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练3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人教版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练3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人教版 年级: 姓名: - 9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基础练 1.(2020山东淄博一模)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中进行培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空白对照组是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蔗糖和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B
2、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可以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状况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生长的调节效果可能相同 2.(2020山东一模)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S0不作处理,S1、S2和S3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组叶片上、S3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实开始发育后,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 B.S1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由来源于其他组织的IAA引起的 C.S2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
3、可运输到果实 D.S3组成熟果实的大小与IAA溶液的浓度总是呈正相关 3.(2020山东枣庄二模)生物学中,解释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学说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生长素直接抑制学说,第二种是生长素间接抑制学说,第三种是营养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传递给侧芽,使侧芽获得的生长素增多导致生长缓慢。支持第一种学说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传递给侧芽,导致侧芽获得的细胞分裂素减少而生长缓慢。支持第二种学说 C.顶芽的细胞优先得到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导致侧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缓慢。支持第三种学说 D.“摘心”“打顶”能够去除顶端优势,仅支持
4、第一种学说 4.(2020山东泰安模拟)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长,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 别 清水 甲 乙 丙 丁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13 A.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温度等条件应相同 B.甲、乙、丙三组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幼苗的生长的影响效果有可能相同 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丁组的浓度条件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5.(2020山东日照实验班检测)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C.在0~50 μmol/L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 D.若探究100 μmol/L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实验 6.(2020山东日照联考)向水性反应是指植物根尖感受生长环境中的水势梯度并向着水势较高区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在拟南芥根尖向水性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细胞分裂素对根尖向水性反应起关键调控作用,水势梯度诱导细胞分裂素在水势较高一侧降解,而在水势较低一侧积累。用细胞分裂素合
6、成抑制剂处理根尖,发现根的向水性反应被完全抑制,但其向地性反应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性现象的重要因素 B.根尖分生区水势较低一侧的细胞比水势较高一侧的细胞分裂活动剧烈 C.植物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现象作用机理不同,但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细胞分裂素通过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对分生区两侧细胞分裂差异的调节 7.(2020山东二模)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mm),结果如下。 处
7、 理 时间/min 30 60 90 120 红光 向光侧 0.20 0.40 0.60 0.80 背光侧 0.20 0.40 0.60 0.80 蓝光 向光侧 0.20 0.26 0.33 0.42 背光侧 0.20 0.55 0.90 1.22 (1)蓝光照射的30 min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引起向光性的 (填激素名称)在 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 ,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 min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于该激素在胚芽鞘两侧的
8、不同引起的。 (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 (填“能”或“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胚芽鞘将 (填“向光”或“背光”)弯曲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该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 。 (3)如果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 。 二、提升练 1.(2020山东泰安一模)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
9、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 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KT则促进主根生长 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不能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 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2.(2020山东日照一模)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测量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进行两
10、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B.实验数据表明NAA对切段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振荡培养液可以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从而满足细胞呼吸的需要 D.浓度为0.1 mg/L的实验组两次结果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3.(2020山东泰安三模)某同学于黑暗中在某植物的A、D、F处涂抹等量的14C-IAA溶液,以实验初始时14C-IAA溶液的放射性强度为100%,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B、C、E处的相对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h 相对放射性强度/% B C E
11、 0 0 0 0 12 1.6 0 6.8 24 1.9 0.2 15.8 36 2.3 0.5 16.9 A.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黑暗条件可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C.B、E对照说明生长素非极性运输的速率明显快于极性运输的速率 D.随着能量供应增多、时间延长,B、C、E处的14C-IAA将持续增多 4.(2020山东济宁三模)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1)在已经确定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图中未提及的是 。(至少写出两类) (2)水稻插秧前用“移栽灵”处理,可提高成活率。“移栽灵”的有效成分应该是 。 (3)依图判断,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4)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获得了水稻的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 。 (5)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 (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根据上图简述理由。 。 课时
13、规范练30 植物生命 活动的调节 一、基础练 1.A 空白对照组为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只含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A项错误;由题可知低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具有拮抗作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生长素和乙烯可以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B项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C项正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可能相同,D项正确。 2.D S1组与S0组相比,去除瘦果后草莓发育显著减小,说明瘦果可以分泌IAA,促进果实发育长大,A项正确;其他组织细胞也可以产生IAA,可运至果实促进果实发育,B项正确;S2组在叶片上喷施IA
14、A,与S1组相比果实增大,说明IAA可由叶片运输至果实,促进果实发育,C项正确;因为IAA具有两重性,S3组的果实大小与IAA溶液的浓度并不总是呈正相关,D项错误。 3.D “摘心”“打顶”能够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可以解释成顶芽运至侧芽的生长素减少,抑制减弱,此支持第一种学说,也可以解释成生长素对细胞分裂素的间接抑制减弱,此支持第二种学说,也可以解释成顶芽被去除后侧芽得到的营养增多而生长加快,此支持第三种学说,D项错误。 4.B 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温度等条件均属于无关变量,均应相同,A项正确;甲、乙、丙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大小关系是不能确定的,甲、乙的浓度都有可能
15、大于丙的,B项错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促进作用相同,故对植物幼苗的生长的影响效果有可能相同,C项正确;丁浓度条件下幼苗株高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5.C 据图分析可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只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证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项错误;激素类似物甲和乙都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激素类似功能的替代物,B项错误;根据题图,激素类似物乙在大于50μmol/L的浓度条件下对生根都是抑制作用,故在0~50μmol/L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C项正确;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需要设置单
16、独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单独添加激素类似物乙、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组,此外还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所以应该设置4组实验,D项错误。 6.C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性现象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水势梯度诱导细胞分裂素在水势较高一侧降解,而在水势较低一侧积累,所以根尖分生区水势较低一侧的细胞比水势较高一侧的细胞分裂活动剧烈,B项正确;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是生长素引起的,能体现两重性,而根的向水性是细胞分裂素引起的,两侧的细胞分裂素都促进细胞分裂,较低水势一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促进作用更强,无法体现两重性,C项错误;水势梯度导致了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和降解,进而对基因组的
17、表达进行了调节,所以细胞分裂素通过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对分生区两侧细胞分裂差异的调节,D项正确。 7.答案:(1)生长素 尖端 尖端以下部位(或:伸长区) 浓度(或:分布) (2)不能 背光 促进细胞伸长(或:促进细胞生长) (3)涂抹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解析:(1)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引起的,生长素在尖端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麦胚芽鞘在单侧蓝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主要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两侧生长速度不同。(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胚芽鞘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
18、度相同,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由于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胚芽鞘将背光弯曲生长。(3)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结果胚芽鞘表现为向光性,说明向光侧生长慢,原因可能是涂抹生长素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二、提升练 1.A 主根长度与侧根数是不同的因变量,它们之间不好比较,A项错误;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KT则相反,B项正确;丙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而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NAA和KT
19、共同作用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说明KT单独作用能对侧根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故不能说明有两重性,C项正确;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项正确。 2.D 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使切段中所含的内源激素进入蒸馏水中,排除对实验的影响,A项正确;图中各浓度的NAA溶液与对照组相比,对切段的生长只有促进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B项正确;振荡培养的目的,一是增加溶液中的溶氧量,以满足细胞呼吸需要,二是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C项正确;对实验数据偏差过大的一般要如实填写,然后再重复该组实验,使得到的数据更可靠,D项错误。 3.D 在A处涂抹14
20、C-IAA溶液,一段时间后在B处检测到了放射性,说明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在D、F处涂抹14C-IAA溶液,一段时间后在C、E处检测到了放射性,说明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A项正确;由于芽尖能感受单侧光,并在单侧光下进行横向运输而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以黑暗条件可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B项正确;根据表格中B、E放射性的含量可说明生长素非极性运输的速率明显快于极性运输的速率,C项正确;由于实验中在A、D、F处涂抹的14C-IAA溶液的量是一定的,故随着能量供应增多、时间延长,B、C、E处的14C-IAA不会持续增多,D项错误。 4.答案:(1)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2)生长素类似物
21、3)反馈(负反馈) (4)变短 (5)不需要 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 解析:(1)已经确定的五大类植物激素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题干中提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未提到的有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2)“移栽灵”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所以有效成分应该为生长素类似物。(3)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促进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会降解细胞分裂素,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所以这种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4)突变体被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因此不能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这会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变短。(5)由于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根系快速生长。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