 6 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低为 9-11,9 日 15 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为 21-23,故市中心最大温差取值为 10-14,B 正确。故选 B。(2)根据材料,8 日天气多云,9 日天气晴朗;由图可知,9 日白天气温线密集,表示气温随时间变化强烈。故选 B。(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强度是指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据图可知,8 日 22
8、时左右温差相对较大,此时热岛效应最强。故选 B。5、城市热岛(UrbanHeatIsland,UHI)效应是一种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受城市下垫面和人为热等影响,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城市气象,其中城市热岛强度可用城区气温减去郊区气温的差值表征。下图示意某年北京 CBD区域 UHI 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 UHI 较低的时段是()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2)下列天气中夜间 UHI 较高的是()A.晴朗无风 B.多雾 C.多云大风 D.阴雨 7 (3)下列举措中,有利于降低 UHI 的是()A.加强交通建设 B.兴建高楼大夏 C.扩展工业用地 D.搞好
9、园林绿化 答案:B A 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略 略 略【解答】略 略 略 综合题 6、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8 (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4)右图中甲地为 压中心(高或低),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西安的风向应为 。(5)右图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答案:(1)甲;乙(2)逆时针方向 (3)甲(4)高;冬;西北(或偏北)(5)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1)读左图可知,甲处等压面向上弯曲,为
10、高压,乙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乙处气流上升,气温较高,甲处气压较高。(2)图中甲为高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画出逆时针方向热力环流即可。(3)甲为高压,乙气温高,形成低压,在城市热岛环流中,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则甲为郊区。(4)读图可知,甲处气压向四周降低,为高压,此时亚洲大陆为高压,是冬季;根据风向画法判断西安为西北季风。(5)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图中北京较东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小提示】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
11、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9 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气旋(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呈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竖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反气旋(高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北半球呈顺时针的运动,南半球呈逆时针的运动,竖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其符号是槽线上画三角,三角尖端指示锋面移动方向;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在冷气团上爬升形成的锋面,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吗,槽线上画圆弧,圆弧指示锋面前进方向。7、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层是 层,它的直接热源是 ,
12、因此其气温变化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2)图中 B 层是 层,该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变化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3)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 (填名称)。其温度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 运动显著。(4)在 55 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 层,该层使人类实现无线电通信。答案:(1)对流;地面;递减(2)平流;平流;升高(3)对流层;对流(4)电离 10 解析:(1)图中 A 层是大气的最底层,为对流层;它的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距离地面越远的地方,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其气温变化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图中 B 层是平流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
13、度增加而升高,不利于形成垂直对流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存在臭氧,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所以该层的气温变化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3)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大气的最底层对流层。该层大气温度下热上冷,决定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4)在 55 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短波无线电通信起着重要作用。【小提示】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 75%的大气的质量和 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 1718 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 1012 公里,极地平均
14、为 89 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8、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处,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A、B 两地受热的是 处,空气 ;冷却的是 处,空气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 ,说明判断依据。(4)若图中 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答案:(1);(2)B;膨胀上升;A;收缩下沉(3)B;B 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市区(4)白天 解析:第(1)题,位于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处海拔高于,气压低于;处海拔低于,气压高于。第(2)题,根据两处的气压差异,判断水平气流从流向,完成环流图,故
15、 A 处盛行下沉气流,B 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受热处为 B 处,冷却处为 A 处。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分析,A 处盛行下沉气11 流,为郊区;B 处盛行上升气流,为城区。第(4)题,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盛行上升气流。图中 B 处为陆地,盛行上升气流,可知该热力环流出现在白天。【小提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